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完全不計成本的用大炮進行火力壓制,清軍的戰船不時有被擊沉的,而明軍的城樓垛口也被轟的稀巴爛。

雙方的士兵相繼戰死受傷,但沒有任何一方選擇停下來。

因為對他們來說,這都是一場不容有失,輸不起的戰鬥。

施琅的決心很足,鄭經也絕不示弱。

總體而言誰都不能在短時間內佔據絕對的上風。

施琅想要復刻當初鄭成功拿下鎮江的那戰,但船隊遲遲不能靠近水城城門,讓他很是憤怒。

“馬提督,再加把勁,這種時候靠的就是一口氣。誰的決心更足,誰就能笑到最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馬逢知心中暗暗腹誹,你說的倒是好聽,明軍的炮火你也看到了,這種時候衝上去不就是做炮灰嗎。

說到底施琅還是想利用他來消耗明軍的炮彈啊。

但是馬逢知沒有選擇。

如果他不表現一下的話顯得沒有誠意,施琅更能夠有的放矢了。

“換小船衝到水門下!”

馬逢知狠下心來下令道。

相較於大號福船,小的平底沙船目標更小,被火炮擊中的可能性更低。

當然,這並不是說完全不會被擊中,只是降低了一定的機率罷了。

馬逢知眼下也只能把損失降到最低,儘可能的儲存自己的實力。

但要是完全不作為,施琅這一關都過不了。

...

...

城頭之上,鄭經自然發現了清軍的變化。

在水戰之中,各種船的搭配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船劃得快,目標小且分擔了部分風險。即便被火炮擊沉,損失也可以接受。

如此一來明軍的炮擊就變得困難許多,首先目標就不好選擇,其次命中的難度也大了不少。

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會有清軍的船隻劃到水城城門下面,鄭經一定得提前做好準備。

“叫將士們準備好弓箭、火銃,若有韃子來到城下便給本殿狠狠的射!”

“遵命!”

鄭經此刻已經破釜沉舟,做好了死守鎮江的打算。

如果鎮江城破他便要以死殉城,絕不做逃兵。

...

...

冒著一輪輪炮轟,清軍的小船終於有一部分抵達了水城城門外。

他們將船隻綁在一起充當浮橋,然後搭起排梯準備攀上城頭。

只是相較於平地,這種搖搖晃晃的狀態使得排梯更加不穩,輕微的晃動都會讓攀登的清兵恐懼不已,隨時有可能墜下。

“小心點,幫我穩住梯子!”

一名爬到一半的清兵衝同伴嘶吼道。

這要是摔了下來即便不死也得半殘。

他好不容易穩住身子,正要向上繼續爬去,卻突然兜頭射下一陣箭雨。

“啊!”

那清兵被射中了肩膀,身子一陣吃痛險些就要跌落下去。

他咬緊牙關單手抓著梯子,另外一隻手努力把箭矢拔了出來。

雖然這很痛苦,但卻是必須的。

繼續把箭矢留在肩膀上會極大的影響他攀登的便捷性,而且即便攀上城頭也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和明軍的搏鬥中。

城頭的明軍可不是善茬,他已經做好了死戰的準備。

帽盔和罩甲可以遮蔽一大部分箭矢,卻無法抵禦火銃的傷害。

那清兵又向上爬了幾步,卻被一枚鉛彈彈丸射穿了胸膛。

鮮血瞬時飈了出來,他再也無法忍受這份疼痛,身子向後一仰跌了下去。

他不夠幸運,直接掉到了江裡。鮮血瞬時染紅了江面。

掙扎了片刻後他的身子便沉入江底。

根本沒有人關注區區一個大頭兵的死活,更多的清兵繼續向城頭攀去。

他們有的被箭矢射中、火銃擊中,有的僥倖躲過了這些射擊攀到了更高一些的位置。

城頭的鄭經見狀下令道:“把滾木擂石砸下去!不能讓一個韃子登上城頭!”

雖然知道韃子攻上城頭只是時間的問題,但在士兵面前鄭經還得表現出足夠的氣勢。

只要他不慫士兵們就不會慫。

眼下是最吃緊的時候,他一定要頂住。

鄭家軍的將士們紛紛將早已準備在垛口旁的滾木擂石抬起來,奮力的朝下砸去。

那些好不容易經過千辛萬苦爬到一半多的清兵便被砸的如同一塊爛肉一般。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血腥的味道,但這氣味漸漸被江水稀釋。

清軍搭起的浮橋越來越長,搭上的梯子越來越多,隨之攀爬而上的清兵數量也極速增加。

漸漸的,城頭的明軍將士覺得有些力有不知,顧此失彼。

“叫民壯們也加入進來吧。”

鄭經第一時間發現了這點,必須要把問題扼殺在搖籃裡。決不能等到軍隊士氣崩潰再呼叫民壯。

城中民壯雖然不懂射箭放炮,但搬運石塊砸人還是不在話下的。

加上這些民壯城頭的人數也有五萬左右,勉強夠應付清軍的攻城。

遠處的施琅洞若觀火。

至少到目前為止他一點也不著急。

別看現在明軍還能夠頂得住,只要清軍繼續施壓總有一刻他們的防線會潰散。

到了那時便是清軍登上城頭獲得鎮江城頭控制權的時候。

施琅並不著急,只要最終能夠拿下鎮江他就能夠接受。

“施將軍,要不要再加把力啊。”

馬逢知陰陽怪氣的說道。

他這顯然是在激施琅,畢竟之前的攻城主力基本都是馬逢知的手下,施琅雖然也派出了士兵但人數很少,連三成都沒有。

雖然施琅給馬逢知畫了一張大餅,但馬逢知還是覺得很不爽。

而且看這個樣子,施琅不會是在耍他吧?

“嗯,傳本將的命令,再增派一萬人手攻城。”

馬逢知聽到這裡心情才算稍稍好了一些。

施琅增派一萬人後,雙方的兵力構成基本是四六開。

雖然馬逢知的麾下將士還是更多一些,但至少沒有之前那麼誇張了。

“馬提督放心,施某不會讓你孤軍奮戰的。”

施琅衝馬逢知笑了笑道:“等打下了鎮江這份功勞我們一起分。”

馬逢知心道這還差不多,也算施琅有點良心。

“如此便好,我們最好快點拿下鎮江,以防夜長夢多啊。”

馬逢知沒有施琅那麼樂觀,他總覺得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會出大問題。

如果鄭成功趕來,雙方在江面激戰清軍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