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婧的眉毛,頓時就上揚了,沉聲說道:“朝廷現在的政策,是片帆寸板不能下海,你難道不知道?”

陳林點點頭,直言不諱的說道:“我當然知道。”

他話鋒一轉,意味深長的說道:“但是,我更知道,海洋上有更廣闊的舞臺,有更多的財富。世界很大很大,各種各樣的金銀珠寶,不計其數。那才是真正的金山、銀山。你覺得幾十萬兩的白銀很多嗎?別人隨便一座銀礦,就能採掘幾百萬兩的銀子。非洲不但有黑人,還有大量的金礦,每年都能挖出幾十萬兩的金子……”

楊欣婧的眼神,暫時沒有太大的改變,書劍和歌劍的眼神,卻是熠熠生輝了。

幾百萬兩的銀子啊,那是什麼概念?估計子孫幾百輩子,都花不完了。還有,幾十萬兩的金子,又是什麼概念?大明朝的金子,可是相當的珍貴的,一兩金子,差不都能夠兌換十五兩的銀子呢!

“那些遙遠的地方暫且不說,單說距離我們不遠的扶桑,就有大量的銀礦。每年開採出來的銀子,都有幾百萬兩。而他們大量需要我們的瓷器、絲綢、茶葉、藥材什麼的。只要咱們將貨物運到扶桑,就能換回大量的銀子。你說,這樣的生意,你做不做?”

眼看楊欣婧有些心動,陳林立刻添油加醋,進一步加強火力。他很清楚,楊欣婧的性格裡面,絕對是有衝動莽撞的一面的,一旦頭腦發熱,什麼樣的事情都敢做。要藉助某個人的手,暗暗的打碎大明朝的海禁政策,楊欣婧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現在說海洋貿易,還為時尚早。不管是他還是楊欣婧,又或者是夏靈萱、荊襄幫,都還沒有做好準備呢。但是,他必須是將楊欣婧的野心給激發出來。和夏靈萱相比,楊欣婧的血液裡面流淌的英雄主義情節,可是要濃郁多了。

而恰恰好,遼闊的海面,就是一個可以肆無忌憚的傾灑個人英雄主義的舞臺。

只要楊欣婧踏上了這個舞臺,以她的性格,就不可能回頭了。

“還有,楊小姐,你以為海禁政策真的是實行了嗎?真的是沒有任何的船隻出海嗎?你錯了。海禁政策限制的,其實只是普通人的船隻。那些有背景,有後臺的船隻,完全沒有受到控制。你要是不信的話,就到長江口去觀察一下。你會發現,海上貿易的船隻,依然是那麼多,根本就沒有受到影響。嗯,不對,受到影響的是朝廷。”

“海禁政策,只能是禁止部分沒有背景,沒有後臺的商人出海。但是,那些有背景,有後臺的商人,根本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相反的,由於競爭對手的減少,他們還將獲得更豐厚的利潤。我敢肯定,在積極推動海禁政策的官員裡面,就有人的家族是從事海上貿易生意的。海禁政策,不過是他們用來減少競爭對手的一種手段罷了。”

“只要你有足夠強悍的實力,你一樣可以出海的。朝廷連像樣的水師都沒有,拿什麼禁止你出海?海禁政策,對你不會有任何的影響。當然,暫時來說,我們還沒有出海的能力。”

陳林一步一步的將楊欣婧引誘到預先設定好的陷阱裡面來了。

果然,楊欣婧的確是擁有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很容易就受到刺激。她悻悻的說道:“你說的這些,有什麼稀奇的?你知道的,我全部都知道。你不知道的,我也知道。如果我要出海的話,早就出海了。”

陳林含笑說道:“那就沒有問題了。等咱們積累到足夠的資金,就可以組建船隊出海了。到時候,你就是最高指揮官,所有人都聽你的!現在,咱們是不是應該先討論白玉瓷的銷路?這可是真正的聚寶盆啊!”

楊欣婧頓時來了精神,沉聲說道:“好,你說!”

陳林娓娓的說道:“只要能夠開啟穩定的銷路,一切就都好辦了。”

楊欣婧自信的說道:“這方面完全沒有問題。我雖然是被楊家的人排斥了,銷售網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我依然可以透過其他的途徑,將白玉瓷的樣品,向各地的豪門權貴展示。只要他們有興趣,就會主動的來找我的。”

陳林含笑說道:“不妨考慮考慮別的瓷器商家。”

楊欣婧蹙眉說道:“你是說,讓我將白玉瓷轉手給其他的瓷器商家銷售?”

陳林點點頭,有條不紊的說道:“不錯,的確如此。雖然說,你將白玉瓷轉手給其他的商家,在利潤方面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透過藉助其他商家的銷售網路,你可以更快的完成銷售任務啊!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裡,聚集豐厚的利潤啊!”

楊欣婧認真的想了想,覺得陳林的建議沒有錯。如果她藉助其他商家的力量,的確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裡,將市場開啟的。畢竟,瓷器商家都是最精明的。只要是有足夠的利潤,他們就會拼命的推銷的。白玉瓷毫無疑問最適合推銷了。

“可是,這樣一來,你的瓷窯出產恐怕就不足了。”楊欣婧擔心的說道。

之前,陳林給她的資料,是每旬只能出產一千套左右的白玉瓷,每個月才三千套。但是,一旦聯合所有的瓷器商家鋪路,這個數字就要大大的增加。估計每個月沒有一萬套,是根本無法鋪貨的。如果每個月能夠生產三萬套,那就更好了。

陳林想了想,沉穩的說道:“從下半年開始,我保證每個月供應一萬套以上。”

想要提升產能,就必須是一方面挖掘原來瓷窯的潛力,一方面則是新建更多的瓷窯。陳林默默的盤算了一下,覺得自己可以另外新建兩個瓷窯,同時挖掘原來瓷窯的產能,雙管齊下,每個月產出一萬套,應該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每個月最多產出一萬套,而不是三萬套,主要是考慮到保持白玉瓷價格的穩定。畢竟,白玉瓷並不是大眾化的商品,市場定位是高階,消費的總人群數量是有限的。如果一下子將出貨量搞得太大,只能是自己將自己的定價搞垮了。

相反,每個月限定只有一萬套,分佈到大明朝的各個角落,差不多可以保證價格的穩定。如果有溢價的,那就是中間商賺了,剛好可以提高中間商的積極性。這年頭,沒有好處的事情,是肯定沒有人願意去幹的。

一般來說,一套骨瓷餐具的壽命,也就是五年左右。五年以後,大部分都是要換新的了。日常的使用,總是有點磨損的,不可能一點損耗都沒有的。而要將白玉瓷銷售到大明朝的每個角落,估計也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剛好形成良性循環。

楊欣婧有些狐疑的說道:“五千套小的,每套五兩銀子,就是二萬五千兩。五千套大的,每套八兩銀子,就是四萬兩……每個月總共是六萬五千兩……一年有十二個月,總共就是七十八萬兩……不太現實吧?”

陳林點點頭,贊同的說道:“的確,這個價格不太現實。隨著白玉瓷的大量鋪貨,價格肯定會不斷地下降的。到最後,小套的價格,大概是二兩銀子,大套的價格大概是四兩銀子。每個月大概是三萬兩左右。一年十二個月,就是三十六萬兩左右。”

楊欣婧說道:“這還差不多。”

陳林心想,這個女人還真是粗中有細啊,輕易忽悠不得。

如果她只是一味的魯莽衝動的話,恐怕是要吃虧的。但是現在,她在計算貿易利潤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冷靜,說明她絕對是做生意的好料。同時,她又擁有強悍的個人武功,完全可以擔任“李華梅”的角色啊。

兩人繼續商議了一些其他的細節,陳林才起身告辭。

楊欣婧忽然說道:“你等等,我送你一樣東西。詞劍,將盒子拿來。”

一個佩劍的少女隨即捧著一個錦盒進來,送到楊欣婧的手上。楊欣婧接過來,開啟看了一下,就擺放在了桌面上,朝陳林說道:“你過來看!”

陳林急忙走過去,只掃了一眼,目光就無法挪動了。原來,錦盒裡面裝著的,居然是兩把短柄的火槍,樣式如同後世的手槍,做工精美,質量上乘。

楊欣婧雙手將兩把短火銃拿起來,在他的面前晃了晃,得意洋洋的說道:“這兩把短火銃,可不是我們大明國自己出產的,是來自西域的舶來品。據說是從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的國度輾轉來到這裡的。對了,那個國度的名稱,好像是叫魯密什麼的。具體的,我忘記了,你本事那麼強,說不定知道。”

陳林下意識的說道:“魯密銃,來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難怪這兩把短火銃的質量極好,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魯密銃啊!有幸遇到,也算是福氣了。

所謂的魯密銃,其實是後世軍火專家趙士禎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火槍的稱呼。當時整個世界大範圍,火槍製造工藝最出色的,除了大明帝國,就是橫跨亞歐非三地的奧斯土耳其帝國了。土耳其親兵的戰鬥力非常強,就是裝備了火槍和彎刀的結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