第一卷風雨飄零

委實不怪這些勳貴們懵逼。

大明一朝,成國公和英國公乃勳貴之首,富貴無比。又和其他靖難功臣世家,互相聯姻,盡掌五軍都督府。

到了崇禎三年,第七代英國公張維賢卒,其子張之極成為第八代英國公。

可惜其人年弱多病,又兼能力平平,只是掛職都督府,並未真正入朝做事。

成國公朱純臣遂成為勳貴世家的帶頭大哥,為集團利益代言。

可現在,帶頭大哥突然被皇上打入刑部大牢議罪,這可如何是好?

有心想為大哥求求情,可皇上如此盛怒下,他們還是選擇了避其鋒芒,當起了縮頭烏龜。

還是乖乖回去告訴家裡的老不死,讓他們來想辦法為好。

“爾等榮華富貴,皆是你們先祖一刀一槍疆場浴血廝殺拼搏而來,不是你們肆意揮霍的資本。

朕決定,自今日起,取消爵位世襲罔替制。

公、侯、伯之位,若家族再無新的戰功,隔代遞減,三代而止。”

崇禎皇帝威嚴的雙眸掃視在此的勳貴將領,怒氣衝衝的頒佈旨意。

這是軍改中重要的內容,今天趁機說出來了。

爵位世襲罔替制度,其中世襲是要的,如此才有動力。人家流血拼命掙的軍功,蒙及子孫無可厚非。

可罔替要不得,如此只會衍生出一群混吃等死的敗家子弟,並且斷絕其他武將的上進之路,這不公平!

要老命了!

崇禎皇帝這道旨意,把在場所有勳貴震得頭昏腦漲,半天沒回過神來。

他們是既得利益者,整個家族享受祖先留下來的特權已經習慣了。驟然聽說此事,有點接受不了事實。

可是,接受不了又如何?他們有能力叫板皇上嗎?

襄城伯李國禎和誠意伯劉孔昭悽慘的對視一眼,他們是伯爵,按皇上的說法,若沒有軍功,他們的兒子今後什麼也沒有了。

太祖初立,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

之後又閱前朝之制,革除子、男爵位,只留公、侯、伯三等,並定製: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說想要社稷軍功,哪有那麼容易?

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崇禎皇帝的臉色稍稍和緩,對著一眾勳貴繼續說道:“爾等皆是將門世家,子孫比市井寒門子弟已經有足夠優勢。

若還是不能從中脫穎而出,只能說其才幹有限,天資不足,為國效力徒增笑柄,反而不如安分些,在家吃閒飯。

至少,不用流血捐軀,得個安穩。”

崇禎皇帝這話不好聽,可事情確實如此。

這些勳貴子弟都是家景富實之人,若有心,能沒有顧慮地學習軍事知識,練習戰場技術,研究訓練軍隊。

而一般寒門子弟,因為軍事學習的成本高昂,普通家庭很難承擔。

不說別的,單單一匹馬就不知讓多少寒門子弟扼腕長嘆,徒呼奈何?

更可況還有武器、訓練場地、食物等長期的消耗,這全都是大問題。

所以說,窮文富武不是隨便說說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勳貴子弟有這些優勢,關鍵是沒有敢戰的決心。

現在,崇禎皇帝用這招,相信應該能刺激到他們。

尤其是隨著他們家族逐漸沒落,而其他新的勳貴湧出,更加如此。

“新樂侯,你暫時代理京營總督一職,務必要同心協力輔佐曹都督重組京營,否則,朕定不輕饒!”

朱純臣涼涼了,崇禎皇帝把京營副總督新樂侯劉文炳提到位置上。

不是他能力有多好,而是將就著用。

畢竟,在新的勳貴沒有產生之前,朝堂的文武需要平衡。

不然,文武失衡差距加大,武將想翻身就更難了。

而這,無疑不符合崇禎皇帝心中的戰略佈局。

“謹遵聖諭!臣一定全力配合曹都督。”

說這話的同時,劉文炳的心裡是崩潰的,毫無升職的喜悅。

京營總督輔佐右軍都督府,這話估計也只有皇上說得出來。

面子什麼的就不說了,關鍵是皇上把他放在火裡烤啊!

上有朝臣要應付,下有勳貴子弟要平衡,中間還要和二愣子一般的曹都督打交道,劉文炳可以預見今後悲慘的生活。

可他娘的還不能撂擔子,皇上現在可沒以前好講話了。

不然,也不至於把成國公抓進大牢了。

前車之鑑啊!

“朕心甚慰!”

直到此刻,崇禎皇帝終於露出一絲吝嗇的笑容,滿意的點點頭。

這些孫子,就是要拿鞭子抽著他們做事,賤,真賤!

估計等朱純臣“畏罪自殺”後,他們會更乖一些。

沒辦法,殺人不過頭點地,成國公雖然不堪重用,是個牆頭草,但他身為靖難之後,勳貴之首,肯定不能胡亂枉殺。

那麼,讓錦衣衛來請他“畏罪自殺”,然後吐出部分贓款,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樣,也可以完成替本尊報仇的心願。

解決完這件事,崇禎皇帝讓七十二個京營營將列隊站好,然後開始訓話。

“你們是米蟲,朕對你們很失望。”

一上來,崇禎皇帝就開門見山說出中心主題。

“你們相互看看,你們的臉現在比文官還光滑,比娘們還嬌嫩,這是浴血廝殺醉臥殺場的武將嗎?”

崇禎皇帝手指他們,厲聲高喝。

在場勳貴子弟低垂著頭,一動不動,默默忍受皇上的怒火。

“接下來是重組京營,操練新軍,這裡面的摸爬滾打個中辛苦你們想必也知道,再無過往悠閒日子。

朕有話講在前面,你們回去想清楚,受不了這份苦這份罪的,立馬向曹都督請辭,朕概不追究。

但如果選擇留下了,又妄圖混日子的,曹都督的軍法無情,便是朕也管不得,更不會過問。”

崇禎皇帝發揮直男性格,話講得很通透很徹底。

“末將不怕苦不怕累,願留在京營為皇上效力。”

襄城伯李國禎之子李海明腦袋靈活,搶在眾人之前表決心。

“想清楚了再說,成軍之後,朕可是要讓你們到關寧前線和韃虜較量的。

到時候,是生是死,可難說了。”

見又有幾人躍躍欲試當場表決心,崇禎皇帝斜著眼掃視他們,目無表情的說道。

小樣的,想投機取巧,獲取朕的歡心,沒門!

PS:感謝書友Seven_I6、憂傷的二狗子打賞,厚愛了!感謝諸位老鐵的投票打賞支援,本書三江了,向你們三鞠躬,還希望繼續支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