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功勞比只殺死敵國的王孫貴胄都不差,但最後究竟這村夫卻只做了個小校,這裡面要說沒什麼問題怎麼可能?

當今陛下可不是他爺爺惠帝,那位先帝爺是真正的長於深宮婦人之手,而當今這位陛下不但老早就出宮建府,而且還是跟著那老賊徐渭學了好幾年的軍伍之事。

而軍武當中的大忌就是賞罰不明,當今這位絕對稱得上英明的皇帝,以往也不曾有過這般的異樣,這次又如何會對一個有用之人的功績視而不見?

要知道,那位陛下之所以會被盛傳英明,可不單單是他登基的這些年,勤政愛民又不失皇帝的狠辣果決,年年操作下來卻是使得原來有些垂暮的大燕,卻是又有了回春中興之象。

還是這位陛下,還有兩個為人稱道的聖名之處,一者是就是從軍營中帶出的賞罰分明,二者就是聞名天下的求賢若渴。

雖然張知府很看不起武人,但是他又不是傻子,如何會不明白一個“傳說級”武夫,對於任何一個君主的價值與誘惑?

掌握了這種級別的武夫,這可不單單是有一把能殺人的神兵,能夠為之開疆拓土、鎮守四方、甚至威懾諸敵。

更恐怖的是,一旦真確認了這武夫有那“傳說”之中的實力,那這武夫很可能瞬間就會名聲大噪,而且愚民卻是最愛傳這些玄乎其玄的東西,即便不用史書記載,只要這幫愚民不出現斷代,那這種級別的武夫是會被當傳說故事世代傳唱。

而如果皇帝重用了這匹夫,很輕鬆就能隨之在民間揚名。

世人皆有慾望,不是為名便是為利。

這皇帝已經富有四海了,整個大燕說起來都是他家的,那這位陛下金錢勤勤懇懇多年肯定不是為了利,或許是為了重振大燕江山,但誰又能說其中沒有名留青史的心思?

而這留名史冊卻也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做到的,歷朝歷代卻是不乏勤奮英明的君主,但是若無天時地利給他發揮的空間,他也就只能勤勤懇懇做個名不見經傳的守成之君。

也就是說,當今這為陛下雖然盛名無比,但是整個大燕的環境也算得上是海晏河清,而大燕的版圖也早就在開國之初時,差不多到了擴張的極限,內政方面的話,大家歷朝歷代都是那麼幹,只不過幹的好壞區別罷了,要想在這方面搞出些個名堂名留青史,哪兒有那麼簡單?

是以知府現在看來,如果那武夫真有這傳說中得實力,豈不是送到當今皇帝面前的一條留名青史的捷徑?

但現在這有是什麼狀況?

皇帝不需要太重視,只需要做到有功賞、有過罰? 那武夫就斷然不至於立了那麼大的功績? 卻獲得一個小校之位,本該借此事揚名天下的,到了現在卻依舊籍籍無名。

這就讓張知府很是納悶? 即便按那武夫不會做人的性子? 不討人喜什麼的。

在當今陛下也不會為了這麼一個武夫? 破除了他聖明君主的光環啊,殺死莽溪一族二公子,這個與大燕而言有著特殊意義戰犯的功績雖然不小,但卻是還遠達不到功高震主的程度,這一向賞罰分明的皇帝? 在明知內情的情況下? 為何還會在車人身上失了水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將軍拉我來到底意欲何為,總得有個說法吧?”想不明白,張知府也就索性不想了? 畢竟他也清楚這郭威告訴自己的肯定不是全部,在推演條件不全的情況下,這般胡亂猜測確實很容易? 就如同先前一般想當然、然後搞岔了的。

反正已經意識到貌似踢了鐵板,而且還被人抓了現行,現在主動權又不在自家手中,張知府索性也逐漸安穩了些,畢竟以武人大多暴躁的脾性,再加上那村夫的身手,自己現在還能活著也算是一種幸事了。

看樣子對方多半也不想輕易把事情鬧大,要不然就郭威說的那種程度,有被算無心之下,打進自家府邸屠個三進三出應該卻是無人能擋。

畢竟蠻族那些士卒什麼水準之府還是瞭解的,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大規模軍團對陣完全就是一盤散沙。

但是小股蠻人的戰力還是相當強悍的,卻是能與小隊的邊軍五五開,不是環境在特殊一些,諸如在山嶺、溪流之間開戰,那麼那些蠻人的戰力將成倍提升。

近千的蠻人,那怎麼著也能與500邊軍打成平手,而有心算無備的話,500邊軍卻是能攻下整個雲溪城的。

這可真不是張知府不通兵事胡亂猜測,雲溪城固然是不小,但是城中的守軍也相當有限,隸屬於邊軍一部的城防營滿打滿算也就兩百多不到300人,外加城內的三班衙役兩百多人,這總共也就五六百人,而且還要分別駐守關要之地,與負責城裡的治安巡防,確實沒可能所有人都成天扎堆在一起的。

而且駐守城池的都是些什麼人?大都是邊軍當中退下來的,不是與人交戰當中受了輕度的傷殘,不宜在正面戰場上衝殺的殘廢,就是已經老的能勉強拎起刀槍的老卒,靠這些人還是分散開的話,確實是沒法兒對付五百精銳邊軍。

大燕這時代可沒什麼軍人退伍一說,要麼你就立功受賞直接平步青雲升上去,要麼你就一直在軍營待到真的拎不動刀槍的那天,朝廷卻是會想辦法給你一條活路。

大概就是你幹到退休年齡真幹不動了,然後大燕朝廷給你安排養老。

這個習俗卻是從大燕開國之初就流傳下來的,雖然這對於朝廷財政與那些個一生征戰的士卒看似都很不友好,但這慣例出現卻是有著其必然性的。

當年大燕立國之初,那卻是前朝崩塌,中原大地八路諸侯連續亂戰幾十年之後,才被大燕太祖重新又逐一平定,最終建立大燕朝才使得中原又重新復歸一統。

幾十年各路諸侯亂戰下來,那真是給中原殺了個十室九空,那田地自然也荒蕪的連綿不絕。

很多人當兵就是為了混口能活命、餬口得糧食,大燕重新一統之後是不用征戰吧,但是那些個家中只剩一人的士卒,朝廷要怎麼安排?

這要是一個兩個的倒還好處理,但這種功勳不足夠上位,而且又沒有家人牽掛的普通士卒,在當時那是大有人在,朝廷又怎麼可能放心把這些只會殺人的傢伙放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