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悄悄豎起了大拇指, 厲害了老三,敢在皇阿瑪面前貧嘴,比起以前被罵得淚眼汪汪,他進步太大了。

勇氣可嘉, 值得讚揚。

太子笑而不語, 直覺三阿哥要捱打, 被康熙打過的皇子目前只有自家親弟弟一個,馬上要多一個三阿哥了。

四阿哥和幾個弟弟都把投去敬佩的眼神。

在眾多目光的鼓勵下, 三阿哥飄得更厲害了。

他挺起胸膛, 豪氣萬千道:“皇阿瑪, 幾個弟弟除了種痘,再也沒有出過宮,在宮裡悶久了會變傻, 以後誰都能騙他們。兒子身為兄長,願意承擔起教導弟弟的責任,以保他們不會輕易受人欺騙!”

當然了,他說的是“輕易”, 可不是說保證他們不受騙。

弟弟們都是龍子鳳孫,不會傻到輕易受騙吧?

康熙面帶微笑, 在心裡給他記了一筆, 目光又投向一旁的四阿哥, “老四, 你覺得皇阿瑪該怎麼罰你?”

四阿哥玩久了也有點飄,但沒有三阿哥飄得厲害。

“數月未見皇阿瑪, 兒子想念得緊。終於把皇阿瑪盼回宮了,如今只想在皇阿瑪身邊盡孝,聽聽皇阿瑪這一路的見聞, 給自己長點見識。”

重點還是不想讀書,只是沒有三阿哥那麼明目張膽。

好歹還會扯大旗聲稱想盡孝心。

康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是一個欠打的。

可能是他太仁慈沒打過他們,一個兩個都在異想天開,逃了課還想要討賞?哪來這種美事?!

“小五,你有什麼想說的?”

五阿哥受了兩個的哥哥的啟發,玩久了心還沒收回來,便順著兩個哥哥的話說:“兒子想出宮見見世面,以免自己見識短淺,給皇阿瑪丟臉。還請皇阿瑪應允,成全兒子的一片孝心!”

比兩個哥哥臉皮更厚,想玩還聲稱盡孝心。

看了三人的表現,康熙深以為該罰重一點,讓他們認識到錯誤。

“小七呢?你想怎麼受罰?”

胤祈看看三個哥哥,再想想自己這幾個月抄的《孝經》。

他覺得不能白抄,額娘讓他抄《孝經》是為了不讓他挨罰,他和其他幾人是不一樣的,明知道皇阿瑪要罰他們,沒道理自己已經逃過一劫了,還要湊上去找打,他決定要叛變。

“皇阿瑪,兒子沒有做錯事,不應受罰。”

“不該罰你?”

“沒做錯事,就不該罰。”

抄了幾個月《孝經》,胤祈的底氣比三個哥哥足得多。

康熙又看向胤禩,“小七覺得自己沒錯,小九想怎麼領罰?”

胤禩比胤祺和胤祈兩個哥哥精明得多,皇阿瑪回宮了,想玩是不可能的,除非跟在六哥身後蹭福利。

“兒子想換間書房,跟六哥一起讀書。六哥出去玩了幾個月,學業落下了一大截,兒子身為弟弟,理該幫扶一下兄長,把六哥落下的進度補回來。也能為皇阿瑪分個憂。”

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跟六哥一起讀書,可以蹭一下六哥的好待遇,比如晚一個時辰到上書房,背書少一百遍。

偶爾跟著六哥一起逃個課,畢竟六哥“體弱”,逃課什麼的皇阿瑪肯定能理解一下,到時候他去照顧六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想想就很美好!

胤禩又道:“六哥獨自一間書房,兒子也不忍心讓六哥孤孤單單的,決定去隔壁書房陪六哥一起讀書。”

這一群兒子讓康熙刮目相看。

也不知是他不夠瞭解他們,還是近幾個月裡他們釋放了天性。

康熙臉帶笑意,不像生氣的樣子,倒是給了幾個阿哥一點信心。

沉默了半分鐘才開口。

“朕想了想,你們幾個說的都有道理,皇阿瑪也不是個不通情達理的人,既然讓你們自己做選擇,肯定會如你們所願。”

幾個皇子被巨大的驚喜砸中了,一個個快忍不住笑了起來。

康熙看在眼裡,讓他們先樂一會兒,待會有他們哭的時候。

他朝胤祐招了招手,“小八過來。”

胤祐是唯一一個乖孩子,以前因為他的跛足,康熙對他頗為不喜,如今在另幾隻皮猴子的襯托下,康熙的目光終於停駐在這個孩子身上了,也想起該善待一下他了。

幾道目光齊齊落到胤祐身上。

他抿著唇角,剛邁開腳,就覺得所有人都在看他的跛腳,腦袋也壓得更低了,心口壓抑著一種難言的悲憤。

胤祐一步步走到康熙跟前,弱聲弱氣地喊道:“皇阿瑪。”

一隻寬大的手掌忽然落在他頭頂,突如其來的慈愛,讓胤祐頗感不適,他不自在地縮了縮脖子。

又聽康熙讚賞道:“小八一直是個乖孩子。”

這句“乖孩子”,險些讓胤祐的淚水奪眶而出,沒有被寵愛過的孩子,隨口一句誇讚,就能讓擊潰他的龜殼。

他縮在殼子裡太久了,還是第一次得到康熙的認可。

胤祐漲紅了一張臉,低低地說:“謝皇阿瑪誇獎。”

御案上有個小匣子,裡面裝著一枚碧玉平安扣,康熙將小匣子交到胤祐手中,“這是給乖孩子的獎賞。”

一枚碧玉平安扣還遠遠不夠。

乖孩子該有的獎賞一樣也不會少,皮猴子只能幹看著。

康熙掃了三阿哥和四阿哥一眼,又對胤祐道:“老三和老四都說得對,明日你不用去上書房了,讓魏珠給你講講南巡路上的見聞。後天再跟你六哥一起出宮,去莊子上小住一段時日。”

三阿哥和四阿哥瞪大了眼睛,說好的如他們所願呢?

出宮的是胤祐,聽故事的也是他,那還問他們的意見?

倆人對視一眼,突然有種不祥預感。

緊接著,康熙又砸下一個巨雷:“小九也言之有理,你們幾人的學業落下了一截,是該將進度補回來。給你們兩個月時間,把之前落下的進度補回來,還要追上小八的進度。”

幾個皇子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好處是幫胤祐討的,壞事還落到自己頭上。

三阿哥和四阿哥無人可追,也不是太著急。

胤祺、胤祈和胤禩三人眼前一黑,接下來的兩個月裡,要補齊前三個月落下的學業,這兩個月該學的也不可少。

天啦,這是什麼驚天噩耗!!

三人哀嚎成一片,胤禩腸子都快毀青了。

他還以為自己最聰明,想跟在六哥後面撿便宜,結果……把自己坑慘了,想想未來的悲慘生活,他就想哭。

“嗚嗚嗚嗚,兩個月時間太短了,能再寬限兩個月嗎?”

“兒子知錯了,求皇阿瑪網開一面吧!”

“我再也不逃課了……”

三隻皮猴子嚎著嚎著就哭了。

收拾了三個小的,馬上就連到兩個大的了。

康熙面帶微笑,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老三老四沒有乖孩子能對比,朕會與你們的師傅說說,確認你們落下多少學業。再計劃一下之前兩個月要學到哪,兩個月內必須完成!”

把落下的學業補上來,這不算懲罰,這是他們本該做的事。

真正的懲罰還在後頭呢。

光是補進度,三阿哥和四阿哥臉都綠了。

他二人學業優異,他們那間書房的授課速度也遠超幾個弟弟,按正常的學習進度,隔壁的幾個弟弟至少比他們晚兩年結業。

他們是真正的任務繁重,兩個月要學五個月的知識,再加上必不可少的背書和抄寫,突然覺得自己前途堪憂。

早知道如此,又何必當初。

心裡是有點後悔,若能重來一次,他們還是會逃課。

五隻逃課的皮猴子都蔫了。

大阿哥笑著露出一口大白牙,看向三阿哥的眼裡滿是幸災樂禍,蠢弟弟前段時間還總來他面前炫耀,說什麼逃課的生活多麼美妙,而嘲笑他從來沒體驗過,現在輪到他嘲笑蠢弟弟了。

將幾個兒子的表現看在眼裡,康熙又道:“怎麼哭喪個臉?還沒罰你們,只是補回你們落下的,一個個就蔫了?”

“!!!”

五個逃課皇子震驚臉。

等等,這意思是他們還要受罰?

三個小的忘記哭了,都傻眼了。

康熙笑得意味深長:“對,你們還得受罰。先把學業補回來,之後罰你們當苦力,過年也得幹活!”

太子和大阿哥為幾個弟弟默哀了幾秒鐘,之後就樂了。

可憐的弟弟,用半年來換三個月的快樂,以後不敢還逃課嗎?

三個小的再次放聲大哭,康熙滿意極了,皮猴子不收拾他們能翻天,看他們以後還敢不敢陽奉陰違。

劉太監領著胤祜前來,剛跨進殿門就被三道哭聲吸引了目光。

胤祜在心裡唏噓一聲,想當初他也想逃課,他想著去慈寧宮盡孝為名,不像他們幾個,一點掩飾也不做。

真勇士,值得佩服。

“小六過來。”康熙朝他招手。

“皇阿瑪。”胤祜乖乖地上前。

康熙解開腰間的羊脂白玉九龍佩系到胤祜腰帶上,可惜他身量不夠,與他不搭,明黃的流蘇拖到地上了。

“我太矮了。”胤祜摸了摸九龍佩。

這枚玉佩是渣爹的心愛之物,從不離身,是件難得的好貨。

“你還知道自己矮?”

康熙眉頭一挑,明知道自己矮還能說得那麼坦然,“回去讓人改改,下面的絡子換個合適的長度。”

“御賜之物,不能改吧?”胤祜抬頭望著他,不確定的問。

御賜之物,他怕改了讓人揪到小辮子。

到時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就是一堆麻煩事。

“這玉佩是阿瑪送給兒子的禮物,是乖孩子應得的嘉獎,不屬御賜之物。只要你好好愛惜它,改改也無事。”

“回去就讓紫玉姐姐幫我改改。”胤祜終於放心了,又用手比劃著:“等我長大了,再把絡子改回來。”

“怎樣合適就怎樣改。”康熙道。

胤祐的淚意立刻隱了下去,皇阿瑪釋放的那點善意,只是從指縫間漏了那麼一點點出來,只是一點點,不值得他這般感動。

以後他會做得更好,會超過一眾兄弟,多的是機會受到嘉獎。

他該學著淡定一點。

下面三個小阿哥立馬止了哭聲。

等等,六哥/六弟是乖孩子?皇阿瑪他在說反話嗎?

他們逃課還是跟六哥/六弟學的,明明他們比他更乖好嗎?

三阿哥和四阿哥無動於衷,大概早就習慣了,倆人也不打算反抗,反抗也無用,還是先想想把落下的學業補回來吧。

“你們不服?”康熙掃了眼三隻皮猴子。

“六弟不是出宮玩嗎?他沒有讀書呀!”胤祺表示懷疑。

“乖孩子不單是勤學苦讀一種,小六在南巡路上乖巧聽話,也是乖孩子。乖孩子理應得到獎勵。”康熙道。

“帶我們出去玩,我們也會乖乖聽話。”胤祺還不服氣。

“少做夢了,熊孩子還想出去玩?那是乖孩子的待遇。”

胤祺徹底沒聲了。

康熙又看向胤祜:“後天小八跟你一起去莊子上,他的師傅與伴讀也會同跟去。你們在莊子上要互相照應,到中秋,皇阿瑪派人接你們回宮。”

胤祜和胤祐同時點頭。

“你們若是乖乖聽話,頒金節帶你們去看看大場面。”

頒金節是個大日子,每年的活動都很盛大,胤祜和胤祐從未去過,倆人一聽,眼裡就亮起了小星星。

“我們會聽話的。”

三阿哥和四阿哥泛酸了,三個熊孩子哭得更大聲了。

太子和大阿哥這兩個無良哥哥在偷笑,他們也能去。

饞哭幾個倒黴弟弟!!

……

當天下午,皇后帶著胤祜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后請安,皇后帶了些沿途收到的特產,胤祜送上兩個玻璃小南瓜。

太皇太后誇了句:“這小南瓜漂亮,小六好眼光。”

話雖如此,心裡卻認定了東西是皇后收羅來的。當然了,是誰的不重要,願意送到她手裡就是一片孝心。

“下回給烏庫媽嬤送更好的,獨一無二的!”

“咱小六就是孝順,烏庫媽嬤等著你更好的禮物。”

太皇太后吃得好睡得好,精神也好,身體比前兩年硬朗許多。

看現狀,再堅持五六年不成問題。

胤祜又跟她說起南巡路上遇到的趣事,說到換牙的事,惹得太皇太后哈哈大笑,“這兩個大驚小怪的,沒見過孩子換牙嗎?”

皇后裝模作樣地瞪了胤祜一眼。

把這個活搶了過去,剩下的事由她來說,最後說起買禮物的事。

“幾個格格給自己額娘帶江南的胭脂和首飾,他就誇下海口,說要給臣妾買。花光了他攢下的壓歲錢,還欠下臣妾好多銀子。最後哭喪著一張臉說再了不陪女人出去逛了。”

太皇太后笑得更歡了。

“你太過分,欺負咱們小六。小六攢點壓歲錢容易嗎?”

“我現在還小,別笑話我。”胤祜羞澀地捂著臉,背過身不看她們,“等我長大了,我的俸祿都給你們花。”

“烏庫媽嬤等你長大,到時候花光你的俸祿。”太皇太后笑歸笑,笑過之後,對春嬤嬤使了個眼色,“去庫房裡取些金子來,讓匠人打成金錁子,把小六的小金庫填回來。”

“孫兒不能要!”胤祜趕緊搖頭拒絕,“孫兒欠的債,皇阿瑪已經替孫兒還了,不能要烏庫媽嬤的金子。”

太皇太后庫房裡多得是好東西,她願意給誰就給誰。

瞅見小曾孫說的不是違心話,是真的不想要,她還配合道:“不是給你的,是存在你的小金庫裡,等你長大以後再給烏庫媽嬤花。烏庫媽嬤還等著你獨一無二的禮物呢!”

話說到這個份上,胤祜還怎麼拒絕?

“烏庫媽嬤一定要等我長大!”

“肯定要等你長大,你還欠烏庫媽嬤禮物,肯定要收到。”太皇太后攬著小曾孫,笑得一臉開心。

來時帶了兩個玻璃南瓜,走時帶著五十兩的金錠二十個。

胤禟和胤祹暫時沒帶走。

今天剛回來,還有很多東西沒收拾清楚,明天才會接他們回去。

之後又去給太后請安。

太后太后給了黃金,太后也不能小氣,給了十個五十兩的金錠。

這一波滿載而歸,農曆六月中旬,天氣已經很熱了,在宮裡跑了一圈,胤祜已經累成狗了,皇后比他還累。

回到阿哥所,胤祜就在躺屍。

趕緊喝了兩大碗珍珠奶茶續命,又活過來了,他又喊來小光:“給其他人的禮物收拾出來了嗎?”

小光道:“收拾好了。”

“除了太子哥哥那份,其他人的都送過去。”

都是平輩,不用親自跑。

給親哥的禮物讓他自己拿吧。

自從毓慶宮裡多了兩個格格,胤祜不太想去毓慶宮了。

沒有女眷的時候他怎麼跑都行,雖然他年紀小,暫時不用忌諱,但還是要迴避一下,免得人家見到他不自在。

“我快要失去我親哥了。”

“……”

太子正準備進門,就聽到弟弟來了這麼一句。

他闊步上前,把傻弟弟揪了起來,倆人面對面坐著,“快說說,你親哥做了什麼對不起你的事?”

被抓包了,胤祜也不尷尬,他一巴掌拍開太子的手。

“不關你的事,以後不方便去毓慶宮小住了。”

太子馬上就明白了,他也很無奈,“她們在後院,你在前院,也沒機會碰面。你去小住有什麼影響?”

說起來,康熙給他送兩個格格,還是因為自家弟弟。

沒良心的弟弟轉頭就不認人了。

胤祜嚷道:“我當然不在乎,但瓜田李下,對人家名聲不好。”

“你個六歲的小屁孩,哪來那麼多事?還瓜田李下,話本聽多了吧?”太子在他頭上拍了一下,斜眼睨著他,“等你二十歲、三十歲,依然是我弟弟。再裝模作樣,小心我打你!”

胤祜捂著腦袋不敢作妖了。

“三個月沒見,沒話跟哥哥說?”

“我有點想你了!”

“算你有點良心。”

“親哥,明年我就能種地了。”胤祜貼了上去,說著,他又搖頭否認,“不對,明年我們都要去種地。”

“我的地給你種。”太子道。

“我幫你種。”胤祜點頭答應。

他自學很長一段時間了,一直是紙上談兵,後天能去莊子上,但沒人敢讓他種地。沒有渣爹許可,他要是私自下地,莊子上的管事都得完蛋,還是再等等,明年就能實現了。

胤祜又把自己買的東西搬了過來,“這些都是送給你的。”

看著那一堆大大小小的玩具,太子就很頭疼,“我是你哥,我大你那麼多歲了,你還給我送玩具?”

“你能不能有點童心?年齡算事?”

“行吧,哥哥謝謝你了。”太子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張紙,“哥哥需要這些資料,你找店家幫幫忙。”

胤祜掃了眼,他要的資料有點多。

“急不急?我中秋回來再給你?”

明天還能玩一天,後天一早就要出宮,讓賣家找資料人家也需要時間,資料又多,一天肯定不夠用。

只能等他回宮了。

太子道:“不急,中秋也行。”

自從胤祜的淘寶小店轉行,賺的錢遠比之前多,也沒那麼多顧慮了,中老年男人在文玩方面捨得花錢。

除了手串,還有手把件和文玩核桃還有掛件之類的,親哥找來的貨物,胤祜不缺錢了,也不用摳摳搜搜了。

“我準備把大清的武器升級一遍。”太子又道。

他本來沒有這個想法,最近幾個月皇額娘和弟弟都不在身邊,他想過很多,以前挺不在乎的,也不想改變太多。

弟弟南巡回來高興的樣子,又讓他改變主意了。

拉大清一把,也讓皇額娘和弟弟的生活更安穩,以後有什麼變故,手裡有強大的武器,在海外也能打下一片天地。

當然了,就算沒有變故,他也想打下海外。

特別是東瀛,必須得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