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突發奇想:“你們說,會不會左右兩個洞是進來時挖錯了方向,然後最後一次才挖通的正前方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天賜鄙夷地哼了一聲,這個問題甚至根本就懶得和他解釋。

倒是燃龍說了出來。

“專業”的盜墓者,絕對不可能像那些什麼都不懂的外行一行,拿著鐵鍬鋤頭一頓亂挖。

事實上,真正的大墓根本就不容許這種暴力破壞。設計者有一萬個方法讓你勞而無功。

所以,專業人士在做活之前都會做出詳盡的“地勘”、“取樣”、“規劃”、“設計”、“施工”方案。

而這些方案的基本原則,就是“安全”、“進度”、“質量”。

其中有一條可以說是金科玉律,那就是——直線。

兩點之間直線最近。

如果在一條直線上有障礙,那麼就會綜合衡量,從整體上來看怎樣是直線。

對於專業人士來說,在設計上出現直角轉角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第二點就是盜墓和挖礦很多時候有異曲同工之妙。

地下挖掘,分為橫井、豎井、斜井三種。

從安全角度來說,橫井塌方風險最高,豎井最低。

從經濟角度上來講,整體來說豎井是經濟效益最低、施工難度最大、施工時間最長的開採方法。

所以,價效比最高的也就是斜井了。

當然,斜井也分很多種。從大的類別來說,有斜下、斜上、平斜之分。

在採礦方面,是以礦脈作為最主要的衡量標準。

但從盜墓專業來講,是以最快最直接到達墓室為準。最好的方式是從墓室的斜頂面切入下去。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以眼前的情形來判斷,不可能出現先挖出這兩個“耳室”再進行主通道挖掘。

燃龍不解釋還好,被他這麼文不文白不白的解釋一通,其他人更不明白了。

采薇倒是聽懂了,接話過來解釋起來。這四條盜洞中的三條都被擋住,最後一條是通向墓穴的。之前那個前輩是在進了墓穴回來之後才被困住的。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見到他的屍骨,也就是說他最後又返回了墓穴裡。興許他已經在裡面另外找到路出去了。不過究竟如何,還是得進墓穴裡才能知道。

幾人聽了她的話,齊聲稱是。就剩這條盜洞,應該還有好一段路才到墓穴裡。現在也沒什麼好想的,先進到墓中看個究竟再說。

當下便換了燃龍打頭,其他人跟在後面,鑽進了正前方那個盜洞。

王麻子邊爬邊嘛:“本來以為是之前已經蹚出來的道應該沒問題,誰知道有這許多鬼名堂。你們也是太莽撞了。”

這時前面傳來燃龍的聲音:“前面是溶洞。”

眾人聽了一下,確實前面滴水聲傳來,趕緊加快速度爬了過去。

很快他們就鑽出了這個盜洞,前面已經是豁然開朗。趙天賜點燃蠟燭,開啟摺疊著的紙燈籠找了一下,落腳處是大堆的碎土,應該是那個前輩挖左右盜洞時運到這裡的土了。

一群人四周檢視了一陣,發現他們處在山體的一個窄洞內,水滴聲順著洞穴從遠處傳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