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歲入三月,雖說朔風終於歇了腳,風息也變得溫馴起來,但那帶著春寒的風刮過人臉時,還是有些瑟瑟的感覺。
高門府宅,某座小苑的月門之外,站著個單薄的身影。
是位打扮得很是素淨的姑娘。
姑娘渾身上下釵環寥寥,滿頭的青絲細發攏成了雲髻,露出一段雪頸纖骨來,偶有楊柳風拂過,便帶動著散落的幾縷鬢髮,撲在她細瓷般的肌膚上,有幾根調皮的,還與那鴉翎般卷翹的長睫生起糾纏。
眉如淺山橫豔、玉齒珠唇、櫻嫣小口,無疑是個百般難描的美人兒,那張精妙無雙的臉上,唯有一雙如水的妙眸略微失焦,似是神飛天外,不在此間。
在她身側,綠衣丫鬟嘴唇闔動著,喚了好幾聲姑娘,才把人給喚回了神。
曲錦萱側頭,眼神茫茫然:“什麼?”
桑晴不滿地嘟囔:“二姑娘可真是的,咱們都站了快一盞茶的空檔了,她也不喚您進去坐坐,自家姐妹,她擺什麼架子嘛?”
曲錦萱好脾氣地笑了笑:“無妨,才用過早膳,正好站著消會兒食。”
“就是見您軟和好欺,二姑娘才越來越囂張呢。”桑晴咕噥了一句,見她眼下隱隱泛著烏青,便關切地問道:“姑娘昨晚又沒睡好嗎?可是那安神香不管用?”
曲錦萱搖了搖頭,輕輕掐了掐手心,低聲道:“不關薰香的事。”
主僕二人正說著話,院內出來個神色十分不耐煩、甚至很有幾分矜傲之氣的紫襖丫鬟。
那紫襖丫鬟翻著白眼傳話道:“二姑娘說了,她還要一會兒,勞煩三姑娘再站站。”
說完,也不等人回應,她便扭著腰肢回了院內,嘻嘻哈哈地,與自己主子取笑著院外等著的曲錦萱。
“嗐,蘇姨娘真是不知所謂,竟然仗著自己有了身子,央老爺讓三姑娘多出去露露面,打的什麼主意,當咱們不知?不就是想讓自己女兒出去勾搭郎君嗎?要我說啊,姑娘您合該讓她在外頭多站會兒,給她凍病了才最好,省得跟她那狐媚子姨娘似的不安分。”
曲檀柔對鏡配著釵環,懶聲道:“元喜啊,算了,回頭她真凍出個好歹來,爹爹罵我怎麼辦?”
配完釵環,曲檀柔又拿起一付綠松石的耳璫來,在左右耳處都比了一下:“等長嫂回來,讓長嫂帶她,再有下回,我才不想跟她坐同一輛馬車。”
元喜忿忿不平:“可不是?這回,真真是委屈姑娘您了。”
“委屈一回倒不怕,回回都讓我帶,我可不幹。”曲檀柔指了一套金崐點珠的頭面,問道:“我若戴這套,能不能把她給比下去?”
元喜連忙諂媚地迎合道:“妾生的賤種,不過有幾分上不得檯面的姿色罷了,她如何能與姑娘您的花容月貌相比?”
曲檀柔眉眼舒展,顯然,這話是說到了她心坎上。
她挑了挑眼,問:“丁府的人可買通了?”
元喜低聲答道:“買通了,那陰陽壺也送過去了,只消一杯,定力再強的男子,也禁不住。”
曲檀柔自鏡中看了眼元喜:“你放心,只要事成,我能與姓姜的退了那噁心人的婚約,他若不肯納了你,我便予你足夠的銀錢,再送你兩頭鋪子,你自去立個女戶,日子也能過得紅火。”
“奴婢、奴婢但憑姑娘作主…”元喜耳根子發熱,小聲道:“只是到時,奴婢若成了姜公子的人,自然,是想此後便委身伺候他的…”
曲檀柔頓了頓手,不由戲謔道:“怎麼?你這是瞧上了姓姜的那張臉,還是瞧上了那座有名無實的章王府?”
元喜雙頰燻紅:“奴婢、奴婢只是想從一而終…”
曲檀柔暗自譏笑。
什麼從一而終,明明是前兩日看了姓姜的長相,動了心思才這樣說。
因為還指著元喜成事,曲檀柔便也不戳破她。
穿戴好頭面後,曲檀柔透過紗窗,看了眼站在自己院外的、那具影影綽綽的身影,撇了撇嘴角。
要不是怕她毀了名聲連累自己,這回,就合該算計算計這小賤種才對!
曲檀柔起了身,頂著滿頭珠翠,慢慢騰騰地走出了院子,再昂著脖子拿眼瞟了下曲錦萱,卻也不與她打招呼,只顧自己徑直往府外走,上了府門口的馬車。
等曲錦萱也上來了,曲檀柔才怪腔怪調地開了口,交待道:“你出府少,沒見過什麼世面,今日最好識相些,少說話,若在人前出醜露乖,沒得丟了我曲府的臉面。”
曲錦萱半垂著眼,也不答話。
對此,曲檀柔倒也見怪不怪,只當她是在緊張今日那壽宴,畢竟自己這位庶妹,平素最是個怯懦膽小的,且這段時日也不知是吃錯什麼藥了,總是失神發傻,跟丟了魂似的。
搖搖晃晃間,馬車行到了一處車馬盈門的府宅前。
將將停下,曲檀柔便率先撩簾下了馬車。
待曲錦萱被桑晴攙下馬車時,曲檀柔早已不見了身影。
桑晴不由皺起了眉:“二姑娘走那麼快,是怕您跟著她不成?老爺還叮囑她好生照顧您呢,她在老爺跟前裝乖、滿口答應,這一轉身,就這樣扔下您。”
“沒關係的。”曲錦萱攏了攏衣襟,正要舉步往那府中走,便聽見後頭有人在急聲喚自己。
方應身停下,喚她的人便小跑著奔了上來。
蔡雅寧又驚又喜:“萱萱,我還當看錯人了呢,當真是你呀。”
曲錦萱抬了腮,含笑道:“雅寧。”
蔡雅寧好奇不已:“你那位厲害的嫡母,不是素來不許你參加這些宴飲麼?你今兒怎地也來了?”
曲錦萱還沒說話,桑晴先喜眉笑眼地,接嘴回道:“蔡大姑娘,今時不同往日啦,我們蘇姨娘又有了身子,得了老爺的寵愛,今兒呀,是蘇姨娘特意央著老爺,讓帶我們姑娘來的。”
蔡雅寧滿眼雀躍:“真的啊?那可太好了,要是蘇姨娘能生位小公子,萱萱今後,也有兄弟幫襯了!”
桑晴急忙附合道:“誰說不是呢?我們那位大公子呀,雖說姑娘也喚他一聲兄長,可到底不是一個娘生的,他對姑娘可冷淡得很,平日裡啊,只管護著二姑娘的。”
蔡雅寧為好友鳴不平,立馬不屑道:“嘁,那有什麼?我跟你們說,你們那位二姑娘脾性不好,在外都是被人鬨笑的,一會兒呀,我帶你們去看笑話解氣好不好?”
曲錦萱並不接話,只笑著打斷道:“這外頭怪冷的,小心感風受寒,咱們先進去罷。”
小姑娘的聲調一直是軟軟糯糯、嫋嫋柔柔的,配上那雙溫軟的眉眼,直將人的心都給熨得平平整整的。
蔡雅寧方才聚積起的怒氣,瞬間便被這句綿言細語給衝沒了,她露齒一笑,挽起曲錦萱的小臂道:“好呀,聽萱萱的,咱們進府裡去。”
踏過高高的門檻,幾人便見了熱鬧非凡的景象,這府裡從影壁處便三三兩兩地散著人,四圍,都是恭聲賀壽的吆喝聲。
好巧不巧地,她們幾人才想找一處坐著聊天,便撞見了蔡雅寧方才說的場景。
宴還未開始,曲檀柔已在三言兩語間,與人生了摩擦,率性拌起嘴來了。
與曲檀柔起了衝突的,是一位名喚鍾靜雪的姑娘。
這位鍾姑娘是寄居在這府上的表姑娘,雖失怙失恃,卻仗著府裡老太君的寵愛,性子潑辣得很,口舌也無比伶俐,那聲聲句句,都直戳曲檀柔的肺管子。
她先是不緊不慢地刺了句:“曲二姑娘可真勤快,這奉京城裡頭啊,就沒有哪個宴是見不到曲二姑娘的,你不在家裡繡嫁妝,整日裡往外頭跑做什麼呢?”
曲檀柔則惡聲惡氣地回嘴道:“我往哪兒跑,幹你何事?”
鍾靜雪哂笑:“自然不幹我的事,這不是大家私底下猜著玩兒的嘛,比如曲二姑娘莫不是不甘心,還想著勾搭哪位郎君?”她嘲弄道:“總聽說你嫌棄姜公子,人家姜公子哪裡配不上你了?聽說這樁婚事,當初可是你那位外祖腆著臉求來的,眼下他老人家不過是躺著不會動罷了,還沒怎麼著呢,你便不想認了?真想抹了信義,可就平白讓人瞧不起了呢。”
曲檀柔又羞又氣,兩隻眼睛直要冒火,那尖酸刻薄的話,也是一句句往外飛:“你給我閉嘴,休要胡說八道!不過是個寄人籬下的孤女,你傲什麼傲?有那時間不如想想你自己的事,聽說這府裡,你個個表嫂防你跟防賊似的,也不知是為什麼?鍾姑娘可要解釋一二?”
說完,曲檀柔又冷笑了聲,再度尖聲譏諷起來:“哦,對了,聽說你還妄想過太子殿下,殿下瞧不瞧得上你另說,就你這身份,給殿下當個奉儀都不夠格罷?”
這話,直讓鍾靜雪咬牙切齒地回敬道:“喲,未來的章王妃、哦不、姜夫人怎地這麼暴躁?這馬上要嫁作‘皇家婦’的人啊,果然不一樣,這就開始睥睨起人來了?”
眼眸一轉,鍾靜雪恰好瞧見了不遠處,正想避開的曲錦萱,當即便拉著長音走了過去:“哎?這位便是曲三姑娘罷?”
仔細端詳了曲錦萱一番,鍾靜雪掀唇,對曲檀柔露了個惡意的笑:“貴府三姑娘真是位難得一見的美人兒呢,怪不得平時曲二姑娘都是單獨出現,原來是怕被曲三姑娘給比下去了,也對,就曲二姑娘這張姿色平庸的臉,在你這位三妹妹跟前,可被襯得跟提夜壺的粗使丫鬟似的,俗不可耐。”
這話一出,周遭瞧熱鬧的官家小姐們,連著她們帶的一圈丫鬟,都捂嘴偷笑起來。
曲檀柔氣得兩肺直炸,那火氣瞬間蔓延到了曲錦萱身上。
她重重地拿臉剮了曲錦萱一眼,正待說些什麼的時候,一道男聲斜斜地插了進來。
“幾位姑娘如此有雅興,怎地還未開宴,便這樣熱鬧了?”
說話的,是一位身著緋色袞龍袍、高眉闊目的年青郎君。
見他行近,眾人急忙執禮喚道:“太子殿下。”
魏言安展了展嘴角,笑得朗月潤澤。
他溫聲勸解道:“今日丁老太君壽辰,幾位便給孤一個面子,和氣些可好?”
身居高位、溫和俊朗,且這般平易近人,直教場中不少貴女都羞紅了臉,方才吵得跟烏眼雞似的鍾靜雪與曲檀柔更甚,二人氣焰一矮,不約而同地斂起咄咄逼人的氣息,扮出一幅溫順端方的模樣。
先是曲檀柔捏著嗓子,小聲解釋道:“殿下定是聽岔了,我二人沒有爭吵的,不過是許久未見,多聊了兩句話,聲音驚擾了殿下,小女向殿下賠罪。”
鍾靜雪也連忙點頭:“是的呢,小女頭回見曲府三姑娘,好奇得緊,便多嘴問了幾句,不曾與曲二姑娘吵嘴的。”
為了佐證這話是真的,鍾靜雪還故作親暱地,去挽住曲錦萱的手。
因著鍾靜雪的動作,魏言安的目光,順勢在曲錦萱臉上流連了幾瞬,未幾,他眸子微微一閃,啟唇笑道:“是麼?那倒是孤誤會了,孤,向幾位道歉。”
曲檀柔與鍾靜雪愈發羞得臉兒暈紅,紛紛屈膝道:“殿下言重了。”
吵嘴的已握手言和,再沒熱鬧可看,眾人便呼拉拉地散開了。
間或,還能聽到有人在小聲地,讚頌著太子殿下的仁愛與樂善。
此刻,府中東南角,地勢較高的一座舫橋之上,有一方隱蔽的看臺,正好將那處盡收眼底。
而那看臺的憑欄旁,立著兩名年青男子。
須臾,右側的銀袍郎君悠悠地開口道:“曲府的小庶女,被魏言安那渣滓給盯上了。”
是篤定的語氣。
丁紹策聞言,半笑不笑地挑了挑眉:“如此,姜兄可要施以援手?那位畢竟,是你未來小姨子。”
“我很得閒麼?管這種腌臢事。”姜洵冷漠地睨視著那處,嗓音單寒:“再有,我何時說過,定會娶那曲府之女?”
丁紹策捬掌大笑:“好極,那曲二姑娘可也萬般瞧不上你的,你若退婚,她定然喜不自勝,恨不得放炮仗慶祝。”
對此,姜洵付之一哂:“不急,我這方回奉京,便去曲府退親,你覺得宮裡那位,不會生疑麼?”
“說得也對。”丁紹策聳聳肩,坐回桌旁,繼續研究姜洵方才的棋陣。
知他一時半會兒解不開自己的棋陣,姜洵便百無聊賴地,仍站在憑欄旁看起了戲。
那曲府的小庶女,帶著同伴與丫鬟往另一側走了,瞧著,步履很是有些驚惶。
姜洵挑了挑眉。
機敏如斯,倒是個明白人。
未像旁的女子那般,得了魏言安半個眼神,便羞答答、半推半就地偎湊了上去。
只可惜瞧上她的,是這大昌的東宮之主,想逃出那人的手掌心,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姜洵張目,仔細打量起不遠處的小姑娘來。
身段嫋柔、柳腰盈盈一握、隻手可掐,那幅小模樣瞧著,也很是軟和好欺。
嘖,竟是無一處,不對那魏言安的口味。
如此一來,想要擺脫那位尊貴的太子殿下,便只能自求多福了。
不過一小會兒,姜洵便覺意興闌珊。
他回身,見丁紹策仍困在冥思苦想中,便以拳抵唇,輕咳了一聲:“你先解著,我且出去轉轉。”
打過招呼,他便負起手來,悠哉遊哉地出了畫舫。
同一時間,丁府某座九曲橋中,被曲錦萱半拖半拉著,腳步都開始有些趔趄的蔡雅寧很是不解:“萱萱,走這麼快做什麼呀?你在躲誰嗎?”
曲錦萱有口難言,只能藉口道:“沒、沒躲誰,咱們先去宴廳罷,那處人多,我有些餓了,咱們去討碗茶吃。”
她小力地拽著蔡雅寧,穿過那段長長的九曲橋,上了一條跨水而建的水榭。
在那水榭的盡頭,一名男子驀地出現,且擋住了她們的去路。
皂靴、玉帶、飾著蟠龍的緋袍。
正是當朝太子,魏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