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第一次在宮外居住,大病以後一直養成早起習慣的朱由檢難得一次睡過了頭,一直睡到臨近午時才頭昏腦漲的爬起來;身邊的侍女服侍穿好衣服跑到花園裡慢慢走了幾圈,打了一陣太極拳才覺得頭沒剛起來時那麼脹痛了。

朱由檢看著灰濛濛的天空想著現在的酒這麼難喝,看來以後還是少喝點酒,著玩意不僅誤事而且還折磨人。

這時王承恩一路小跑過來說道:“王爺,午餐準備好了,快回去吃點東西吧!空腹對身體不好。”

朱由檢應了聲便往回走,邊走邊問道:“王伴伴!總管來了沒?”

“一大早就來了,看您沒起來又去前院忙去了,剛搬來事太多;剛才奴婢出來時又在門口碰到他,現在應該在東暖閣等您呢!”,王承恩跟在身後小聲回道。

朱由檢回到殿內洗漱完畢,坐在東暖閣窗前的軟榻上美美喝著白粥吃著東西,總管徐應元拿著冊子站在邊上彙報著王府的家當。

原來住在宮內勖勤宮的一切開銷都是屬於宮內的開銷,所以他的親王俸祿也一直沒發給他;皇帝、皇后倆口子隨手賞的銀兩、物件也不少,夠他在宮裡打賞用了。

現在他出宮就不一樣了,大明親王很多福利也隨著朱由檢的離宮而被安排了下來:除了王府侍衛、太監、宮女等人員調撥,還有親王儀仗、馬車、轎子等物品的調撥;他的俸祿也先發下來三千石精米,按現在的米市行情,也就三千兩銀子。

按理親王年俸祿是一萬石精米,不知是朝廷沒錢,還是知道現在的信王府也裝不下一萬石米;戶部的人也沒說清楚,只發了三千石,徐應元也沒問,有得發就好。

朱由檢聽著徐應元的一通彙報,東西太多太雜聽得頭有點暈,心裡想還是得早點把當家的王妃娶回家來當這個家,要不本王爺不要幹其它事情了,心裡有點煩躁,便放下手裡的勺子,不耐煩的盯著徐應元看著,也不開口說話斥責。

徐應元作為王府的總管,提前幾日帶著人跑來跑去的,忙裡忙外的將這些東西領來、收好在整理造冊,直到今日上午才弄完;現在正是領功邀賞的時候,如何不得意。

可他照著賬本念著念著發現情況不對,一抬頭發現王爺正盯著自己看,勖勤宮的往事一下湧上來,雖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但本能驅使他放下賬本就要請罪。

朱由檢知道徐應元以為自己在生他的氣,忙揮了下手,帶著歉意說道:“徐大伴,你誤會了,本王沒怪你什麼!你只報下在宮裡時結餘的帳,昨日收支的

帳,還有就是王府現在有什麼短缺粗腰補足的就可以。”

這下徐應元知道該怎麼彙報了,快速翻查了下賬本,答道:“出宮時結餘銀兩千兩,金兩百,物品擺件二百三十件;皇上賞:銀六千兩,金四百,擺件六十件;皇后賞:銀兩千兩,金兩百,擺件四十;劉太貴妃賞:銀千兩,擺件十。合計:銀一萬一千兩,金八百,擺件三百四十。”

朱由檢聽到這裡神情還很淡定,示意徐應元繼續,

徐應元看了下他一眼見表情沒異常,便接著彙報道:“昨日依您吩咐不收侍郎三品以下官員禮金,合計:銀十萬八千二百餘兩,金三百六十兩;擺件不多,只兩百餘件,主要皇室宗親們送的。金、銀已裝箱入庫。擺件,高起潛……。”

朱由檢聽到收了這麼多錢嚇了一跳,有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脫口而出:“什麼!”

這句話一出口又有點不好意思,忙多問了句:“怎麼這麼多。”

徐應元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話說錯了,只知道這個是按照禮單登記造冊的,便小心答道:“這個…這個奴婢也不知,光魏公公就送了銀四千,金二百,擺件六十,其他物件未計;是奴婢的侄子親自送來的,吃了杯水酒就走了,他也送了銀一千兩。”

朱由檢聽到這明白了魏廠公的心思,送的禮比皇后的還重,這心思還用猜麼;他是想著一次搬家就收了十萬多兩白銀,是不是皇兄在朝堂上說了什麼,可仔細一想應該不會,要說也只會對魏忠賢幾個說信王喬遷之喜,你們怎麼表示啊之類的話以顯親近之意。

那這些明朝權貴們的禮就很有意思了,你們很有錢嘛!那本王結婚你們不得送更重的禮,就這麼兩次,光收禮就收了二十幾萬兩;朱由檢開始遐想了起來,想到後面覺得有損親王的形象,可不拿這些錢覺得又白不拿,最後自己找了個藉口:那好這次本王就不要你們出助餉銀了,但其它的銀兩你們就多少出點吧!最後想著大明殘破的經濟體系,感嘆花錢的地方可不少啊!

徐應元看著王爺表情變幻莫測,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更不敢問,小心翼翼的說道:“王爺,高起潛幾個正在盤點、分類、造冊那些擺件,至於擺哪兒?王爺您要不先看看!”

朱由檢已想完事情,便又埋頭扒了幾口快涼的白粥,聽到擺件的事一點也不急,含糊的回道:“哦,不急!清好了先放著吧,有時間我去看看。”

說完想到這裡缺了支出啊,便又問道:“那支出方面呢?”

徐應元對這個問題很清楚,很快就回道:“支出倒沒有啥!這

次酒宴是戶部安排的,禮部協辦,說在王府的建造開支裡有著部分支出。回禮方面支出在兩千兩左右,禮金賬單裡已刨除了這部分支出。”

朱由檢一聽那自己這次是光進不出,這不成成貔貅了,想著苦笑搖了下頭,吃了幾塊點心,幾口將剩下的粥喝完才心滿意足的用手帕拭了嘴,等著徐應元的下文。

徐應元趁著這個空檔,整理了下思路,繼續彙報道:“哦!老奴差點忘了件事。我那侄兒傳話說,皇上昨天特別交代魏公公,王府以後一切花銷還是從宮裡支出;這不外院臨時充做庫房的廂房裡也堆滿從宮裡拉來的油、米、面啥的,堆了足足十間房。其它布匹啥都堆在後院庫房裡,也堆了十間房,老奴正在安排人手造冊清點。”

朱由檢知道這是大明“扶弟魔”在想法補償自己這個做弟弟的,嘆道“唉!真難為皇兄了!”

徐應見王爺元心情好了,趕忙把餘下的幾件事情全彙報了:“至於一百隨從、宮女,我先選了二十人可靠的隨從在後院,其他都安排在前殿;內院這邊加上勖勤宮原有的十個,差不多也夠了,來多了這地方也呆不下;王府護衛人員手冊,孫將軍會直接想王爺稟報。”

到這朱由檢差不多把家底基本摸清楚了,便起身走到徐應元邊上,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大伴,這些日子辛苦了!下午再辛苦入趟宮,專門去廠公那答謝他。另外你的那個侄子也要多用點心!”

說完便穿過正廳走到殿外的外簷下,伸了伸了身腰,看著這片屬於自己的院子有點紈絝的叫著:“走!大王、小王,陪本王逛逛王府,都沒瞧仔細。”

“王爺,折煞老奴了,您慢點喲,唉。”王承恩回道,忙不迭的跟著小跑出去了;王德化畢竟年輕點,呼的一聲跑得比兔兒還快,不久就跟上了朱由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徐應元看了主僕三人,笑著搖了下頭繼續幹活去了。

下午他還得進宮找廠公和自己的侄子,現在得抓緊把剩下的一些數點完,從宮裡回來還得和高起潛幾個好好鑑別下新來的三十個太監、宮女。

備註:

1、

親王護衛,主要負責王府外圍、外院(外廷)安全;出行充做儀仗及安全護衛;時平時還要幹些雜活,如搬東西之類的重活。他們的軍餉由朝廷支出,是負責護衛王室,外帶監視用,但長期在王府,一般護衛都成了王府的人了。

2、

十王府:明成祖朱棣修建北京是建給未就藩的皇子集體居所,清先為怡親王府,乾隆間又改為賢良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