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聽到阮大鋮的訊息簡直懵逼了。

他內心一陣翻騰,心想,這阮集之莫不是要瘋了吧!

然而等阮大鋮仔細地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他反而覺得,這事情沒準還真有戲!但一切都要看北方的事態發展情況而定。

不過,能再次排擠史可法,也是他非常樂於看到的事情!

……

駐紮在雎州城郊的高傑部隊正在翹首企盼主帥的歸來。

但他們等來的卻是大帥遇害的訊息。

當他們得知道高傑遇害的訊息後,懷著極其悲痛憤怒的心情,在李本深、王之綱、郭虎的率領下蜂擁殺向睢州城。

雎州城城門緊閉,城內靜悄悄的。任你破口大罵喊破了喉嚨,就是無人答應。

“媽的!攻城!”李本深幾人立刻發令。

日中時分,他們從東門殺入,見人就殺,連老弱病殘都不放過,一時尚未及搬走的人家全都遭了殃。

殺了城內,他們又殺向城外,睢州附近二百裡地掃蕩而盡。只殺得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李本深、王之綱等人都殺紅了眼。探馬來報說許定國昨夜已到考城,幾人二話不說,又領兵殺向考城。

那許定國剛到考城不多久,高傑的部隊便追了上來。兩方交戰一陣,許定國抵擋不住,便按照先前定下的計劃率部渡河向清兵投降。

……

揚州。史可法駐地。

他聽說了高傑被許定國殺了的訊息時,起初有點不敢相信,過了不久,探馬送來了確切的資訊。史可法看了塘報之後,決定立刻離開揚州,騎馬疾馳奔向徐州。他已經預知到此時徐州的高傑大營內肯定亂成了一團糟,如果不去解決一下,後果不堪設想!

高傑的兒子高元爵,年紀比較小尚幼,可以讓他和母親一起留在揚州。高傑的外甥、總兵李本深算的上一員能將,可以代統高傑軍。還有胡茂禎、李成棟這些將領都可以安排個一官半職,撫慰人心。

史可法打算奏請皇帝,以李本深為提督,胡茂禎為閣標中軍,李成棟為徐州總兵,其餘諸將各分地盤。立高元爵為世子,同時優恤高傑。

一路上史可法想了前前後後許多事情,他也不知道怎麼做會更好。當務之急是穩定高傑軍中的人事,處理好與其他地方之間的關係。

還有北伐的事,也只能暫時先擱置一下了!

自高傑死後,史可法為平息高傑部眾內部及三鎮關係東奔西跑,精疲力竭,而吃力不討好。

而叛將許定國北竄五十裡渡黃河北降後,率部為清兵前驅,反攻河南,破郾城、上蔡,圍歸德。

一時之間,江北亂了套。

江北局勢不穩,東南也受連累而勢危。

史可法移檄諸鎮北御,然而自高傑死後無一人敢應。

史可法嘆息道:“中原事不可為矣!“

自古以來歷史皆有可能,偉大政治家、軍事家的勇氣和智慧在歷史關頭決定著大局走向。

而在這個時代的歷史浪頭上,明朝軍隊一把手,任兵部尚書、督師大學士的史可法,卻沒有造出一個安邦定國的局面出來。所謂的“抗清英雄”,無非一個忠君殉國的道德楷模。

南京。

朝廷上下知道興平伯陣亡的訊息後,人心大震。

平日裡難得正經辦一次事的朱由崧聽從了史可法的建議,傳旨道:興平創立軍府,以忠死事;身肉末寒,兼有嗣子,朕豈忍以其兵馬、信地遽授他人?可令其妻邢氏同元爵照舊統轄。元爵年幼,督師輔臣代為料理,示朕不忘忠臣至意。李本深仍領前鋒,俟有功優敘。

和史可法想的一樣:贈高傑為太子太保,予以從優祭葬。其子高元爵襲爵,再蔭一子錦衣衛百戶。加李本深為左都督、加太子太保,提督本鎮赴歸德;其餘諸將分赴各地駐防。

然而這還不夠,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北方的滿清已經不滿足於黃河以北的土地了,他們想要的,可能是江南,是整個大明的疆土。

……

“史可法這次玩的有點大了,不知道他會怎麼收場。”馬士英在談及當下形勢的時候,同阮大鋮議論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恐怕他收不了場了。我們不能只靠著他,的確應當考慮一下拉攏一隻自己的人馬出來!”阮大鋮“哼”了一聲。

“你是說,接受張獻忠的投降?”馬士英想起了他曾對自己說的話。

“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這些人哪一個會聽我們的?”阮大鋮說道。

“這倒也是,聽說集之兄巡視長江防務時受到左良玉的為難?”馬士英想起了這件事情。

“不提也罷,這左良玉一介武夫,絲毫沒有氣度。所以說,他也是個麻煩!”阮大鋮一聽就氣,毫不留情的批評起左良玉。

“汪大人,你對此有何高見?”馬士英看了一眼坐在客座的汪兆麟,不疾不徐地說道。

“我……”汪兆麟給阮大鋮做完思想工作以後,又被拉到馬士英跟前說了一通自己的想法。這原本是早已和方不同商量好的計劃,但此刻聽得馬士英問自己,他也有些慌亂。

幸爾,他想起了臨行前朱啟明對他說的話。

於是,汪兆麟回答說:如今大明、大清、大順三足鼎立,恰如魏蜀吳鼎立時。“敵人的敵人”是否就是朋友?“唇亡”之後齒安能獨善?認不清真正的敵人是致命的。宋聯金滅遼,不過兩年二帝被掠;南宋聯元滅金,不久以至國破,就是最為慘痛的教訓。而今,那史可法所犯錯誤也正是如此。

“你是說借虜平寇?”馬士英問道。

“正是!”汪兆麟順著說了下去。

“這有何異議?”阮大鋮有些不解。

“在下知道聯合清軍共滅李自成一事,許多大人覺得是一件好事。因為清兵打敗的人正是大明的仇敵李自成。因此,即使京師被清軍佔領似乎大家也不覺得有什麼,借清兵滅李自成可謂“借刀殺人”。我聽聞史可法上書皇上說:“但虜既能殺賊,即是為我復仇”。還勸皇上派遣使節帶上財物去見大清皇帝。諸位可知,此舉如宋朝借金國滅遼,借元滅金,最後只是為虎添翼加速自己滅亡罷了。”汪兆麟句句直搗二人心田。

兩人倒是沒有想過這層意思,當初他們也是抱著同清兵聯手共同對付李自成的心思來著。如今聽了汪兆麟的話,方覺此事的確不太妥當。

京師不過落入敵手五月有餘,自己這些大臣們都心底已決定偏安江南,以淮河為界,“坐山觀虎鬥”,畏葸不前,不敢對清兵有絲毫觸犯,幻想著“兩家一家,同心殺滅逆賊,共享太平”。這種事情確實有悖於大明臣子的職責。

汪兆麟看兩人神色有變,心知他們已經有所動搖。在感激朱啟明有如此曠世高見之餘,趁熱打鐵,丟擲最終的言論:“如果我家大王歸順大明,這樣李自成也可以被消滅,還不必藉助韃子的兵馬。而一旦韃子南下,我們的人馬既受大人指揮,便能從西北側擊,可保護南京周全。兩位大人立此一功,救大明於水火,必將流芳百世。我們攜手並肩,共創大明中興偉業,豈不快哉!”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