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乃斯河是伊犁河的支流,與伊犁河谷一樣生活著不少蒙古、哈薩克及各族人民;彪悍的準噶爾部在汗王巴圖爾率領下,打敗了伊犁河谷的葉兒羌附屬部落,跟著潰軍沿著河谷推進到鞏乃斯河谷那拉提草原附近。

散落在山林、河谷的哈薩克部落,臣服於這裡的主人葉兒羌汗國;他們很早就從伊犁河谷遷徙而來,祖輩都生活在這裡,見慣了西域蒙古部落間的廝殺;看著河谷地帶突然冒出的準噶爾部軍隊,沒有驚訝,更不會逃跑,西域如同蒙古草原,自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

部落的長老收集一些糧草與美酒,決定去拜訪遠來的客人。

鞏乃斯河谷原是衛拉特蒙古輝特部遊牧地,處於在今庫車及庫爾勒葉兒羌汗國攻擊的範圍;強大的葉兒羌汗國不內鬥,弱小的古輝特部如何是其敵手,至於為何西遷伏爾加流域,不堪葉兒羌汗國的壓迫肯定也是其原因之一。

至於這些弱小的哈薩克部落,完全是“打醬油”配角;可事情變故也就是因為他們配角的身份,從來不被主角們重視過,另一種劇情開始了。

準噶爾部的隊伍裡有不少原輝特部成員,回到祖先故里,自然顯得格外興奮、格外激動;祖輩的記憶在血液裡燃燒,他們熱血上湧,騎馬衝向前來表達善意的哈薩克人。

結果不用說了,散落在河谷的哈薩克小部落被仇恨衝昏頭腦的蒙古人屠了,不少哈薩克人逃往深山草原和東部,仇恨的種子自然也就埋下了。

規則有時重要,有時又不重要,主要看你自身勢力夠不夠強大!

如果準噶爾部再晚幾十年到葛爾丹時期,或者強大如祖先“也先”,估計也沒啥事;畢竟那時都有絕對的勢力,可以橫掃遇到一切對手。

準噶爾中軍大帳內,躊躇滿志的準噶爾汗王巴圖爾坐在狼皮座椅上,在等待附近的小部落前來拜會,順便給自己提供糧草和嚮導。

可等來不是虔誠老實的各族部落小首領,等來的是周邊的小部落全部退往崇山峻嶺得訊息。

可惡得哈薩克人!失去了預想補給和嚮導的巴圖爾當然不會埋怨自己部下的魯莽;巴圖爾正在整合準噶爾部的勢力,在關鍵節骨眼上如何會處理肇事的輝特部人員。

人命如草芥,在西域同樣如此。

巴圖爾將身前案几一腳踢翻,氣狠狠道:“哼!這些不識時務的傢伙,等本汗在伊犁站穩腳跟,要你們好看!”

邊上一位猥瑣的漢人諂媚笑道:“大汗!犯不著與這些小魚、小蝦生這麼大氣,大汗因該關注的是那個“謀反者”(指統治北部葉兒羌的阿不都拉哈)。”

巴圖爾轉身看著這個矮小的漢人,壓制住自己的怒火。

這個人給自己獻計,擊敗了汗位有力的競爭者自己的幾位兄弟,使自己最後成功奪得汗位。

也是這個人,在和碩特汗王來借兵時,勸自己答應了他的要求,說這是一石三鳥之計。

第一計是“禍水東引,借刀殺人”:將能與自己爭鋒的和碩特部引向大明, 成功了他們大概會在河西走廊與青海一帶站穩腳跟,或許還能打下烏斯藏,可這樣就成功吸引了大明全部的怒火,這西域終將是自己的天下。

二計是“雙管齊下,顧此失彼”:準噶爾部與和碩特部同時對葉兒羌汗國下手,讓陷入內鬥的葉兒羌更加混亂不堪,不知道衛拉特的主要攻擊方向,便於準噶爾部鞏固、消化伊犁河谷地。

第三計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和碩特主力既然已東去,留在天山附近的餘部還不是自己手裡的菜,至於他們打下吐魯番和哈密,到時也是熟透的瓜果,隨便摘取。

也是這一石三鳥之計說動自己,如今看來這效果確實非凡,至少到目前葉兒羌的“謀反者”還未反應過來;等他反應過來,伊犁的城池應該也修得差不多了。

巴圖爾想了會,謹慎的問道:“請問大師!本汗下一步該如何走才好?”

猥瑣漢人裝模做樣想了下,故作神秘回道:“汗王,改收手時就收手,不可起貪戀!”

這是什麼意思?巴圖爾想再問下,可他口裡的大師頭也不回的出帳去了。

這些漢人真是奇怪,持材自傲先不說,這脾氣還特臭!

哎!由著他,先忍著,這叫啥來著,對!禮賢下士,這漢人真他們夠扯蛋的,憋屈就憋屈,說得這麼冠冕堂皇。

巴圖爾想不通大師話裡的意思,也乾脆不去想,免得傷神;喊來幾位歌姬與親信,就在大帳裡擺開酒宴,開始胡天胡地喝了起來。

太陽已升得老高,汗王還沒下令開拔,士兵們百無聊賴得再軍營四周閒逛;廢棄的村落裡又一次出現三三兩兩的蒙古人,他們這是心有不甘,想找點漏網之魚。

天邊遠遠跑來幾匹快馬,焦急的樣子引起了哨兵的注意力,牛角號聲響徹河谷,四周零散的準噶爾士兵慌忙上馬回營。

中軍大帳內,汗王巴圖爾迷迷糊糊起身,聽到葉兒羌的“謀反者”往自己來了,神情不由一愣,急道:“什麼?怎麼可能?吐魯番一馬平川他不去,要翻山越嶺來打本汗?”

信使低著頭,急切說道:“回汗王,小人沒有看錯!半月前阿不都拉哈就從焉耆起兵,小人親眼所見,著急從小路趕回,目前敵人應該也到附近不遠,請汗王早做準備。”

有這事?巴圖爾徹底清醒過來,忙問道:“大師在哪裡?有請大師,召眾將開會!”

近侍恭敬回道:“回汗王,大師留下一句話:見好就收!游去了,說在伊犁等汗王凱旋!”

巴圖爾搖搖頭,沒想透這位漢人話裡的意思,被腳下的歌姬一絆,差點摔倒,氣不過狂吼道:“都滾!滾!吹號召人!”

大汗發怒!幾位赤裸的歌姬驚惶失措從毛毯裡爬出,到帳外躲避去了。

低沉的牛角號響起,大汗開始點兵了。

離這七十裡的鞏乃斯草原,葉兒羌汗國北汗王(筆者為區別葉兒羌汗王取得名)阿不都拉哈率領的大軍正在山林間草場休整。

同樣時旌旗招展,軍容嚴整,營地裡有不少帶黑帽的阿 訇領著軍士們在虔誠的做著禱告。

中軍大帳外,阿不都拉哈汗隨著阿 訇的聲音禱告完,起身回到帳內,不久就聚滿了人。

年長的哈薩克長老,虔誠的彎腰行禮,恭敬道:“尊敬的汗王,雄鷹永遠翱翔在天際,鬣狗永遠只會偷食,永遠改不了惡習;現在準噶爾人暴虐成性,破壞草原千百年

的規則,請尊敬的汗王發兵,救助可憐的哈薩克人。”

發兵?本汗不來了麼?你們這群“牆頭草”這次遇到麻煩了吧!

阿不都拉哈靠著椅背上,端起碗奶茶喝了口,不以為然道:“你們的苦楚本汗清楚,本汗身同感受,可有本汗難處!難辦啊!”

這?汗王的意思是?

哈薩克長老雖說是常年居於邊陲,但對汗國的局勢還是有所瞭解,彎腰行禮,虔誠的說道:“汗王就是蒼鷹,哈薩克人就是跟隨蒼鷹的燕子;鞏乃斯哈薩克人永遠是汗王的僕人,這點從前汗王起就一直沒有改變!長生天可以作證,哈薩克人象忠於自己的族人一樣永遠忠於大汗,這是哈薩克人獻給大汗的禮單,請過目。”

說著長老掏出早準備好的禮單,恭敬的遞了上來;邊上的近侍接過單子,放在汗王前面的案几上。

阿不都拉哈倒不在乎這些,窮困的哈薩克人能有啥禮物?美女?皮草?他都不缺!要的是哈薩克人的忠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拿捏得差不多,阿不都拉哈起身扶起躬身行禮得長老,笑道:“本汗知道你們得忠心,不過眼下之事單靠本汗的力量也難以辦刀;那準噶爾部剽悍尚勇,長於火器,咱們要不這樣、這樣如何?”

長老一聽大喜,感激的俯首謝道:“汗王言重了,這是哈薩克人該做的事,只要汗王出手,哈薩克人聽憑汗王差遣!”

阿不都拉哈托起長老又要行禮的身體,笑道:“那倒不必,只要你們替本汗看好此處即可,到時出兵伊犁,這大後方就看你們的啦!”

葉兒羌北方汗與鞏乃斯各部聯誼,準備共同抗擊入侵之敵。

準噶爾的巴圖爾汗當然不會坐以待斃,見葉兒羌領兵來攻,也想趁他們翻山越嶺腿軟的功夫打敗敵人,確定自己在伊犁河谷的地位。

大師走了,那這次就自己決定,什麼見好就收,那時打敗迎戰的敵人,不要追擊,聽說叫什麼“窮寇莫追”,對!大師的意思一定是這樣。

巴圖爾想好,盡起自己的三萬人馬往鞏乃斯草原殺去,意外就在這路上。

或許是準噶爾的暴行激怒了哈薩克人,或許是面對侵略奮起反抗;一路上都有小股的哈薩克人前來騷擾,一隊接著一隊,讓人煩躁不已。

暴跳如雷的巴圖爾本想停下來,好好修理這些不知好歹的哈薩克人;前方傳來更加激動人心的訊息,鞏乃斯草原草原附近發現敵人的跡象,估計約有兩萬餘人。

敵人想在那邊的草原休整,怎麼能錯過這個機會!

巴圖爾大喜過望,帶領大軍不顧小股哈薩克人的騷擾,一路掩殺去,要給葉兒羌“謀反者”一點臉色看看。

備註:

1、正史上,公元十七世紀三十年代,葉兒羌汗國阿不都拉哈汗在鞏乃斯草原大敗準噶爾部,繼而又攻入伊犁河谷;重新控制伊犁河谷和巴爾喀什湖一帶,最後回軍攻下葉兒羌奪下汗位,葉兒羌汗國又一次達到全盛時期領土。

2、鞏乃斯河是伊犁河支流,附近有那那提、巴音布魯克等高山草原。

3、鞏乃斯草原是現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