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衛最初設立於明永樂四年,百年後的正德十四年,吐魯番攻滅哈密;又過了百年,崇禎四年,明軍從葉兒羌汗國屬國吐魯番手中奪回,並開始建設可居住萬人的大型稜堡。

崇禎六年底稜堡建成,因戰亂遷居於河西走廊的哈密各族陸續回遷,可家園還未建設好,西面又來了另一個敵人。

刺耳的警報聲中,守備團長的李自成站在稜堡最高的的炮臺上,舉著望遠鏡,看著越來越近的和碩特人,冷笑道:“這麼急?歇都不歇會!外面的各族人都進堡了沒有,分開安排到第一層的地下室去,注意各族不要混在一塊。”

不時有計劃麼?這麼不放心!作戰參謀癟著嘴,不經意的回道:“團長,放心吧!都安排好了,連老‘回回’都接進來了!這蒙古人與他們不是一路的,他們也怕死。”

遠處的敵人終於停止前進,開始向空無一個的村落撲去。

一群羊枯,李自成冷笑下,端著望遠鏡又四周掃視下,隨意的吩咐道:“注意警戒,我去轉轉!”

城堡外,驚慌失措的各族百姓扶老攜幼,在里長的帶領下匆忙的走入戒備森嚴的城堡;壕溝外側的胸牆後,一隊士兵彎著腰迅速的進入射擊位置,有幾位拿著帶有瞄準鏡的線膛槍。

嘈雜的人群過後,吊橋吱呀呀的收起,將城堡與外界隔離開來;吊橋不遠有座狹窄的運兵通道,必要時外側的士兵可以從那退到壕溝中間的三角堡;也可以透過幾處隱秘的臺階直接下到壕溝底部,三角堡後面,三角城牆側面也有暗門可通往城堡內部。

城堡內,荷槍實彈的士兵將退入城堡的各族人分開,仔細的安排到各處;拿著花名冊士官指揮幾位軍士,開始排查混入人群的奸細,一切都那麼有條不紊、不急不躁;“回王”抱著自己的隨身物品,想找長官要點好的地方呆著,看著明軍嚴厲的目光,嚇得與自己妻小又蜷縮再人群離不敢動盪。

稜堡在六裡外,和碩特部完全不把縮在“烏龜殼”裡的明軍放在眼裡,發出幾名警戒哨,開始圍繞著小村落安營紮寨,同樣不急不躁。

和碩特汗圖魯拜琥,衛拉特蒙古的汗王,歷史上上赫赫有名的顧實汗;此刻看著自己的部下有條不紊的建設營寨,騎在從中亞購來的汗血寶馬上也是威風凌凌、意氣風發。

冥冥之中總認為自己才是青藏高原的主人,自己在雪域呼風喚雨好不痛快!可偏偏大明收攏土默特殘部佔領了青海,繼而又推進到敦煌和哈密,壓縮了和碩特部的生存空間,自己的美夢也破碎了。

要討回來大明奪走的命數,光憑自己勇武和熱血是不行的。

面對東方的強敵,他親自向西去烏法(地名,俄羅斯城市)找到了曾經的敵人羅斯人,至於與羅斯人做了什麼交易沒人知道;不過回來時,有些羅斯人帶著幾門老舊的火炮跟著,隨後幾年羅斯人的隊伍陸續帶來不少武器和火炮。

此次東征,他帶來三萬衛拉特蒙古勇士,包括一萬準噶爾援軍;除了傳統的蒙古騎兵,當中還有近五千重金打造火繩槍兵,大、小火炮二十餘門;這些人可都是羅斯人訓練出來的“精兵”,也是他去烏法的收穫之一!

至於那一萬準噶爾部人,那是衛拉特蒙古兩大部落相互妥協的產物。

大明才撤商隊,精明的圖魯拜琥知道機會來了,找到了出兵的理由,便以衛拉特蒙古大汗的名義找準噶爾部首領巴

圖爾借兵。

巴圖爾明知道圖魯拜琥沒安好心,可剛繼承汗位不願與和碩特部交惡,違心答應了援軍的要求;不過也以削弱重新強大起來的葉兒羌汗國為藉口,要求和碩特部進攻北面的吐魯番。

圖魯拜琥同樣對巴圖爾瞭如指掌,不過是想趁著自己東征收攏部落內部權力、擴大地盤,伺機攻打葉兒羌汗國;為了留在天山附近和碩特餘部的安全,圖魯拜琥順水推舟應允攻打吐魯番,這樣正好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

大小狐狸商議完,圖魯拜琥帶著大軍出發了,準備趁著明軍攻打喀爾喀蒙古河西走廊空虛,長驅直入突襲河西走廊中只少量人員駐守的幾個堡壘,哈密只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如同歷史上一樣,這位大汗喜歡就近探查敵情,大營還未建好,圖魯拜琥便帶著侄子鄂齊爾圖與幾位侍衛,來到了稜堡兩裡地外的楊林裡。

看著遠處其貌不揚的稜堡,鄂齊爾圖不以為然道:“汗王!前面的要塞不過如此,那城牆看樣子也不是很高啊!”

這種多面城堡張牙舞爪,哪那麼簡單!

圖魯拜琥搖搖頭,善意的提醒道:“本汗在去烏法的路上,見過羅斯人類似堡壘,眼前的這些是騙人的,那道緩坡後肯定有條寬闊的壕溝,壕溝後面才是城牆,而且起碼有三、四丈高!”

三丈高?鄂齊爾圖掃視下周圍,再比對下前面的堡壘,發現了奧妙,驚訝的道:“汗王!侄兒明白了,將城堡與周圍遠處的東西對比下,那城牆還真高出不少,天啦!這要耗費多少人力才能做到!”

多少人力?大明相對衛拉特蒙古就是龐然大物,自己如再不嘗試下,以後的機會將更加渺茫;棲息於他人羽翼之下,又如何能成就一番事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鄂齊爾圖感嘆道:“哎!要塞前沒有一點遮蔽物,一覽無餘,不探查清楚久進攻損失必然巨大!只有試探性攻擊下,摸清楚敵人的虛實再做打算,回營!”

大敵當前,稜堡的城牆、炮臺上到處是忙碌的士兵,李自成一路慢慢的走著、看著,盤算著自己手裡的兵力,想著如何堅持到援軍的到來。

哈密在戰前因進攻喀爾喀蒙古原因,增加了一營兵力,現在為三營加強團編制;加上在哈密的一個軍墾營,能戰鬥的大約有四營兵力,共四千餘人;裝備六十餘門大、小火炮,最大的二十四磅火炮六門,主力是二十磅及十八磅火炮,三角稜堡上配備了十八門虎蹲炮、十二門十二磅近戰火炮;光這些火炮,就夠敢於進攻的敵人喝一壺的。

加強團還配有的天啟六式火槍五千餘枝,新的崇禎六年前裝線膛槍兩百枝,“震天雷”、彈藥和糧食儲備夠堅持一年。

哎!就這麼多人了,慢慢的守吧!

想完,看著敵人沒進攻的意圖,李自成下令道:“傳令:非戰鬥日按八小時分三班,三營輪流休息、待命!站鬥日分成兩班,輪流休息!”

稜堡外經過修剪得駱駝刺在風中微微顫抖,用自己的根莖固定沙丘;為了保證射界的開闊,城堡周邊五百米看不到成片的樹木,百米外基本就沒樹!全是低矮的植物,個別地形還經過改造,想偷襲,除非守軍全睡大覺去了。

對付這種堡壘,最好的辦法是繞過去,而不是不惜代價去攻打!可有人偏不這麼想!想硬碰硬!

大約兩個小時後,低沉的牛角號聲打破了綠洲的平靜,兩萬名蒙古人在號角聲中衝出了營地,在營外排

著鬆散的隊形,推著剛做的巨盾對向稜堡走來。

兩萬人來攻打稜堡?還沒又火炮?

李自成愕然的看著要進攻的蒙古人,沒想明白他們為何會進攻,這些人真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的吧!

哈密不同中原內地城市,自明初起這裡常年戰亂人口增加不大,到現在人口都還沒破萬,只要不到六千餘人;要這些蒙古人到哪裡去抓炮灰攻城,只能找樹木做成巨盾,看是否能抵擋住炮火的侵襲!

隊伍緩慢的進入城堡兩裡範圍,城頭響起炮聲,率先開炮的是十八磅炮,呼嘯的炮彈往蒙古佇列砸去;衛拉特蒙古各部與羅斯人打過交道,知道火炮、火槍的厲害,排的是鬆散的隊形,用實心彈攻擊,炮擊的效果可想而知。

圖魯拜琥聽到炮聲,先愕然隨後釋然,明軍本就是以火器見長,沒啥奇怪!這次進攻就是試探,俗話說是去送死,自己的火炮還沒運上來,要留在後面給明國人 “驚喜”。

一個藩屬國,一個宗主國,為了綠洲中一座小城市,一言不發的就開始幹上了,說明什麼?

說明兩人早就貌合神離、心懷鬼胎,相互戒備深重。

看來大明早就料道會有這天,圖魯拜琥也松了口氣,可又如何?誰還能兩線作戰不成!看著準備停當的隊伍,冷冷吩咐道:“傳令!派個千戶上去看看情況!”

牛角號又一次響起,兩個準噶爾千戶陰鬱相互看了眼,不情願的抽出蒙古彎刀走向自己的隊伍;兩千人的“炮灰”隊伍,一半步兵,一半是騎兵,兩隊同時進攻,騎兵在百米外往側翼移動,吸引城堡裡的“火銃”開火。

彎刀無力的往下一揮,兩個千戶一言不發帶著自己的隊伍出發了,向著前面這個怪物義無反顧的走去。

城頭的炮火不急不慢,對著緊逼的巨盾開始點名,不時有巨盾被幸運女神眷顧;刺耳的碎裂聲中,躲在後面蒙古人不是被震飛,就是倒在地上痛苦的哀嚎著。

還好漫長五百米,還好大部分的木盾還保留著;千戶冷笑著看了下周圍,不過如此,故弄玄虛!

剩下來的五百米,城頭的炮火開始加速,木盾被命中的速度也提高了不少,兩隊蒙古人馬已逼近到稜堡一百五十米外。

炮聲中蒙古人加快了腳步,不對啊!怎麼是橫向移動?

步兵千戶看著自己的側面對著城牆,悲憤的喊道:“上當了!這些明人太卑劣!準噶爾的勇士們,跟老子衝啊!”

嚎叫聲中,他一馬當先跑了出去,亂哄哄的部下匆忙的跟在後面,騎兵們也加速衝了起來,氣勢如虹,勢不可擋。

密集的炮聲響起,接著是密集的火槍聲,隨後是死一般的寂靜,時間在那一刻停止前進的腳步。

不對!不是時間停止了,是蒙古人停止了前進的腳步;步軍千戶胸口開著大洞,旋轉著重重摔倒在地上,嘴裡唸叨著:“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媽媽!”

失去光澤的眼睛裡出現一隻蒼鷹,高高在上的孤獨盤旋著,嘴裡發出陣陣哀鳴!翅膀下,一座稜堡在向外不停噴著白煙,白煙散去,稜堡的三個側邊躺滿了屍體,哀嚎的人與孤獨的戰馬;一些幸運兒拼命抽打著自己的馬匹,頭也不回的逃去,這座堡壘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

蒼鷹不願再看地面的慘劇,振翅一飛,向著東面飛去,遠遠的,崇山峻嶺的盡頭,出現一面日月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