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去學校參觀,阿樸哥決定帶我們去!

柿子峪不大,零零散散有百戶人家,稀稀疏疏坐落在四周的山腰上。

山區的村子都是這樣,沒有平原的村落整齊、集中、人多,只要有水的山坳都有人家,一切也遵守自然的道。

房子比平原的還大,有的是原料,牆壁、房頂全部是石頭,有的還長滿青苔,全部就在山路的旁邊,錯落無序、高低不平,有的能從路上一腳踏到人家的房頂上。

院子不大,都沒有大門,院牆也是用石頭砌成的。

石頭很少加工,石與石之間以它的形狀擺放,該用到哪裡就用到哪裡,石縫間那麼密實,連一根細釘都插不進去。

到處是石橋,溪水就在小橋下流淌,門戶的旁邊就是水井,吃水的時候就蹲下身子把桶一放,那麼輕鬆一揮就成了。

不像月城市的水,喝的是引來的水,地下水早越來越深了!

各種水果樹尤其是柿子到處都是,山野裡、院子裡,小路旁,小橋旁,不分你的我的,也不是村子的,而是自然的,只要吃就隨便摘,也不打藥,反正你也吃不清。

不像月城的水果,買回去洗好幾遍,不是藥物殘留,就是浸泡過甲醛,吃了也讓人不放心。

越經濟繁華,醫院應當越少,可看病的摩肩擦踵,人越來越多。整個人都成了過濾機器,過去了汁液,留下了分子,到老了留下了一個個癌!

走到一戶人家,阿樸哥不走了,說:“這就是。”

他們都感到萬分驚奇,比一般的人家略大一些,兩間大屋子是兩間教室,一個是低年級的,一個是高年級的,一間小屋子,既是辦公室又是寢室。

於靜校長在校門口相迎,說她校長也好,老師也好,反正就她一個人。

謝素雅小的時候是她父親,現在是她,不過比原來擴大一個班。

山村的人比較簡樸,不像平原裡那麼俗氣——不實行計劃生育就一個勁地生,不把地球壓出軌道不算完。

他們大多都一兩個孩子,生男生女一個樣。年齡大的到縣城讀初中去了,要那麼大的學校也沒用。

聽說聞人笑語們來,孩子們特意也上課,說補到日一休息。

沒有像聞人笑語他們那樣以整齊的方陣歡迎,而是隨意的站著,不講究姿勢,不分男女,自然地低個子地在前,高個子在後,有那麼四十來個,穿著各色樸實的衣服,露著驚喜、親切、憨厚、樸實的笑。

與他們相比,聞人笑語的西服太呆板了,聞人笑語弟子的衣服也太華麗了。

聞人笑語們到達的時候是十一點,還能上一節課,聞人笑語有機會領略這古樸的教學方式。

聞人笑語們聽的是低年級的課,高年級的由班長組織自由地學習。

於靜老師把一個班分成三趟,一節課分成三塊,她講課的內容也分成三部分進行。

聽課的認真聽,回答問題很隨意,不舉手可以站起來,卻沒有姿柔造作、譁眾取寵的行為。

不聽課的背對著看書,可以小聲的交談,可以自由的出入,可以自由地登上講臺。

聞人笑語還看見一個小男孩拽小女孩的小辮,於靜老師也不去管。

聞人笑語發現這裡的授課與聽課也遵循自然之道。

老師尊重學生,學生尊敬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是那麼的融洽與和睦。

楊躍龍出去了,聞人笑語料想他內急沒有管他。

他把手機放在青石上去了廁所,這黑小子站在齊胸高的廁所內很不自在,因為外面的景色洞若觀火,還能看見齊胸高的女廁所呢?

楊躍龍感到不可思議。一個十三、四歲的小男孩好奇地站在手機旁,他覺得事情不妙,急促收拾好腰帶,小男孩拿起了手機仔細打量。

“放下!”他大聲喊,小男孩也不慌,向他晃了慌說:“你追上就給你!”

楊躍龍跑出去了,楊躍龍氣急敗壞地踮著腳在綴滿牛糞的石路上追去。

村子並不窮,也有電燈,也有電視,從路上牛糞的斑跡可以看出這裡有喝不清的牛奶。

村子裡有清澈的水源,果實和蔬菜都不缺,缺的是平原的機動車輛和城市裡擁擠的人群。

聽阿樸哥說這裡錯過了許多次發展的機會,很多的開發商來此考察說挖掘礦源,答應將寬闊的柏油路修到縣城,但聽說要炸山,他們都拒絕了。

於靜講課的時候,阿樸哥進來了,說嫂子已經備好中午的飯。

聞人笑語指指於靜老師指指他,暗示他出去,他好像沒聽見似的坐在那打盹,於靜老師依舊講課。

下課了,楊躍龍還沒有回來,聞人笑語萬分著急,額頭上涔出汗水,這廣袤的大山啊,一個村子的範圍比月城市還要大,到何處尋呢,丟了他可承擔不起。

於靜老師可不急,笑嘻嘻地說:“說不定和誰混熟,到誰家去玩呢!”

聞人笑語總是不放心,深水險灘又多,不要出了事故。

聞人笑語打電話,這手機成了擺設,一進了柿子峪就沒有了訊號,聞人笑語只有原地打轉的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年輕人容易接觸外界的人和事物,大山的孩子們圍著聞人笑語的弟子說東道西,他們已經成了朋友,唧唧喳喳地有說不完的話。

於靜老師高興說:“中午別走了,在我這吃飯。”

阿樸哥可不讓,說於靜不夠意思,搶了他的買賣。

於靜老師嗔怪地說:“那楊同學肯定回學校,看見她們就不亂找了。”

聞人笑語覺得在理,就帶著文天昊隨阿樸哥去了。

從校園跨過一道牆就是聞人笑語的阿樸哥家。

忐忑不安吃完飯,聞人笑語環顧四周或者同阿樸哥攀談以緩解焦慮。

這裡的景色真不錯,三四戶聚在一起,都坐落在山腳上,一出門就是潺潺的流水,四周全被綠色包圍著,甚至低矮的院牆上都長滿青青的小草。

空氣格外新鮮,混著青石和水的氣息,還有花的香,這就是桃淵明所嚮往的境界。

“哥,上課的時候你們可以隨便進入教室?”

“這不希奇。”

“於老師也不管?“

“不管,大多去後聽會兒課,不擾亂老師的。”

“於老師兇不兇,打不打學生?”

“有時打屁股?”

“院牆這麼矮,又沒有大門,晚上睡覺不怕嗎?”看阿樸哥滿是驚訝,聞人笑語急忙轉移話題。

“怕什麼?”

“小偷!”

“那會有小偷,我們很少丟東西,睡覺都沒有關過門。”

“狼或者老虎?”

“解放前有過老虎,現在沒見過;狼倒是有,都在荒無人煙的山谷中,不到飢餓難耐的時候不會來村莊的!”

“那個山叫什麼?”

“柿子山,形狀極像柿子,是這一帶最高的山!”

“你到過山頂嗎?”

“到過,能望很遠很遠呢,據說能望見你們的月城市!”

聞人笑語仍然擔心楊躍龍,楊躍龍到底去了哪,請看下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