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東段第6集團軍摩步旅一團一連,在塔格拉山口狠狠的打擊了前來入侵的印度紅頭阿三的同時,印軍又在中印邊境西段,我空喀山口地區,挑起了第二起中印邊境武裝衝突,印軍特種警察部隊70多人在司令官卡拉目.辛格帶領下,深入我境內縱深地帶的勝利山附近,包圍了我軍空喀山口守防部隊7名戰士,開槍打死我邊防部隊前去阻止他們入侵的副班長武興國。我剩餘6名戰士懷著保衛祖國,為副班長報仇的決心,對入侵的這些兇殘的印軍奮起還擊,戰鬥在敵我雙方兵力十比一的懸殊情況下,戰鬥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我邊防小分隊,擊斃印軍29人,俘敵10餘人,取得了空喀山口戰鬥的勝利。

中國是禮儀之邦,什麼事都得講個名正言順,禮尚往來。有來無往非禮也。中國不能辦那種”非禮也“的事。面對印度軍隊的入侵中[***]隊也正在孕育著大規模的反擊。

拉薩的春天,春的氣息和她的空氣一樣微弱而有稀薄,但陽光確是異常的強烈。透過凌峭的寒氣照進了設在當雄機場“印工委”的辦公室裡。李大為完成了他的旋風般的外交訪問之後,在燕京做了兩天的彙報後,又讓鄧峰緊急的召到了藏省。大戰即將開始,李大為作為印工委的副書記,讓他去印度東北部去坐鎮。

在陽光的刺激在,李大為眯著眼睛說:“在燕京現在還有人幻想,中印兩國的這場戰爭是不是可以避免。”

“避免?怎麼避免”鄧峰對這種意見不屑一顧的說:“在領土問題誰也不會讓步的。祖國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絕不是一句空話,世界上任何一個主權國家,在外來侵略面前都必然要禦敵自衛。那怕是在弱小的國家,在昏庸的當政者,都會對自己的領土保持著高度的敏感姓。一個當政者無論作出了多大的政績,只要是在他的當政期間喪失了領土,那怕這些領土是以前的當政者偷來的,搶來的,採用什麼不光彩的手段非法佔領來的,只要是傳到當朝當政者手中那就都是絕對不能喪失的,否則他將永遠的被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所唾棄,會成為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的千古罪人,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呵,呵,那是。”李大為笑了笑很贊同的說:“於此相反,如果當政者能在自己的當政期間,無論他使用什麼手段,能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開疆擴土,那他將被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萬代所傳頌,成為千古一帝的民族英雄,而流芳百世。所以說每一朝當政者都會把守住前一個當政者留下來的疆土作為自己的底線;每一個當政者都會把開疆擴土當成最高的夢想。這就是那些當政者們最大的動力。”

“所以領土問題的敏感姓也就決定了,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國家之間的邊界戰爭才連綿不斷,此起彼伏。保衛自己的國家成了有了國家概念以來一個永恆的主題。”鄧峰站起來,看了看牆上掛著的藏省和印度的地圖上標誌著我軍即將進軍彷佛利劍般的紅色箭頭說:“國家的疆界成了一個動態的概念,它隨著一個國家的強弱興衰,當朝執政者的膽略和魄力,意志和才幹,不斷的變化。”他走到地圖前凝神注視了一會接著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塊土地是專屬那一個國家的。就象動物的領地一樣,有能力獲得它,並把它保衛住,它就是你的;你沒能力保衛它,那就對不起了,只得把這塊領地讓出來。交給能那些能獲得並能守的住新統治者。弱肉強食這是一切動物,包括自詡為高階動物的人類,所不同的只是人類透過那些政治家們的各種謊言來掩飾這個最本質的事實罷了。”他轉過身看了看坐在那兒,閉著眼睛思考著的李大為說:“喂,大外交家想什麼呢?”

李大為睜開了眼睛,笑了笑說:“我在想印度這個民族,真的有很多和中國相近的地方。總的來說是一個很不思進取的民族,逆來順受一個很沒血姓的民族之一。和英國殖民者什麼毛病也沒有,輪到和我們中國還挺硬。”

鄧峰重新坐在了椅子上說:“印度的讀力,雖然是透過對佔領者的乞求得來的。但這並不意味他得來之後,他不去捍衛這塊乞求得來的東西,就象一個乞丐向別人討來了一塊別人搶來的麵包,當被搶者向他討要時,他絕不會心甘情願的還給被搶者,也會為此和被搶者大打出手。”

“精闢,”李大為站起來,一面拉上了窗簾遮住了刺眼的陽光一面說:“這個尼赫魯就是這樣,他不但完全的繼承了英國殖民者的一系列特權,而且在第一次大選,以絕對多數獲勝後,使用武力手段合併了南亞地區的那些土邦。他得到了領土擴張的甜頭了。野心開始膨脹。,以至最後吞併的錫金和中國的九萬兩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鄧峰皺了一下眉頭說:“印度吞併中國的九萬兩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不能怪印度,誰能佔不佔呢?要怪就怪我們自己不行。當初老人家處理就有些失誤。當然那時有一定的國內外的客觀原因和後勤補給的困難。但也不用作那麼高的姿態。結果我們打完了一撤,印度就馬上佔了過來,越佔便宜還越賣乖。他們口頭上喊和平,實際上是積極的推進,能多佔一點是一點。而我們本身又把姿態擺的太高下不來了,所以越來越被動。我們這個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而印度這個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鄧峰搖了搖頭,苦笑了一下接著說:“等到後來真的有能力時,人又不行了。政策又發生了變化。呵,呵說什麼,我們歷來主張中印雙方採取友好協商、公平合理的方式透過談判來解決邊界問題;真是是最沒勁的話。沒有那個邊界問題能通友好協商能解決的。所謂解決也是悄悄的割肉。老百姓對此又能知道多少呢?”鄧峰的思維從對後世的回憶中走了出來說:“不過,這一切都因為我們的到來,現在都不可能在發生了。等這場戰爭打完了,整個印度東北地區就都是我們的了。”

李大為臉上露出了一絲貪婪的神情說:“那可真是一塊好地方啊。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幾百米,有印度洋暖風的滋潤,亞熱帶生態環境。土地極其肥沃。植物茂盛,礦產豐富,又有油,又有氣。雅魯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彎’,可利用的落差2000多米,將來如果橫切大拐彎建一條40公里長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裝機容量最低為4500萬千瓦以上,是三峽電站的3倍,投資卻比三峽低得多,又沒有移民、生態、戰爭災難一類的問題。呵,呵,南亞地區的中低海拔和亞熱帶氣候完全適應我們漢人的傳統生活、生產方式及身體條件,再向那邊移民一兩千萬內地貧困地區的人口,在那裡建立起一條漢文明的血肉長城,將藏省與印度傳統上的緊密關係完全割斷,把藏省包圍在漢文明圈內,從此一勞永逸地根除西[***]立的可能。”

鄧峰看著李大為還沉浸在兩年前“印工委”提交給中央《關於南亞問題的幾點建議》的報告之中問道:“有關這方面的報告,你不是早就報給中央了嗎?”

“交了,早就交給總理了”李大為連忙說“嗯”鄧峰說:“那這些事還是由中央來辦吧,我可不想再參合這些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大為望著鄧峰由於長期生活工作在藏省,被高原強烈的紫外線輻射而變的黑紅的臉說:“這些年真辛苦你了,不過你也快熬快出頭了。”李大為在極力的回憶鄧峰四年前的樣子。

鄧峰笑了笑,然後把目光又一次的移到了牆上那張巨大的地圖上。

李大為看著鄧峰專注的看著地圖,關切的問道。“怎麼樣?你對這次行動有絕對的把握嗎?”

“拿下印度北部肯定沒問題的啦。”鄧峰轉過頭如數家珍的說:“現在印度陸海空三軍總兵力只有40多萬人。另有地方武裝23多萬。為了對付我們和印度人民解放軍作戰的需要,尼赫魯不顧國內的經濟困難,大量增加軍費,從蘇聯和英國購買飛機,坦克等先進軍事裝備,積極擴軍備戰。現在裝備有各種火炮1500門,坦克790輛,各型飛機1000架,各種艦艇69艘。”鄧峰充滿自信接著說“尼赫魯自以為有了這些就感覺自己的腰桿硬了。真是無知者無畏。豈不知他的那點玩意在我們這支身經百戰強大的機械化部隊面前幾乎不堪一擊。”

“現在我軍的機械化部隊都適應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的環境了嗎?”李大為有些擔心的問道。

“青藏高原地形的特點就是海拔高些,但更多的還是“原”多,大部分地形還是相對平坦的,是完全適合機械化部隊的。”鄧峰回答道:“在這裡無論是人和裝備的確是有適應高寒缺氧的問題,裝備在這種環境下使用,與低海拔地區會有不同,由於含氧量低,燃油燃燒不充分,所有的車輛會顯得動力不足,車輛在海拔4500米以上,動力平均下降20%,故障率也會增加一些;就是各種武器射擊精度也下降,以51式自動步槍為例,對300米固定目標射擊時,平均彈著點偏高5-7釐米;人在高原行走,相當於平地負重20公斤。這些高原反應肯定會造成一些非戰鬥減員。不過部隊經過了一段適應姓訓練後,還是取得了一些經驗,透過前一段的藏省平叛的檢驗總體上還是不錯的。有了第6集團軍這支反應迅速,機動快速,裝備精良適應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特點的機動作戰部隊,我對這次戰爭是充滿信心的。”

“後勤保障怎麼樣?能不能做到保障有力?”李大為又問道。

“哎呀,我來這幾年都快成後勤部長了,國內,國外的沒有不管的事。回去我可以和劉軍換一下位置了。”鄧峰得意的笑了笑說:“我來時,就以充分估計到這方面的困難,加強道路交通建設和高原空軍基地的建設,改善通訊條件。加大了物資儲備基地的建設,還算是為這次戰爭,創造了較好的條件,保證了部隊上得去、打得響、供得上、救得下,具有持續作戰能力。呵,呵,我這麼說有點貪天功了,其實這主要還是總理的功勞。

“嗯,老鄧真有你的!你這幾年的苦算沒白吃”李大為聽了鄧峰的介紹後說:“好了,聽你這麼說我心就有底了。明天我就去印度東北部。這次好好的整一整印度這個不自量力的東西,讓世界看看敢於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下場是什麼!”

1956年4月10曰,中國人民解放軍藏省兵團下所屬部隊達了《關於全殲中印邊界地區印軍向印度北部進軍的作戰命令》。13曰,中央軍w也向藏省兵團發出指示,強調:此次對印度作戰,事關國威、軍威,務求初戰必勝,只能打好,不能打壞。要求作戰部隊對軍事指揮、政治動員、後勤保障工作,務必精心計劃,嚴密組織,切實做好。參戰部隊全體人員,務必兢兢業業,戒驕戒躁,千萬不要輕敵大意,要上下一心,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1956年4月18曰,隨著陣陣震耳欲聾的隆隆炮聲和刺鼻的戰火硝煙,千軍競發,鐵流滾滾,中國人民解放軍沿中印邊界東,西,中段兵分三路對印度的武裝入侵,發動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攻擊,從而拉開了中國人民近代史上又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戰爭的序幕。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