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了缺揹著受了重傷的了無,往中軍大營回奔。

左賢王呼延玉池的斬馬刀從上而下,泰山壓頂,飆舉電至。

右賢王蘭陶莫奧的迴旋刀從外往內,飄忽無定,後發先到。

這是匈奴左右賢王的第二次聯手攻敵。

奪命雙刀,聯手必殺。

他們上一次聯手,還是在三日前的黃昏。

當時潼關守將南宮劍,以一己之力,藉助地形優勢,守在了通往潼關內城的咽喉要道。

左賢王呼延玉池的先頭部隊,久攻不下,半日未能推進一步。

右賢王蘭陶莫奧趕到,與左賢王呼延玉池就地合兵一處。

兩人率隊,首當其衝,一起向南宮劍衝鋒。

南宮劍獨立要道正中,一夫當關。

他見匈奴陣中衝出兩員大將,將手中長槍一招,背後弓弩手彎弓搭箭,瞄準來敵,蓄勢待發。

南宮劍的長槍還未落下,不料身後慘叫連天,陣營大亂。

諸葛驚濤派來協助防守的四人,俱都身懷絕技,卻殺入南宮劍身後的弓弩手中,血肉橫飛。

以此同時,潼關內城火起,濃煙滾滾。

“有內奸,潼關危矣……。”

南宮劍情知有變,未及回身檢視,兩位匈奴左右賢王的襲擊,已經攻至眼前。

他欲挺搶招架左賢王呼延玉池的斬馬刀,怎料腰身一涼,一把迴旋飛刀從身後破體而出。

緊接著一陣劇痛,令他的雙臂突然脫力,再也擋不住那把巨大的斬馬刀……。

南宮劍身首異處。

可憐這位有勇有謀的少年將軍,壯志未酬,血染黃沙。

此番這兩位匈奴的勇將,故技重施,再一次施展出聯手攻敵的絕招。

前面奔跑的兩個老和尚,居然身懷絕技,攔住了左賢王呼延玉池追擊的騎兵,他們豈能輕易放虎歸山?

所以這一次,匈奴陣中,除了奪命雙刀,聯手必殺,還有奪命弓箭的配合。

在匈奴左右賢王身後,匈奴騎兵亂箭齊發,似流星趕月,碧濤吞日,都瞄著了無和了缺背心射去。

這三方襲擊,索命奪魂,眼看急於奔回的少林雙僧,再無倖免,危在旦夕。

樹林枝椏搖曳。

兩聲龍吟大作。

五道人影,腳不點地,快如鬼魅,好似風馳電摯。

最前面的兩把劍,分別擋住了左右賢王的致命一擊。

緊接著袖風,鐵花,彎月,掀起一股滔天巨浪,將飛來的箭矢攔下。

兩把劍,其中一把好似勁風吹雪,寒氣逼人,令左賢王的斬馬刀,如墜冰窖。

另一把劍好比氣衝星斗,紫薇崢嶸,令右賢王的迴旋刀,原地打轉。

這兩把劍,竟然各一招就將匈奴左右賢王的聯手必殺破去。

其餘三人,各持兵器,也是聯手發力,將射向少林高僧的箭矢,擊落滿地。

匈奴左右賢王大驚,不知從哪裡冒出來這麼些武林高手,未知底細,一時間竟不敢往前逼人太甚。

蘭陶莫奧伸手,將迴旋飛刀接回。

他舔了舔刀上鮮血,彎腰低首,欲再次出擊。

左賢王呼延玉池伸刀,將他攔住。

“來的是點蒼派。”

呼延玉池端坐馬上,同蘭陶莫奧說道:

“這五人是點蒼派的高手,你我切莫輕敵。”

來人正是點蒼名宿,“風花雪月”四人和大俠上官鳴。

植敬堂掌門得知李世遇難,匈奴大軍逼近潼關,義憤填膺。

他派出點蒼最厲害的五人前來潼關助陣,路途遙遠,剛剛趕到,正好截住了匈奴左右賢王對少林兩位高僧的襲擊。

“一劍飛乘龍霞晚,風花雪月景傳奇”。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滄海月。

點蒼四劍,四位長者,悉數到齊,自然而然排出了防禦劍陣。

身材矮小的老人,喚作“齊老三”,他的武器是流雲雙袖,施展開來,狂風撲面,號稱“下關風。”

身材高大的老人,是點蒼派的執掌使柳萬花,手裡面持著一根精鋼樹枝,樹枝前面還開了一朵鮮花,帶刺的“上關花”。

身材微胖,皮膚黝黑的老人,手中武器就像一輪彎月,卻是吃人的月亮,叫做“滄海月”。

他們三人剛才聯手,移山倒海,激起驚濤駭浪,飛沙走石,攔住了匈奴騎兵的強弓勁弩。

點蒼四劍裡面,最深不可測的還是那個看似最年輕的老人。

他實際上年紀最大,手持點蒼鎮山之寶,“龍霞”寶劍,輕易不會出鞘,千鈞一髮之際,以寒冰凍氣,接住了呼延玉池的斬馬刀。

他的成名絕技正是“蒼山雪”。

點蒼四劍,當真名不虛傳。

當時在蒼山,點蒼四劍考較李世武藝時,差一點惱羞成怒,要使出真本事讓李世認輸,全靠植敬堂先行化解,否則兩虎相鬥,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然而,剛才襲擊少林高僧最危險的武器,其實是蘭陶莫奧的迴旋飛刀。

還好點蒼後起一輩高手,“暗香疏影”上官鳴也來了。

他的以氣馭劍深得植敬堂真傳,一招“紫氣東來”,劍氣縱橫,封住了蘭陶莫奧的迴旋飛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官鳴原本以為李世要同他競爭掌門之位,耿耿於懷,此番得知李世身亡,終於放下成見,主動請命,與點蒼四劍一同下山,抗擊匈奴。

這五人同時出手,解了少林雙僧之圍。

他們並不戀戰,趁匈奴騎兵還沒回過神來,迅速護著兩位高僧,往中軍大營退去。

匈奴左右賢王剛要再追,後部大軍,鳴金收兵。

單于塗今日連勝兩陣,拔除了費允年設在黃河岸邊和山林密道的營寨,僅剩下中軍要道大營還未攻克。

他並不急於一時。

他遠遠地在後方望見,奔回中軍大營的都是些殘兵敗將,老弱病殘,更是躊躇滿志。

他令左右傳令,各部就地安營紮寨,對費允年的中軍大營形成合圍之勢。

“費允年,自不量力。等我軍約微整頓,三面夾擊,定能讓其潰不成軍。”

點蒼四劍同上官鳴將少林雙僧救回。

了無大師斷了一臂,失血過多,昏迷不醒,了缺忙著在一旁救治。

費允年對前來相助的武林人士表示謝意,然後說道:

“匈奴騎兵雖暫停進攻,令我方有了喘息之機,但恐怕他們接下來的攻勢,會更加猛烈,此處不宜堅守,只能布做疑陣。”

“匈奴勢大,我但求盡力,在秦嶺要道拖住匈奴騎兵,延緩他們後進之勢,給京城多一分準備時間。”

他執劍在手,環顧四周,大聲說道:

“各位英雄,各位將士,儘量在殺敵之時,保全性命,且戰且退。大營若不能守,各位可隨我退往身後秦嶺高地,擇機突圍。”

他令快馬將戰報往京城傳遞,營寨四周點起狼煙。

一時間,費允年的中軍營寨煙霧瀰漫,令對面匈奴不辨虛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