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上仙曾在峨眉山中把三卷《遁甲天書》交給左慈,上卷名天遁,中卷名地遁,下卷名人遁。

天遁能騰雲跨風,飛昇太虛;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雲遊四海,飛劍擲刀,取人首級,藏形變身。

並教李意、紫虛、管輅卜筮之術,李意上通天文,下察地理,中知人之生死吉凶。

紫虛上人,知人生死貴賤,神卜管輅會看天文日月星辰,知周易,仰觀、風角、佔、會,肉眼通神相。”

地尼黃月英聽的魂牽夢繞,激動的不能自已,回過神後開口說道:“不錯不錯,道友所知甚詳,師尊正是蝶夢莊周的南華真人。

道友感知力真乃深不可測,那幾處微弱的氣息,都是家師南華真人,利用回魂仙術,救回來的可憐之人。

有英雄難過美人關的貂蟬,還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大喬與小喬,還有博覽群書學貫古今的蔡文姬。

最後一人正是有洛神之稱的甄姬,這些都是苦命之人,因師尊逆天改命,起死回生安頓於此,昨日已經正是加入到,貧尼的慈航靜齋之中。

貧尼秉承師尊教化天地,承上啟下守護中原文明,除了框扶正義、導正世局之外、還有著重上窺天道的修行。”

夢溪聽後心中嗤笑一聲,什麼窺視天道撥亂反正,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而且所救之人皆是三國之中有名有姓的才女美女,其中算計可想而知,不過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罷了。

想到此處夢溪盤坐於床榻之上開口道:“如今本座法力盡失,只空餘三百栽的武道修為,也沒什麼去處,不知道友可否收留在下,有幸加入貴齋否。”

地尼黃月英聽罷連忙起身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道友加入我慈航靜齋真乃上天的恩賜,今後我慈航靜齋必定可以成為,天下第一聖地。

觀道友轉世之身還甚是年幼,不如貧尼代師收徒,添為貧尼的師妹,那些師尊救回還陽之人,只能充做門人,這慈航靜齋中師尊不出? 便是你我二人的天下? 不知師妹意下如何。”

看著順杆爬的黃月英? 夢溪雙眸微眯一會兒,跳下床榻躬身施禮道:“師妹張夢溪拜見地尼師姐,今後小妹成長還要師姐多多關照了。”

隨後夢溪與地尼黃月英共同參拜了南華老仙的畫像後,正式的加入了慈航靜齋之後的一些日子裡? 夢溪賜予奴僕空間中的僕人們長生之法。

隨後逐步將其放出空間? 秘密遣送他方? 讓其秘密發展壯大。

按下此處兩姐妹各自心中的算計不表? 卻來說一說之前消失無影無蹤的主角大人。

我們的暴躁禪師張釋天? 隨著那天搖地動的爆炸,黑洞出現將其和大威天龍一同吸入洞內,隨之消失不見。

洛陽南郊入秋景象遍地黃葉? 古剎鐘聲響起,寺內僧人開始走動? 勞作早課同時進行,寺內建築加起來達數百餘間? 儼如一座小城,正中處有七座大殿及一座闊深各達七丈。

主持早課的僧人,竟然是一名年歲不足五歲的小光頭,只見其面色紅潤莊嚴肅穆,雖然身形小巧,但一身龐大氣場,將整座大殿籠罩十分瓷實。

這裡便是與慈航靜齋齊名的淨念禪院了,共為白道武林聖地,寺內所有建築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銅殿前有一廣闊達百丈,以白石砌成,圍以白石雕欄的平臺。

廣場正中處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薩騎金獅的銅像龕旁還有藥師、釋迦和彌陀等三世佛彩酌金飾,頗有氣魄。

除了四個石階出入口外,平均分佈著五百羅漢,均以金銅鑄制,個個神情栩栩如生。

進行主持早課的僧人,便是天僧周郎公瑾的師弟,有著降龍尊者美譽釋天禪師。

小禪師在禪院鐘聲響起,便早早出現在大殿之內,開始了一天的早課,今日來講的赫然是金剛經的一段。

釋天端坐高臺,開口之音便猶如洪鐘大呂一般,只聽他說道:“阿彌陀佛!今日貧僧便與眾位,講述一下金剛經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隨著釋天不斷的講述經文,整座洛陽城的上空,出現了萬道金光,地上湧現出五彩斑斕的蓮花,百姓們觸碰到蓮花後,頓時神清氣爽百病全消,連連向淨念禪院方向跪拜。

晉朝駐守洛陽的官員,見此奇異景象,早已見怪不怪,知曉乃是大神通者講經言法所致,當朝皇帝御筆親批,將洛陽城郊一千畝良田,均劃給了淨念禪宗,任其建寺修整。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平淡且無華,釋天在靜念禪院漸漸長大,逐步接收了天僧周郎的權利,漸漸滲透進去,一點點的利用傳送門,召喚神鏡派門人,入駐淨念禪宗。

這時三界之中同樣發生著一些大事。

位處於三界之頂尖強者,居於太微玉清宮的玉皇大帝,竟被人神不知魄不覺的替換掉了。

玉皇大帝全名叫做:“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替換他的赫然便是三千大世界中笸籮世界的準聖高手張昊天,亦是藍星上張夢溪的哥哥。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分三國,三國歸晉,漢朝近百年的分裂割據,造就了無數戰魂英靈。

而地慈航靜齋中尼黃月英不知道的是,誤認為夫君諸葛臥龍慘死於五丈原,殊不知諸葛亮早已被選為第三次封神之人,開啟了封神大幕。

所封人眾盡皆投入幽冥系統之中,填入幽冥界三大地府空缺,其中魏國神眾進入酆都地府,吳國神眾進入陰曹地府,蜀國神眾進入泰山地府。

三國神眾中只有關羽關雲長排除在外,魏晉南北朝直至前隋,關羽都是以毀王身份在幽冥界爭霸稱雄,民間稱其為忠義關二郎。

後至隋文帝時,西方教將其招攬為護法神與韋陀菩薩並為左右護法。

五百年過去了,金蟬子在人間東土轉世輪迴,其中有九世都被指引前往西天拜佛求經,奈何每次都終止於流沙河,被捲簾大將所吞噬。

時間流逝日月穿梭,慈航靜齋中,開派祖師地尼黃月英早已化為一捧黃土,淨念禪宗的天僧周郎也已經煙消雲散。

接管兩派武學聖地的主事人,赫然是穿越而來的夢溪與釋天,他們青春永駐,笑口常開,五百年過去了,始終不老不死不滅,被世人譽為聖地不老仙。

這一日釋天於洛陽河畔,開壇講經說法,有緣者皆來聽講,釋天經過五百年的修煉,再度證得佛陀果位,證得逍遙自在佛。

但不入靈山算不得佛門正宗,不被禪宗祖庭認可,然仙佛許久未曾現世,世人愚昧無知,人云亦云不知神佛,只認釋天禪師。

釋天盤坐雲臺之上,開口講道:“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

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

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

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經重遝,文旨互陳。

時所宗尚,皆弘秦本。自餘支品、別偈,不無其流,具如敘歷,故所非述。

夫以靈嶽降靈,非大聖無由開化。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所以仙苑告成,機分小大之別。

金河顧命,道殊半滿之科。豈非教被乘時,無足核其高會。

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五百授記,俱崇密化之跡,所以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

出定揚德,暢佛慧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軌,化城引昔緣之不墜,系珠明理性之常在,鑿井顯示悟之多方。

詞義宛然,喻陳惟遠,自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沈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失性。”

隨著時間流逝,兜兜轉轉,現如今已是大隋的天下,隋文帝楊堅也算有道明君,天下安樂太平。

釋天再度開講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

摩訶迦旃延、阿冕樓馱、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睺羅,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五胡亂華時期,釋天保全了整個洛陽不受侵害,無敵僧眾人數直線增加,基本上整個洛陽已經和朝廷沒有太大的聯絡了,而作為勝利者的楊堅對此情況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大定元年,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隨後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原,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楊堅心裡清楚得很,畢竟自己上臺登基,全靠武林聖地慈航靜齋的支援,而靜念禪院與慈航靜齋互為盟友關係,牽一髮而動全身,再怎麼說也是白道領軍人物,還有兩位不老仙鎮壓,想反抗也抗衡不了,只能不了了之。

這一天楊廣率領大軍班師回朝,途徑洛陽打算修整一番,畢竟最開始時隋文帝楊堅是打算將帝都從大興城遷都至關中洛陽的,結果經過手下調查得知,整個洛陽已經算是靜念禪院的附屬產業了。

世人都明白那句古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一山容不得二虎,現在的靜念禪院已經不是猛虎那麼簡單的了,他是一條盤亙世間的巨龍。

那名靜念禪院主持釋天禪師,可是有著不老仙稱號的得道高僧,據說禪師曾經降世時,有金龍護體祥雲開道,是為降龍羅漢轉世臨凡。

又有平定五胡亂華之功德加身,平日誦經之時,天降五彩神光,地湧金蓮,一派仙佛轉世聖人之相。

楊堅對此深信不疑,可他二兒子楊廣卻對此嗤之以鼻,哪有那麼多的神仙下凡,要是有為何還會有那300多年的戰爭動亂,不過是一群刁民庸人自擾,誇大其詞而已。

不光楊廣如此想,就連他大哥太子楊勇也是如此想到,不過楊廣還沒付之行動,太子楊勇不顧楊堅頒佈法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任何人不得侵犯洛陽靜念禪院的總部,否則殺無赦!

但是楊勇偏偏就幹了一件轟動天下的事情,就在楊廣班師回朝入駐洛陽行宮之時,太子楊勇勾結魔門針對靜念禪院發動了攻擊。

結果一個回合都沒走上,便被僧眾打的體無完膚,魔門高手死傷慘重,太子楊勇更是被鎮壓在了銅殿之內,等待隋文帝楊堅前來贖人。

楊廣得到訊息後,在行宮內大笑不止,真是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可憐的大哥你好走便是,大嫂侄女本皇子替你照看了。

隨著一道聖旨降臨洛陽,大隋皇帝令:“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楊勇勾結魔道,侵犯武林聖地靜念禪院罪不可赦,特此剝奪太子之位,貶為庶民。

特令無敵大將軍皇子楊廣,將其帶回大興都城,自即日起洛陽太守官員撤出太守府,移交於靜念禪院以做賠償,從今往後洛陽劃歸淨念禪宗所有欽此。”

楊廣接到聖旨之時,雙手一陣顫抖,就像得了羊角風一般,而太守王世充更是面無人色,面上蒼白的有些嚇人。

楊廣萬萬沒想到,因為楊勇早自己一步,針對靜念禪院發動了襲擊,卻落得如此下場,自己平白無故少了一個敵人,還白得了一個太子之位,老大貶為庶人,當然是老二接位。

這下好了不用發動政變,就可以順利繼位,還有什麼好說的,今後靜念禪院就是我楊廣的貴人,可得維護好雙方的情意,不能得意忘形,不然終得惡果,前太子楊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引人深思警惕啊。

大興城皇城內,楊堅高坐龍書案後批閱著奏摺,偶爾抬頭看看底下唯唯諾諾跪著的楊勇,楊廣站立旁邊默默不語低頭看著自己的腳尖。

就在楊廣眼觀鼻,鼻觀心走神兒之際,龍書案後的楊堅將奏摺猛的甩出,砸到了楊廣身上,奏摺上覆蓋著強烈霸道的真氣,直接將楊廣彈了出去。

楊廣誇張的噴出一口老血,臥倒於地仰望著龍椅上的楊堅,從來沒有一刻是這樣強烈的想要坐上那個位置,將上面的人踩在腳下,將旁邊跪著的人誅滅。

“父皇為何如此對待兒臣,可是兒臣做錯了什麼?”

楊廣用無比幽怨的聲音,控訴著楊堅的暴行。

“為什麼?哈哈哈,你還有臉問為什麼,明明知道洛陽那裡,早已被劃成禁地,為何班師回朝時,改道去洛陽,從而誤導你大哥,以為朝廷要動靜念禪院,從而前去打算分一杯羹。

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差點將自己搭在那裡,要不是朕忍痛將洛陽城割讓給對方,你真以為那些和尚會將你放回來,真是痴心妄想白日做夢。

那釋天禪師早已不問世事,專心參禪悟道,可是那般若堂首座燎空可不是一個好相處的,沒看到你大哥雖然被放回來,但是武功都已經被毀了。

說完了楊廣再來說說你,楊勇你真是膽大無邊,好好的太子府不待,非要勾結魔門,你究竟知不知道,咱們大隋的天下究竟是誰賞賜下來的。

你不會真的認為這天下是你爹我親自打下來的吧,真是太令我失望了,太子你就不要想了,安心做個逍遙自在王爺吧,爛泥扶不上牆啊,你也就是一個王爺命了。”

楊堅說完之後,頓時面色蒼老了幾分。

好像想到了什麼,楊堅叫住了想要離去的廢太子楊勇,隨後說道:“楊勇啊,你先不忙著回去,朕已經命人前去太子府宣讀詔書,你從今日起便不再是太子了,理所應當搬出太子府。

另外虛彥也已經十歲了,就讓他進宮來陪陪我這個孤寡老人吧,也讓朕替你教教子女,否則老楊家就快絕後了。

朕在朱雀臺旁給你立了一座逍遙王府,一會兒你將虛彥送來,就可以回去了,聽清楚了沒有啊。”

聽完楊堅的吩咐,就要邁步走出大殿的楊勇,晃了三晃搖了三搖,轉身跪下以頭鋤地道:“父皇還是將兒臣貶為庶民吧,兒子不配為楊氏子孫。

虛彥他……他被兒臣送到了補天閣拜了石之軒為師。”

聽完楊勇的話,楊堅頓時覺得天旋地轉,有種大隋即將迎來滅頂之災得感覺。

伸出手指虛點楊勇,楊堅彷彿下定了決心一般,面容憔悴好多道:“來人吶,廢除楊勇逍遙王稱號,收回逍遙王府,貶為庶人即可離開大興城,永遠也不要回來。”

楊廣頭一次覺得自己的大哥並非是一無是處的廢物,因為他也有自己果決的一面,竟然想出讓自己的兒子拜邪王石之軒為師,徹底斷送了登上皇位的可能,也是一個狠人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