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七月初 青海 格爾木

格爾木——河流密集的地方,是右土默特部遊牧地,首領是拉尊和古茹,部眾原來在青海一帶放牧;崇禎一年,林丹汗打敗歸化成的土默特部順義王后,奔襲了青海,好在拉尊和古茹躲得快,跑到格爾木才躲過滅族的危險。

此刻西線的兩萬多進藏部隊就在格爾木一帶休整,等待最後的出征。

明軍北擊集寧時,他奉順王(現在的恭順王)命令出征助戰,也收回部分被掠走的部眾,實力有所好轉,要恢復到原來的水準還得幾年;隨後跟隨順王參加了崇禎一年八月的會盟,最後被封為福順王,屬於郡王級別;被大明封為土默特青海衛,這衛所就在德寧哈——金色的世界。

土默特部首領大明的恭順王,還有個身份是黃教的護法王,青海衛奉青海總督區命令協助西線志願軍第二軍進藏;福順王拉尊和古茹在青海衛抽調了兩千青壯,來到格爾木這個千戶所。

看到路線圖,福順王睜著難以置信的眼神,大聲說道:“這條路線人和物的準備要多點,路上行軍有可能會折損部分人員,這個要有心裡準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順福侯貴英恰看了眼軍長黃德功一眼,耐心的解釋道:“這條路線諮詢過去過藏區的人,主要是為了隱蔽,咱們都沒經過關內,藉口調兵繞路過來的,從‘唐蕃古道’會經過很多藏區,不夠隱蔽。”

福順王也沒反對,畢竟這路自己也走過幾回,接著說出了下面的安排:“這樣啊!有心裡準備就好,先在格爾木呆幾天適應下,青海衛的人分到下面帶路;本王帶著牧民先走兩日,給你們找合適的駐紮點,在唐古拉山河谷等你們一起走。”

“這條線路比較難就在格爾木不遠的前面,咱們得先在山溝裡轉上三、四天,現在又是雨水季節,一定要注意安全;出了這片山,就好點咱們可以稍微快點推進,兩天過這片雪山,再花一天到達這片海子休整一天。”

“接下來又是難走路,沿著河谷繞過唐古那山口,時間多花點,當時安全些,著估計花四到五天時間;到這馬匹估計會受到點傷害,就從青海衛再準備一千匹馬吧,過了唐古拉山就好辦了,咱們在這!在錯那休息一天,到這裡估計會有人向藏巴汗報信。”

“錯那到拉薩只有三天的路,建議就距拉薩一天路程的納木錯休整,主要是調整馬力,恢復士氣;如果藏巴汗過來,咱們就在路上將他殲滅,打野戰他們打不過咱們;不來咱們要麼攻打拉薩,也可直接攻打桑珠孜(今日喀則)。”

黃得功知道眼前這麼與藏巴汗交過手,這路線和對手他

最熟悉:“王爺!對這一帶這麼熟悉,您可以做參謀長了!對了,這藏巴汗人怎麼樣!”

說完,拿著福順王的路線圖仔細研究了起來,可惜沒有新式地圖的高差顯示,這點他的意見和許多軍官倒不謀而合。

順福侯貴英和福德王魯博羅特(下馬凳)一起看著福順王,路線交給他就可以,對他們來說,更想知道這個攪得烏斯藏亂七八糟的藏巴汗為何許人?

福順王看著感興趣的幾位,不以為然的笑道:“哎!慚愧!去了幾次烏斯藏,走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至於那位藏王,用中原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充霸王’;烏斯藏比這還苦寒,能有啥?只要咱們順利過了那幾個山口,在納木錯休整幾天,拉薩是手到擒來。”

見福順王說得輕巧,順福侯貴英不解的問道:“那為何大師說此人很是雄偉、厲害!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魯博羅特理解了話裡的意思,但說出來會讓心目中的大師形象受損,白了眼皇帝的大舅哥,笑道:“哎!這意思很好理解,大師是慈悲為懷,光比武力怎麼鬥得過不敬佛祖的頭人,這和咱們蒙古人不一樣麼?”

小樣!是王爺倆不起麼?咱可是皇親,他抓住了魯博羅特話裡的毛病,不滿的說道: “啥蒙古人?咱們現在是明人,是明人中的蒙古人,黃軍長是明人中的中原人,這麼說對吧!軍長!”

魯博羅特精明透頂,立馬發現自己話裡的毛病,連忙說道:“對!對!咱們現在是明人,是明軍!”

黃得功聽了福順王的話,是擔心這些從北面來的蒙古人和自己的兵不適應,被兩位王爺一弄,不悅的道:“兩位王爺,現在是討論軍情,你們能不能白不要岔開話題;大家都是明人,這還用說嗎?至於這後勤保障,就靠福順王了,咱們這一路帶的羊群,牛群也吃得差不多了。對了,把馬都給咱們換了,所有開銷找西寧的孫總督要,軍費都在他那裡。”

哪知福順王一聽,把頭搖得象撥浪鼓一樣,得意的說道:“黃軍長,您這話說的,報效大明,為黃教出力本是土默特義不容辭的責任!恭順王特別給小王來信提到這事,這錢恭順王他出了;這後面的事就交給小王吧!這點事咱青海衛還擔得起,咱這邊可有個聚寶盤!內宮的什麼食品局要在青海成立什麼皇家青海鹽業公司,說專門負責青海、甘肅、陝西、西土默特各衛的鹽巴,還可以往烏斯藏和朵甘思販賣,這不是大聚寶盆麼?”。

“哦!這樣也是,那就多準備酒和肉乾,炒麵也備些;隊伍有軍醫,衛裡有懂藏醫帶上幾個,路上有個照應。”

“沒問題的,小事一樁,本

王早就準備了不少犛牛和犛牛幹,還從那些藏民手裡收購了不少青稞面,西寧也運來一部分麵粉,到時都備上。”

……

錯那湖,傳說中西王母沐浴的地方,藏民心中的聖湖;湖水潔淨如鏡,映襯著萬里無雲的藍天,像一塊藍寶石被天神不經意的遺棄在草地裡。

這裡水草肥美,湖邊寬大的草原散落著不少野生動物,一群藏羚羊邁著優雅的腳步在湖邊悠閒的吃著草兒,離它們不遠處幾個“大個兒”野犛牛吃飽沒事可做,在草地上撒起野來,向周圍的鄰居展示自己的勇武,兩頭成年野犛牛為了爭奪“女人”,大打出手;這事成了佐餐的最好配料,吸引了黃羊、岩羊的圍觀,當然是遠遠的看著。

奇怪平常這種事情,經常會有一個不速之客雪豹打攪大家的盛宴,這個披著黑白相見紋理的傢伙經常會趴伏在草叢中間,遠遠的望去,與遠處的雪山並無區別;它會在湖邊的盛宴達到高潮時,冷不定的衝出來,將參加的賓客嚇得四散逃去,將一個早被盯好的倒黴蛋當成自己美食。

每到這時,沒有觀眾的表演者會暴躁打著圈兒,盯著掃了大家興致的傢伙,不時衝向它報仇,因為是它破壞自己的美事;有時會用不屑的眼神看一眼闖入者,鼻孔發出警告的響聲,悠閒的吃著自己的草。

這次的闖入者非同尋常,草叢裡一個蒙古獵人帶著以為明軍伺候,盯著湖邊的景色,從手裡拿出自己的弓箭,瞄準了一頭肥碩的黃羊。

他們的身後是成百正裝待發的獵手,這樣的場景在湖邊其它地方同樣上演;一場人類的獵殺在湖邊“慘無人道”的展開了,這次可比獵豹兇殘的多,好在這些都是經年的老手,知道如何向大自然索取。

圍獵結束後一個小時,一座座蒙古包立了起來,一個個火堆燒了起來,一個個各類的動物剝了皮被架在了火上烤著,散發出迷人的香味。

似乎是聞著香味,大明的日月旗和黃教的旗子出現草地邊緣,跟著旗子一隊隊“明軍”騎著雙馬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他們身後五十裡,大片羊群和牛群組成的雲朵,在青海衛牧民的驅趕下,向著水草豐美的錯那湖飄來。

錯那湖邊人群發出歡呼聲,加快手裡的動作,一些人拿出鹽巴,撒在烤肉上,身旁的大鍋裡,大塊的帶骨肉在沸騰的水裡翻滾著。

七月底,黃得功的第二軍以傷亡近百人,損失馬近百匹的代價,花了十幾天的時間穿過無人區,出現在錯那湖邊,

錯那湖離拉薩已不到四百公裡,大明志願軍將在這裡休整一天,再出發到納木錯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