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尊,可曾聽聞過: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說話時,郭威的臉色卻是轉為有些不明所以,但眼神卻是看向了大帳頂部留給篝火的煙囪裡頭下來的天光,似乎有了幾分迷離與一絲嚮往。

“這不是小說家的無稽之談嗎?”府尊卻對這句話頗為不屑,就算他再不瞭解、軍旅以及武人,但是府裡的看家護院還有手下的衙役、捕頭,大概都有點兒啥能耐,知府大人卻還是有點兒數的。

而那被稱武夫們,稱之為‘大燕軍神’的前大將軍徐渭,最為人稱道的經歷,不也就是在幾十個戎狄騎兵的追殺之下逃生嗎?

而這位徐渭大將軍,不出意外那註定是要載入史冊的存在了,連他尚且都只有這種程度,大燕自從起家開始到蕩平四方真正立國,再到這成基立業百十年,這徐渭絕對算是武夫中的第一人。

雖說徐渭不是真的以武力揚名,算是個智勇雙全的智將,但他的無力在大燕百多年歷史當中也絕對算是名列前茅的。

單論武力的話,或許只有開國之初,那位一雙鐵錘鎮八方的開國大將軍牛有德,或許能在武力上穩勝局為一頭。

但那位牛大將軍卻是以能打能殺的勇力著稱,擅長的卻是帶頭衝鋒陷陣,一身鐵甲、一雙銅錘,外加跨下一批‘追風逐月’,戰場正面對敵在那個時代卻真是幾無抗手。

但是智略方面,那為追隨太祖南征北戰的牛大將軍卻是幾乎一竅不通,能單憑藉一身莽夫之勇,躋身大將軍高位,可見其武力之高。

但是人力經終有盡時,又有言:“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亦或是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那位擅長率領麾下士卒一往無前,馬踏聯營、一生破陣無算的牛大將軍,最後卻也是死在了衝鋒的路上,馬太好速度太快、戰前喝了點兒小酒人太興奮,沒有控制住馬速。

卻是衝鋒途中,一下子與所帶領的前鋒脫節了,獨身一人陷入敵陣,為幾十人的步兵所圍困,那是胯下駿馬不能揚蹄,手中大錘染血無數。

最終卻還是在力斃五人之後,被四面八方而來的破甲錐給刺成了馬蜂窩,暴斃於時有天下第一神駿之稱的“追風逐月”背上。

別以為力斃五人沒什麼了不起,隨便一個厲害點兒的將領都能隨手打死幾個小兵。

那卻是要結合當時的具體狀況來看的,那位牛大將軍衝的太快,敵方又有意分割他與麾下士卒的結合。

那是派出了精銳當中的精銳去為圍剿他,就連兵器都從長矛刀槍換成了專科那一身重甲的破甲錐。

在幾十精銳甲士的圍攻之下? 人太多、屍體太多馬兒卻是起不了步,只能慌亂的載著主人在原地來回搗騰。

可以說當時的牛大將軍已經不是什麼騎兵了,也就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 比之步兵位置高了些罷了,失去了騎兵高速的衝擊力,又沒有後援被重兵圍困。

可以說身周真是每一秒,都有七、八、十來杆破甲錐一同向他刺來,要不是內圈的圈子實在太小? 實在沒法兒讓太多的人一起加入圍攻。

那這位牛將軍,怕是第一時間就能被刺成馬蜂窩。

就這種情況? 饒是他把你手中鐵錘舞成了銅牆鐵壁、水潑不進的狀況? 全力防守的話或許能多活一會兒,畢竟那一身在戰場上無數次保住他命的中重甲? 可是太祖為了這位心腹大將,頗為費心? 耗時耗力籌集珍貴材料? 又請了當時有名的大匠鍛造而成。

即便手持專用於破甲的破甲錐,士兵又都是精銳? 也未必就能一擊建功。

但這傢伙喝了點兒酒,腦子有些不清楚? 非但沒有全力防守,還想著如同以往一般殺出去。

結果就是以傷換傷的打法? 錘子只攻不守舞的虎虎生風? 力斃了五人之後? 他自己也被十多條破甲錐刺成了刺蝟。

但這人雖然死了,他這種悍勇的表現,卻是已經足以躋身青史名將之列,開國之後更是被大燕百姓給神話了。

就是張知府,亦或者說是大燕人普遍認知的武力巔峰的存在了,而這種存在對於張知府來說,卻是沒啥大不了,要對付這種徒有一身勇力卻沒什麼腦子的武夫,張知府自認為他能想到的辦法不要太多。

既然連武力巔峰的存在都沒有放在心上,那他又豈會把一個或許有些本事的村夫放在心上?

而現在這郭威說的是什麼?

莫不是昏了頭?

大家都是見過世面的朝廷中層官員,如何會有如同那群漁民一般人云亦云的說辭?

還把那小說話本中的戲言,拿到這麼正式的場合來講,在張知府看來完全不合時宜。

畢竟這句話貌似和現在二人所要商量的,這次的這件事兒沒啥關聯不是。

還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這種事兒,大都就是古時以鵝傳鵝留下來的傳聞罷了,漁民百姓信以為真圖個樂呵也就罷了。

但你作為朝廷一方大將,身為武人你即便想給武人臉上貼金,但也請說點兒靠譜的好伐?

那種人到底存不存在,你、我心裡沒點兒逼數?

“呵!遇到這林大喜見識過他手段之前,我也是與府尊一樣的看法,畢竟自古相傳的那些能力破千軍、馬踏連環的神將,卻是與我等現實當中得武人差距甚大。”

見到張知府直接否定了,而且還一副很是不能理解,自己為何會走出如此荒謬之語的樣子,郭威也懶得多解釋,索性按他自己的節奏接著往下講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哦?莫不是此人還真有這般本領?”

這話張知府問的,卻是臉帶幾分明顯的譏嘲與不屑,明顯不是想認真發問,探究些什麼。

“雖未有傳說中的那般誇張,但也實非普通人力能及!!!”張知府問的不認真,郭威卻是直視著他一臉認真的回應了他。

“……”張知府陷入了徵愣、考量,卻是在思索郭威平日的為人,以及此事當中他是否還有什麼自己看不見的好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