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糾當下跪下行禮,朗聲說:“謝君上恩典。”

膳房裡的膳夫們紛紛面面相覷,那個膳夫上士很快擠過來,滿臉堆笑的說:“恭喜大行人,小人早看出來了,公子定非凡人,真是恭喜了。”

吳糾什麼也沒說,子清看著那膳夫上士善變的臉皮,不屑的冷哼了一聲,他這一聲冷哼,聲音還挺大,旁邊的人都聽見了,膳夫上士想要發火,畢竟他身上可是有等級的,好歹是個上士,而子清是個奴/隸,別看他是跟在公子身邊的小童,但是他終究是個奴/隸,跟宮裡頭的寺人是一個等級。

在這個年代,有很多稱謂和之後演變的不太一樣,例如臣這個稱謂,臣是奴/隸的自稱,一般在宮裡做工的苦力,或者沒有等級的寺人,其實是沒有等級的宦官,都會自稱是“小臣”,“臣”並非是對卿大夫的稱謂,如果卿大夫自謙,有的時候也會稱自己為臣,這年代一般都會以自己的名字自稱。

膳夫上士好歹是個上士,子清是一個伺候公子的奴/隸,不過膳夫上士雖然心裡生氣窩火,但是不敢造次,乾笑著沒說話,畢竟子清可是跟在公子糾身邊的人,也不好得罪。

公孫隰朋宣讀了齊侯的旨意,因為有公/務在身,很快離開了,另有寺人引著吳糾往膳房外面走,因為現在的吳糾可是大行人,並不是膳夫伙伕了。

寺人恭敬的引著吳糾到了他之前的住處,畢竟這裡是齊宮,在公子糾還沒有逃難之前,他也是有住處的,這裡打掃的很乾淨,一看是剛剛打掃的,東西也一應俱全。

寺人引著吳糾進來,恭敬的退了下去,子清立刻開心的說:“公子,真是太好了!咱們又回來了。”

這事情對吳糾來說,好,也不好,好是因為他從膳房走出來了,但是誰又能說,陰晴不定的齊侯,不會明天把他又丟回膳房裡呢?

不好的說法,是因為這段事情和吳糾所知道的歷/史有所偏差,吳糾也沒想到,自己那兩下嘴皮子一張一合,竟然能把齊侯說動?按照歷/史上寫的,鮑叔牙力勸齊侯,不要第二次攻打魯國,齊侯非但不聽,而且還和宋國結盟,兩面夾擊的攻打魯國,結果齊國和宋國都被魯國打得屁滾尿流,何其悽慘。

按照歷/史上的軌跡,齊侯這個人,雖然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但是他心裡想要的,篤定的事情,再好的意見他也不會聽,簡單來說是假謙和,真剛愎。

吳糾實在沒想到,自己說了兩句,齊侯答應了,既不攻打魯國,還要派自己去招攬賢臣曹劌。

吳糾此時心裡其實沒有多少底兒,畢竟他只是知道一些歷/史,說白了是個書本派,真讓他實打實的去幹,吳糾心裡沒什麼底兒,但是如今已經到這個節骨眼上了,算趕鴨子上架,那也是要真刀實槍的。

吳糾在自己的殿裡坐著,子清忙裡忙外的各種收拾,嫌棄那些寺人收拾的不乾淨,又重新收拾了一遍,吳糾也有些輕微的潔癖,見子清收拾,說:“我出去走走。”

子清不放心的說:“公子,別走遠了。”

吳糾說:“在門口,收拾好了叫我。”

吳糾說著,出了殿門,在殿外的花園裡站著,如今正是夏天,花園裡的草木茂/盛,有很多都是吳糾不曾見過的花卉,他順著花草慢慢往前走,突然想起了自己走的匆忙,都沒有和東郭牙說,畢竟東郭牙也算是自己的“師傅”,而且是日後的齊侯五傑之一,深得齊侯寵信,自己和他打好關係,絕對沒錯。

吳糾順著路往膳房走,剛走了幾步,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吳糾不認識那人,那男子的年紀不算大,大約在十四五左右,穿著不凡,頭束黑冠。

那男子正在調/戲一個宮女,宮女急得團團轉,卻不敢說話,吳糾一看,頓時猜出了七七八八這個人的身份,這麼輕的年紀,但是穿著不凡,這個時間在花園裡瞎晃,也不可能是卿大夫的孩子,當然只有一個答覆了,那是齊侯的公子。

齊侯還沒有娶正夫人,如今有三個公子,老大是長衛姬所生,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喚作公子無虧,齊侯之前還想要替自己兒子說親事,是給作為長子的公子無虧說。

之所以說公子無虧有名,是因為公子無虧非常聰慧,而且喜歡結交人,他結交的則是大名鼎鼎的亂臣賊子寺人貂和易牙,因為公子無虧和這兩個人交好,所以在易牙和寺人貂把持朝政的時候,力廢太子,扶持無虧上/位,在齊侯死後,無虧成功叫太子趕出齊國,成為第一個繼任的齊侯。

不得不說,其實公子無虧也是有些手腕的人,在易牙和寺人貂還沒有被寵信的時候,公子無虧已經對他們禮遇有佳,這兩個人一個是廚子,一個是宦官,都是奴/隸之身,公子無虧和他們稱兄道弟,沒少被人白眼,或者看不起,然而誰能知道,日後這兩個人飛黃騰達了呢?所以說公子無虧這個人精明、狡詐,擅於算計,懂得放低自己的身份,確實是個聰慧的人。

二公子公子元,是少衛姬的兒子,也是說,大公子和二公子的母親,都是衛國的宗室公主,宗室公主是國君封的公主,帶有宗室血統的,但並非是國君的親女兒。

長衛姬先嫁過來,所以叫長衛姬,名字前有個“長”,少衛姬後嫁過來,所以叫做“少”。

按理來說,長衛姬和少衛姬感情應該不錯,畢竟都是衛國人,他們遠嫁齊國,理應互相扶持才對。

但是其實不然,少衛姬並非是宗室公主,而是陪嫁的高階宮女,因為得到齊侯的寵,所以衛國給她封了公主,齊侯還升了他做妾夫人,這樣一來,和長衛姬平起平坐了。

長衛姬是個宗室公主,一個宮女竟然和自己平起平坐,哪能嚥下這口氣,而且長衛姬懷/孕不久,少衛姬竟然也有喜了,長衛姬怕他生下男孩,讓人偷偷給少衛姬下了毒,少衛姬差點沒保住孩子,這一下,兩個人的梁子結的無比深刻。

所以二公子公子元和大公子無虧的關係,因為母親的緣故,也是勢同水火。

這個公子元,年紀應當也在十四歲。

三公子年紀比前兩位公子稍小,這位公子叫做昭,是鄭國公主所生,不過現在鄭國有些渺小,也沒有衛國和齊國這麼親/密,鄭姬雖然也生了兒子,但是一直很低調,她的兒子也被她教/導的非常低調,甚至有些懦弱,似乎身/體也不太好,雖然非常有才華,但是不喜歡表露,公子昭是齊侯日後正是冊封的太子。

吳糾看了看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年紀,應該是老大或者老/二,絕對不可能是老三。

被調/戲的宮女急的團團轉,正想著脫身執/法,看到了吳糾,那公子也看到了吳糾,咳嗽了一聲,宮女趁這個空當,連忙直接跑了。

那公子一看,頓時有些氣怒,但是人都跑了,只能瞪了一眼吳糾,那公子似乎一眼認出了吳糾,臉上露/出一些不屑,晃了過來,笑著說:“我當是誰,原來是膳夫糾,你不在膳房裡理膳,跑到這裡來做什麼?”

吳糾還沒來得及說話,聽一聲輕笑,又有人走了過來,而且不只是一個人,一個和調/戲宮女的公子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走了過來,他一身白衣白冠,腰橫四指白玉帶,穿著不凡,身材纖長高挑,標準的古代美/人鵝蛋臉,下巴微微有些尖俏,雙目略微狹長,生的是一雙桃花眼,眯起來的時候眼尾高挑,看起來無限精明的樣子。

他嘴唇很薄,抿唇笑著走過來,說:“二弟有所不知。”

他這一開口,吳糾瞬間分清楚了,後來的這個生的一副美/人模樣的年輕人,是老大公子無虧,剛才調/戲宮女的那個年輕人是老/二公子元。

而公子無虧身後還跟著一個,那個人身量比無虧矮了一頭,身材瘦削,一看臉上有不足之症,面色稍白,看起來有些怕生,縮在無虧身後,還伸手揪著無虧的袖子,生怕走丟/了一樣。

那少年一抬頭,吳糾看得清楚,雖然長得瘦小了一些,但是竟然是劍眉星目,嘴唇不薄也不/厚,一副將軍之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吳糾在那少年身上多停留了一刻,大約十歲到十二歲的年紀,如果吳糾沒有猜錯,這個拉著無虧袖子的人,應該是齊侯的三兒子,也是日後的太子公子昭了。

但是吳糾真沒想到,如今公子昭竟然和公子無虧關係這麼好?這二人在日後可是殺的你死我活的。

公子無虧走過來,笑著說:“二弟,你還不知道罷,君父已經下旨,封二伯為大行人,不日要代替君父,出使莒國了。”

公子元一聽,頓時後背一身冷汗的樣子,鼻子尖兒都冒出汗來,一看定力不行,嚇得臉上都顯色了,顯然公子元還沒聽說這件事情,所以剛才出言奚落了吳糾。

要知道公子元雖然是公子,但是沒有一官半職,而吳糾大行人這個官/職,雖然不是上大夫,但是也是中大夫,尤其還是代替齊侯出使,按照各個時代的官階換算一下,中大夫這個職位很好理解,大約是從三品的官兒,代替齊侯出使,又該往上加,大約是三品官,從膳夫一下變成了三品官,這變動可不小。

公子元嚇了一跳,瞪著吳糾瞠目結舌的,都忘了說話,公子無虧這才笑眯眯的說:“險些忘了,二弟,君父叫你過去說話呢。”

公子元一聽,趕緊藉口,逃命似的跑了,差點撞到了忙碌的寺人。

公子元一跑,公子無虧的笑容有些凝固了,對著公子元的背影冷笑了一聲,似乎非常不屑。

吳糾看向公子無虧,剛才也算是公子無虧替自己解圍,無論是出自什麼原因,於是作禮說:“多謝長公子。”

公子無虧似乎是變臉一樣,轉向吳糾,又笑眯眯起來,他本身長得漂亮,肯定是隨了長衛姬的容貌,笑起來更是好看,一副親和口氣,顯然是想和吳糾結交,說:“二伯說的嚴重了,這是我該做的事情。”

公子無虧說著,一直跟在身後,默不作聲的三公子,輕輕揪了揪公子無虧的袖子,似乎有些著急,聲音很小的說:“……哥/哥。”(83中文 .83.)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