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城下,羌笛連營,橫陣亙野。

匈奴單于塗,殺了潼關太守楊仲祭旗,點起人馬,浩浩蕩蕩往秦嶺進發。

他得知費允年分兵三處,分別擋在了秦嶺要道、密林和黃河堤岸時,勒馬仰天,哈哈大笑:

“我太高估了這個費大將軍,他只有屈屈三千人馬,居然還分兵禦敵,豈不自尋死路?”

單于塗揚起馬鞭,環顧身後眾將:

“先鋒何在?”

手持骨朵金錘的先鋒大將,谷蠡王赤力木挺身而出:

“末將在。”

單于塗揮鞭,遙指前方:

“你率領本部人馬五千,由諸葛堂主輔佐,摧毀費允年的中軍大寨,一鼓作氣,揚我軍威。”

他又對左右賢王說道:

“呼延左賢王,你率隊進攻黃河岸邊;蘭陶右賢王,你率隊進攻山林密道;我自帶中軍接應,大家一起在敵軍中營陣前匯合。”

匈奴眾將得令,一時間羌笛鼓樂大作,戰馬嘯嘶,往費允年三處營寨殺去。

先鋒赤力木,遠遠望見秦嶺山前,有一隊人馬攔路,不過千人,利用樹木荊棘,製成拒馬,圍成一圈。

外圍拒馬之後,便是費允年的中軍大營。

赤力木欺對方人少,毫不懼怕,指揮手下騎兵往前衝殺。

先行的匈奴騎兵訓練有素,衝到外圍拒馬前面,轉彎折行,只繞著尖木,向守軍放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費允年的守軍用盾牌遮擋箭矢,彎弓回射,塵土飛揚,雙方相持不下。

赤力木奮起神威,拍馬趕到,由下往上,撩起骨朵金錘,將中軍正前方的拒馬挑上空中。

那根拒馬是由整棵樹木捆紮尖銳木樁製成,少說也有數百斤重,被赤力木一錘擊向空中,掉落下來,摔得四分五裂。

他身後騎兵紛紛叫好。

匈奴畢竟人多,挑開攔路拒馬,中軍陣前被赤力木率隊開出一條路來。

廄馬連山,殺聲震天。

守衛拒馬的將士,擋不住匈奴騎兵的一陣衝殺,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赤力木一馬當先,將攔路守軍掃開,指揮身後鐵騎,往中軍大營衝鋒。

中軍營前,遠遠站著四個道士,為首一人,白鬚飄揚,對著赤力木的戰馬,遙擊一掌。

一股颶風沖天而起,飛沙走石。

那戰馬衝鋒之勢,被颶風生生阻住,再也不能往前半步。

赤力木縱橫草原,哪裡見過這等功夫,勒馬不敢往前,透過風沙,定睛一看。

那為首道士只是一個老人,瘦小而蒼老,卻似乎蘊含著無窮能量。

“難道是妖術?”

赤力木不信邪,將手一招,身後數千匈奴騎兵繼續朝著白鬚道士衝鋒。

白鬚道士身後一個高大瘦削的年輕道士,拔地而起,突然失去了蹤影。

赤力木只覺得眼前一花,衝上前的騎兵紛紛落馬,居然是那個瘦高道士,施展輕功,將匈奴武士,紛紛擊落。

這個道士用的輕功是“扶搖直上九萬裡”,正是百里求賢坐下二弟子,淡飯道長。

好在匈奴陣中不知何時出現了一條鎖鏈和一把銅錘,將這個輕功極高的道士攔下,匈奴騎兵得以繼續前衝。

白鬚道士身後還有兩人,一左一右,身形浮動,避過馬群,卻分別向赤力木襲來。

擒賊先擒王。

左邊年長一人,掌風起處,落花繽紛,讓赤力木的戰馬東倒西歪,連連後退。

右邊一個青年道姑,拂塵舞動,撥開赤力木骨朵金錘,似千萬花朵,直刺赤力木雙眼。

這兩人身手俱都不凡,赤力木大驚失色,正不知該如何應對,他身後閃出兩人,擋住了左右來襲。

一個胖子,手持蛇劍,正是劍如蛇古萬,他挺身而出,擋住了左方的年長道士。

那道士是百里求賢坐下首席大弟子,粗茶道長。

他的落花掌法功力深厚,與劍如蛇古萬鬥得旗鼓相當。

另一邊是一個紅裙女子,手中持著一把摺扇尖刀,紅光起處,破了清湯道姑的百花拂塵。

紅裙豔刀,沐仙兒。

赤力木見諸葛驚濤帶來的人,個個身手不凡,心中稍安。

他催動戰馬,指揮騎兵繼續往陣前衝去。

他要率先攻破費允年的中軍大寨,取得頭功。

擋在最前方的白髮道士,紋絲不動,穩如泰山。

他身後一陣弓弦聲,箭矢齊發。

餘震白、雷有同和慕容緣帶著軍中弓弩好手,紛紛放箭,反射匈奴。

箭矢鋪天蓋日。

衝得快的匈奴騎兵,人仰馬翻。

赤力木去勢不減,單手舞動骨朵金錘,撥開箭矢,從懷中摸出一條絆馬索。

那條絆馬索由銀絲製成,牢不可破,兩頭套著圓石,可以套馬捆人,令潼關城前的大將鄭擒虎吃過大虧。

絆馬索快速旋轉,對著白髮道士扔去。

白髮道士正是百里求賢,他老當益壯,守在營前,目光如炬,盯著飛來之物。

他將手一招,快如閃電。

那根快速旋轉的套馬索竟然被他抓在手中,兩個石頭相撞,再也飛不起來。

百里求賢如法炮製,將手中套馬索往赤力木扔去,去勢猛烈,聲如雷鳴。

赤力木不敢硬接,偏轉馬頭,在馬上鐵板平橋,讓套馬索從他的鼻尖飛過。

他身後一個騎兵,躲閃不開,被這根套馬索掃中,連人帶馬,削為兩段。

套馬索去勢不減,繼續掃蕩,幾個匈奴騎兵被兩個石頭擊中,腦漿迸裂。

匈奴陣中一位高大威猛之人,騎在馬上用一根短戟上挑,接住了快速飛旋的套馬索。

他座下戰馬一聲長嘶,後退三步。

“哼……。”

“百里求賢,好深厚的內力。”

藏在匈奴陣中的諸葛驚濤,終於出手。

赤力木見前方百里求賢神勇,自己衝不過去,心生退意,突然聽到陣後一陣急促的鼓聲,立即調轉馬頭,指揮士兵,往兩旁閃去。

劍如蛇古萬招呼紅裙豔刀沐仙兒,也隨著匈奴騎兵,往一旁閃開。

匈奴擅射,單于塗親自帶領大軍殺到,見赤力木衝不破寨前防守,命令手下放箭。

一時間,亂箭齊發,朝著中軍營寨,呼嘯而去。

百里求賢的三位高徒,衝入匈奴陣中,來不及退回,只見漫天弓箭來襲,無處躲避。

淡飯道長飛身護住清湯道姑,背後被數十支弓箭射中,當場吐血而亡。

百里求賢怒見淡飯身亡,沖天而起,在空中連劈數掌,將下落的弓箭盪開,饒是如此,粗茶道長和清湯道姑兩人,仍舊受了箭傷。

兩軍交戰,比不得尋常比武,弓箭往往是戰場上的致勝利器。

一千人對抗一萬餘人,若不是餘震白等人箭術高超,令匈奴騎兵不能衝鋒,百里求賢帶著清風觀高徒依舊擋不住匈奴鐵騎。

單于塗命令赤力木,藉助弓箭的威力,再次衝鋒,勢必拿下中軍大寨,直取費允年項上人頭。

匈奴騎兵略作調整,再次向寨前衝去。

百里求賢折了二徒弟淡飯,周圍士兵非死即傷,千人僅餘數百,眼看不能支撐。

此時中軍大營,一位白馬將軍縱馬而出,手中寶劍直指前方。

“各位英雄豪傑,各位將士,大丈夫以馬革裹屍為榮,此番能與眾英雄戰死沙場,也是平生一大快事。”

來人正是大將費允年,他已無兵可調,親自上前,和百里求賢等武林人士並肩作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