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也是領俸祿的人了, 校書郎薪俸微薄, 簡直連塞牙縫都不夠, 米芾總算也知道了賺錢不易。聽甄瓊這麼一通講解, 還真覺得國債似乎可以買買。畢竟錢在家裡放著也是放著, 給官家用用, 還能領些利息,著實划算呢。

兩人興致勃勃的聊了半天, 猜測到底會給多少利息。也都打定了主意,只待國債發行,就投錢買些。不過似這兩人一般“開通”的, 當真不多。

第二日朝會上, 趙頊面對的, 就是一群義憤填膺的臣子。

“國朝承平, 又尋得了大礦。只肖數載, 國庫必然豐盈。何必舉債?還望官家三思。”最先出列的,自然是宰相富弼。

同樣的三朝老臣, 富貴相公, 哪能見得天子如此荒唐,行差踏錯?

面對老臣,趙頊還是相當有禮的:“這次國債, 只為修繕渭、涇兩州的城池。畢竟是邊郡,羌人作亂, 襲擾邊民, 豈能置之不理?”

襲擾多少年了, 現在才想起來修城?誰不知道你是想以此地為橋頭堡,攻打河湟啊?

只是天子沒有點明開戰,重臣也不好直言。翰林學士呂公著沉著臉出列道:“官家草率行事,必是有佞臣矇蔽聖聽。借債不同尋常,若是重蹈周赧王舊事,豈不要惹得天下大亂?”

債臺高築的故事,朝中誰人不知?東周最後一位君主周赧王姬延,就是為了伐秦,向國人借債。結果一戰大敗,為了躲債只能避走高臺。這可是能導致亡國的大事啊!怎能如此莽撞?!

這罪名實在是太大了,指向誰,也不難猜。王安石眉頭一皺,出列道:“呂公此言差矣。周赧王未知勝敗,就舉債發兵,實乃不智。然官家發行國債,只為修城。且王韶言明,渭源與秦州之間,有上萬頃荒田。只要以田畝為質,何愁無法還款?”

借錢是需要一定抵押的,朝廷給出的,就是那萬頃荒田。只要田在,還怕還不上錢嗎?

聽到這話,呂公著更氣了:“修城何必急於一時?等上兩年,國庫稍豐,再修不就行了。再說了,邊郡之地,又值幾個錢?想用這等賤地換錢,君莫不是以為,百姓可欺嗎?”

“邊郡重地,豈能怠慢?正因地賤,故而一頃作價十五貫。國債待到期滿,可以領每年五釐的息錢,也可用債券換荒地。上萬頃的荒地,就能發行二十萬貫國債。屆時城池穩固,荒地亦有人墾種,豈不兩全其美?”王安石卻不惱火,有條不紊道。

二十萬貫,不是個非常大的數字,卻也不小。今年頻發水災,還有大震。賑濟出去的錢糧,就不只這個數字了。但是對於空虛已久的國庫,這確實也是個大數目。更重要的是,還牽扯到了邊郡墾荒的問題。

說是借錢修城,但是實際上,可以看做是發賣荒田,以墾荒實邊。十五貫一頃,是個低到不能再低的數字。普通州縣的上田,一畝就要二貫起。河東的熟地,一畝五六貫也是有的。這渭源的田地,一頃才要十五貫,一畝也就百來文罷了,可謂極賤。

願意把債券換成地的人,多半不會讓其荒廢。倘若都能耕種,光是賦稅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況且邊郡墾荒,對於駐兵也是大大有好處的。運糧向來佔軍資的大頭。邊郡良田越多,對於駐軍的壓力就越小。至於不要地的,也可以取息錢。一年五釐,二十萬貫,也不過是一萬貫的息錢。有鉛山銅礦在,兩年後還怕拿不出嗎?

這邏輯確實不好攻破,呂公著皺了皺眉:“秦州、渭州畢竟是險地。若是墾荒,又如何能保住田產,抵禦羌人來犯?”

“有火炮,有堅城,何愁戎狄來犯?”王安石反問道。

啊,對了!有火炮啊!呂公著的臉一下就黑了。現在可不同往日了,有了那神威炮,再修繕好了城牆,羌人想要攻入,當真難上加難。如此一來,借錢修城,質田還錢,還能引人實邊,環環相扣,著實難以辯駁。

他咬了咬牙:“總該有別的法子……”

王安石卻冷冷一笑:“國庫虧空,呂公莫不是要用百官俸祿填上?或是增加稅賦,招來民怨?”

呂公著頓時不吭氣了。再給他一個膽子,也不敢說出剋扣同僚俸祿的話。而殘民之舉,更是他這個“賢臣”碰都不會碰的。

這一番話,讓朝中的不少人,都陷入了沉默。且不說國債這事到底該不該做,只沿邊那一頃才十五貫的田地,就讓人動心。若的確是良田,利益可就沒法說了。那些坐擁千頃田畝的宰臣,興許不在乎這些邊地。但是手裡有些餘財,卻沒法換成土地,也不善經商的人,難免要思量一二。

見眾臣一時也找不出反駁的話了,趙頊也露出了笑容:“左右不過是二十萬貫。若能成事,能解朝廷燃眉之急。若是不成,兩年也足夠國庫週轉。既然諸卿無異議,這就命人詳查,田地究竟有多少頃吧。”

這一道奏書,引得朝中暗波湧動。也不知多少人,在其間奔走。

幾日後,經略使李師中上奏,王韶所言不實,哪有萬頃良田荒置?不過是當地弓手耕種的些許薄田罷了。如若不信,還請天子派人來查。

這奏章,簡直給了趙頊當頭一棒。王韶和李師中兩人同管一地,口中的田畝,居然相差如此之大。哪還能坐得住,他立刻遣人前往秦鳳路,調查此事。

如此又驚又怒的等了十來日,第二次奏對送來,趙頊看著面前那幾頁紙,久久無法言語。中官上書,良田確實有,但是無主之地只有一頃,乃是幾人所爭之地,如今訟事未休。

萬頃地變成了一頃地,還是他親自派出的內侍,查出的結果。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頃地,如何發國債?如何開荒實邊?到底是王韶欺君,還是有人從中作梗,騙他這個身處深宮的天子?!

“啥?沒法發國債了?”聽到這訊息,甄瓊傻眼了。咋回事?前兩天不還說得好好的嗎?年息五釐呢,而且還有土地質押,這妥妥是要升值的啊!

才過去半個月,怎麼就不發了?

米芾也是苦著一張臉:“唉,誰知道他們是怎麼搞的。王機宜說有萬頃良田,李經略卻說只有一頃。這還怎麼發國債?現在都吵成一團了。”

甄瓊驚呆了。就算他地理再不好,也知道一萬頃和一頃地的差別。這是能看錯的事情嗎?!

一拍桌案,他怒聲道:“一定有人搗鬼!”

“可不是嘛!”米芾也義憤填膺。原本不惦記國債還好,現在他錢都準備好了,正等著買買買呢。突然來這一手,不是耍人嗎?!

“不行,得找人問清楚才是!”甄瓊可不管什麼朝廷紛爭。耽誤他賺錢,是萬萬不成的!

渭源和秦州在哪裡,他是沒有概念,但是有人有啊!兩人立刻座上車,跑去找沈括。

沈括這些日都窩在司天監,觀天鏡督造到了緊要關頭,他可顧不上旁的了,恨不得能長在監內。對於引來朝廷紛擾的國債一事,還真沒怎麼放在心上。如今甄瓊和米芾來找,他多少有些茫然。國債又怎麼了?跟他或是面前這倆人有什麼關係?

“沈兄還不知啊?官家不是說要發國債嗎,想用渭源到秦州之間的荒田質押。可是原本說好的一萬頃地,突然變成了一頃!眼瞅著國債都要泡湯了,我就來問問,這塊地方到底在哪裡,會有一萬頃地嗎?”甄瓊噼裡啪啦一通,就把話說明白了。

沈括皺起了眉頭:“秦鳳路本為隴右之地,怎會只有一頃的荒田?!”

他是精通地理的,對於天下輿圖自然也有瞭解。渭源到秦州邊界,就有不下二百裡路。這中間只有一頃地無主之田,說出來簡直惹人笑話!

“果真是騙人的?”甄瓊一聽就高興起來,立刻道,“還要稟報官家,讓他知曉此事有人做鬼!”

甄瓊想的簡單,沈括卻不得不多想些:“然則李師中都敢說無地,派去勘察的內侍,也只說一頃。怕是有人從中作梗。若無穩妥之法,官家怕是也不會信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其中,就少不了朝堂傾軋了。天子連東京城都沒出過,連派出的親信都尋不到荒地,他又怎麼會相信自己的話呢?

米芾突然靈機一動:“不如沈兄尋些地圖,我給畫出來?”

耳聽為虛,眼見總該為實了吧?他畫工也不錯呢,還會炭筆畫,應當能惟妙惟肖。

甄瓊聞言立刻擊掌:“是這個理!不過畫還不夠,當做出沙盤才是!把山川形勢都用蠟捏出來,或是雕成木樣,擺在盤上,不就一清二楚了?”

最直觀的,不就是沙盤模型嗎?照著往上一擺,哪裡有地,哪裡沒地,究竟多大面積,不就一目瞭然了?

對於甄瓊的提議,沈括也是一點就透:“此法大妙啊!不止要做出秦州到渭源的沙盤,連帶東京城也要製出一個。官家最熟的,莫過於東京城。若是肉眼可見尺寸對比,心中自然就有了成數!”

宮中無論要建什麼,都要先繪出圖本,製出木樣,呈給天子御覽,才能動工。現在制這麼個沙盤,應當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有了目標,說幹就幹。沈括本就熟知地理,又是翻閱典籍,又是讓匠人趕工,只花了三天工夫,就把東西準備齊全,送到了天子面前。

趙頊這兩天,氣得覺都沒睡好。計劃了這麼久的國債,竟然被一棒砸了個粉碎,著實讓他渾身都不舒服。這李師中,必然是要撤職的,但是那一萬頃地,到底有還是沒有,也讓他難以決斷。畢竟一個是急於立功的邊臣,一個是自己派去的親信,該信誰,實在是個問題。若真沒有一萬頃地,他卻發了國債,要拿什麼來兌現?

沒法兌現,他又跟周赧王有何區別?天子言而無信,可是要動搖國本的!

也許是王韶急於立功,誇大其事了?王韶之前還提到,讓朝廷收攏邊郡商賈,統一發賣貨物,以此充實軍費呢。這荒地,是不是也是為了攻打河湟,找來的藉口?

正想著,內侍突然來稟,說是沈括求見。

難不成是司天監裡的觀天鏡終於做好了?趙頊精神一震,坐直了身體:“宣他進殿。”

心中略有期待,然而沈括帶來的,卻不是觀天鏡的訊息,而是兩塊蓋著布的板子。

“臣聽聞熙河丈量田畝之事,心中大惑,命匠人趕製出了兩塊沙盤,還請官家御覽。”說著,沈括親手揭開了第一塊板子,“這沙盤上,正是皇城與外城之別。宮城周七里餘,外城周四十八裡餘,就如這木樣所示。整個東京城,佔地約八百頃,一望可知。”

這確實是一望可知。趙頊見過太多次東京城的輿圖了。不論是實物還是木樣,都熟悉的不行。這麼大的一塊地,只有八百頃?那萬頃又該有多大?

心底一沉,趙頊不由皺起了眉頭。然而還未等他說什麼,沈括又揭開了第二塊板子上的幕布。一塊比東京城大上百倍的木樣,出現在面前。

上面有山有河,還有幾座堡壘、城池,看著並不熟悉,然而一旁寫著的“秦州”二字,他還是認識的。

“這竟是秦州的模樣嗎?”趙頊的目光,在兩個沙盤上來回轉動。這對比可太大了,較之一州之地,東京城簡直小的不值一提。

“一州之地,少說也有一二十萬頃地。臣雖不知從渭源城到秦州,究竟哪裡有荒地,但是一頃之數,怕是不實。渭源至秦州邊境,就有兩百裡路。再加上秦州本身人丁稀少,想來荒置的不在少數。官家也可讓勘測之人仔細丈量,獻上沙盤,不就一目瞭然了?”沈括沒有親身到過渭源,自然制不出詳盡的沙盤。但是道理都是共通的。比例尺放在那兒,還怕量不準嗎?

“定然能量準了!”趙頊已經恨恨地咬起了牙,“若是這次再有人說田地都有主,只有一頃閒田。朕倒要問問他,秦鳳路到底有多少丁口?如此多的地,賦稅莫不是被人貪去了?!”

還有王韶,也要製出同樣的沙盤,講清楚荒田都在哪裡才行。話說回來,這沙盤也挺有用處啊。繪出山川地形,可比簡單的排兵插旗要直觀多了。將來打仗,都要制這種沙盤才好!

※※※※※※※※※※※※※※※※※※※※

這萬頃和一頃,還真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只能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啊。

還有沈括是實打實的地理大家,製出了“飛鳥圖”,相當於今天的航拍地形圖。沙盤也是他在定州巡視時開始製作的,神宗極感興趣,委任他制天下輿圖。他在各地為官,堅持了十二年,終於製出了《大宋天下郡守圖》。後來遼宋爭地,他以此圖和木質模型,駁回了遼國的無理要求,捍衛了大宋尊嚴。

/">/a>)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