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審訊巡人員對託卡喬夫的妻子做工作,希望她出面配合讓其丈夫老實交代。最後,託卡喬夫交代了自己的所有罪行。

按照託卡喬夫供認,他們要在6月13號進行接頭,地點是位於彼弗琴科夫街的特魯普卡。

並且在12點10分至12點25分之間,要以託卡喬夫家的小氣窗開啟為暗號。如果其它時間開啟氣窗,都視為取消接頭。

於是,克格勃反諜人員趕到託卡喬夫家,並在12點10分準時開啟氣窗。

行動開始了,首先,克格勃反諜人員在接頭地點事先埋伏,由一名專業人員化裝成託卡喬夫進行接頭。

與此同時,克格勃反諜人員注意到一輛車從美國使館駛出,在託卡喬夫家繞行一週,隨後向接頭地點開去。

這說明,美國人看到了小氣窗已開啟。接頭的時刻終於來了,但接頭地點的一個電話亭裡,站著一個看似不相干的男子,可能也正因為如此,從使館駛出的美國人一直沒來接頭,而這個陌生男子卻一直站在那裡。

此時,接頭時間只剩下不到一分鐘,假扮託卡喬夫的工作人員,卻發出了抓捕訊號。

見此,抓捕行動迅速展開,埋伏在周圍的克格勃反諜人員,全部衝了出來將那個不相干的男子控制住,與此同時,反諜人員同樣將假扮成託卡喬夫的自己人也控制住,當著陌生男子的面,一併抓了起來。

當然,這些都是克格勃預先計劃好的行動。

原來,這個不相干的人叫斯托姆·巴烏赫,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二等秘書,美國中央調查局特工。

其實,他早已進入接頭地點的電話亭內,他一直等待從美國使館開車出來之人的電話。如果發現情況不對,美國使館之人就會電話通知巴烏赫撤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每個情報人員在從事間諜工作之前,都要進行非常嚴格的培訓。除了一些技能上的訓練,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就是,當一名美國中央調查局的特工被捕,不能說出自己所從事的情報工作,哪怕受到酷刑。

所以,美國情報機構的規定,要麼服毒自盡,要麼“否認一切”。

託卡喬夫間諜案,是1985年美蘇兩國情報機構較量的關鍵。在這場戰役當中,美方損失了自己最重要的軍事情報來源,託卡喬夫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化名為“斯菲拉”。

他在近7年的時間裡,不斷地向美方提供的機密情報。而他的存在,給蘇聯防御能力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據美方初步估算,作為一名間諜的託卡喬夫,為美國整整節約了1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因此,他們將託卡喬夫譽為“間諜一號”。並且,美國軍方把其提供的情報,稱之為“寶中之寶”。

相反,對蘇聯政 府方面來講,此間諜案成了克格勃史上最大的一個恥辱。

隨著阿道夫·托爾卡切夫的被捕,還有代號“瘙癢”的奧列格·戈爾季耶夫斯基,此人是蘇聯克格勃駐倫敦的負責人,他對蘇聯內部體制極為熟悉,尤其是對蘇聯的核戰略情報更是一清二楚,他也是美國瞭解莫斯科動向的重要情報來源。

此外還有代號為“自願”、“百萬”以及“重量”的十多名美國重量級的間諜接二連三都遭到了克格勃的逮捕。

在此之前,可以說是蘇聯從電子高科技到核戰略,從內部體制到外部對抗方面,美國人正是靠這些間諜,對蘇聯的一舉一動瞭如指掌,蘇聯人完全是在美國眼皮底下幹活,毫無秘密可言。

這段時間也是美國人不費吹灰之力高速發展的時期,然而在隨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這些重量級的間諜一一落網,這對於美國中情局來說無異於一場強烈的地震。

很快,託卡喬夫被蘇聯最高軍事法庭以叛國罪處以死刑。

宣判書上認定,他曾經向美國的情報部門,出賣了包括戰略彈道導 彈攻擊反應系統和無線電電子打擊技術在內的諸多的絕密軍事情報。

而美國人斯托姆·巴烏赫因,被判不受歡迎的人並驅逐出境。當然,按慣例間諜之間可以交換,但克格勃不可能給託卡喬夫這樣的機會,因為,沒有人會用叛徒去交換叛徒。

1985年,又被稱為“情報之年”,因為這一年發生了太多情報界的大事件。

1985年7月24日,一個由科學家組成的蘇聯代表團正按照日程造訪義大利。令他們想象不到的是,莫斯科方面居然派了一個名叫維塔利·尤爾琴科的克格勃官員暗中監視,就怕有人借出訪之名叛逃。

此君可是大有來頭,當時的尤爾琴科職位為克格勃第一總局第一副處長,是安德羅波夫——日後的蘇聯領導人最為倚仗的得力干將之一。

在西方情報機構眼中,尤爾琴科是個大 麻煩:他自律、敬業且“忠誠”,不近女色,不愛菸酒,表面上看又不貪財,即便是想要策反他都難以下手。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完美的人,竟然搶在科學家代表團之前開溜了。

“叛逃”——這大概是歷史上最具雙面性的詞之一了:一方面,絕大部分叛逃者,哪怕懷揣著相對高尚的理想與追求,作出這樣的事情無疑也是可恥的;另一方面,能夠被稱為“叛逃”的人恐怕並非泛泛之輩,哪怕是普通人,只要被一方咬牙切齒地扣上“叛逃者”的大罪,手裡十有八九都握著極其重要的籌碼,它們甚至可以改變歷史。

“叛逃者”在歷史上的地位是特殊的,同時,他們對歷史的影響也是顯著的;所謂“叛逃”,並不一定非要收拾細軟逃跑,只要背棄了曾經的信仰,哪怕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照樣能帶來極大的殺傷。

舉個例子:在蘇聯面前一向糾結後果、心裡發虛的美國,為何敢在古巴導 彈危機中如此堅挺,直到逼迫蘇聯主動認慫?

原因很簡單,懷才不遇的蘇軍上校奧格列·潘科夫斯基充當了內鬼,親口告訴美國人,蘇聯的導 彈無法威脅美國本土。

他出賣祖國並非為了回報,而是單純地想要報復;美國方面也十分看重他,然而,即便是CIA拼了命地保護,潘科夫斯基仍被克格勃揪了出來並處以極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