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糾大體知道齊桓公身邊的能臣異人,畢竟齊桓公這一生,非常具有傳/奇性,不只是他的功績偉業,他身邊的能人一個個拉出來,也有許多小故事小典故。

東郭牙是其中之一,東郭牙是死諫之臣,為人直率,說話刻薄,出身非常地位,本在齊宮之中當做苦力。

東郭牙這個人,有一個特點,他不管別人喜不喜歡聽,只要是自己想說的,一定會說出來,在他做大諫的時候,好幾次冒死諫言,惹怒了齊侯,不過齊侯並沒有殺他,東郭牙也有自己的本事,保住了性命,而且步步高昇,成為了齊國的上卿上大夫。

吳糾一聽他大名,知道他是日後齊桓公身邊傳/奇性的五傑之一,心裡頓時只剩下“果然”兩個字,東郭牙口齒伶俐,思維井井有條,而且說話言辭刻薄,果然是個初生牛犢的文人。

吳糾聽著東郭牙的話,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非常高興,東郭牙日後是齊桓公身邊的眾臣,自己想要保命,那要和東郭牙打好關係,如今東郭牙都送到眼前來了。

吳糾笑著說:“東郭先生有禮。”

東郭牙沒想到這個公子和自己聽說的並不一樣,東郭牙聽說的公子糾,自大傲慢,仗著聰慧鋒芒畢露,招致別人都處處忌憚他,難成大器,如今一看,卻有大不同。

公子糾不但謙謙有禮,而且擅於聽取別人意見,方才東郭牙故意用刻薄的言辭攻擊公子糾,公子糾竟然一直微笑恭聽,兩旁邊的小童都聽不下去了,公子糾沒有生氣,還客氣的叫他師傅。

東郭牙瞬間對眼前這個謙謙公子有所改觀了,立刻作禮說:“不敢當不敢當,公子有禮,方才是東郭言辭莽撞。”

子清看著這兩個人變成了“惺惺相惜”,奇怪的伸手撓了撓頭髮,方才這個什麼牙還一臉刻薄,怎麼轉臉變得這麼客氣了?

子清鬧不明白,站在一邊,吳糾來到膳房,東郭牙是帶吳糾的師傅,兩個人在膳房裡,如今還是早晨,並沒有太多活兒要忙,隨便說說話。

在這個當口,突然看到一個白影快速閃進膳房裡,“唰!”的一聲,看的眾人眼花繚亂,東郭牙正在和吳糾說話,突然被嚇了一跳,瞪眼一看,竟然是一個穿著一身白衣的年輕男子。

那男子正是召忽!

召忽要垂寶劍,白衣白冠,一下閃進膳房內,看到吳糾,立刻衝過去大喊了一聲:“公子!”

“三弟,小聲些!”

召忽喊了一聲,身後又有一個青衣男子走了進來,竟然是管夷吾。

吳糾吃了一驚,說:“管師傅,召師傅。”

東郭牙聽吳糾這麼說,知道進來的是大名鼎鼎的管夷吾和召忽了,不由多看了兩眼,管夷吾一派仙風道骨模樣,長相端正,留著長鬚,看起來是個謀人的樣子,而召忽看起來太年輕了一些。

召忽見到吳糾,立刻說:“公子,齊侯真的讓你來膳房了,豈有此理!”

管夷吾走進來,拍著召忽的肩膀,說:“三弟,稍安勿躁。”

召忽脾氣比較急,伸手搭在寶劍之上,寶劍發出“咔咔咔”作響的聲音,好像隨時都要出鞘。

管夷吾看了一眼東郭牙,他這個時候自然不認得東郭牙,畢竟如今的東郭牙,不過是膳房裡一個燒火的苦力罷了,還不曾展/露自己的才華。

東郭牙如何通透,怎麼能不知道他們想要迴避說話,於是說:“柴不夠了,我去搬些柴來。”

東郭牙說著,走出了膳房,管夷吾看了一眼,說:“子清,你去門口守著。”

子清“哎”了一聲,說:“是,管師傅。”

子清很快到了膳房門口,左右張望著,召忽一見東郭牙出去了,子清也去守著,立刻說:“公子,你受委屈了。”

吳糾壓低了聲音,說:“兩位師傅,怎麼到這裡來了?若是讓齊侯知道了,定然加罪兩位師傅。”

召忽冷笑一聲,捏著劍柄的手更加用/力了,說:“齊侯若是堂堂正正的加罪,我還認他是個大丈夫!現在倒好!”

吳糾聽了,奇怪說:“齊侯為難二位師傅了?”

按理來說並不該是如此,齊侯想要管夷吾的大才,應該不計前嫌,禮遇才是。

管夷吾讓召忽稍安勿躁,搖頭說:“並未為難。”

召忽說:“什麼叫並未為難,擺明了給咱們難堪!”

吳糾說:“到底何事?”

管夷吾穩重,說:“方才我二人接到齊侯的宴請,今日晚間在齊宮政事堂設筵,請我二人過去,犒賞大敗魯軍。”

召忽“哼”的冷笑一聲,說:“聽聽,聽聽,又是政事堂擺筵,又是慶祝大敗魯軍,莫不是給我們難堪?”

政事堂是齊宮裡國君和大臣們商量政事的地方,聽名字知道了,政事堂擺宴,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簡直聞所未聞。

更別說管夷吾和召忽,現在還是罪臣之身,竟然被邀請去慶祝大敗魯軍,怪不得召忽覺得臉上無光,這做法無非是狠狠抽/了管夷吾和召忽的臉。

吳糾一聽,心裡卻瞭然一笑,原來齊侯現在是想要招募管夷吾和召忽了,只不過齊侯的想法,別人是猜不透的,齊侯邀請管夷吾和召忽在政事堂吃筵席,其實是想表達恭敬,不過齊侯的思想一向傲慢,又高高在上,和臣子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吳糾沉吟了一下,他胸無大志,並不想和齊桓公一爭高下,畢竟齊桓公是歷/史上的梟雄霸主,他的鋒芒還沒有完全畢露,自己這個連星星都不如的人,如何與日月爭輝?吳糾很有自知之明。

再者是,吳糾爭了一輩子,已經累了,在他死的時候,他已經精疲力盡,不想再爭什麼上游,只要安安心心的活著,已經很知足了。

不過管夷吾和召忽對吳糾很好,吳糾自從再睜開眼睛之後,這兩位師傅可謂是盡心竭力,比吳糾上輩子的親生父親還要好,吳糾很感激他們,自然也不希望管夷吾和召忽有事情。

吳糾沉吟說:“二位師傅,聽糾一言。”

召忽聽他說話,深吸了兩口氣,沉下氣聽他說話。

吳糾說:“眼下我等是階下之囚,得以保命,齊侯請二位師傅赴宴,二位師傅不可不從。”

召忽一聽,非常不樂意,說:“要去二哥去,反正我不去,我一日是公子之臣,終身是公子之臣,要我和齊侯假顏附勢,我寧肯當眾自刎!”

吳糾一聽,立刻拉住召忽的手,心裡“梆梆”猛跳,說:“召師傅萬萬不可!”

管夷吾也嚇了一跳,畢竟他這個三弟的秉性他是明了的,並不會說玩笑話,嚇的管夷吾一身冷汗,說:“三弟,且聽公子說完!”

吳糾拉著召忽,不讓他拔劍,說:“召師傅忠心,糾心中明白,但誰讓召師傅跟錯了主,押錯了寶,如今糾淪為階下之囚,連累了二位師傅,怎麼忍心看到二位師傅有事,不管二位師傅是為了糾也好,或是為了齊國大業也罷,懇/請二位師傅,忍一時之氣。”

召忽盯著吳糾拉著自己的手,眼神閃動了一下,沒有說話,只是把頭撇開,似乎仍然聽不下去,在召忽心裡,齊侯的做法,是對他忠君之心的羞辱。

吳糾見召忽臉上仍然冷硬,一狠心,立刻一撩衣襬,要屈膝下跪,說:“算學/生求二位師傅。”

召忽嚇了一跳,挺拔的身/體一震,管夷吾也嚇得不行,兩個人連忙一邊一個,將吳糾一把抄住,不讓他下跪。

召忽急忙說:“公子這是做什麼!這是要折煞死召忽麼!”

管夷吾連忙說:“三弟,公子所言甚是,如今保重身/體,留得一命,才能得報公子大恩,萬不可莽撞!”

召忽看著吳糾的樣子,臉色立刻軟化下來,說:“公子快請起,召忽聽你便是。”

召忽說著,似乎有萬般不甘心,嘆了一口氣,托起吳糾,轉頭離開了膳房。

管夷吾看著召忽走出去,松了口氣,托起吳糾,說:“還是公子有辦法,召忽牛頑,我和大哥勸他許久,說也說不動他。”

吳糾也松了口氣,說:“還勞煩管師傅多多照顧召師傅。”

管夷吾說:“這是自然,請公子放心。”

吳糾和管夷吾互相囑咐了幾句話,管夷吾匆匆離開了,他走到膳房外面,果然召忽手搭腰間寶劍,站在膳房外面,面色冷冷,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管夷吾走過去,和召忽並肩往回走,突然開了口,聲音很低,也不似突然開口,彷彿斟酌千遍,幽幽的說:“三弟,不論你對公子有何種心思,都且作罷,切莫叫旁人看出來,身為人臣,只管忠君之事,莫給公子引來不必要的詬病。”

召忽一怔,快速抬頭看了一眼管夷吾,管夷吾眯著眼睛,眼裡卻都是瞭然。

召忽連忙又低下頭,看著自己白色靴尖兒,低聲說:“召忽知道了。”

……

齊侯一身黑色朝袍,負手站在大殿之上,在齊侯的寢殿中,有一塊木製的地圖,地圖豎/起懸掛在牆上,這是齊侯回宮之後,特意讓寺人掛起來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據說地圖是齊侯親手刻制,當年諸兒登基,與文姜**/亂齊魯兩國,鮑叔牙和管夷吾商量之後,準備護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糾逃離齊國避難。

從那時候起,齊侯便不是了公子,只是一個逃出齊國又沒有勢力的普通人罷了,他們一路逃亡,首先來到的是譚國,在譚國齊侯並沒有被收留,反而收到了奚落和冷遇,最後被譚國國君趕出大門,這些恥辱齊侯一一記在心中。

自那之後,鮑叔牙又帶著齊侯輾轉於其他國/家,齊侯每到一地,會詳細繪製各國的地圖,這幅地圖的精準程度非常驚人。

齊侯一直留著這幅地圖,終於有一日,他回到了齊宮,將這幅木製地圖懸掛在了寢殿之中。

齊侯負手而立,黑色的朝袍顯得他身姿高大挺拔,有一種不可一世的梟雄氣質。

齊侯看著地圖,聽到有人開啟殿門走進來,聲音很輕,那個人走進來,跪在地上,聲音冷清,說:“君上。”

齊侯都沒有回頭,似乎知道是誰跪在那裡,目光仍然注視著地圖,眯著眼睛,聲音略微有些沙啞,沉沉的說:“公子糾……怎麼樣了?”

那人跪著,沒有抬頭,大殿裡不曾點燈,昏暗一片,陰影遮住了那人的面容,看不真切。

聽那人說:“回君上,公子糾已入膳房,今日早些,管夷吾和召忽二人見過公子糾。”

齊侯笑了一聲,笑聲有些沙啞,微微側頭,齊侯的面容從陰影中稍微錯出一些,一雙狹長的雙眼眯起來,裡面充滿了戲謔的光芒,說:“知道了,你且回去,小心跟隨,勿讓旁人看出端倪,仔細盯著……孤的好二哥。”

那人立刻應聲說:“是,小臣告退。”(83中文 .83.)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