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藏的事情塵埃落定,朵甘思的情況如何呢?

寫事前,咱們先瞭解下朵甘思宣慰司的大致情況,朵甘思宣慰司在明洪武年間設立,明朝當時扶持的是“噶舉派”,用來打擊蒙元扶持的“薩迦政權”勢力終明一朝都是這樣,最終蒙元勢力在藏區消亡。

發展到明末,朵甘思宣慰司形成了兩大土司勢力:白利土司與林蔥土司。

白利土司起源有多種說法,本文採用是昌都地區的八宿縣的說法;怎麼在朵甘思崛起成為唯一敢於同林蔥土司較量的勢力,這個沒查到相關資料。

白利土司信仰白教,與有同樣信仰烏斯藏的藏巴汗結成盟友,在朵甘思四處攻略地盤,打壓黃教勢力,最後成為朵甘思藏區(康藏)霸主。

看到這估計有人就猜到些什麼,每個勢力的壯大背後都有一隻黑手。

大明在西寧組建志願軍,準備插手藏區的“教派戰爭”時,白利土司在做什麼?白利土司頓月傑正領兵在與雲南交界處作戰。

與誰打呢?與雲的麗江木姐土司爭奪地區霸權,一看就知道這位頓月傑是為梟雄;這位梟雄聽到黃教大舉進攻的訊息,狂熱的白教信徒當即與麗江土司休戰,大軍回撤昌都地區休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邊向盟友烏斯藏的藏巴汗求援,一邊準備出兵攻打昌都地區的黃教勢力,估計他也知道大明的所謂“志願軍”也會到昌都休整。

接下來聊聊林蔥土司,“林蔥”意即“嶺?格薩爾之家”,是朵甘思藏區(康藏)英雄“格薩爾王”的後代,至於“格薩爾王”是誰,可以去搜尋下。

朵甘思藏區原本都是林蔥土司的屬地,家族也一直被元、明、清三朝定為世系土司,世系延續到共和國時期,可謂是位高權重,榮華富貴百世。

這麼個無比榮耀的家族與所有的世家一樣,長時間陷入內鬥,家族內強人相互傾軋,無暇管理依附的土司;下面一些野心勃勃的小土司趁機做大,到明末就冒出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德格土司。

德格土司的屬地在金沙江東側的德格,現在首領是向巴彭錯,也是位能抓住機會的梟雄;在原來的歷史上,這位就看準機會投靠進入藏區的顧實汗,組成聯軍打敗風光一時的白利土司。

戰後論功行賞,取得不少白利土司屬地勢力大增,隨後逐步蠶食老上司的屬地,成為朵甘思藏區的老大,家族也是延續到共和國時期。

其實顧實汗那麼做,未必沒有打壓林蔥土司的意思。

現在將目光轉回到這個新的世界,崇禎三年七月底,瀾滄江上游的昌都熱鬧非凡,

山谷裡佈滿帳篷,那是慕名前來拜訪班禪大師的各地土司;做為黃教的支持者,這些土司盼著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班禪大師師徒下榻的強巴林寺,大明志願軍第一軍的駐地,是這些頭人去得最多的地方,這些世家土司能夠在這裡存留,都不是一般的圓滑,知道在什麼時候賣乖投巧。

既然人都來了,那就為黃教的復興做出貢獻;在班禪大師的主持下,大大小小的頭人們聚在一起商議出兵事宜;最後成立了五千人的“康北聯軍”,由德格土司向巴彭錯統領,協助大明志願軍在朵甘思作戰。

“投名狀”可不僅僅是這些,這些土豪們負擔起大明志願軍的給養,還送來二十萬兩白銀的軍費;土司們的豪氣讓第一軍的軍長尤世威感動不已,拍著胸脯向他們保證,再給皇帝的報捷奏本中,一定寫下各位土司的功勞。

這就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有來有往才會長久。

商議完成,各土司都回自己的官寨調集兵力和籌集糧草,各方積極的調兵遣將讓“教派戰爭”的陰雲籠罩在朵甘思藏區上空。

昌都明軍中軍大帳內,駐藏大臣劉宇亮、第一軍軍長尤世威、第二鎮總兵高傑等人也在商談藏區形式。

班禪師徒兩人利用其在藏區龐大的影響力,解決了大軍的後勤之憂,可也讓人擔憂不已。

駐藏大臣劉宇亮,萬曆年間的進士,如大明的其他文人一樣,深有遠慮;前面兩位自己以前看都不願多看一眼的軍漢,可是自己在藏區立足的依靠,輕視不得!

他收回眼光,想著焦心的事,有點擔心的說道:“尤將軍,班禪大師師徒在藏區影響力極大,這事辦成之後,他們還會同意咱們方案?”

尤世威看著他笑道:“劉大人,這外交拼的是實力,可不是教化;大明在藏區是絕對的實力,扶持誰都可以!大師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怎麼做。”

赤裸裸的威脅,怎麼與陛下一樣!

劉宇亮有點不習慣這樣的談話方式,但最後也忍住了,說出了在君前不敢說的那句話:“這!是否有失王道?”

高傑瞟了眼這位書生呆氣的劉大人,嘆了口氣,想著這些榆木腦袋何時才能開竅,這可招招要命的戰場!

越想越不來勁,忍不住譏諷道:“劉大人,這藏區民智未開,百姓都篤信佛法,這佛祖高於一切!大人您認為王道能讓他們放下手中的刀?”

這!好個魯莽軍漢!要是在天啟年間,本官要你好看!

尤世威內心微爽,高傑的話很對他的胃口,好歹要給駐藏大臣臉面,佯怒道:“不得無禮!王道

當然要講,但霸道更要講;第二軍已到藏北的那曲,不日將攻下拉薩,有他們在前面掃清障礙,劉大人擇日可以與大師他們無憂的進藏了。”

尤世威的話化解了尷尬,還告知了天大的好消息。

劉宇亮陰沉的臉終於變成了笑臉,有點急切的說道:“哦!第二軍這麼快就到了藏北!這訊息告訴班禪大師沒有?”

這位大人倒有點迫不及待了,尤世威微微一笑道:“劉大人!不急!等兩天再說,咱們得給黃得功留點時間清理烏斯藏。”

這是什麼理由,如果大師從其他渠道知道這個訊息,咱們又瞞著他們,這相互關係不就要糟了麼!

憂心的劉宇亮不安道:“還要等?不會走漏消息麼?”

這時的明人,除了那些接觸過西洋人的,或者做到高層的,其它的人的眼界還真是儒家思想的忠實弟子。

高傑摸了下額頭,真有點無語!耐著性子解釋:“劉大人,這烏斯藏天高地遠,與大明也一直若即若離;大明如果要控制烏斯藏,就必需扶持自己的勢力,這和朝堂內的爭鬥是一個道理。”

高傑邊軍出身,靠戰功晉升到皇家陸軍旅長,被慧眼認識英才的皇帝選中,擔任志願軍第一軍步兵第二鎮總兵;這次作戰任務完成後,會被送到北京皇家講武學院進修,大家都知道這傢伙今後會前途無量。

這人有一個壞毛病,每到忘乎所以就會大放闕詞,如今這毛病又犯了。

“高大人!再不管好你那張嘴,本官軍法伺候!”尤世威及時祭出殺威棒,大喝一聲將得意忘形的高傑壓了回去。

劉宇亮看著不以為然的高傑,反對高傑的解釋暗自讚歎,忙勸道:“尤大人,今上都不以言為罪,您這又何必!何況高大人說得在理,無罪!無罪!倒是本官欠考慮了,為了大明江山永固,犧牲外藩的利益很是正常的。”

“劉大人能這麼想,本官倒要謝謝您了,咱們武將都是直性子,有些話說得過了,請您也不要在意;咱們的目的對一樣的,就是把陛下交代的事做好。”

花花轎子人人抬,尤世威免不得誇獎了幾句,帳內一片笑聲。

兩天後,強巴林寺講經的大師得知西路軍已到那曲的訊息,多年的夙願一日得成,感慨不已;當場終止講經,安排人準備舉行一場盛大的祈福法事,

為大明志願軍即將面臨的戰爭祈福,當然也開始整理行裝,準備返回烏斯藏,離開家鄉也有大半年了,有點想念它了。

也是巧合,大師舉辦法事的那天,大明皇帝到了南京,黃得功進入了拉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