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會議整整開了一下午,期間小太監們去換了四次茶水;有眼尖的發現幾個文書寫的文稿都壘得快到膝蓋,吐了吐舌頭,忙低著頭小跑出去了。

太陽快下山前朱由檢終於聽完了大部分人的意見,總得說來大家總算統一了思想:崇禎一年二、三月間大明崇禎皇帝與林丹汗見面,具體時間地點雙方再約定。

透過決定後,朱由檢命禁軍與殿前直軍配合在年前拿出的初步軍事應對計劃,一月底拿出詳細計劃;同時要求參加制定計劃人員取消假期和外出,如必需外出需軍法處和東廠相關人員陪同,直到計劃完成為止。

有些文臣原還想爭取參加制定計劃,但一聽到此苛刻條件都閉口不言。

散會後,朱由檢讓人請四位老閣臣去西暖閣一談,與會各人均會心一笑離開了乾清宮,只有孔運貞看著幾位閣老約駝的背影黯然傷神而去。

兩天後內閣發出邸報:一、內閣四位閣老將崇禎一年大朝會宣佈引退,進入諮政院;二、崇禎一年內閣成員將增到七位,要求推舉六位入閣人員由皇帝挑選四位入閣,皇帝有權獨自確定另一名入閣人選;三、崇禎帝將與蒙古可汗約定會面。

邸報一出,頓時議論紛紛,不知其中意圖,不過大明內部各方勢力都將重點放在內閣人員的產生上面了,而忽視了其他兩條訊息。

大明政治局會議三天後,林丹汗在庫庫和屯(歸化城,林丹汗使用了蒙古名,又譯為:呼和浩特)收到了信使帶回的訊息,十天後明使遞交了正式國書。林丹汗與幾位親信討論幾天,也寫了封國書送明使回國覆命。

年底蒙古草原的東部、南部聽命於林丹汗的各咯爾咯部開始調動。

盛京的皇太極新年時才得到情報,對比年前收到遼東四個咯爾咯部落西去和幾個歸附的部落為了爭奪空下來的地盤發生了爭鬥訊息,正準備一月中出擊的皇太極氣的差點吐血。

計劃沒有變化快!不得已皇太極在新年期間又召開了一次會議。

最後謹慎的皇太極決定採取保守戰略:趁明皇北上,南明京城空虛時突襲,讓南明皇帝回軍,達到破壞和談目的,同時打擊南明軍力,削弱南明國力;後金主力取消突襲呼和浩特任務,改為鞏固了朵顏故地的地盤,再聯合友好蒙古部落與林丹汗決戰;出發時間定在一月十五日出兵。

朱由檢在十二月底才接到林丹汗的回應,那時他正忙得不可開交;看到林丹汗約定的會談地點哈哈一笑,讓明軍立馬按制定好計劃對應。

薊遼的孫承宗接到計劃正是新年,邊按習慣往西、北派出探馬;他思考再三,沒將計劃告知駐三屯營薊州鎮總兵朱國彥,只是提醒後金可能

來襲,要他注意防範;將祖大壽帶的關寧騎兵秘密調到山海關,孫祖壽到山海關一看,代替楊國柱駐守在這裡山海關趙率教部已不見蹤影,城上的步兵是皇莊穿著軍服的民兵,只留下一隊交接防務的騎兵。

宣大的孫傳庭離北京得近,反應確最慢,在新年後才往呼和浩特派出了約定的五百騎兵做協調人員,向西北、東北派出探馬;步軍一部在林丹汗協調人員帶領下往約定地開去,一部分熟悉馬技的皇莊民兵扮成騎兵同行,黑雲龍的宣鎮主力隱秘開進到北京昌平。

三邊的洪承疇下令圍剿各部與太原鎮配合將王自用部驅趕到白水縣與王二部匯合,在崇禎一年元旦夜發出了“斷劍”訊號,暗藏在二王身邊的東廠探子當場刺殺了這兩位農民軍首領引發混亂,埋伏在邊上的官軍將義軍剿滅一空;幾位暗探亂軍中一個也未倖存下來,其身死慘狀令官軍們動容不已;將其屍骨埋在穆桂英掛帥的山崗上,並立碑留念。

太原鎮完成任務後簡單休整,在總兵侯世祿帶領下一路北上,西安鎮在副總督楊肇基帶領下也北上榆林,留下當地留守部隊打掃戰場;因為榆林鎮大部隊節後將秘密北出,西安鎮是要去補榆林鎮空出的防區。

禁軍方面藉口皇帝北上,留兩鎮配合殿前直軍做北京防衛,元旦節後全部開出兵營不知去向,兩隻騎兵鎮一隻駐紮在小湯山,一隻調到薊州縣城附近。

殿前直軍則派出一衛先出行到昌平打前站,其它衛任在京城未有動靜。

各方勢力對東亞兩大巨頭的會面屏住呼吸,都在等待蒙古草原新的走向;除了與會的兩位大佬知道會談確切地方,其他人只知道大概時間、大概範圍。

時間一久,關注期過了(古代也有這狀況)再沒人關心那兩個頭被驢踢了的皇帝在哪裡會談了;只關心自己一年的收益如何,希望來年更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由檢一直在忙,年底要去各位太妃、前皇后張嫣那坐坐、聊聊天;當被問道為何三位后妃還沒懷上時,還得打哈哈敷衍過去,說明年一定努力云云,羞得隨行的三位佳人臉紅不已;據說回宮後,懂醫的周後喊幾位太醫在坤寧宮研究了幾天調理身體的方子。

朱由檢還把自家的親姐妹三人喊道了乾清宮中小聚,特別是和三位駙馬爺聯絡下感情、交流下心得,聊下崇禎一年的一些商業方向和計劃。

當然在禁軍和殿前直衛軍開拔前,朱由檢秘密到各軍營探訪;接見各部隊主官、優秀軍官、訓練尖子等,聽取各部隊訓練報告和總結會,順便和官兵們吃吃飯、看看他們自導自演的節目;還得去錦衣衛、東廠的總部,兵工廠、科學院、講武學院第地走馬觀花的視察,擺見見這些部門的各路大神們;

被那幾天繁忙的行程累的朱由檢喊出了不做皇帝的話語,嚇得總管太監曹化淳忙賠罪不已;他終於明白徐應元交接時如釋重負的表情的深刻含義,覺得朱由檢這個總管確實不好當。

好在朱由檢感嘆過後沒退位讓賢,繼續樂呵呵的當著皇帝。

年二十四,參加了內宮年會總結,當銀作監掌說出今年支出兩千八百五十萬年兩,在場的太監和文職官員驚呆了,是被龐大的支出嚇呆了;當聽到每項支出的大數時又覺得應該出,只有幾位文職官員在一邊思考著什麼。

最後說道收入:商稅加礦稅不到五十萬、茶稅和鹽稅更少加起來不到一百萬、農稅進戶部不計;當然內庫還有三千萬白銀數字沒報出來,只說了三十萬。

這下會場可鬧開了,特別是幾位文職官員,如孫元化、畢廠長都目瞪口呆坐在那裡,更不要說從戶部借調的文職官員們。

大明每年那麼大的鹽和茶的消耗怎麼才這麼點,兩年前鹽稅還收了兩百五十萬兩,這裡面問題太大了,必需嚴懲一些貪官汙吏。

朱由檢聞此言都只淡淡一笑,有問題就解決,但也得先過年啊。

這些訊息故意是他安排在內部先透露,這樣與會的一些有心人會想到和相關人溝通此事,那朱由檢就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朱由檢知道在崇禎一年支出將更多:最主要是龐大的軍費和重工業建設支出,所以必需找到財政收入新的突破口;崇禎一年將整頓商稅、鹽稅、和關稅,這是朱由檢在新的一年財務方面對自己的要求。

在兩皇峰會後,趁著北部休戰期開始整頓南部大明河山,這是朱由檢的在新的一年最大的任務,複雜、艱鉅,但必需去做。

這年的年三十皇家家族聚會,在京的親王們大開了眼界:除了傳統的宮廷音樂、舞蹈外,還有兩人對話(相聲)、信王府保留節目——舞臺劇,這些都是取材講武學院派系鬥爭、禁軍改編忠君思想、邊軍改編保家衛國的故事,適合皇族觀看。

這些節目的表演讓宮裡的老太太們和王爺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抹淚無語;看到節目皇親國戚裡最興奮的是蜀王,最動情的是女眷們,最無表情的是周國丈,最排斥的是惠王,最憨厚的是魯王。

時代已不一樣了,大明已開啟了新的時代,如果皇族還不能開啟自己的眼界,那這個皇族必定會被拋棄,原來的歷史就是如此。

朱由檢這麼做的目的是讓皇族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體會了一般大明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以自己的努力拼命的創造新的歷史,那些阻擋他的必定被他無情的踩在角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