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 甄瓊餓醒了一回, 爬起來吃光了點心,還喝了兩杯水,又倒頭睡了過去。這一睡,就睡到了日上三竿。

迷迷瞪瞪的坐起身, 他呆了許久,突然叫道:“安平!”

安平早就守在外面了。昨日甄道長沒吃飯就睡下了,阿郎回來聽說此事,又把他訓了一頓。今早也是等了許久,不見人醒, 又吩咐了讓人多睡會兒, 才出門辦事去的。因而安平不敢冒然吵了甄道長, 正心急火燎呢。聽了呼喚, 他趕忙入內:“小的在!道長你可算醒了……”

他話還沒說完, 甄瓊就道:“韓大官人可還在家?”

不問個清楚明白, 他真是不甘心!

安平趕忙道:“阿郎出門辦事了, 說是下午才能回來。”

甄瓊看了看天色, 也知是自己起晚了。想了想,又問道:“昨晚那客人呢?”

“道長可是說孫郎君?似乎還沒醒,宿在主院……”安平剛說完, 就發現甄道長臉色都變了,不由嚇了一跳。這是怎地了?

甄瓊從床上蹦起來,在屋裡繞了好幾圈,猶覺心頭冒火, 狠狠一握拳:“我要出門吃飯!”

他再也不減肥了!愛吃什麼就吃什麼!

安平小聲道:“那,那道長想去何處用飯……”

這時辰,早飯估計都沒得賣了吧?

“去任店!”甄瓊咬牙切齒,擠出了那三字。他倒要看看,任店到底有何不同之處!

雖然不知小道長這是怎麼了,但是如今阿郎不在,安平也不好阻攔。只勸了幾句,好歹讓甄瓊多帶了些錢,才命人套車,出了大門。

任店位於任店街,在內城偏東,距離韓府並不算近。半個時辰後,站在了任店的大門前,甄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了一圈,哼了聲:“還不如樊樓!”

當初韓邈一到東京,可就請他去了樊樓。光看門面,這任店就大大不如樊樓!

安平簡直哭笑不得。這大中午的,店裡的伎子們還睡著呢,沒了那抹麗色,任店當然看來不如樊樓了。他只能陪笑道:“樊樓可是七十二正店之首,自然要勝任店一籌。樊樓距此也不遠,道長要不換個地方?”

任店和樊樓就差兩個路口,還當真離得不遠。

甄瓊卻搖了搖頭:“不必!就在這裡吃!”

說不定這裡飯菜更好吃呢?還是要試過才行!

安平還能說什麼,只能帶著甄瓊進了酒樓。並未在下面大堂尋座,安平乖覺的選了個雅閣。這裡的花銷自然要比樓下多些,萬一甄道長覺得貴,他就可以提議把賬掛在阿郎的賬上。雖然不知道甄道長在氣什麼,但顯然跟阿郎有些關係。甄道長又是個愛財的,不用付錢就吃這麼一頓。萬一念起了阿郎的好,消了氣,不就好了?

安平的機靈心思,甄瓊是全沒察覺。坐在雅間裡,店小二噼裡啪啦報了一大串菜名,甄瓊聽得頭的都大了,直接道:“你店裡的招牌菜,來五樣!”

只一位,五盤怎能吃得完?那夥計愣了下,卻見一旁安平對他使了個眼色,也不敢多言,陪笑道:“小的這就去傳菜。道長可有什麼忌口的?要喝些什麼?”

“沒有!不必!”甄瓊斷然拒絕。

那夥計見屋裡氣氛有些不對,立刻退了下去。

不過多時,一盤盤精美菜餚就送了上來。甄瓊看著滿桌的金盤,才發現自己點的多了,於是對安平道:“你也坐下吃!”

“啊?”安平愣住了,什麼時候他能跟主家的貴客同桌了?

“快吃!不可浪費了!”他有錢,自然能請別人吃飯!甄瓊憤憤想到。

見甄道長如此果決,安平也不敢再推辭,虛虛坐到了側面。甄瓊也不管安平,舉筷就吃了起來。

這羊肉不如朱雀門外的煎羊腸好吃。這蒸魚比不過州橋東起第四家的滴酥水晶鱠。這是啥玩意?還沒有鹿家的肚肺有嚼頭呢!點心也是王家的攢盒更香甜……

一盤盤花團錦簇的珍饈,嚼在嘴裡卻跟嚼蠟一樣。甄瓊也想不起當初樊樓的飯菜到底是什麼滋味了,只有那一道道同韓邈吃過的夜宵,牢牢記在心間。

他突然停了筷:“這幾道菜,要多少錢?”

安平也趕忙停筷,瞅了眼,小心翼翼道:“沒有點酒,這一桌應當不超過五千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正想說,不必擔心,可以掛在阿郎賬上。誰料甄瓊卻哼了一聲:“果真是來吃金盤的!”

他跟韓邈從街頭吃到街尾,也花不了五百錢。這麼難吃的菜還敢賣這麼貴,真是黑店!

這到底是嫌貴還是挑刺啊?安平都要撓頭了,實在忍不住,問了句:“道長可是有什麼煩心事?”

煩心事?甄瓊突然愣住了。對啊,他現在有什麼好煩心的?幾十萬錢的丹爐說換就換,炸了也不怕,幾千錢的材料折騰完了,還有人送貨上門。平時吃穿都不用操心,隨便動動手,就能拿一百貫的月俸,更別提那百分之十的分潤和存摺上的利息了。

他都這麼有錢了,丹房也不愁,吃飯也不愁,還有什麼可煩心的?若是連契書都不用籤,豈不是更好?

“我有什麼可煩心的?!吃飯!”甄瓊立刻運筷如風,往嘴裡塞了起來。

安平簡直目瞪口呆,這就好了?可是光看道長的吃相,似乎真的煩惱盡去了。那這一通,到底是為什麼啊?

百思不得其解,他只能顫巍巍跟著吃了起來。

一頓飯吃完,安平都沒來得及說掛賬的事情,甄道長竟然大大方方付了錢。幾千錢啊,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反正他是管不了了,還是交給阿郎處置吧。

嘆了一聲,安平盡職盡責的道:“道長可要回去了?”

“我隨便走走。”甄瓊哼唧了一聲。剛才吃得太猛了,都撐到嗓子眼了,再坐車怕不是要吐。怎麼說也是貴達四千八百錢的飯,他憋也要憋回去。

艱難的邁著腳步,甄瓊還不忘給自己打氣。都是被錢迷了眼啊,當初下山時還惦記著開宗立派呢,怎麼現在就光記得籤不籤那契書了?還是要專心煉丹,明礬那測試已經進行了二百三九十組了,就算再怎麼艱難,也該有盼頭了吧?等他提純出新的金屬,就是能青史留名的“真人”了,要取個特別有格調的道號才行!什麼契書不契書的,誰在乎啊?

然而不斷這麼跟自己說,甄瓊卻還是覺得胸口悶悶的,跟堵了塊石頭一樣。別是剛才吃太猛,吃出問題了吧?他揉了揉胸,這些天心口總覺得不太對,要不要找個醫生看看?

正想的出神,身邊突然傳來了喧鬧聲。甄瓊偏頭一看,就見一家金銀鋪前,有人吵了起來。

“你這金鐲成色不對啊!我讓人瞧過了,定然不是純金!這可是做陪嫁的,怎能不給個說法……”一個貨郎模樣的男子堵在鋪子門口,滿面焦色,大聲嚷嚷著。

守著店門的夥計也叉著腰,怒斥道:“你都買回去十日了,現在才找來,還張口就誣衊我店的名頭!快滾快滾!”

“這鐲子沒有半點損壞,還有你店裡的銘文,豈能不認?”那貨郎更急了,舉著手裡的鐲子叫道。

“沒有損壞你怎知是假的?是不是專門弄了個假貨上門行騙?”那夥計分毫不讓,張口就道。

“還不是你們說損壞就不給退換了!我就是貪圖你家首飾便宜,才上了當啊!這鐲子成色當真不對的……”那貨郎似乎都要哭出來了。

“成色!成色!你懂什麼成色?!”那夥計聽到金鐲沒有損傷,反倒更來勁了,“光憑看的就能把真金說成假的,你倒好來壞我家名頭……”

兩人爭執不休,一旁圍觀的人群中,已經有人叫了出來。

“真金不怕火煉啊,燒燒看不就知道了!”

“金質軟,能咬出牙印。咬咬看啊……”

“不成不成,有些金裡摻了鉛、錫,也能咬動的。還是當燒一燒……”

“你沒聽人家店家說了,損壞不換啊。這要是燒了咬了,豈不更沒人理了?”

“那要怎麼分辨?不還得看成色?”

“又不是上等紫金,哪能分辨的清楚。難怪這店家有恃無恐……”

一群人都想不出個法子,正待此時,有人出聲道:“不損金鐲,又能測出成色的法子,在下倒是知道一個。”

此話一出,場中不由一靜。所有人都看了過來。

只見站出來的,是個三旬有餘,頷下蓄鬚的中年男子。看起來有些文弱,身上穿著的道衣也有簡樸的很,若不是氣度不差,簡直像個東京城裡隨處可見的書生。

那持鐲的貨郎聽到這話,先是一愣,立刻露出了喜色:“還請先生指教!這可是小人全家積蓄換來的。若是假貨,實難交待啊!”

如今嫁女,嫁妝須得豐厚。傾盡家財給女兒打個金鐲防身,也不奇怪。

那文士點了點頭:“煩勞哪位取三個大小相同的碗來,並一雙筷子,清水一壺。”

此話一出,立刻有人轉身回去,取了碗筷和水來。在眾人面前,那文士先倒了一碗水,再把碗裡的水依次注入另兩個碗中,讓眾人看清楚了,三個碗能裝的水量,是一模一樣的。

隨後,他抬頭問那貨郎:“你這金鐲,重量幾何?”

“整二兩!”貨郎立刻道。

這麼重的金鐲子,難怪他心急。那文士點了點頭,又道:“可有稱金銀的戥子?”

“有有有!”立刻有人叫道,“我店的戥秤最準!這就給先生取來!”

這條街本就多金銀鋪,看同行熱鬧的,更是不知凡幾。不多時,那小小的戥秤就取了來。那文士先接過金鐲,稱了稱:“果真是二兩整,不差分毫。”

說完,他把那金鐲,放在了第一個碗裡。隨後,又自荷囊裡取出了一塊碎銀,放在了秤盤中:“恰好我這塊碎銀,也是二兩重。”

一旁人看了準星,果真不差,皆是點頭。那文士又把碎銀放在了第二個碗中,再從袖中摸出幾個銅子:“這幾枚,同樣是二兩。”

看到此刻,眾人已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這是想做什麼?

那文士卻不多話,把二兩重的銅錢放在第三個碗裡後,提起一旁水壺,開始逐一倒水。三個碗都是恰恰斟滿,不多不少。

放下了水壺,他對眾人道:“人皆知金最重,那同樣重量時,金塊自然也最小。現有金、銀、銅三樣,碗大小一般無二。若取出碗裡物事,盛放金鐲的那碗水,應當剩的最多。”

說著,他舉起了筷子,輕輕巧巧把三個碗裡的東西都夾了出來。眾人湊上去一看,卻發現放了金鐲的那碗水,看起來竟然比放銀的那碗水還少,只比放銅的稍高一線。

眾人大譁,立刻有人喊道:“果真是假貨!此店好大的膽子,敢賣假金!”

販賣假金假銀,可是重罪,抓住是要見官的!那夥計哪想到還真有不動鐲子就測成色的法子,大急道:“妖言惑眾!說得好聽,誰知是真是假?你倒是取一塊真金來試試啊!”

那文士頓時語塞,他哪來的二兩金?別說是他了,旁邊看熱鬧的也是一片譁然。一兩金可是值十貫錢的,誰沒事帶二十貫錢出門啊?

誰料此刻,一個清脆聲音響了起來:“安平,去買二兩金!”

眾人望去,就見個衣著光鮮的小道站了出來。那俊俏模樣,不知是哪家大宮裡出來的道童,如今挺身而出,砸下這麼大一筆錢,更顯得光采照人!

“啊?”安平吃了一驚,沒想到甄道長居然會在此刻出口。然而對方瞪了他一眼,他哪敢猶豫,轉身就去。反正這次出門,一口氣帶了三十貫呢,買二兩金子還是夠得。一旁遞來戥秤的店家趁機攬住了客,不多時,安平就拿著小小一塊碎金走了回來。

甄瓊接過,直接咬了一口,把那明晃晃的牙印給眾人看了:“這金不假吧?”

賣金子的店家立刻搭腔:“道長放心!咱王家的金店已開了三十載,從未賣過假金呢!”

甄瓊把金子遞給了那文士,對方感激一笑,倒空了之前放銅錢的碗,把金塊放了進去,重新倒滿了水。呼了口氣,他再次撿起筷子,輕輕夾出那塊碎金。

“當真高了!高了如此多!”有人叫了起來。

就見那三個碗中,放著真金的碗裡,水剩的最多,比那放碎銀的碗還要高出一截呢。兩相比較,那金鐲是真是假,不言而喻。

“好個奸商!”“拿他們去見官!”“不可放過!”“再測測他家旁的首飾!”

眾人頓時義憤的叫了起來。此刻,就見店裡的掌櫃匆匆趕了出來,一巴掌扇在了那夥計臉上:“你這殺才是做甚麼?!”

把那小夥計打翻在地,他謙卑的衝眾人做了個羅圈揖:“小店也從別處進的首飾,怕不是上了當,實非本意啊!這位客官,小店會賠你新鐲,退還銀錢,你看可好?還有兩位幫忙驗金的高人,也請裡面坐。小店能得此妙法,當真不勝感激……”

他的話說的分外好聽,倒是讓圍觀者的怒氣小了些。那貨郎聽說能拿到不要錢的金鐲,更是喜上眉梢,哪有說不好的?

甄瓊可沒有進店的意思,自水裡撈出了金塊,對那文士點了點頭,轉身而去。唉,現在他也是能隨手買二兩金的人了,還想那麼多做什麼……

沒走出兩步,身後突然傳來一聲:“道長留步!”

甄瓊轉頭,就見那文士追了上來,衝他笑道:“多虧道長信我,借金一用,方才解圍。當受在下一拜才是。”

“金子密度本來就跟銅、銀不同,舉手之勞罷了。”甄瓊哪會放在心上,隨意答道。

誰料聽到這話,那文士兩眼一亮:“‘密度’?這詞甚妙。道長莫不是也讀過《孫子算經》?書中雲‘每方寸之物重為:金一斤,銀十四兩,玉十二兩,銅七兩半,鐵六兩,石三兩,鉛九兩半。’故而我才想出此法……”

“哈?”甄瓊呆了呆,“道兄算錯了吧?金的密度是十九,銀為十,銅為八點五上下。按等比兌換,你那數字不是很對吧?”

對面那人愣了愣:“這還能算?”

“你沒算過?重量除個體積,不就是密度了?”甄瓊更無語了。書上看來的,算都沒算過,也敢拿出來現?

“重量”和“體積”兩詞都有些古怪,那人卻一點就通,茅塞頓開的“啊”了一聲:“倒是我不求甚解了!道長可願仔細談談此事?”

這是格物觀的東西,跟他有啥關係?甄瓊敷衍道:“還是不必了,道兄自算即可。”

這次那文士聽清了他的稱呼,笑了出來:“道長怕是誤會了,在下可不是道士,只是穿了燕服罷了。”

啊?穿著道衣卻不是道士?甄瓊這時才明白過來,為啥街上這麼多道士,原來還有亂穿衣服的啊。

“道長不必擔憂,在下姓沈名括,在昭文館任編校,絕非什麼歹人。只是聽小友所言,似對“密度”一事知之甚深,不知可與在下探討一二?”那個叫沈括的傢伙滔滔不絕,殷切問道。

他目中的好奇和熱切,確實是甄瓊極為熟悉的。想了想,甄瓊道:“我正要回家,若是沈官人不嫌棄,不如到我的丹房一敘?”

沈括大喜:“那就煩勞小友了。”

安平看著二人,雙目直愣,怎麼轉眼就一見如故了?道長可從沒邀過人去丹房啊……糟了糟了,要趕緊告知阿郎才行!

作者有話要說:  朋友們,在大宋說出“抵足而眠”就是純純的友情啊!不會有任何人誤會的。而住在好友的院子裡,肯定住的偏廂,也不用特別解釋。但是甄道長所在的大益朝,什麼“秉燭夜談”、“聯袂而至”、“抵足而眠”都變味了。

所以就成了:

韓邈→死黨突然遠道而來,找他有事。立刻讓安平通知甄瓊,出了岔子話沒帶到,損友還耍賤,惹甄瓊生氣了=泡了好久的小道會因為失約生氣了,這不是動心是什麼?美滋滋

甄瓊→突然出現個身材比自己好的陌生人,跟韓大官人摟摟抱抱去大酒樓喝酒晚上睡在一起第二天還起不來了=???!!!

這種誤會,屬於美國大妞看到中國閨蜜黏黏糊糊時產生的文化衝擊。說白了,還是怪某人上樑不正下樑歪啊xddd

宋朝的文人確實愛穿“道衣”,跟道袍有些像,但是更簡單些,屬於日常服飾。還有密度問題,《孫子算經》成書於晉代,原本就不精確,後來度量衡變化也沒重算,大家都轉述這個數值,自然就出現偏差了。

ps:寶寶要去看電影啦!今天爆更,明天隨緣吧……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