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這是蘇克薩哈定下的原則。

被捉到監獄中的世家大族子弟日子都不好過,即便沒有被嚴刑拷打質問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來二去他們這些世家子弟都被搞得神經衰弱了。

他們整日養尊處優,何曾受過這等委屈。

但蘇克薩哈可不管這些,只要能夠揪出來那些串通明賊的奸細,那麼便是讓他得罪天下人也無所謂。

孔連有得到訊息後立即稟報了父親。

孔尚之聞言愁眉緊鎖,雖然目前蘇克薩哈還沒有對孔家動手,但不代表以後不會。

就目前的態勢來看,蘇克薩哈是要把濟南城掀個底朝天啊。

孔連有的手法很隱蔽,儘可能的不暴露孔家的身份。但此事牽扯眾多,紙裡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萬一事情真的敗露,對孔家來說可是滅頂之災。

身為一家之長,孔尚之身上的壓力很大。

但他現在可不能自亂陣腳,只要他不動,蘇克薩哈沒有確鑿的證據就不能對他怎麼樣。

萬一蘇克薩哈真的撕破臉皮,孔尚之只能丟車保帥犧牲孔連有了。

這也是當時孔家讓孔連有出面寫信給鄭成功而不是孔尚之的根本原因。

世家大族們存在有他們存在的道理,像孔家這樣的世家能夠屹立千年不倒更是有著獨道的理解。

“連有啊,如今風頭正緊,你最近就不要出府了,避一避嫌。”

孔尚之思量再三,沉聲說道。

“遵命。”

孔連有並不怎麼慌張,在他看來蘇克薩哈已經是強弩之末。

他越是表現的慌張,越是表明其心裡沒底。

蘇克薩哈現在瘋狂報復實際上是狗急跳牆之舉,孔家只要撐過了這段時間便是一片光明。

...

...

青州府的情況也大體相同,只不過鄭經是打算直接正面拿下,而不搞這些彎彎繞。

鄭經之所以有這個自信,是因為明軍在火器方面的全方位優勢。

火炮、火銃、土手榴彈、炸藥...

這些玩意便是全部輪一遍也夠清軍受的了。

如今的鄭經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而是頗有經驗的統帥。

在他看來,在絕對的實力碾壓面前,根本不需要整這些詭道。

甘輝、於七、王二麻子個個躍躍欲試,紛紛主動請戰。

鄭經一時面臨著幸福的煩惱。

該選用誰做先鋒將領呢?

經過一番思量,鄭經最終還是選用了甘輝。

因為上一次打登萊,鄭經就讓於七做了先鋒,差點讓清軍的反間計得逞。

而且一直讓棲霞軍做先鋒也容易惹人閒話,顯得他鄭家心胸不夠寬廣,就想著儲存嫡系軍隊的實力。

要想贏得好名聲,適當的端平一碗水還是很有必要的。

甘輝自然也明白世子的苦心,所以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甘輝的統兵風格還是偏向於穩紮穩打的,他先命令士兵將青州城團團圍住,然後開始叫陣。

軍前叫陣,自然是怎麼難聽怎麼來。

明軍將寧完我的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個遍,氣的寧完我臉色發綠,險些背過氣去。

他好歹也是一把年紀了,被人這麼戳著脊樑骨罵如何能夠忍得了。

寧完我立即命令城頭的清兵們射擊。

一時間萬箭齊發,箭雨從天空澆灌而下,只是力道洩的太快,射到明軍陣前時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夠不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甘輝心中暗喜。他的目的就是激怒寧完我。

只要寧完我的心態炸了,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心態的失衡會讓清軍的戰鬥力出現很大的下滑。

這個時候明軍進攻是最有利的。

甘輝也是戰場老油條了,這點道理還是明白的。

攻心之後便是炮轟。

伴隨著陣陣的火炮聲,青州城頭一時間瓦礫紛飛,風聲鶴唳。

城頭督戰的寧完我直接慌了。

在親兵的攙扶下他倉皇逃進城門樓子裡。

殊不知這裡也不安全,一枚鉛彈砸來,生生將房梁砸斷。

寧完我的運氣不錯,沒有被砸死。

但卻是著實嚇了一跳,險些昏死過去。

瘋狂亂轟下清軍只能狼狽苟活,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等到好不容易明軍炮火漸弱,清軍才發現原來明軍先鋒已經越過了護城河,準備開始蟻附攻城。

倉皇之下寧完我連忙組織人手反攻,回過神來的清軍將早已準備好的滾木擂石扔了下去。

攀上梯子的明軍將士紛紛被砸落,發出一聲聲哀嚎。

但是明軍士兵們的眼神十分堅毅,沒有一個人想要退縮。

“殺虜報國!”

伴著一陣陣喊殺聲,明軍發起一波又一波攻勢。

清軍可以阻擋住一波,但是面臨如同潮水的攻勢有些慌了。

“不要亂,放夜叉拍!”

夜叉拍在守城戰中是絕對的大殺器,一拍下去幾十人瞬間都成了肉泥。

莫要說身穿鎧甲,便是穿兩層甲也會被夜叉拍穿!

清兵們如夢方醒,連忙把絞盤催動,夜叉拍順勢砸了下來,將十幾名明軍士兵掃落。

“繼續不要停!”

見夜叉拍的效果如此之好,清將連忙催促道。

清兵們如獲至寶,接連利用夜叉拍阻擋明軍的攻勢。

明軍將士雖然勇猛,但畢竟是血肉之軀。

在遭到重創之後攻勢出現了一些停滯。

甘輝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不過他並沒有催促。

因為他充分相信自己的手下。

清軍不過是逞一時之勇,只要這口氣洩了,明軍遲早能夠登上城頭。

甘輝並不在意自己能否立下大功,只要拿下青州,那功勞便是都給到於七也無妨。

世子殿下還是太年輕了,物極必反的道理還是不明白。

如果鄭氏嫡系把功勞全都給佔了,皇帝陛下即便面上不說什麼,心裡肯定也會不舒服。

而如果鄭氏主動把功勞分出來,一方面是向朝廷示好,表示自己知進退,一方面也體現他們並沒有野心。

位極人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然很可能落得一個悽慘的下場。

甘輝跟了鄭家一輩子,可不希望到頭來落得一場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