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這幾日的心情很不好。

原本他已經和洪承疇做好了總攻昆明的打算,詳細到拿個節點用多少兵都計劃好了。

誰知這個時候從千里之外傳來一道聖旨,皇上命他必須立即進攻成都,活捉偽明國主永曆。

鰲拜一時疑惑震驚不已。

好端端的皇上為何要讓他去打成都呢?

還是洪承疇在一旁解釋了半天鰲拜才想明白。

據洪承疇說,皇上下此道旨意恐怕和不久前餘姚被攻陷有關。

這個訊息鰲拜在邸報上已經看過了,並不覺得有什麼好說的。

就東南沿海綠營兵的戰鬥力打不過鄭成功是在正常不過了。

但洪承疇覺得皇上是因為被明軍下了面子,覺得面上掛不住這才會催促鰲拜必須立刻進攻成都活捉永曆。

你鄭成功不是能跳嗎?好啊,我便把你明朝皇帝捉來,看你還跳不跳。

這大概就是順治皇帝的心態。

鰲拜細細一想確實有這種可能。

作為議政大臣,鰲拜和順治皇帝相處的機會很多,十分清楚這位主子的性格。

順治皇帝從小自命不凡,自認為是天之驕子。在任何事情的處理上順治皇帝都苛求完美。

更不用說在滅明一事上了。

眼瞅著滅明在即,結果狀況頻出,甚至鄭成功都在江南作威作福了。

如果不立刻予以回應,順治皇帝的顏面何在?

少年天子,年輕氣盛可以理解嘛。

但對鰲拜而言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皇上下一道旨意容易,他們這些做奴才的要順著旨意辦事難度可是大的多。

他與洪承疇已經制定好的通盤計劃都被打亂,必須重新制定。

畢竟四川和雲南是兩個方向,明軍兵力駐防情況也完全不同。

但再怎麼說聖旨鰲拜還是要遵守的。

滿洲人有一點和漢人不同,那就是主子的決定無論對錯都必須遵守。

聽說漢人喜歡死諫,這在鰲拜看來是不能理解的。

主子說的話便是金科玉律,有什麼好諫的?

遵命照做就是!

在與洪承疇一番商議後,鰲拜又制定了一套進攻成都的計劃。

相較於雲南,明軍在四川的兵力更為充足。是以鰲拜不打算分兵了,而是從一開始就合兵。

只是有一點是無論如何也避不開的,那就是李定國。

鰲拜對李定國還是有些欣賞的。

在他看來殘明之所以能夠苟延殘喘到今天就是因為有李定國在。

倘若李定國死了,那他有一百種辦法滅明!

可惜啊,鰲拜不能和李定國親手交戰。由於蠱毒在身,鰲拜不敢走遠,只能在貴陽坐鎮。

不然他不能按時服藥,萬一蠱毒發作豈不是神仙難救?

鰲拜可不打算去賭。命是自己的,只有一條,賭個屁!

所以統兵的重任就落在了趙良棟身上。

這人是洪承疇極力推薦的,鰲拜打算給他一次機會。

洪老匹夫雖然陰狠了些,但識人的本事還是一等一的。

這個趙良棟就是年紀有些輕,鰲拜擔心他壓不住上三旗的那些旗人。

不過眼下他不能離開貴州,只能將就著用了。

唉,若是他沒有去剿水西安氏就好了,也不會被下了蠱,弄得這般畏手畏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鰲拜只希望早些聽到趙良棟得勝歸來的訊息!

...

...

中軍大帳中,趙良棟在輿圖旁勾勾畫畫,分析行軍路線。

這是他第一次獨自統領大軍出征,自然想要表現的完美一些。

他不光是表現給洪經略、鰲議政看,更是表現給皇上看。

作為一名後起之秀,趙良棟的資歷沒有這些老將老。要想上位,一是靠主子的賞識,二是得有大的功勞。

如今功勞就擺在他的眼前,就看他能不能取的到了。

若能攻破成都生擒永曆,他的地位怕是能夠一舉超越吳三桂,成為僅次於洪承疇的漢人臣子。

一想到這裡,趙良棟便覺得熱血沸騰。

攻入四川來一路順風順水,短短幾日他已經打下來半個敘州府。

一路上並沒有遭到什麼抵抗,讓趙良棟對明軍的實力不屑一顧。

什麼李定國,我看是吹出來的嘛。

若是明軍兵力充足,敘州怎麼防備如此鬆懈?

趙良棟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殺向宜賓了。

在他看來明軍如果丟掉宜賓,成都的門戶將大開。

屆時他可以隨時調遣兵力直搗明軍老巢。

趙良棟在成都的位置圈了一圈,心中十分得意。

他彷彿已經看到永曆被五花大綁跪在他面前磕頭求饒的場面。

“趙將軍,營地外發現小股明軍遊騎!”

便在趙良棟沉醉之時,親兵進賬稟報道。

趙良棟咳嗽一聲,從沉醉中抽離出來沉聲問道:“哦?有多少人?”

“大概幾十人,他們來去如風,我們沒有追到。”

趙良棟點了點頭。

這就對了嘛。

好歹明軍也得抵抗抵抗,不然打起來一邊倒豈不是太沒意思了。

“傳我將令,全軍用過午飯後向宜賓行軍!今夜之前我要抵達宜賓城外!”

趙良棟急於立功,端是一刻也不想耽擱。

再說兵貴神速,萬一他啟動的慢了,等來了明軍援兵可就不美了。

“得令!”

親兵抱拳領命而去。

“永曆啊永曆,洗乾淨脖子等著我吧。”

趙良棟冷笑一聲心中發誓道:“我便要用你的人頭做我封侯的籌碼!”

...

...

“陛下,前邊就是宜賓城了。”

李定國指著不遠處的一處城池道。

朱由榔騎在一匹白馬上領先李定國大概半個馬身,順著李定國指的方向望去。

這還是他第一次來宜賓,心裡不免有些好奇。

“朕聽說宜賓是川南第一大城,又是成都門戶。城中駐軍應該不少吧?”

“啟稟陛下,城中應該有兩萬駐軍。”

李定國對於全川佈防情況了然於胸不論天子問到哪裡他總能第一時間回答。

“兩萬人啊,不算少了。”

朱由榔點了點頭。

有兩萬人在,即便清軍猛攻也能守住一段時間。

看來他們來的是有些早了,不然能夠配合守軍夾擊清軍。

不過這樣也好,可以合兵一處早做籌劃。

...

...

ps:第一更送到,求推薦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