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嶼帝君交談後八萬年後,青水殿中。

“九河前輩看我施展這《九河九山陣》如何。”

李明右手揮舞,面前形成一陣圖,彷彿山水畫般美妙。

其下九條河流環繞,其上九座神山鎮壓。一股渾厚氣勢與流水的陰柔堅韌並存。

“不錯不錯!”九河帝君頭髮亂糟糟的,一雙眸子卻是發亮。

“明道友這陣法融入水之陰柔和山之陽剛,更兼備厚重和堅韌,乃是一等一的陣法!”

“不過單論水之大陣,小友看我這陣法。”九河帝君揮揮手,一團陣法浮現。

同樣是九條河流匯聚,卻下凝冰晶,上化霧氣,陣法中融入幻術,更增添一絲殺伐鋒芒。

在陣之一道上,李明和九河帝君算是相當,至於雷雨帝君就要略差一籌了。

彼此一番坐而論道,彼此演示陣道。

不同的陣法玄妙彼此碰撞,各種靈感浮現。

這一論道,就是足足五千餘年。

雙方都有所精進。

與九河帝君、雷雨帝君參悟陣法,李明四大最強之道之一的萬物陣道從‘水行’入手,不斷突破。

在第一次論道談陣結束後三萬年後,李明的萬物陣道已經完全媲美完整的終極陣道。

而九河帝君的雖然未成有質的蛻變,但是李明完美無比的終極陣道也給他帶來很多啟發。

“兩儀陣道、永珍陣道都已經突破,混沌陣道也有些把握,唯有心力陣道。”李明搖了搖頭,一步道君突破為二步道君難度不大,他輕易就成了。

可二步突破到三步,難度就大得多。更何況心之一道太過縹緲,如何從二步突破到三步,他也無什麼頭緒。

“道盟仙宮道藏殿之中,心力一脈巔峰道君的傳承一共有一十七門。”

“不過絕大多數和我走的心陣之道差距還是頗大。”

道盟仙宮漫長歷史中,每一時代都會有一二位巔峰道君乃是心力流,如這一時代明面上的心力流道君有酒聖、歲夢教主、行雲宮主和李明這麼四位。

但嚴格來說,包括李明在內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心力一脈的道君,都僅僅將心力作為輔助罷了。

心之世界降臨,研究些心力影響敵人的手段,僅此而已。

真正以心力類的道作為核心的,一般是十數個時代才會有專精心力一脈的巔峰道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赫赫有名的羽裳道君、飛仙聖君,都是一個時代最巔峰的道君。

前者在那一時代絕對毫無爭議的排行第一,乃是有心力和聲樂之道,一曲《羽裳迷魂曲》就是永恆帝君的也心慌。

後者,在那一時代也短暫的名列道君第一,《飛仙心劍》下也隕落了兩位巔峰道君。

不過不久之後,她被新崛起更逆天的一位道君給取代了。

“仙宮道藏殿內,最契合我的心力流道君傳承有三門,一門是羽裳道君的傳承,一位是長恨神君的傳承,還有一位是一元心君的傳承。”

道藏殿之中,李明在一條虛幻的如鏡面湖泊上懸浮,心力翻查這些法門。

作為青水殿長老,他翻譯陣道法門無需花費混沌靈液,可心力法門就沒這麼便宜的事情。

三位巔峰道君的傳承,每一門都價值千萬方混沌靈液。

“買下買下!”李明卻淡然的很。

金嶼帝君與他一番交談,也讓他知曉三力合一法門之珍貴,三力合一道君之可怕。

不過為了保密,卻不能直接給予李明太多的特權。乾脆金嶼帝君直接賜予李明十億方混沌靈液。

當然,除了這十億方混沌靈液外,李明還得到了諸多許可權,不過這些許可權都是較為隱秘的。

李明使用這些許可權,外人無法接觸探查到,故不怕外洩。

當然僅僅是金嶼帝君贈予的十億方混沌靈液,都足夠李明的花銷很長一段時間了。

三位道君的心力流傳承價值不低,可相比十億方混沌靈液相比就是毛毛雨了。

這三位道君,前兩位都是專精心力的巔峰道君,一元心君則是以心力為輔助的巔峰道君。

羽裳道君的《心力滅絕術》《幻界》和《羽裳迷魂曲》,整體手段偏向於陰柔。

長恨神君僅有一門絕學,乃是《八苦界》,乃是心力流領域的大成就,同樣是心力幻境世界。

一元心君,卻是有絕學《一元神槍》,《一心不滅》。

其中羽裳道君的實力無可爭議,她的三大絕學其他兩門也就罷了,但是《幻界》與李明的心陣一道非常契合。

而長恨神君的《八苦界》也是如此,心力能形成一界,這成成一界,便能以陣法的角度去剖析構架。

至於一元心君,他是多個時代前,芒涯國心力宮的一位宮主。不過他擅長的道,卻是包含了混沌和心力兩方面,而且還是用槍法的,對李明而言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買下三門心力法門,李明回到道盟仙宮的洞府中開始參悟三大心力法門。

不過參悟部分心力玄妙,並且融入心陣一道中,這註定是一個很漫長的歲月了。

首先李明花了三千餘年時間,參悟一元心君的兩大絕學《一元神槍》是混沌之道用於槍法,參悟其《一元神槍》的前三篇玄妙,讓李明在混沌陣道上也有所突破。

至於《一心不滅》,算是很特殊的心力護身手段,其玄妙運轉算是以混沌玄妙運轉心力,也可以算是一特殊神通,讓李明的防禦手段暴增。

一元心君在巔峰道君中實力較為一般,李明參悟的時間也較短。

而另兩位道君的傳承可就沒那麼容易。

《八苦界》,乃是虛幻世界,讓敵人沉浸無無邊的苦海內。

何謂八苦,乃是生老病死、怨憎苦、別離苦、求不得、五蘊苦。

修行者略有所成,不會老,難得病,可不成永恆,依舊有生死之大限。

與敵人之怨憎,是苦。看著親人友人一個個先於自身死去,是苦。

渴求的修行法門、寶物,得不到,亦是苦!

修行者不侷限於凡俗五蘊(五感),但看的越多,知道的越多,想要知道的也越多。

而羽裳道君的《幻界》則與之相反,卻是令敵人沉溺無盡極樂的虛幻世界內。

兩者一極樂,一極苦,算是兩極。

實話說,李明並不喜歡這兩大絕招的效果,他的道路也與這兩位道君不同。

他希望自身心之世界更真實,架構更穩。

一真實世界,有悲有歡,有樂有苦,方才真實。

純粹的極樂極苦都不是他追求的,但是卻能從《幻界》和《八苦界》汲取經驗玄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