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盛京的九月,寒冷比往常年來得早點,隨著傳言的越傳越邪乎!經歷過幾月前盛京突變的盛京人覺察到不妙,除了大早去買點必需品,一般連家門都不敢怎麼出了;這樣一來盛京的街頭人就更加少了,很多商鋪要麼沒東西可賣,要麼就是顧客太少,有些乾脆中午一過就關門大吉。

當皇宮邊後金正黃旗駐地,克善親府邸門口,接連幾日有其他幾旗的人在那邊晃盪著,一個個露著陰冷的目光,不懷好意緊盯著緊閉的大門,懷裡都鼓囊囊的。

克善親終於坐不住了,人在屋簷下,怎麼能不低頭,他喬裝打扮一番從後門混出府邸,進宮找自己的姑姑和妹妹去了。

後金皇宮清寧宮西暖閣,克善親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訴著:“大福晉,您可要為奴才做主啊!奴才是真不知道這事啊!”

大福晉哲哲一臉鐵青的坐在上首,她的同侍一夫的侄女布木布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孝莊”怯生生的站在一旁,整個暖閣一片混亂的關係。

看著跪在地下的親侄子,哲哲心裡煩悶不已,孃家科爾沁慘遭毒手,自己失去了後援;要不自己和布木布泰深得大汗的恩寵,早早確定了在後宮的地位,加上多事的幾位旗主要麼戰死、要麼叛逃,要不然真還不知道自己的屍骨埋在何處了。

可這事不能這麼就算了,她氣道:“你這個混賬小子,當初哪那麼糊塗,怎麼會讓海蘭珠到處亂跑呢!”

克善親無奈的分辨著:“大福晉!這真是錯怪奴才了,奴才哪知道會出問題,那海蘭珠自小的性子您也清楚,奴才也管不住她啊!”

哲哲最後也是無奈,免不了埋怨起來:“都老大不小的人,怎麼就會被別人偷襲呢?”

邊上的布木布泰看準機會,忙勸道:“大福晉!現在是怎麼善後的事,埋怨也沒用啊!”

就在暖閣內三個冥思苦想之際,門口傳來一陣聲音:“善後?善啥後啊!本汗還沒死呢!”

“汗王!”

屋內立馬響起了幾聲驚喜的聲音。

皇太極臉色蒼白由兩位侍女攙扶著慢慢走進了西暖閣,屋內的三位忙上前幫忙,將他扶到軟榻上坐著。

大福晉哲哲看著虛弱的皇太極,很是心疼:“大汗!你起來幹嘛?怎麼不多歇會,事情哀家會處理的。”

難得皇太極懂得體貼人,他艱難的說道:“沒事了,本汗死不

了,不會讓他們遂願的,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大福晉眼淚刷刷的流了下來,忙用手帕擦了擦眼角,可怎麼都止不住眼淚。

皇太極看著這一切,突然吩咐道:“來人,把大貝勒(豪格)放出來吧!明天讓三旗的幾個來議事。”

在盛京局勢快要失控時,皇太極的病竟然好轉了,開始親政了。

第二天,盛京勤政殿,上三旗兩黃旗、正白旗各位頭頭,如揚古利這樣的老臣,有納穆泰、達爾漢、博爾晉、圖爾格、固三泰等 “總管旗務八大臣”遺留下來的人,也有索尼、圖賴、譚泰、鞏阿岱、鰲拜等這些新銳,當然還有剛解除禁閉的長子豪格。

君臣虛禮完畢,如同南明朝廷一樣,也開始議事了。

會剛開始,總管旗務八大臣之首的納穆泰站出來,奏對道:“汗王,發生這麼多事,還是由於奴才等人對各旗的事物掌控不到位,下面旗主趁汗王重病自行其事才導致目前局面,請汗王責罰。”

聰明!一來就想請罪,這罪肯定是沒有的。

老謀深算的揚古利是後金開國功臣 “五大臣”之一,也是目前還唯一在世的老汗王時期的重臣,地位超然;他揚了下花白的眉毛讚賞下,繼續面無表情的看著前方。

果然,坐在上面的皇太極並未責罰,虛弱的說道:“納穆泰,你能這麼想,本汗很高興;大金目前的局面不怪你們幾個,只怪本汗的身體。”

索尼看著這些,計上心來,出班奏道:“大汗!目前應該繼續加強對五旗的管控,重新打散整編為新八旗,這樣才可以消弭以後的隱患。”

鰲拜也站出來附議道:“汗王!後金目前局面,單靠派人去兩紅旗掌控,難免不會又出意外,奴才附議索尼大人的意見。”

皇太極也是這個意思,現在的局面想翻盤必需這樣了,也顧不得臉面了。

不過他沒點頭,而是看著揚古利,問道:“額駙,您怎麼看這事。”

揚古利躲不過去了,忙站出來行禮道:“汗王,老奴的意思不重要,這事的看大勢;汗王這時就該學學南明的皇帝,大權在握。”

是啊!自己盼了多久啊!到目前這個困局才是最佳的時機,這也是,莫大的諷刺!

最後皇太極還是決定了,斷然說道:“既然這樣,明日本汗王就把兩紅旗主請來議議這事!你們去準備吧!”

眾人

轟然散去,豪格落寞的跟在了後面。

看著自己長子落寞的身影,皇太極開口了:“豪格!來,到父汗這裡來!”

皇太極到目前還沒那麼子女,四個兒子只存活了兩個,長子豪格和四子葉布舒,葉布舒現在才一歲多點,萬一他有什麼意外,還不是全靠豪格。

豪格難以置信的看著自己虛弱的父汗,終於還是走到他的身邊。

皇太極虛弱的笑笑,溫柔的說道:“還在記恨父汗吧!”

豪格忙趴著回道:“父汗!孩兒不敢,孩兒福薄,不敢記恨,是孩兒以前孟浪了。”

皇太極慈愛的說道:“你啊!此一時彼一時,別想以前的事了,往後看!你要把大金的局面撐起來!遇事不要衝動,先冷靜的想想,想好了再做。”

……

一日後,皇太極召見了兩紅旗旗主嶽託和薩哈廉,兩人此時已無力也不願對抗上三旗的勢力,同意了整編;就這樣,在崇禎一年十月(後金天聰二年),後金開始將剩下的五旗重新打散後重新分配。

第二年崇禎二年(天聰三年)一月才重新整編成新八旗,嶽託和薩哈廉仍然管著已面目全非的兩紅旗,豪格掌管了兩藍旗,揚古利掌管了鑲白旗,黃太極依然控制著上三旗。

這個時候各位旗主如同大明各軍的主將只能管軍制,已管不了各旗的具體旗務;旗務已完全交給了總管旗務八位總管大臣,下面還設了十六位佐管大臣。

政事上面,正式成立文館,負責翻譯漢文經典和記錄本朝政事。

大明、後金不約而同的在同一時間調整了自己的制度,準備下一次的死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備註:

1、“五大臣”為後金開國五大臣,是瓜爾佳信男公費英東、鈕祜祿宏毅公額亦都、董鄂溫順公何和理、佟忠烈公扈爾漢、覺羅公安費揚古五人。

2、“總管旗務八大臣”,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皇太極於八旗之下各設總管大臣一人,總理各旗之一切事務,合稱總管旗務八大臣。凡出師行獵,各領本旗之兵而行,各事均聽其稽查,與諸王貝勒等共論政事。又於八旗各設佐管大臣二人,調遣大臣二人,分理各旗之詞訟及調遣之事。

3、文館,歷史在天聰三年四月正式成立,有滿、漢文臣分兩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