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不是包治百病的萬能藥,大多時候只是好看的花瓶,可有沒有這個花瓶,意義還是有所不同;不在於花瓶本身有多大價值,在於關注此事的人內心那種被重視的感受。

次輔李邦華估計看到了更深層次的東西,才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此議。

果然此議一出,包括首輔李標在內的大臣都面露驚訝之色,怎麼這時提這個問題?

想過此類話題的人還真不多,也知道皇帝臭脾氣,沒想明白之前都不敢亂出聲;話題實在過於雷人,終於有人按捺不住開始交頭接耳,小聲的議論著。

乾清宮持續的“冷戰”就虎頭蛇尾的結束了,“熱戰”接踵而來,其規模如何,暫時還不知道!

大臣們議論紛紛,指手畫腳唾沫橫飛,場面熱鬧將殿內的寒冷驅趕到了室外;崇禎帝朱由檢安靜的坐在寶座上,同樣是在思索這個問題。

權力需要制衡!不如先搞個試點?光有資政院可不行,全是皇族、勳貴與士紳,那誰來保護中、下層百姓的利益?

這事難得倒別人,難不倒有後世知識的朱由檢。

一個面容消瘦、眼神深邃的小鬍子老頭映入腦海,他想到一個詞:拿來主義?

對!拿來主義!科技可以“開掛”,這個同樣可以!

自己挖坑自己填,還不知道以後會怎樣!

朱由檢苦笑下,向王晨恩點點頭,那家夥精神一振,扯起嗓子喊道:“肅靜!謹聽聖訓!”

嘈雜的聲音沒有了,大臣們又規矩的站好!

會議時間過長,朱由檢固不了那麼多規矩,朗聲說道:“李次輔這個想法不錯!朕這也有個想法,與各位議議!不如將資政院分上、下兩院:上院由皇族、勳貴、士族等代表組成,下院則由普通百姓代表組成;涉及地方利益的法規由下院制定,但需上院審定透過,總督府既各級官府負責執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巨型炸彈”一出,雖比不上老美丟在長崎的“小男孩”那麼大威力,更比上蘇維埃的“沙皇炸彈”造成的影響,但足以在乾清宮這個狹小區域造成足夠的殺傷,大臣們當即暈頭轉向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上、下院?制定?審定?都什麼玩意?陛下又犯“癲症”啦!

當然這些不全是這些官員真實想法,還有其它的含義在裡面。

典型的例子地方官員扮演“法官”的權力正在消除,在皇帝的暗示下,“狗腿子”大理寺寺丞房壯麗繼都察院之後,在各行省陸續設立審判司,專門複核、審判各地上訴案件,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

這次會失去什麼權力?殿內的大臣冥思苦想,有人跳出來打破沉悶局面。

如同後世網紅動不動刷存在感,次輔梁世勳眼睛軲轆一轉,大聲奏道:“陛下!這不就是工廠或商會的董事會麼?”

什麼董事會?不懂裝懂!議會的組成和產生可複雜的多,其慘

烈、血腥程度不是董事會可以比擬的;話說回來倒也類似,也是各種利益體相互爭鬥、妥協的場所。

朱由檢還沒來得及訓斥,又有人出手了。

講法制,大理寺寺丞房壯麗覺得該自己出面,整理下衣物,左右看了眼,昂首挺胸出班;不屑看了眼不懂裝懂的次輔梁世勳,當仁不讓要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將知道文官的風采。

行禮畢,房壯麗大聲奏對道:“啟稟陛下,梁次輔此言甚繆,董事會乃商人機構,豈可與朝廷大政相提並論;陛下之議周全過李次輔之策,既考慮到各階層的利益,也制衡了地方總督的權力;類似朝廷現在的佈局,細想又不太像,具體怎麼產生、執行也沒先例可循;臣一時也說不出什麼道理,請陛解惑!”

大明“最高法院院長”能出來解釋、求證,不正合朕意麼?

朱由檢滿意的點點頭,笑道:“房愛卿,這幾年在大理寺是如魚得水,對大明各階層的需求也瞭解透徹;今天能說出這番話,想必‘大明律’快編定完了吧。”

哎呀!大意了,怎麼忘記皇帝陛下喜歡“聲東擊西”“出其不意”;這時候出啥風頭?話題這麼敏感,自己不是討人嫌麼!

想賣弄下的房壯麗“弄巧成拙”,忙配合著轉移話題,鞠躬行禮奏對道:“啟稟陛下,‘大明律’已完成初稿,正在諮詢司禮監、都察院、翰林院及資政院及各總督的意見,加上討論、修改大概還需要兩年的時間。”

哦!這是西邊不亮,東邊亮!

終於要見到成果了,長久等待還是值得的,希望大明經過此次修法,至少能樹立法律的意思。

參與制定法律?朕可不想學先祖事必親躬,專業的事還是讓專業人士去做,自己審批就好。

朱由檢哈哈一笑,讚道:“好!不急,可去質詢下科學院各位院士、各新學學生的意見;務必做到切合實際,符合大明習慣,刨除不合當前需求的條文。”

見殿內有人還不太理解,朱由檢接著說道:“大明地域寬廣,民風、民俗各異,‘大明律’要求同存異!這才符合大明發展的要求;等律法編制完成,算你頭功!”

房狀麗一聽大喜,謝恩道:“臣謝陛下隆恩,陛下勿憂,‘大明律’涉及廣泛,由此才制定緩慢;至於缺漏部分,各地確可制定相關規定,這些權力原本就在各地總督、巡撫手中;如象陛下剛才所言設立上、下院,確實也是分解了地方官員的這部分權力,只是此法與以往各朝慣例有所不同,臣倒真想不出什麼好方法,請陛下慎重考慮。”

還是“大法官”想得周全、細緻,朱由檢擺擺手,笑道:“好!朕明白愛卿的意思,朕沒那麼著急,更沒糊塗;朕這是未雨綢繆,不得不為啊!”

不得不為?原本還有點明白的李邦華聽糊塗了,奏問道:“陛下!權力需要制衡,朝堂如此,各行省同樣如此!太祖皇帝設立三司平衡地方主

官權力,其本質是對的,沒錯!”

權力就是需要制衡,不管是皇權和民權都是,特別是地方官員的權力同樣需要限制!

久未出聲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史可法聽到此,心潮澎湃豪情萬丈,出班奏道:“啟稟陛下!臣覺得陛下與次輔所言極是,權力需要制衡,更需要分權;臣這幾年徹查各地案件,各地長官普遍存在積壓案件問題;有忙於政務無暇顧及的;也有對律法不熟,根本不知如何判罰便交予師爺打理,難免造成冤假錯案;所以臣贊同陛下與次輔的建議,至於具體怎麼做還需再商議。”

朝堂舉足輕重的三位大臣從其它角度講明白議會分權之事,倒也省去崇禎帝朱由檢親自解釋的時間。

有些文臣似乎理解了意思,頻頻點頭附和,如同首輔李標與內閣其他幾人贊同同時,眼神裡透露出一絲擔憂。

朱由檢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一笑而過也不在意。

這些文官都只想著如何分君權,沒想到中下層民眾也要分官員手裡的權,如今見到真章了吧!

隨著國民教育的持續與工業革命的開展,底層參政的需求將越來越強烈; 逍遙王林丹汗看到了,將憂慮告訴了自己;文官也有人看到,雖還沒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有了這個意思,做事才不至於無所適從,這就是大明延續下去的希望!

後世滿清皇帝“康麻子”,總被吹噓成如何英明神武、睿智聰明;工業革命的大潮下,他肯定看到科技的力量,或許是感受到科技帶來的變革將導致皇權旁落;是否因為這個原因走上“愚民”的不歸路,這個就不得而知,可以肯定也是這樣才將國家最終拖進了歷史的墳墓,

自己現在也面臨同樣抉擇,該怎麼辦?

歐洲的“工業革命”真正的起源可以說是“啟蒙運動”,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要想走上科技的前沿,開發民智、凝聚民力至關重要,其中的關鍵是給予新興的力量一定社會地位和權力。

妄圖反抗的君主,要麼帶著國家走向地獄,如滿清;要麼自己走向地獄,如法國與俄國;沒有例外,也是歷史必然。

如果有人抬槓,拿泰國、日本或中東石油國說事;看清楚,這些國家只不過是“西方殖民者”手裡的工具,成不了世界的主流。

崇禎帝朱由檢知道後世的發展歷程,更剽竊了後世不少“成就”,開啟了“潘多拉”魔盒;以此打敗了西遷的林丹汗與遼東的叛賊,徹底平定北部蒙古各部的外患,平息了大明內部農民暴亂,也走上了條皇權不歸路。

朕與朕的後代,地獄和斷頭臺都不會去!大明同樣如此!

朱由檢看著殿內群臣,冷靜的說道:“內閣和大理寺先按照朕的意思,設計種制度報給司禮監,朕過目後先在應天府與天津府兩地試行,為期五年!”

啊!怎麼這麼快就要試點,也太著急點,還沒經過“廷推”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