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系統介面後,張曌果斷的關閉了介面,自己現在一窮二白,看多了藍瘦香菇,不如不看。

掃描功能:每次可掃描十米範圍。每次開啟該項功能,需要扣除1點源能值。

“真是一個死要錢的無良系統啊,掃描也要源能值,你乾脆弄死我算了,”張曌看罷氣呼呼的說道。

為今之計自己最需要,做的就是去往長白山地帶,做一名挖參者,多多積攢源能值,使得自己超強,這樣才能在這混亂的位面生存下去,心動就立刻行動。

張曌把自己隨身的秘籍,輕身功法:“草上飛”、“登萍度水”,體修功法:“虎嘯龍吟金鐘罩”通通放到金屬鐵盒中,打亂了九宮密碼,放回棋盤臺上,隨即把棋盤原樣裝了回去,一切恢復如初。

其實張曌最想做的,就是把儲物空間開啟,可惜現在自己只能望而興嘆,欲語淚先流啊。

時不待我,即刻出發,張曌踏出無量玉洞,順著善人渡,一路向北而行,爭取早日到達東北長白山,自己的源能值就靠那裡了。

————————————————————我是華麗的分割線!

按下兩名穿梭時空的穿越者不提,卻來說一說我們的主人公,張釋天在忙些什麼?

釋天帶領著自己那一百僧兵,帶著度化好的欽差衛隊,一路向南進發,終於在一個月內來到了終南山境內。

終南山簡稱:“南山,又名太乙仙山、中南山周南山”是“儒、釋、道,文化的發祥聖地,位於現代陝西省境內。素有“仙府洞天”,“天下第一福地”之美譽。

釋天在大相國寺的藏經樓裡,觀看過僧人“戒空大師所編撰的《長安遊記》上面所著:“終南橫亙關中南面,西起秦隴,東至藍田,相距八百裡,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終南。”

按照九宮八卦陣,釋天命令一百僧眾開始大興土木,在終南山上建設起了“神鏡寺”。

在一群武功高強僧眾加班加點日夜趕工下,一個月後神鏡派終於建設完畢,落座於終南山頂峰之上。

釋天看著眼前這些框架,滿意的點了點頭,朗聲說道:“爾等一月之辛苦沒有白費,現在本座就讓爾等見一見什麼是真正的超凡之力。”

說道此處釋天用意念開啟了,神鏡系統中附帶的,玄元劍仙宗門仙府,輕輕點選了一下接引鍵,一片紫光籠罩在終南山之上空,五彩霞光,紫霞萬丈。

一座座宏偉的建築,出現在終南山的山巔之處,看得僧眾們目瞪口呆,驚訝異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南無阿彌陀佛,掌門方丈千秋萬代,一統沙門。掌門方丈文成武德,澤被蒼生,阿彌陀佛。”僧眾們雙手合十口唸佛號,就在這一刻釋天身上出現了無量功德之光,在釋天腦後形成了一個功德金輪,修成功德琉璃體,善哉善哉!

釋天帶著自己那一百僧眾,緩步而下走到了山門處,只見山門前屹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道:“1098年,張釋天建立了神鏡寺,成為了一代宗師。”

青山含翠,殿宇雄偉,一座奇峰聳立雲間,瑞鶴幾隻,長鳴飛過,隱隱傳出了佛家歌訣。

只見山門兩側立柱之上,龍飛鳳舞的刻畫著一副對聯。

上聯寫著:“離龍坎虎修成萬劫金佛。”

下聯寫著:“寶殿巍峨已接西方法界。”

橫批寫著:“神鏡寺!”

山門外宗門林立,左側有避暑山莊,右側是雲夢閣,左側下方是洪門,右側下方是虛夜宮,最後方是藏兵谷。

一眾仙門宗主口誦傳音道:“恭喜神鏡寺落戶終南山,賀喜智深神僧功德加身,早日證得混元道果,賀!”

釋天雙手合十對天地拜了三拜後傳音給眾位宗門掌教道:“多謝各位捧場,今後可要多多走動。”

眾仙迴音道:“此言大善!”

釋天率領一百僧眾,穿過山門便看到山門內側建有一處池塘,石碑上寫道:“幻海之心,每天可進入兩次,每次需要繳納靈石4000枚,今日可進入兩次。”

石碑後有銘文道:“1、每位僧眾每日可以參與兩次垂釣。2、每次垂釣時常為一刻鍾,僧眾可在拋竿後在恰當的時機收杆即可。3、可以透過給魚販漁獲換取各種資源。”

越過幻海之心,走小道來到了中南後山,一處夢幻般的傳送光門,散發著夢幻光彩。

傳送光門外的石碑上刻著:“宗門禁地”四個大字。

旁邊的石牌上書寫著,這樣一段話,在仙界中有著許多,蘊藏著逆天靈物,卻有著讓人動輒身隕道消的危險區域,被仙界各宗聯手封鎖入口,此處便成為了宗門禁地。

宗門禁地將隨機開啟,所有優秀弟子可於本宗門傳送之門進入其中探險尋寶。

1、鼓浪仙島,位階二星(探索弟子將獲得1萬修為值)。

簡介:“無盡雲海邊緣的一座仙島該島靈氣充沛,物產豐盛。同樣滋生了諸多奇異的毒蟲猛物,等閒境界不宜入內。”

探索條件:弟子4人,至少有一名探索弟子達到元嬰一階。

探索耗時:11年,禁地內外時間流速不同,外界一天,禁地一年。

可派遣弟子為:“李元、霍水仙、張虎頭、宋小甜。”

看到上面顯示的名字,釋天沉思片刻之後道:“阿思哲你去弟子院將這四名弟子,接引至此處,派遣他們入宗門禁地,宗門為他們創造了優厚的待遇,現在是他們為宗門服務的時候了,探索後修為會自動增加,把搜尋到的物品上交即可,去吧。”

阿思哲聽罷雙手合十,躬身一禮道:“阿彌陀佛,謹遵方丈法旨。”

眾人繼續向前走去,只見夕陽西下,一條曲折的小徑通向幽靜的亭中,那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地方,正是宗門的悟道亭,山光明淨,飛鳥藏形,深潭倒影,萬物一片沉寂,只聽那悠悠山風的回聲,使人心靜怡然。

悟道亭中放有兩個蒲團,左邊的是悟道,右側的是凝體。

穿過悟道亭,便是傳道院,為弟子傳道受業解惑之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