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明軍馬上就要進攻登萊,於七和王二麻子興奮的一夜都睡不著覺。

那可是他們魂牽夢繞,生他們養他們的登萊啊。

有道是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奪回登萊證明自己的實力。

最可喜的是這次統率水師進攻登萊的主將不是別人,正是甘輝甘將軍和世子爺鄭經。

這二位可都是於七、王二麻子的老熟人啊。

當初他們和鄭經、甘輝在登萊並肩作戰,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這種並肩作戰交上的朋友和一般的酒肉朋友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於七相信他們這次進攻登萊一定可以很愉快。

鄭經也是很興奮。

和上次攻打登萊只有幾艘船的偏師不同,這次是整個鄭氏水師全力出擊。

父王對他是極為信任,把鄭家的家底都交給了他,鄭經一定要好好表現不能讓父王失望。

鄭家軍的效率還是很高的,經過一番動員之後立即整裝出發。

重新回到大海上鄭經感慨萬千。

他到底是海的兒子,大海才是他的歸宿。

從這裡到登萊不過幾日的航程,明軍計劃周詳每一步都在預計之中。

於七、王二麻子與鄭經並不在一艘船上,不然他們一定要熱情熱烈的討論一番細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的船隻相較於鄭家水師還是小了不少,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滿懷雄心壯志。

東虜雖然讓他們吃了一回虧,但如今他們已經養好了傷口,定要讓東虜加倍奉還。

...

...

鄭成功集結了大軍,正式向徐州進發。

徐州、淮安兩地如今都在明軍手中,這也算是北上進入山東的必經之路。

尤其是徐州簡直就是咽喉般的存在。

控制了徐州,明軍就可以輕鬆的進入山東腹地。

鄭成功本人並不缺乏陸路進攻的經驗,只是相較於他豐富的海戰經驗,他的陸戰經驗就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鄭成功也很清楚這點,故而他不惜屈尊降貴親自向何守義請教。

作為四明山義軍的領頭人,何守義有著多年對抗清軍的經歷。

雖然餘姚、紹興、寧波一代的清軍綠營戰鬥力比不了山東清軍,但也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何守義也很識趣,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在他看來陸戰不似海戰,地形往往會在一場戰鬥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海戰中雙方水師戰船可以盡數展開,雙方拉開架勢對轟。

誰的船堅炮利往往誰就能笑到最後。

但陸戰就不同了。

往往一些關鍵的戍堡、城池卡在險要的位置,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種時候便是十倍於敵軍的兵力也有可能拿不下來。

這也是陸戰中為何總是出現以少勝多的情況。

山東多丘陵,要想進軍北上免不了要越過這些丘陵。

這就意味著有很多硬仗要打,何守義建議鄭成功儘量做好士兵們的思想工作,免得到時臨了出現意外。

明軍的推進速度很快,很快就來到了山東邊界。

令鄭成功感到驚訝的是,清軍並沒有在此囤積重兵。

難不成蘇克薩哈這麼自信,放任明軍進入山東境內再尋求決戰?

鄭成功此前並沒有和蘇克薩哈交過手,但對此人的事蹟也算是有所耳聞。

這樣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不應該犯這樣明顯的錯誤啊。

除非蘇克薩哈是有意請君入甕。

如果是這樣,那鄭成功可得多留個心眼。

保險起見,鄭成功第一時間就派出斥候偵查,並命他們偵查到情況立即回報,切不可浪戰。

山東戰場是整個北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不得鄭成功不謹慎。

這場勝負不僅僅關係到他自己,還關係到大明的前景。

鄭成功可不希望自己成為拖後腿的那個人。

他寧肯打的慢一些也不希望出現被伏擊的情況。

...

...

濟南府的總督衙門裡蘇克薩哈愁眉緊鎖。

寧完我得了偏癱,雖然這幾日好些了,還是不能下床,更不用說處理政務了。

說好聽點是蘇克薩哈大權獨攬,說難聽點就是重擔都壓在了他的肩上。

平常應付各地的起義就讓蘇克薩哈焦頭爛額。在得知鄭成功已經揮師北上後蘇克薩哈的心態徹底崩了。

現在看來太皇太后把他派到山東來不僅僅是救火那麼簡單,而是她老人家早有預料,未雨綢繆讓他先佔上坑啊。

鄭成功是什麼人?那可是名氣絲毫不弱於李定國的存在。

蘇克薩哈雖然一直未和他交手,但也是聽說過鄭成功的不少事蹟。

和這樣一個經驗豐富的對手交手端是一點也不能犯錯,有可能一個失誤就葬送好局。

迫於壓力蘇克薩哈集結了能集結的全部兵力。

這其中包括了近二十萬綠營兵,以及五萬八旗兵。

二十五萬兵力不可謂不多,但山東與南直隸接壤的地方太多了,加上漫長的海岸線,蘇克薩哈覺得需要佈防的地方很多,二十五萬大軍竟然完全不夠用。

他不可能處處設防,那樣兵力分散就相當於處處不設防。

作為一軍統帥他必須要有所取捨。

經過一番討論,蘇克薩哈最終給登萊撥了八萬人,剩餘十七萬人全部集中在了青州府和濟南府。

其中濟南府的兵力更多一些,足足有十萬。

做出這樣的佈置就意味著把外圍府縣全部拱手讓給了明軍。

這樣並不是無能的表現,而是負責任的體現。

蘇克薩哈相信只要他守住了山東,屆時朝廷非但不會怪罪他還會對他大加褒獎。

畢竟相較於幾年前,清軍的戰力大不如前。

不光光是綠營,滿洲八旗也是同理。

而明軍在一系列勝仗之後已經起勢,雙方攻守之勢異也。

對清軍來說能夠守住防線已經殊為不易,如果一味主動出戰很可能落得一場慘敗。

現在這種局面苟活才是最重要的,面子什麼的完全不重要。

至於寧完我...就他現在這個鬼樣子,蘇克薩哈完全不會理會在乎他的意見。

他就老老實實的養病好了,打仗的事情就交給蘇克薩哈全權負責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