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糾晚上本想抱著小包子荻兒睡的,畢竟軟/綿綿,手/感實在好,但是小包子荻兒被甯戚拐去頑了,孩子的精神是好,難得甯戚也看到了一個同齡人,自然也要一起頑,一直頑到大半夜,吳糾可支撐不住了,早早睡下。

吳糾好不容易回到齊宮,睡在軟榻之上,這可比路途上的緇車,還有搭建的帳篷要軟的多,睡起來何其香甜,簡直是睡了近幾個月中唯一的一個好覺。

吳糾正睡得不夠的時候,聽到一個女子的聲音,不,還不算是女子,而是一個小姑娘的聲音,隱約在說:“公子……公子……”

那聲音朦朦朧朧的,還有些怯生生,根本聽不清楚,反覆的叫著自己。

吳糾困意十足,醒不過來,又隱約聽那小姑娘的聲音說了什麼,還是聽不真切,在他努力聽真切的時候,一個清朗有穿透力的聲音說:“公子,君上往您這邊來了!快些起身更/衣吧!”

吳糾一聽,沒聽懂,但是精神猛地一繃,瞬間醒過來了,一下睜開了眼睛,看到了子清,果然是子清正在說話。

然後往旁邊一看,還有旁人,早起的吳糾腦袋裡亂哄哄的一團,轉念一想才想起來,原來是昨天新收的晏娥小宮女。

因為晏娥還是新來的,有點怕生,不敢怎麼大聲說話,根本叫不醒吳糾,還是需要子清出馬。

吳糾從床/上翻身起來,說:“什麼?君上來了?”

這麼早?君上今日算不上早朝,也不該這麼跑過來罷?

子清麻利的說著:“的確是君上來了,剛才寺人跑來通傳了,馬上到。”

他說著,轉頭對晏娥說:“快去弄熱水給公子洗漱。”

晏娥連忙說:“是。”

她說著,快速往外小跑,很快出了房間,子清連忙拿來衣裳,吳糾一看,臉有些皺起來,說:“怎麼還是紫色的?”

子清難得笑了一聲,說:“公子莫不是想穿昨天國女送的?”

吳糾聽他打趣自己,剛想要回擊一番,結果晏娥捧著一個盆,急匆匆的跑進來了,吳糾嚇了一大跳,畢竟他從被子裡鑽出來了,此時只穿著一件白色褻衣,趕緊把子清手中的紫色外袍一抓,往自己身上披。

晏娥也沒注意吳糾手忙腳亂的,畢竟她是服侍人的宮女,不過吳糾可不想讓一個小姑娘看著自己穿著褻衣滿處跑的樣子,這也忒丟人了。

吳糾趕忙套/上衣服,子清在旁邊捂著嘴巴笑,笑的雙肩直顫/抖,吳糾有些奇怪,那小晏娥一臉不好意思,十分不自然的說:“公……公子……您的衣裳穿反了,晏娥幫公子反正罷?”

吳糾:“……”

吳糾只好把衣裳給脫/下來了,然後反正,雖然剛才子清拿著的時候本身是正面的,但是吳糾手忙腳亂,竟然拿反了披上,因為絹絲軟而滑,袖子直接一禿嚕上去了,根本沒覺得穿反了。

吳糾丟/了個大人,趕緊穿好,然後洗漱,洗漱之後,子清匆匆幫他整理衣袍,將之前齊侯賞賜的玉敦戴在腰上,小晏娥畢竟是個姑娘家,旁的是不怎麼會的,但是梳頭這個事兒,比子清拿手的多。

吳糾坐在席子上,晏娥三兩下便將吳糾的頭髮束好了,而且束的不松不緊,不覺著疼,也不覺得難受,扣上玉冠。

吳糾一看,這手藝可真比子清好得多,子清每次雖然也束上,但是過程真的很疼,這年代的梳子也沒有現代那麼人/體工學,再加上頭髮長,每次不拽掉幾根是不行的。

吳糾笑著說:“晏娥,你這手藝當真巧了。”

晏娥雖然看起來活潑開朗,臉也長的圓圓的,甜甜的,但是其實還挺害羞的,膽子並不大,頗為不好意思的說:“這是婢子的分內事兒。”

吳糾還在說晏娥的梳頭技術不錯,結果在這個時候,外面的寺人來叩門了,吳糾趕緊起身,子清忙去開門,最緊張的當屬晏娥了。

晏娥並不是哀姜身邊的宮女,哀姜所說的什麼乖/巧貼心,那些誇獎晏娥的話,不過是隨便誇獎一番罷了,晏娥是宮中的宮女,她十歲進宮,如今有兩個年頭了。

一直在做苦力,例如浣洗衣裳之類的活計,根本不是高階宮女,而是最低階的。

在大約半年/前,因為晏娥肯吃苦,又沒什麼脾氣,總是一副軟/軟的樣子,再加上她這個容貌,在宮裡真不是什麼姿色秀麗的,於是被少衛姬看中了。

少衛姬領了她走,讓她在身邊幹活兒,但是也不是什麼高階宮女,負責打理打理房間之類的,半個年頭,只是在第一次見著過少衛姬。

自從少衛姬突然被齊侯遣回國去,一堆宮女處於“失業”狀態,又被重新送回各個勞作部門,作為苦力幹活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在這個時候,因為宮裡又要迎接公主,又要迎接國女,所以人手不夠用了,晏娥被撥到了國女哀姜身邊服侍,昨天哀姜到的時候,晏娥剛剛過去報道。

沒想到突然又變了地方,被撥到了吳糾身邊。

可以說的是,晏娥是個沒怎麼見過世面的小宮女,她會幹活兒,但是絕對沒見過齊侯,第一次見齊侯還真是緊張萬分,趕緊躲在子清後面。

寺人的通傳話音還沒落下來,一身黑袍的齊侯已經率先走進來了,黑色的袍子“嘩啦”一甩,邁步走進吳糾的房間。

吳糾趕緊躬身行禮,然後把齊侯請到席上坐下來,說:“糾拜見君上。”

齊侯笑眯眯的,看起來心情是極好極好的,笑容在他這個養尊處優的齊侯臉上,幾乎能擠出一堆的笑紋來,實在太假了。

齊侯笑著說:“二哥拘什麼禮?也坐罷。”

他說完,吳糾起身,也坐在席上,一抬頭,發現齊侯的眼睛往旁邊看,還稍微側了一些頭,正在看著子清身後的晏娥。

晏娥沒見過世面,躲在子清身後,也發現了齊侯正在盯著自己看,嚇得臉色都有些白了,一張圓圓的小/臉繃得緊緊的,雙手放在背後直挫,緊張的險些出汗。

齊侯一早上過來,已經很奇怪了,更奇怪的是今天他笑的特別假,一進來之後不說話,先對著晏娥看了半天。

齊侯本身是來領教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美豔宮女,能讓吳糾收了去。

結果跑過來一看,先是覺得那宮女面善,隨即臉上的笑容全都凝固了,這不是……

這不是晏娥麼?

晏娥在宮中是個很不起眼的宮女,再加上齊侯被軟/禁的時候,晏娥已然不是一個年輕的宮女了,沒有姿色,也不喜歡奉承人,所以在上面看來,晏娥並不出眾。

不過難得的是,寺人宮女們反而覺得晏娥是個好姑姑,這個年長的宮女對他們非常照顧。

齊侯從沒想過,這麼一個不顯山不露水,還有些膽小,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出風頭的人,竟然會在自己被軟/禁之後,從狗洞爬進來,哭著看望自己。

那時候的晏娥不年輕了,歲月在她的臉上,伴隨著眼淚,看的齊侯五/髒/六/腑都要裂開,不知是為自己,還是為晏娥。

如今的晏娥今年方十二歲,二/六的年紀,自然還看不出女子的嫵媚,姿色也是普普通通,雖然也算是秀麗可人,但是在齊宮千嬌百媚的夫人和宮女中,真的不算漂亮。

算晏娥不是最美豔動人的,但是齊侯看到了這麼年輕的晏娥,還是一瞬間被震撼住了,很多很多的感慨突然襲上心頭,人沒有經歷過那些黑/暗的低谷,永遠不會有所頓悟,尤其是像齊侯這麼高高在上的霸主。

齊侯看著晏娥,慢慢收攏了笑意,不知在想什麼臉色也變得肅然起來,緊緊盯著她出神。

這可把晏娥嚇壞了,畢竟現在誰也不知齊侯是經歷過一輩子的人,晏娥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兒,以前還有因為自己姿色不出眾,那些掌管宮女寺人看到她拿她出氣的,說有本事長得漂亮去做主/子啊,沒本事要被打。

晏娥才十二歲,給嚇壞了,吳糾看著齊侯出身良久,都有些詫異,難道齊侯這麼一大早跑過來,是因為……看上了晏娥?

可是晏娥這姿色,在齊侯的三位夫人中,真不是出色的,難道是齊侯換了口味?

吳糾看到了晏娥害怕的目光,連忙跨前了一步,重重咳嗽了一聲,說:“君上?君上!”

齊侯被他喊了好幾聲,直到吳糾遮住齊侯的視線,齊侯這才回過神來,也自知自己失態,隨即笑著說遮掩說:“二哥方才說什麼?”

吳糾說:“君上這麼早過來,不知有什麼吩咐。”

齊侯笑了笑,說:“沒有吩咐不能來看望二哥了。”

吳糾沒說話,齊侯又笑著說:“二哥說有事兒,還真有個事兒。”

吳糾說:“請君上吩咐。”

齊侯坐在席上,手指在自己的膝蓋上輕輕點著,笑著說:“孤甚是想念二哥做的煎餅了,想請二哥做這一口。”

吳糾一瞬間差點被齊侯給噎死,怎麼覺得最近齊侯那麼饞,比人家女人懷/孕的時候害口還厲害。

吳糾乾笑了一聲,說:“君上糾為了這等小事兒而來?讓寺人通傳一聲便罷了。”

齊侯笑著說:“誒?這種事情怎麼能算是小事兒?國君祭祀要先敬社/稷,這可是頭等大事兒。”

從沒見過吃貨說的這麼冠/冕/堂/皇過……

社/稷在這個時候並不是代指國/家江山,社/稷是分開念的,社是土地神,稷是穀神,在先秦時期,社/稷是最早古人類崇拜自然的一種表現,各國諸侯會祭祀社/稷,以求豐收。

吳糾只得乾笑說:“君上說得有理,那糾一會兒做了,君上先請移步罷。”

齊侯哈哈一笑,說:“二哥這不是趕孤走麼?”

吳糾說:“糾不敢,只是唯恐耽誤君上要事。”

齊侯說:“今日倒沒什麼要事,只是晚間要給王女準備接風宴,到時候二哥也要赴宴。”

吳糾說:“自然是。”

齊侯說著,目光又轉了轉,最後落在那晏娥身上,又把晏娥嚇著了,看齊侯笑眯眯的,一臉標準的“猥瑣大叔”模樣,好像人口販子一樣,聲音放的可溫柔了,他可能也知道自己把晏娥嚇著了。

齊侯說:“你叫什麼名字,看著面生。”

晏娥一聽,連忙“噗通”跪下來了,倒嚇著了齊侯,晏娥恭敬的回話說:“回……回君上,婢子晏娥。”

齊侯一聽,果然是晏娥,只不過太年輕了,齊侯一瞬間有些不敢認她。

齊侯又說:“你是什麼時候跟在公子身邊兒的?以前只有子清罷?”

晏娥忙說:“是昨日才服侍公子的。”

齊侯再說:“以前在什麼地方伺候?”

晏娥被問的一臉是汗,別說旁邊的吳糾了,連子清都覺得,恐怕是齊侯看上了晏娥,不然為什麼百般的問來問去。

晏娥把自己以前在哪裡做活都說了一遍,齊侯一聽,晏娥原來這麼命苦,以前做的都是苦活累活,好不容到了少衛姬那裡,但是也是做粗活,沒到半年又回去做苦活累活了。

齊侯覺著,自己並不是那忘恩負義之人,尤其是經過了這麼多,自己的恩/人在眼前,卻受了這麼多苦,實在不易,於是沉吟了一番,說:“晏娥啊,孤看你面善,這樣罷……”

吳糾心想,難道齊侯真的看上了晏娥,想要把她充入宮室?

在眾人揣度的時候,齊侯慢慢的說:“這樣罷,孤一直想要個女兒,可惜只有三個不成器的小子,孤今日見你面善,認你做義女,封你做國女,昭告天下,如何?”

晏娥傻眼了,齊侯身邊的寺人傻眼了,子清也傻眼了,最後吳糾也被齊侯搞得一頭霧水。

不是齊侯看上了晏娥麼?突然要封晏娥做國女?

諸侯國君的確會分封很多國女,不過多半是血統高貴的宗室之女,例如諸兒的女兒哀姜,被齊侯冊封了國女,這才被人簇擁著進了臨淄城。

而晏娥,是一個小臣,小臣在這年代,是奴/隸的稱呼,可謂是身份低賤,沒名沒分的被齊侯捧上了天,眾人當然都奇怪了。

吳糾狐疑的看了一眼齊侯,他雖不知道齊侯是重生的,但是齊侯突然對一個宮女這麼好,還是讓吳糾起疑心的。

晏娥愣了一下,齊侯笑著說:“如何?晏娥。”

晏娥趕忙跪在地上磕頭,“咚咚咚”先磕了三個響頭,吳糾以為她歡喜的要答應,哪知道晏娥一開口,便又讓眾人傻了眼。

晏娥說:“謝君上,但是……但是晏娥出身低微,乃是一卑賤婢子,實不敢給君上惹人口舌,況且晏娥雖只是昨日才侍奉公子,但是公子謙和,待晏娥極好,晏娥有恩未報,斗膽不能接受君上的美意,請君上恕罪。”

別看晏娥膽小,但是說話竟然有條不紊的,吳糾以為齊侯要生氣,畢竟別人駁了他的面子,結果齊侯不生氣,反而笑著說:“你這人當真有趣,封你做國女,你倒不想/做,也便罷了。”

齊侯根本沒生氣,笑著說:“孤的這位二哥秉性溫柔,不是個刻薄主兒,晏娥你跟著公子也好。”

他說著站起來,說:“孤叫了叔牙師父在政事堂議事,時候差不多,便過去了。”

他說著往外走,突然轉頭說:“險些忘了,二哥可別忘了煎餅的事兒。”

吳糾一時語塞,看著齊侯款款走了。

齊侯一走,子清連忙去關門,晏娥則是重重松了一口氣,險些跌坐在地上。

吳糾讓子清扶她坐下來,奇怪的說:“晏娥,你怎生不接封?”

晏娥喘了好幾口氣,有些不好說的樣子,吞吞吐吐的半天才說:“晏娥……晏娥雖然是個不懂事的小婢子,但是……但是也懂得,自古以來被/封為國女,都是要嫁到遠方去結親的,晏娥雖然沒有家人在齊國,但亦不想遠走他鄉,況且公子是個親和的人,晏娥侍奉公子已經心滿意足了,絕對不想出去和旁人爭鬥。”

吳糾一聽,險些笑出來,沒想到晏娥想的如此長遠,但是轉念一想也是這樣,每個被/封為國女的人,都是要嫁出門的,沒想到晏娥想到了這個。

齊侯也沒想到,自己真的是一番美意,想要晏娥從此榮華富貴,也算是對晏娥報恩了,結果晏娥卻想歪了,這事兒還是從子清那裡聽說的。

但是齊侯已經不知自己是個什麼脾氣,總之做/好/人沒人信,別人只當他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

因為齊侯要吃煎餅,所以吳糾送走齊侯之後,準備去廚房做煎餅了,正好隔壁兩個小家夥起床了,吳糾沒有讓子清和晏娥跟上,兩個人照顧著小家夥們,自己去了膳房。

吳糾一路往膳房走,路過花園時候,人煙還不多,見有幾個寺人從前面走過去,背對著自己和自己同路,因為吳糾腳步輕,時間又早,所以那些寺人根本沒注意到吳糾,而是幾個人湊在一起,不緊不慢的往前走,似乎沒什麼事情可做,還在小聲嘮嗑。

一個寺人說:“聽說了麼?君上這次回來,又有了新寵。”

另一個寺人說:“什麼新寵?”

第一個寺人說:“這都不知道?”

領一個寺人說:“君上回城的時候,我也在啊,沒見著什麼新夫人,倒是少衛姬被趕走了。”

第一個寺人說:“嘿嘿,這你不知道了,不是夫人。”

“這麼神秘?你倒是說不說?”

“說說說,你著什麼急啊,我告訴你這個訊息絕對可靠,我昨天晚上聽到了!嘿!你都想不到,咱們君上呢,見男色!”

另一個寺人驚訝說:“男色?”

第一個寺人說:“可不是?而且君上恐怕看上了公子糾!”

“什麼?公子糾?不可能不可能。”

“怎麼不可能?你想想看,那公子糾可是敗兵之寇,君上不殺他,還給他做出使莒國的特使,還給他做迎接公主的特使?這什麼道理啊?”

另一個寺人說:“可是這……公子糾不是君上異母同/胞的兄弟麼?”

第一個寺人說:“嘿,看來你不知道還挺多,這公子糾,根本不是先公的種!!這你都不知道?齊宮都要傳遍了,為什麼先公那麼不待見公子糾,先公見那個亂賊無知,都不見兒子?錯了錯了!因為那公子糾分明是先公/頭上的一撮綠毛,先公不待見公子糾,也不待見那魯女,你明白了罷?再說了,他們這些貴/族,在乎這個?別說公子糾不是先公的種了,你看那文姜夫人和襄公,不是還……哈哈哈!”

第一個寺人笑的肆無忌憚,另一個寺人聽到了這麼多內/幕,一瞬間都愣了,說:“這這這……”

他們說著,聽到後背傳來一個幽幽的聲音,口氣很冷的說:“你們聽明白了,我可沒聽明白,不如再給本公子講講?”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語氣也很平板,但是聲音一出,前面那兩個寺人猛地一哆嗦,然後快速回頭,看到是吳糾,頓時嚇得臉色“唰!”一下變了,變得慘白無比。

吳糾冷冷一笑,說:“說話啊。”

兩個寺人又一哆嗦,聽“噗通”一聲,那兩個人齊齊跪在了地上,哆嗦著說:“公子……公子饒命啊!是他是他亂說,和小臣沒關係!小臣……小臣壓根兒沒信過!真的,真的!!”

那嚼舌/頭根子的寺人一聽,對方把關係撇的清清楚楚,頓時著急了,說:“小臣……小臣也是聽人說的,不不不……不關小臣的事兒,公子,小臣也決計沒信過,那些話,都是……都是放/屁,那些人不壞好心,重傷公子,沒人會信的。”

“對對對,沒人會信的。”

吳糾眯著眼睛,因為那兩個人此時跪在地上,顯得吳糾異常的“高大”,笑了一聲,淡淡的說:“我沒聽見旁人放/屁,倒聽到你們兩個嚼舌/頭根子的放/屁了。”

那兩個寺人連忙磕頭,說:“公子,小臣……小臣錯了,饒過小臣罷!小臣家裡還有……還有老母,念在小臣一片孝心,饒……饒了小臣罷!”

吳糾冷冷一笑,說:“現在知道害怕,當初做什麼去了?嘴皮子一碰說的很爽/快嘛?”

兩個寺人哆哆嗦嗦的說:“再……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公子饒命!”

雖然是早晨,但是旁邊也有為公主接風宴忙碌的宮人走來走去,漸漸的聚/集了一大幫人圍觀,都不知道發什麼了什麼事情。

吳糾淡淡的說:“饒了你們也不是不可。”

那兩個寺人立刻磕頭說:“謝公子!謝公子!”

吳糾笑了一聲,說:“別忙著謝,還有話沒說呢。”

那兩個人又開始戰戰兢兢,聽吳糾說:“方才說昨晚聽到的?聽誰說的?”

第二個寺人根本不知道聽誰說的,看向第一個寺人,第一個寺人臉色慘白,顯然不敢說話,吳糾看這個表情,似乎知道那個人是寺人招惹不起的人。

第一個寺人不想說話,吞吞吐吐了半天,吳糾說:“不說也好辦,你們兩個同罪。”

第二個寺人平白被連累,連忙催促說:“你快說啊,你找死嗎!公子好不容易要寬恕我們!說啊,你說啊!”

那寺人被催促的緊了,乾脆一咬牙,說:“是……是聽國女說的。”

“國女?”

在齊國,能叫得上國女的只有哀姜了,方才晏娥已經拒絕了國女這個稱號,所以國女肯定只是哀姜一個人。

那寺人說:“是是是,是這樣,昨日小臣奉命給國女送晚膳,路過門口無意間聽見的,國女誹/謗公子不是先公所出,還說公子和……君上……,小臣不敢有半句虛言,饒了小臣罷!饒了小臣罷!”

吳糾沒想到,昨日哀姜送了一件女人的衣裳,今日又來這麼一出,不止如此,而且哀姜戾氣還挺重,一上來把齊侯也給捎上了。

吳糾淡淡的說:“本公子方才說過了,可以饒你們一回,但是……”

他說著,掃了一眼圍觀的宮人們,繼續說:“本公子最近正在研究一味新菜,正好需要新奇的食材,需要手筋二兩,眼珠少許,舌/頭數根,若是再讓我聽見有人嚼舌/頭根子,不管說了什麼,挑手筋燉了吃,挖眼睛炒了吃,拔掉舌/頭下酒吃,聽明白了麼?”

不只是跪在地上的兩個寺人瑟瑟發/抖,旁邊圍觀的宮人也嚇了一跳,只是聽著便覺得血/腥兇/殘,連聲稱是,隨即趕緊散了。

那兩個小臣也連滾帶爬的跑了。

吳糾皺了皺眉,心想著這哀姜不知要做什麼,反正不是個好惹的主兒。

吳糾遇到這件事兒,火氣挺大,旁人說三道四的實在難聽,他走進膳房,火氣還不小,給齊侯做了個超級“火氣”的煎餅,裡面夾的蔥姜粉越椒還有黃芥,做好之後讓人送過去了。

齊侯的眼線頗多,花園裡發生的事情,而且那麼轟動,齊侯剛剛和鮑叔牙商議完朝政,聽說了這件事兒,正好寺人送來了煎餅。

齊侯看著那煎餅,也沒有責怪吳糾說話殘/暴,只是笑眯眯的說:“孤這個二哥,嘴硬心軟,嘴皮子利索。氣勢麼,倒還是十足的。”

齊侯笑眯眯的說著,捏起煎餅往嘴裡一咬,“喀嚓”一聲,薄脆焦香,煎餅皮子裹/著鮮/嫩的雞蛋,不老不硬,滑/嫩無比,然而……

一口咬下去,又麻又辣,還衝鼻子,齊侯險些流了生理淚,那叫一個爽……

吳糾做了個煎餅,又想到了帶回來的那些栗子,板栗這年頭可不多見,都是上貢的東西,甯戚他們佔的那片山頭,正好適合種板栗,長得是那叫一個茂/密,而且顆顆飽滿,不帶回來浪費了,而且吳糾還讓一批人過去,繼續種板栗。

吳糾心想自己來一趟膳房,總得做些什麼再走,於是弄了一堆的山楂核,準備炒栗子吃。

膳夫們準備好了早膳,看到吳糾又在創新菜品,趕緊圍上來觀看,正好炒栗子是個累活兒,吳糾想找幾個人幫忙,先弄了一些沙子來,又找了個類似於大鏟子的東西,把大鍋支上,開始炒栗子了。

糖炒栗子是否好吃,其實主要的一點並不是糖的問題,也不是翻炒,而是在炒栗子的沙子中,一定要加入山楂核,或者直接用山楂核炒,這樣的栗子炒出來帶著一股清香的甜/蜜,味道自然與眾不同。

吳糾讓膳夫幫忙翻炒,弄了一大堆炒栗子出來,雖然沒有糖,但是這栗子口感不錯,甘甜爽口,再加上山楂的香氣,味道已然不錯。

吳糾把栗子分給膳夫們吃了一些,然後又讓寺人送到齊侯那裡一些,送到公主那裡一些,最後捧著一盤自己走了,回去給小家夥們吃吃。

吳糾捧著栗子,噴香噴香的,沒想到路過花園的時候,冤家路窄,遇到了剛才寺人口/中的國女。

而那個國女身邊還有個人,竟然是伺候王姬的寺人,兩個人不知在說什麼,看到吳糾走過來了,彷彿是驚恐之鳥,那寺人很快跑了。

別看寺人長得像小白臉,但是身材高大,跑步速度也快,一下走了。

哀姜看到吳糾,不避諱他,一點兒也沒有傳了謠言的心虛感覺,款款走上來,嫣然一笑,說:“二叔叔又去膳房了?不知二叔叔從何時得了這個癖好,喜歡往膳房裡鑽了?”

吳糾笑了笑,說:“美食能讓人愉悅,糾喜歡理膳,食膳的人也愉悅,總比那些躲在陰暗面兒,嚼舌/頭根子的要強的多,是麼?”

哀姜也笑了笑,彷彿不覺得吳糾是在說自己,又說:“二叔叔說的似乎有理呢,不過姜是個女兒家,不懂二叔叔說的這些高深話兒。”

她說著,又說:“姜有些乏了,先告辭了,二叔叔有禮。”

哀姜說完,轉頭便走了。

吳糾看著哀姜遠去的背影,又回頭看了看那寺人跑走的背影,真不知道王姬的寺人是怎麼認識哀姜的?

吳糾炒的栗子很好吃,只是費時,沒什麼太多的技巧,齊侯和小家夥們都喜歡吃,後來召忽竟然都給饞過來了,聽說有個炒栗子很好吃,吳糾實在沒辦法,又弄了一些給召忽他們去分。

召忽他們竟然用炒栗子當下酒菜吃,著小酒喝,那叫一個愜意,不過召忽喝多了又撒酒瘋,可憐了東郭牙要收拾他。

吳糾忙叨了一天,一直跟炒栗子幹上了,雖然他並非全程都在炒,但是也累的臂膀痠疼。

大家都覺得炒栗子香甜可口,但是唯獨王姬不喜歡,吳糾讓人給王姬送了些,據說王姬說炒栗子有股哈喇味,吃了一顆還胃疼,又給吐了,還叫身邊的寺人直接把糖炒栗子全都倒掉了。

吳糾心想,本身是給王女面子,畢竟王姬是周天子送來的人,但是王姬一次兩次的浪費食物,也太過驕縱了一些。

晚上的接風宴很快要開始,這次接風宴的菜色非常豐富,因為是易牙掌勺的,他剛剛入膳房,第一次掌勺這種宴席,自然要做到最好,吳糾在炒栗子的時候也看了看菜色,都是易牙的拿手好戲,自然還有魚腹藏羊肉和五味雞等等。

易牙並非是個普通人,不管是在政/客眼中,還是在廚子的眼中,廚子把他奉為天神,不是沒有道理的,他擅於用旁人都不敢用的食材,例如魚腹藏羊肉的蘑菇和筍子,擅於調別人不敢調的味道,例如五味雞的五味子。

雖然在吳糾這種現代人眼裡看來,酸甜苦辣鹹,無非是那些味道,已然見的夠不夠了,但是在那時代,簡直是劃時代的開創。

易牙做菜還講究美觀和擺盤,如此講究的擺盤,不再是肉醬肉泥燉大/肉,不再是簡單曲骨肉放在左手,直骨肉放在右手,這麼簡簡單單的擺盤,每一道菜猶如工藝品,實在難得。

吳糾炒栗子的時候偷偷嘗了幾道菜,味道相當驚豔,絕對是一流好手。

因為忙叨了一天,作為吃貨的吳糾,其實還挺期待晚上的接風宴,不說別的,有美食足夠愉悅人心了。

接風宴也屬於家宴,所以沒有什麼旁人,還是那些配置,不一樣的是這次沒有了少衛姬,畢竟已經被遣走了,多了一個哀姜,新入城的國女。

接風宴置辦的檔次非常高調,吳糾也不敢去晚了,還是一件紫色的袍子,雖然每次款式不一樣,但是穿都要穿膩了,結果吳糾往接風宴的宴廳走去,發現這款款走來的人,公子無虧一身紫袍子,抓著無虧衣角的公子昭也是一身小紫袍子,看起來還挺英俊的。

進了宴廳,衛姬和鄭姬已然在了,為了投其所好,都聽說最近齊侯喜歡魯國的紫色絹絲,也穿了紫色的裙裳,放眼望去,全都是紫色,一水的紫色。

吳糾差點被紫色給晃瞎眼了,心想著管夷吾的計策果然要成功了,貴/族宮廷之中已經開始風靡紫色絹絲了,接下來是官/員效仿,百/姓爭穿。

吳糾走進宴廳坐下來,齊侯很快也來了,在一群明晃晃的紫色中,齊侯穿著一身黑色的朝袍,畢竟今天是給周天子的王女接風,所以還是要正裝黑色的。

齊侯都到了,所有人也都到齊了,身為王女的王姬卻姍姍來遲,讓齊侯等她。

在齊侯等的臉色不怎麼好的時候,王姬終於款款而來了,她身邊跟著那個寺人,款款而來,穿著一身杏色的衣裳,坐在人群中還頗為扎眼。

王姬坐下來,宴席已經擺好了,齊侯正要準備說一些客套話,不過他的話還沒說出口,聽王姬指著案上的魚腹藏羊肉說:“這什麼東西?腥的厲害,撤掉撤掉,難聞死了。”

旁邊的寺人趕忙指揮著宮女將魚腹藏羊肉撤了,齊侯沒動聲色,也算是默默忍了,剛要開口致辭,王姬又說話了,說:“這又是什麼?這雞臊氣的厲害,拿開拿開!”

寺人又讓宮女給撤走了,兩道菜都是齊侯以前嘗過的,自然知道味道如何,什麼腥氣臊氣,齊侯覺得恐怕是王女給自己臉子看。

旁人也都是戰戰兢兢不敢說話,大氣兒也不敢喘,畢竟少衛姬剛被遣走,長衛姬和鄭姬都有所收斂,借她們八個膽子,也不敢如此衝撞齊侯。

齊侯難看的厲害,在王姬又指著旁邊一個肉醬要開口的時候,齊侯“嘭”的一聲拍在案上,冷冷的說:“乾脆把王女的席位也給撤了罷!”

王女一抬頭,正好對上齊侯冷酷的目光,嚇得一哆嗦,便不敢再說話了。

吳糾也摸清楚了,這個王姬是你越讓著她,她越是得寸進尺,非要齊侯瞪眼睛,王姬才安分老實下來,上次在時水是這樣,這次還是這樣。

王姬一老實下來,齊侯冷冷的開口說:“王女遠道而來,齊國作為泱/泱/大/國,理應恭迎王女,今日在此給王女接風,不成敬意。”

他說著,舉起杯子,還是冷冷的說:“孤敬王女一杯。”

王女不敢說話,只好也舉起杯子,將酒飲下,這一喝酒,“噗——”一聲,竟然全給吐了,炸著舌/頭說:“這麼苦澀的酒?”

王女一口酒全都噴在了自己的案上,當時是分餐制,每人一個小案子,雖然是兩個案子並在一起,兩個人一個席子的座位,但是因為公主乃是上賓,而且是女子,所以並沒有和人同坐,而是一個人坐了一個案子。

她這一噴,全都噴在了自己的案子上,所有的菜無一倖免,王女噴完,似乎比齊侯的臉色還要差,轉頭對服侍的寺人和宮女說:“快快,髒了,給我重新換新的。”

齊侯則是“呵呵”冷笑一聲,在宮人還沒有挪動地方的時候說:“真對不住了,我齊國雖然泱/泱/大/國,但是講究勤儉,每道菜都是按照人頭數做的,沒有多餘的可以替換,王女將的用罷,若是浪費,豈不是大罪過一樁,王女是周國來的楷模,定不會做浪費這種可恥的事兒。”

王女被齊侯冷冷的一說,半是威脅,半是扣帽子,瞬間不敢說話,只是憤憤然的坐在席上。

衛姬和鄭姬今兒是來爭奇鬥豔的,但是沒成想,原來這個接風宴,竟然暗濤洶湧,便一個個默默的不說話了。

吳糾一句話沒說,彷彿不關自己的事兒,坐在一邊,等齊侯開場詞致完,迫不及待的拿起筷箸用膳了,今日他來是專門吃美食的,可不是來勾/心/鬥/角的。

吳糾吃的津津有味,齊侯那邊不是很高興,鬱鬱不樂的,掃到下面的吳糾,吃得那叫一個香,都不抬頭,齊侯不由覺得好笑,這二哥總是有本事氣到旁人,旁人團團轉的時候,他總是置身度外,一臉安逸閒適的模樣。

齊侯看到吳糾莫名心情好了一些,也提起筷箸準備用膳了,眾人吃了幾口,例行敬酒,哀姜起身,款款笑著說:“王姬妹妹,姜這杯敬你,王姬妹妹美豔不可方物,姜這弟/弟又是才華過人,玉樹臨風,當真郎才女貌,無比登對,先恭喜妹妹了� �”

王姬聽哀姜說的好聽,嘴巴甜,但是不怎麼領情,畢竟她面對著一桌子已經“髒掉”的膳食,哀姜又是齊國人,王姬自然不理她這個面子。

哀姜第一次碰到了愣頭,她可是國女,誰不賣她面子,連吳糾也要和她委婉一些對抗,結果王姬呢,用貼切一些的比喻來說,是無腦輸出中的戰鬥機,哀姜臉上頓時不好看了。

哀姜憤憤然坐下來,面子丟/了,想要找回來,很快又笑著給齊侯敬酒,說:“姜敬君上。”

齊侯回敬了一杯,哀姜笑著說:“今日盛宴,姜自知不如在做的各位姊/姊妹妹,也不如兩位嫂/嫂,斗膽獻舞一曲,請各位萬勿取笑。”

衛姬和鄭姬不以為然,不過是個十五歲的小妮子,要身材沒身材,一張臉還沒長開,再說了哀姜姓姜,而且也是呂氏,算再美也不能給衛姬和鄭姬造成威脅,所以兩人根本沒把哀姜放在眼中。

很快哀姜便款款上臺,婀娜的邁開舞步,在絲竹之音中,楊柳細/腰猶如婀娜的水蛇,不停擺/動著,看的人眼花繚亂。

公子無虧是個明白人,趕緊低下頭,撇開眼睛去,公子昭年紀還小,不懂這些,而公子元則是眼睛瞪得都圓了,看的如痴如醉。

齊侯只是眯著眼睛,似睜似閉,看的不怎麼真切的樣子,彷彿對這舞姿不甚在意。

兩個妾夫人一瞧,心裡都大驚失色,原來哀姜竟然妖/豔如此,並不是什麼沒長開的小姑娘,心都均是亂跳,幸好齊侯並沒有被她吸引。

女人們嫉妒著,這也包括了王姬,男人們多半看花了眼,吳糾發現,不只是男人,那個寺人竟然也看花了眼。

王姬身邊有個貼身寺人,這年頭的寺人,雖然並非全部被閹/割的閹人,有一部分也是正常男子,但是能貼身侍奉公主的寺人,絕對是閹人無疑。

那寺人看的眼睛發直,緊緊盯著哀姜,似乎要留下口水似的。

因為看的太直勾勾,連王姬叫他都沒聽見,王姬一時間有些要發火,那寺人這才慌忙收回神兒來。

等哀姜走下來,王姬說:“這也沒什麼好看的,扭來扭曲,是我們大周的下/**/隸才做的事情。”

哀姜又被王姬無腦輸出了,面子實在難看的厲害,憤憤然坐在座位上,一句話也不說了。

王姬為了昭顯一下大周的實力,說:“跳舞沒什麼好看的,不如舞劍。”

她說著,轉頭對站在身後的貼身寺人說:“犖,你不是精於劍術麼?不如即興表演一個,和大齊人討教討教?”

吳糾一聽王姬叫了那寺人的名字,瞬間渾身一震,睜大了眼睛盯著那個叫做“犖”的寺人。

之前吳糾在路上聽宮女說了,這個寺人原本不是寺人,而是一個放馬的圉人小官,後來被王姬相中了,把他留在了身邊,作為寺人跟隨。

但是吳糾之前不知道這個寺人的名字,畢竟寺人都是奴/隸,算寺人之前是個小官,但是那小官的地位也非常低賤,形如一個奴/隸,很可能沒有名字,所以吳糾沒有關注這個。

但是如今聽到王姬叫圉人的名字,頓時嚇了一跳,春秋時代,尤其是齊桓公這個時代,似乎隨便拉出一個人都有個典故或者一串故事,這個圉人並不是什麼普通人,也是大名鼎鼎的人。

不過他的大名鼎鼎在於臭名昭著,而不是流芳千古。

圉人犖這個名字,似乎沒多少人知道,但是要和慶父連起來,便聽說過了,他是慶父手下大名鼎鼎的劊/子/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史書上記載,犖這個人曾在魯公做過圉人這種小官,因為他力大如牛,而且武藝出眾,所以叫做犖,犖是牛的一種,在春秋時代,牛可比奴/隸和平頭老百/姓的地位要高的多,諸侯祭祀都會用到牛,可見圉人犖的力氣和武藝很出名。

後來魯莊公祭祀秋雨,圉人犖在圍牆外面觀看,看到了魯莊公的女兒,魯莊公的女兒十分美麗,圉人犖竟然趁著沒人,調/戲了魯莊公的女兒,結果被魯莊公的兒子公子般撞見,公子般大怒,用鞭/子鞭打圉人犖的後背。

圉人犖從此記恨在心,但是因為地位卑微,沒有辦法報仇,在魯莊公去世之後,慶父身為魯莊公的庶長兄,想要和侄/子爭位,挑/撥圉人犖,問他怎麼不記得當年公子般鞭撻他的仇/恨了?如今有慶父給他做主,一定要把當年的仇/恨報回來。

這個圉人犖力氣大,卻不是很聰明,真的提劍去刺殺了公子般,公子般被他一劍刺中肋部而死,謀殺公子儲君,這是何等大罪,可想而知後果如何,被衝進來的士兵剁成了肉泥。

吳糾不知是怎麼回事,這個圉人犖竟然是王姬的寺人,而不在魯國,不知是不是歷/史出現了紕漏,還是因為自己的出現有些影響發展,畢竟齊侯都不娶王姬了,圉人犖到底是周國人還是魯國人,也不太重要了。

吳糾正在驚訝,王姬已經看到了他,似乎對吳糾有些記恨,說:“我聽說齊國的公子糾,劍術高超,不如這樣罷,讓犖獨舞劍,實在乏味的緊,請公子糾指點指點我這不成氣的奴/隸!”

圉人犖聽著,站了起來,走出席間,立在宴廳中間的空地上,吳糾皺了皺眉,自己這身/子骨,別說是舞劍了,而且他也的確不會舞劍。

齊侯也是面露不愉之色,不說了吳糾會不會舞劍,吳糾乃是齊國的公子,齊國的堂堂貴/族,與一個寺人比劍,這說出來實在難聽,有*份,顯然是王姬故意找茬。

吳糾坐著沒動,心想著難道自己應該兼修一下武藝,以免被人找茬比劍麼?

在這個時候,公子無虧突然長身而起,笑著拱手說:“王女有所不知,雖然我二伯劍術出眾,但是並不願意在小輩面前賣弄,以免落了以大欺小的口舌,我看這寺人,也不過二/十/年紀,不如讓我與這寺人指點兩下,為君父二伯和公主助興勸酒。”

他說著站起身來,直接越過案子,走了過來,公子昭坐在他旁邊,一看大哥/哥要走,連忙拽住他的衣角。

公子無虧安撫了一下,拍了下他的小手,說:“哥/哥去那邊一會兒,昭兒好生看著。”

公子昭這才鬆開小手,讓哥/哥往前走去。

很快有寺人捧來寶劍,公子無虧長相精緻,身材並不高大,而且才十四歲,那圉人犖雖然長得女人相,但是卻有個高大的身材,而且年紀在二十幾歲的樣子,怎麼看也是圉人犖比較有勝算。

不過公子無虧沒有一點兒弱勢的樣子,微笑著站著,手執長劍,聽圉人犖突然大喝一聲,雙手舉劍衝了上來,根本不似比試,反而像是拼命似的,當真像是一頭頑牛。

吳糾險些都嚇了一跳,聽到“當!!!!”一聲巨響,兩劍擊在一起,公子無虧雖然力氣不足,但是身形靈動,猛地躲過,抬腿便是一腳,“嘭!”一聲將圉人犖直接踹翻出去。

圉人犖滾在地上,氣的王姬大喊著:“起來啊!沒用的東西!”

那圉人犖立刻從地上爬起來,快速一躍,彷彿一隻大猩猩一樣,彈跳力驚人,猛地又衝上去,眾人屏住呼吸,公子無虧卻有條不紊,他知自己力氣不如圉人犖,不能硬拼,也不能打持久/戰,所以一直都在尋找圉人犖的破綻,幸好圉人犖只是力氣有餘,招式剛猛,但是都是蠻力,破綻很多。

公子無虧只和圉人犖接上三招,但是每一次都把圉人犖直接踢翻出去,圉人犖狼狽不堪,反覆爬起來。

王姬看的臉上無光,若不是因為公子無虧手下留情,圉人犖已經夠死三次的了。

王姬實在看不下去了,說:“夠了!別丟人了,回來罷!”

但是那圉人犖也不知是殺紅了眼睛,還是丟人丟的沒臉了,竟然沒聽王姬的話,公子無虧已經收勢了,那圉人犖卻猛地衝上來,舉起寶劍對著公子無虧紮下去。

“啊!!”

王姬嚇得大喊了一聲,在坐的兩位妾夫人嚇得都站了起來,旁邊的寺人宮女也驚呼出聲。

公子昭嚇得大喊了一聲:“哥/哥!”

齊侯猛地站了起來,在這一瞬間,公子無虧忽然舉起寶劍,“當!!!!”的一聲擋隔,圉人犖用/力太猛,寶劍瞬間斷裂,“啪!!!”一聲,斷裂的寶劍向側面飛出去,竟然直衝著齊侯衝去。

吳糾嚇了一跳,眾人全都沒有準備,吳糾一瞬間也反應不過來,卻下意識劈手抓起桌上的一個青銅豆,使勁砸出去。

“咚!!!”一聲,青銅豆在半途砸到了側飛的短劍,青銅豆和短劍一下都砸在地上,發出“哐啷啷”的聲音。

隨著青銅豆滾動的“哐啷啷”聲音,王姬又是“啊”一聲,竟然一下昏倒了。

宮女們亂作一團,其他人也驚訝萬分,齊侯後背有些發寒,看了一眼兀自發呆的吳糾,然後厲聲喝道:“送公主回房間,把這個意圖行刺的寺人抓起來!”

宴廳外面的虎賁軍一哄而入,將圉人犖抓了起來,有宮女抬著王姬趕緊回了房間,然後叫醫官過來。

吳糾感覺這一頓飯吃的,簡直驚險刺/激,吳糾剛才吃的挺多,結果被這麼一嚇,一身冷汗,食物都掖在嗓子眼兒,幸虧他方才反應的快,而且那青銅豆真的砸在了斷劍上,一切都是下意識反應,根本沒來得及細想,看著地上的斷劍還有搖擺不定的青銅豆,吳糾才感覺手臂有些發/顫,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

齊侯臉色非常難看,說:“二哥受驚了,來人,扶公子回房休息。”

很快有人進來扶著吳糾,宴會廳立刻被遣散了,只剩下一堆亂七八糟的殘羹剩飯。

子清和晏娥都在宴廳外面,聽見裡面雜亂的聲音,然後虎賁軍還衝進去了,頓時嚇得都臉色蒼白,見吳糾被寺人攙扶著走出來,都衝上去,說:“公子,您怎麼了?受傷了嗎?”

吳糾搖頭說:“沒受傷,先走罷。”

走回去的路上,吳糾才把事情和兩個人說了一遍,子清已經是齊侯的近臣了,這種荒唐的事情也是聞所未聞的,更別說是沒見識過的晏娥了。

晏娥聽著發冷汗。

三個人走到一半,聽到有哭鬧的聲音,那聲音很大,震耳欲聾,嘶聲力竭的,一聽便是王姬。

齊侯讓人把圉人犖抓/住了,王姬當時昏倒,醒過來之後便不依不饒,非要讓齊侯把圉人犖放了,嘶喊著圉人犖是他的親人,從周國帶來的,遠在他鄉,這麼一個親人等等,非要讓齊侯放人。

而且還把給王姬看病的醫官全都打出來了,醫官額頭不是受傷,是臉上有傷,一個個灰頭土臉的跑了。

吳糾站著老遠都能聽到聲音,心裡當真奇怪的厲害,圉人犖那舉動,險些殺了公子無虧不說,還險些要了齊侯的命,這樣一個人,按理來說公主應該跟他撇清關係才對。

但是公主竟然誓死保住圉人犖,這種感覺,可不是公主和寺人的感覺。

吳糾心裡隱約有些奇怪,眼睛轉了轉,攔下醫官問情況,醫官訴苦說:“公子,快別說了,小臣們還沒碰到公主呢,被打成這樣。”

原來醫官都沒有碰到公主,吳糾說:“那誰給公主醫病?”

醫官說:“公主只信帶來的周國醫官。”

吳糾點了點頭,心中的疑問真的更大了,但是實在不能確定,畢竟這可是個大問題,天大的問題。

因為時間晚了,吳糾帶著子清和晏娥先回去了,第二日一大早,吳糾還沒起來,聽到了“砰砰砰”的砸門聲,子清去應門,原來是召忽來了。

召忽大嗓門的聲音從外室傳來,吳糾給吵醒了,但是不太清/醒,把被子踹開,想要子清給他拿衣服,結果衣服遞過來,卻不是子清,而是晏娥,畢竟子清在外面應門呢。

吳糾看到一個小姑娘,頓時嚇了一跳,連忙把自己的被子掩上,乾笑了一聲,險些忘了他房裡還有小姑娘,不好意思的說:“有勞了。”

晏娥被他的動作逗笑了,捂嘴笑著說:“公子您真逗。”

吳糾被她一笑更不好意思了,吳糾不擅長和女孩子相處,尤其是小女孩子,畢竟自己可是個“大叔”。

召忽在外面說話的聲音很大,吳糾趕緊穿了衣服,匆匆洗漱出來,召忽看到吳糾,立刻站起來,搶過去,說:“公子!您可起床了,日上三竿了!”

吳糾還困著,說:“難得回來,不能睡個懶覺麼?”

他說著,轉頭看向外室,還有一個男子坐在席上,是隨同召忽一起來的東郭牙,東郭牙幾乎是一身白衫,一來是因為他沒錢,二來也是因為東郭牙喜歡素雅一些的顏色。

不過今日東郭牙竟然也穿了一身紫色的魯縞,看的吳糾眼皮直跳。

東郭牙本坐在席上,因著吳糾方才還沒起床,子清給召忽和東郭牙泡了熱茶喝,幾片花瓣兒,加上一些果乾和蜂蜜,味道清新悠然,東郭牙似乎非常喜歡這個味兒。

見吳糾出來,東郭牙這才放下手中的杯子,完全沒有召忽那個急忙的勁兒,對吳糾拱手說:“拜見公子。”

吳糾笑著說:“東郭師傅有禮。”

召忽見他們拜來拜去的,連忙說:“別見禮了,公子你不知道罷!”

吳糾施施然坐下來,很淡定的也喝了口果茶,笑眯眯的說:“召師傅別這麼急躁,坐下來慢慢說。”

召忽被吳糾和東郭牙那不緊不慢的架勢弄得渾身都癢,坐下來急躁的說:“公子,昨兒晚上,意圖行刺你的那個王姬的寺人,被放了!”

吳糾一聽,當真還有些驚訝,齊侯真是能忍,竟然將那圉人犖給放了?

吳糾說:“怎麼是行刺我?不是行刺我,是行刺君上。”

“啊?”

召忽一聽,有些傻眼,說:“不是行刺公子麼?”

吳糾無奈的說:“你怎麼聽說的?當然不是行刺我,昨天晚上王姬要寺人犖和我比劍,公子無虧好心出手搭助,那寺人不敵公子無虧,結果想要使詐,劍飛向君上,惹得君上大怒,王姬暈倒了。”

一回想起來,吳糾還覺得當時真是一團糟糕,腦仁兒直疼。

召忽這麼一聽,隨即說:“嗨,我以為是行刺了公子,那……那君上是什麼意思?”

圉人犖行刺了齊侯,結果齊侯竟然把圉人犖給放了,吳糾可不知道,那王姬實在太能哭了,而且還以死相逼,好端端的喜事兒要變成喪事兒了。

齊侯真的忍不下去了,暴躁已經達到了極點,於是便把圉人犖給放了,讓他回去了。

齊侯心想,再忍一忍,等王姬嫁給了無虧,封無虧一個小邑做封地,不讓他回到臨淄城來,這樣也能避免公子無虧造/反篡位。

召忽一聽,原來不是行刺吳糾,說:“那行了,我回去了。”

他說著站起來走了,東郭牙無奈的搖搖頭,和吳糾拱手告辭,這才追上前面的召忽也走了。

吳糾無奈,不過已然被吵醒了,也睡不下了,正在他琢磨著想要做點兒什麼的時候,聽到有敲門的聲音。

幾個寺人捧著一些東西,很快走過來,領頭的寺人是齊侯身邊的那個老人了,吳糾是認識的。

那寺人笑著說:“君上口諭,公子糾護君有功,特意賞賜。”

寺人說著,讓人把東西捧過來,吳糾一看,有些眼暈,一大疊子紫色的衣裳,大約有個五六件兒罷,反正穿不完,剩下便是一些玉器,還有一些食具,這年頭食具代/表著身份和地位,並不像現代人在超市裡隨便買個碗筷,從貴/族到上大夫,從上大夫到下士,每個人的食具都是有標準規定的,若是僭越,那邊是砍頭的大罪。

吳糾看了看這些食具,全都是青銅制/造的,精美異常,雖然不是很實用,但是非常漂亮,周朝的青銅制/造工藝已經走上了巔峰,很多古代的工藝,已經是現代無可企及的高度了。

看起來齊侯很下心思,寺人還有後話,笑著對吳糾身邊的晏娥說:“晏娥姑娘。”

晏娥嚇了一大跳,“姑娘”可不是亂叫的,晏娥是個女/奴,和那些女酒其實是一般的,只不過女酒是賣/身來做奴/隸,晏娥是做苦力。

晏娥有些膽戰心驚的看著那寺人,寺人笑眯眯的,特別和藹可親,也是一臉大灰狼的模樣,說:“晏娥姑娘,君上口詔,晏娥姑娘服侍公子,盡心盡力,也特此獎賞。”

說著又捧上來一個小托盤,上面疊著兩件衣服,當然也是紫色的,不過是姑娘家的衣裳,看起來工藝精湛,還有幾件金首飾。

晏娥嚇得根本不敢要,連忙跪在地上磕頭說:“晏娥何德何能,不敢要君上賞賜。”

寺人出了一頭汗,君上一番好意,晏娥不收,還一臉害怕的樣子,其實寺人也揣度錯了齊侯的“美意”,齊侯只想報恩,把最好的給晏娥,讓她不用吃苦。

結果從吳糾到子清,再到齊侯身邊的寺人,都覺得齊侯看上了晏娥。

晏娥很害怕齊侯把自己真的嫁出去,而且自己才十二歲,還不到適婚年齡,嚇得全身發/抖,本身膽子小,如今膽子更小了。

吳糾見寺人著急,晏娥害怕,這場景有些尷尬,連忙笑著扶起晏娥,說:“晏娥,君上美意,不收不敬,還是收了罷。”

寺人聽吳糾開口替自己說話,連忙鬆口氣,連連道謝跑了,生怕晏娥把東西給退回來。

晏娥平白收了好東西,心裡忐忑難安,幾乎要哭出來,說:“公子……公子,君上不會真的要把婢子嫁出國去罷?”

吳糾說:“你放心,你還沒到年紀,況且你是我身邊兒的宮女,君上算真的這麼做,也要先和我打招呼才是。”

晏娥點了點頭,心裡還是忐忑難安的。

齊侯沒想到自己給吳糾晏娥送了點東西過去,結果鬧得跟生離死別似的,在政事堂裡莫名打了好幾個大噴嚏。

其他人都忙著半個月之後王姬和公子無虧的婚事,時間非常緊迫,而且齊侯的意思是越快越好,本身是三個月之後,後來變成了回國一個月之後,現在半個月過去了,緊迫的宮人們恨不得跑著,但又怕衝撞了誰。

吳糾卻越發的閒,每日除了吃睡,逗逗小家夥們,沒有旁的事情,齊侯忙得亂七八糟,也沒人過來找茬兒,倒是偶爾能遇到和自己一樣閒的哀姜,但是哀姜不待見吳糾,吳糾也不想多說暴/露了自己,也便沒有接/觸。

這日吳糾在花園裡“揪花”,秋天已經深了,吳糾怕不把菊/花揪完,到時候也浪費了,還不如揪花泡茶喝。

子清和晏娥跟著吳糾在花園裡閒逛,子清對於吳糾揪花這個事兒,真是相當無奈,倒是晏娥覺得好神奇,花朵還能泡茶喝,而且清香撲鼻,再加上晏娥年紀小,性格也活潑,和吳糾子清相處的時間長了一點兒,也慢慢不生疏了。

晏娥特別熱心的幫忙揪花,幫著吳糾看那朵花比較好,那朵花花瓣兒都要爛了,兩個人摘花頑的倒是不亦樂乎。

子清無奈的守在一邊,很快三個人一邊揪一邊走,子清連忙攔住那兩個揪的興致勃勃的“頑童”,說:“公子、晏娥,別再往前走了,前面兒要到國女的住處,公子在國女閨房旁邊揪花,恐惹人話柄。”

吳糾抬頭一看,這才看清楚,原來走了這麼遠了,當即轉頭說:“走晏娥,咱們往這邊揪揪。”

晏娥挽著花籃子,笑著說:“好的公子。”

子清一陣無奈,只好跟著兩個人,不過在這個時候,“吱呀——”一聲,見哀姜的門開啟了。

吳糾想要連忙快走幾步,以免被哀姜看見,結果看到走出房門的不是哀姜,也不是哀姜的宮女,而是一個寺人。

這寺人面善的厲害,前幾日在公主的接風宴上鬧的是不可開交。

竟然是圉人犖!

吳糾一陣吃驚,連忙蹲下來,躲在花叢裡,子清和晏娥一看,不知所以,吳糾趕忙揪了揪兩個人,也讓他們一起蹲下來。

果然是那圉人犖,圉人犖從哀姜的房/中/出來,然後轉身正對著房門,似乎有人站在門口,但是在房門裡面,看不清楚,圉人犖正在和那個人說話。

因為離得近,面部表情那是看得一清二楚,圉人犖面露溫柔的微笑,柔情似水,臉皮一擠能擠出一盆子水來,笑著說:“我先回去了。”

吳糾聽不到另外一個人的聲音,見圉人犖掩上房門,然後左右看了一眼,這才匆匆離開了。

吳糾滿心都是驚訝,圉人犖怎麼從哀姜的房間裡出來?

吳糾見圉人犖走遠,趕忙站起來,追著圉人犖後面快走幾步,圉人犖步履匆忙,剛開始左顧右盼,後來確定沒人匆匆往前走,一直沒有回頭,他的後腰上別著一個白色的東西,因為走得太快,根本沒有注意。

那東西輕飄飄的,隨著風飄了兩下,落在了地上。

圉人犖沒有發現,很快離開,看不到影子了,吳糾快速走上去,彎腰將地上那白色的東西撿起來一看,原來是一方手帕,手帕軟/綿綿滑溜溜的,是魯縞。

拜齊侯所賜,最近吳糾都在穿魯縞,什麼樣的魯縞好,什麼樣的魯縞不好,吳糾也算是個專/家了。

這魯縞入手的感覺竟然比齊侯賞賜的還要好,上面燻了香,一股香噴噴的味道,一聞之下,吳糾險些打噴嚏,手帕是清雅的白色,只在邊上繡著一點兒花紋,還有一個字。

一個很複雜的字……

吳糾拿著那手帕,頓時有些臉黑,這個時代的字兒,真是太難認了,吳糾雖然在自學,但是因為怕別人發現自己是冒牌貨,所以也沒什麼人教他,簡單的字他認識的七七八八,複雜一些的字,真是它認識自己,自己不認識它。

如同帕子上這個字。

吳糾那和帕子,咳嗽了一聲,說:“來幫我看看,這字太小了,我看不甚清楚。”

子清狐疑的看了一眼吳糾,這麼大的字看不清楚?

晏娥認真的說:“公子,這是‘哀’字呀!”

吳糾當即震/驚的看著手帕,圉人犖竟然和哀姜搞到了一起?

吳糾沒想到,自己只是揪花而已,竟然揪出這麼大的秘密來,當下把手帕收拾好,沒讓別人看見。

吳糾帶著子清和晏娥剛回到房間的時候,看到膳夫上士竟然急火火的在自己門前轉圈,吳糾剛已走過去,膳夫上士連忙衝過來,差大喊救命了。

吳糾說:“呦,上士這是稀客。”

膳夫上士連忙說:“公子,您可救救小人。”

吳糾笑著說:“上士何出此言呢?”

膳夫上士說:“王女他不知從哪裡聽說了一種叫做糖葫蘆的東西,嚷著說要吃這口兒,但是我們都不會做,問了半天才聽雍巫說,這糖葫蘆只有公子會做,小人斗膽請公子救一救我,王女說了,若是今日做不出來,要我的腦袋啊!”

吳糾一聽,眼睛轉了一下,突然笑著說:“便幫你罷了,不是什麼大事兒。”

膳夫上士頓時感激涕零,趕緊跪下來叩首,說:“謝謝公子!謝公子大恩大德!”

吳糾其實也是順水推舟而已,他之前已經懷疑王姬了,雖然這個懷疑比較大膽,但是王姬從時水到臨淄的這一系列反應,都讓吳糾有些起疑。

但是王姬不信任齊國的醫官,不讓醫官近前診脈,所以吳糾也沒有證據,如今正好有個機會,可以趁著送糖葫蘆的時候去探一探虛實。

糖葫蘆並不難,吳糾很爽/快的做好了,然後藉著機會準備到王姬那裡走一圈。

王姬又吐又暈倒的,醫官來了好幾次,但是王姬都不見,說是不信任,齊國的醫官沒有周國的好,只要自己帶來的醫官。

這一日王姬吐得很厲害,早膳午膳全都吐掉了,周國的醫官又被叫過來了。

周國的醫官戰戰兢兢的跪在王姬的房間裡,頭叩著地,根本不敢抬頭,戰戰兢兢的說:“回……回王女……這……這嘔吐反胃是、是屬於正常現象,畢竟……畢竟王女如今身懷六甲。”

王姬半臥在榻上,圉人犖坐在一邊兒給她輕輕捶著腿,冷哼了一聲,說:“我吃點東西吐,要你這醫官還幹什麼用!快給我熬些藥來喝!”

“是是,小臣這去。”

醫官連忙要起身,王姬卻說:“等等!”

醫官嚇得半死,跪在地上說:“是,是王女。”

王姬冷冷的說:“這件事兒,若是有旁人知道,我定要你死的好看。”

醫官臉色蒼白的哆嗦著,說:“是……小臣不敢,小臣絕對不敢。”

王姬說:“快滾。”

醫官趕緊點頭說:“是是,小臣這去給王女開一些健脾安胎的湯藥來。”

醫官說罷了,趕緊連滾帶爬的跑走了。

王姬臉色不好看,畢竟吐了好久,醫官走了又要發脾氣,圉人犖連忙說:“王女可萬勿氣壞了身/子。”

王姬說:“這些蠢奴/隸,沒一個稱心的。”

圉人犖笑著說:“王女不是還有犖麼?”

王姬笑了一聲,圉人犖卻有些笑不出來,眼珠子轉了轉,這才說:“王女,您看您這……也快三月足了,衣裳再寬鬆恐怕也要顯形,若是這事兒真的被齊侯和王上發現,那……那到時候齊侯和王上震怒怪/罪,嫌棄犖的身份低微,配不上王女,要殺犖可怎麼辦?犖不是怕死,只是怕死了不能侍奉王女,王女身邊也沒有可心的人,叫犖不安心呢。”

王姬聽圉人犖花言巧語的,說:“那……那可怎麼辦?”

圉人犖等她這句話,說:“王女這些日子行/事隱忍一些,別理那些蠻夷的齊國人,他們都不姓姬,外姓的蠻人怎麼能稱作貴/族,王女別跟他們一般見識,好好兒把婚事了結了,到時候公子無虧以為是他早產的孩子,犖還能在王女身邊事奉,何樂不為呢?”

王姬一聽,似乎也有些被他說動了,事到如今也只能這個樣子了。

吳糾帶著子清和晏娥捧著糖葫蘆過去的時候,看到周國的醫官端著一碗帶蓋子的藥,急匆匆的往王姬的房間跑,他動作匆忙,臉色蒼白,額頭上都是虛汗,一副做賊心虛的樣子,身後也沒有任何宮人跟著。

吳糾一見,立刻眯了眯眼睛,說:“子清。”

子清不知吳糾突然叫自己什麼事兒,不過那聲音非常正色,連忙說:“是,公子。”

吳糾聲音很大,很清朗,也非常嚴肅,說:“把前面那個亂臣賊子,給本公子拿下!”

子清和晏娥都嚇了一跳,那醫官本身心虛,如今一聽,也嚇著了,連忙要跑,別看子清身材瘦弱,臉長得漂亮,其實是個練過的,連忙一步趕上去,“啪!”一聲扣住那醫官的肩膀子。

醫官疼的險些手一抖,把手裡捧著的藥掉下來。

吳糾伸手一接,將那藥碗接在手中,一把掀開蓋子,一股撲鼻的藥味兒迎面而來,吳糾將藥碗放在鼻前輕輕一嗅,笑著挑眉說:“白朮、黃岑……白芍樂?醫官這是給哪個主/子送藥去?”

醫官看著吳糾輕輕一嗅,報出了三個藥名,而且精準無比,頓時滿頭冷汗,“咕咚”一下跪了下來,顫/抖的說:“是……是小臣自己……自己喝的。”

吳糾冷冷一笑,低頭看著那醫官,說:“可本公子怎麼看,醫官你也不需要安胎藥罷?”

醫官哪知道,吳糾其實只是表面上淡定,他實際上一點兒把握也沒有,只是詐一詐醫官罷了,不過他詐的這三味藥材,也是有些依據的,畢竟吳糾工於理膳,藥膳也是膳食中的一部分,這三位藥材是典型的健脾安胎的藥材,王姬嘔吐的那麼厲害,首先需要健脾,其他的還是後話。

他這話一說,不只是醫官,子清和晏娥也驚訝的睜大了眼睛,畢竟周國的醫官進了齊國之後,也只是一個人傳他醫病,那便是王姬!(83中文 .83.)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