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銓接著舉起右手比劃了一個“二”字出來,說道:

“第二,只有認識人性本惡,才能重視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視人類文明引導的結果,培養健全而又向上的人格。

在歷史的坎坷當中,人類並沒有自取滅亡。

尤其是在面對彬彬有禮、親切友善的舊減窪朋友面前,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人類明天會更好,這其中我們要感謝舊減窪孜孜不倦地建立起他們優良的社會教化系統。

人類文明是在人類智慧之光照耀下不斷茁壯成長的。飲水思源,藉此我們要感謝那些在人類教化路途中灑進他們含辛茹苦汗水的這些中西先哲們。

正因為從他們的理論智慧當中,從他們的身體力行當中,人們才有可能從外在的強制走上理性的自約,自約人的本性的惡,從而培養一個健全而又向善的人格。

可見,人性本惡,並不意味著人終身成為惡,只要透過社會的教化系統就可以棄惡揚善,化性起偽啊!”

從起源上講,人一生下來就有慾望,要吃奶,這是為了生;要吃更多的奶,這是為了活的更好。

慾望會擴大,這是因為人人都是自私的。

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人又是沒有辦法處處自私,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主動或者被動的抑制住自己的內心的慾望。

如果每個人的慾望都無限地擴大,世界是會滅亡的。

而不讓人滅亡,獲得更久,是凌駕於所有慾望之上的。

因此,人們為了不滅亡,或者說為了其他更大的利益,從而就會選擇抑制住自己內心深處的慾望。

而這就是善的起源。

從而演變成了教育!

也就是說,“人性本惡”,引人向善靠的是抑制慾望的教育與教化!

如果“人性本善”,那就發展不出“惡”了。

這就是朱銓所列舉的第二點。

正方難道是不懂這樣的論點嗎?

不!

他們只是不能懂而已!

因為順著這樣的思路,豈不是就承認了“人性本惡”了嗎?

朱銓原先可以容忍舊減窪隊將這個問題迴避掉,但是現在,為了完全消滅乾淨正方,那必須拿出來“曬一曬”。

經過了上一段平實的說理,積蓄起來的情感再一次噴發,但兩次情感**實際上是不一樣的。

因為第一次的基調是激昂,而第二次可謂是高華。

在抑惡揚善的基礎上,朱銓跳出此次辯題之囿,從更宏觀的層面看待人類的長遠發展,從人類進步角度來思考此次的辯題。

這種立論層次已經決定這最後的昇華氣勢基調的不凡。

而華麗的文字,整齊的句式為情感的迸發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渠道,而觀眾與評委順著前面的幾次氣勢起伏聽下來,必然為這樣的優美文字所折伏,而此時陳詞的最大效用也就達到了。

眾觀眾們完全被感染,掌聲更加的熱烈。

在論述階段,經過了第一段的情感噴薄,朱銓進一步論述也就更易為觀眾所接受,此時,採取相對平和的語氣可能更利於思想的傳達。

而此時,陳詞的基調也適時的調整,整體基調趨於平緩,而陳詞中特別討巧的一點是,利用舊減窪的事蹟做為論據。

“良言一句三冬暖”,臺下的舊減窪的觀眾聽到這些褒獎,恐怕心裡不轉向反方也難。

這是在臺下時,蔣建昌隨口一提的,建議在辯論時儘量的要用到一些舊減窪本身的事蹟來,從而來緩解自己在舊減窪本土作戰,對陣的還是舊減窪隊的不利形勢。

沒想到自己的隨口一個提點,居然被朱銓在最後,以這樣的形式呈現出來!

太棒了!

完美!

不僅如此,關於社會教化體系的論述無論是在可行性上,還是合理性上,朱銓提出來的東西都遠遠地超過現在已有的正方舊減窪隊的立論。

朱銓所說的這種立論的高屋建瓴使得整個陳詞在格調上都高出正方舊減窪隊一籌。

朱銓接著說第三點,道:“第三,只有認識人性本惡,才能調動一切社會教化的手段來揚善避惡。

光陰荏苒,逝者如斯,在物質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而人類的精神家園可謂是花果飄零。

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警惕,“人性本惡”這個基本的命題。

可喜的是,在東方的大地上,我們說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已經從一陽來復開始走向了新的春天。

我們也相信,透過傳統文化的精華,必將使人類從無節制的慾望中合理地扼制並加以引導,從他律走向自律,從執法走向立法。”

朱銓臺了一手華國的做法,不逃避這個問題,而是積極地去應對、去解決,頗有一種《聯播新聞》主持人的既視感。

看來跟在康光軍身邊,那是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啊!

進入結辯的主體論述部分,朱銓在說理方面的優勢越發顯露無遺。

而其深厚的學術底蘊與理論素養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第三段的論述繼承了之前的一系列論述,繼續闡述己方華國隊關於如何抑惡揚善的構想。

此時的華國隊,“只緣身在最高層”,自然“不畏浮雲遮望眼”。

這三段的論述,文字與思想達到了高度的統一,相應的思想自然有與之相配的文字利於其表達。而氣勢的高低起伏更是順應了思想的起伏。

這三段論述優美的語言,精煉的用詞,飽滿的氣勢,與深邃的思想渾然天成,可謂文質兼美;詞豐旨蓄,流暢朴茂,雄辯美辭採美兼有。

誠可謂,“氣與理勢相低昂”。

此刻,朱銓徹底在全部參賽國家揚名了!

在所有看直播的觀眾們的心裡,朱銓完美的塑造了一個華國國家電視臺主持人能言善辯的形象。

彈幕上的觀眾瘋狂的留言著,現場的掌聲也是經久未熄,坐在評審席的五位評委更是玩味的互相看了看彼此,微微點頭。

很顯然,他們對於朱銓的這一結辯是十分滿意的。

此時,結辯的三分鐘時間還有最後的十秒鐘。

朱銓深吸一口氣,厲聲繼續道:

“...只有這樣,人類才可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就像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卻要用它來尋找光明!”。”

“謝謝各位!”

譁譁譁!!!

掌聲再次響起。

經久不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