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龍派代七先行進去探了一番。

很快代七就出來,無比欽佩地說道:“前輩果真厲害!進去十幾步便發現了一處切洞。”

“我之所以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也適用於盜墓。

如果有前人的盜洞,相對而言就是比較安全的一條路。

一行人魚貫而入,果然沒走多遠,右下方就出現了一條盜洞。

這個盜洞角度以一個非常合理的角度傾斜向下,只要看好了直線距離,就算盜洞打了一半,打進了溶洞之中,也可以按照預先計算好的方向,穿過溶洞繼續朝前挖掘,不至於被陷到迷宮迷了方向。

“是個高手。”趙天賜忍不住贊了一句之後解釋:“盜洞穿過這些四通八達的溶洞。而溶洞裡面不會缺乏水,這就不會憋氣。如果是個實洞,時間長了,裡面就會非常氣悶。”

儘管嘴上這麼說,為了保險起見,趙天賜還是命燃龍的人點起了蠟燭,每間隔二十步就插上一支。一來是看空氣質量,二來萬一進去後迷路了,也是一個標識。

這次燃龍親自舉著一條長蠟燭在前面開路,采薇她們和燃龍的人夾雜在一起。

又走了一段路之後,前面出現了一些木架。

由於時間過久,木架都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腐朽。

燃龍回頭叫道:“前輩,您來看看。”

趙天賜上前,先是觀察了一陣,和之前的石塊不同,前面這段路全部都是土質的。然後抓起一把泥土聞了一下之後才說道:“還是得上檁子。”

這些木架是起支撐作用的。既然前輩從這裡開始架設,證明前方的土質比較鬆軟,有坍塌的可能。

遇到這種情況時,只有兩個選擇。

其一是改變挖掘線路,讓盜洞的角度更加傾斜。

如果不是的話,那麼就要一邊挖掘一邊支護了。

往往這種情況下,就要“總工程師”記過計算和判斷,哪種“施工工藝”更加合理。

不過對他們來說,現在這個就比較好選擇了。畢竟他們現在只需要對“隧道”進行“支護維修”,不需要重新挖掘,自然非常輕鬆了。

燃龍手下的小嘍囉們爬洞外砍伐樹木,然後再拖進來。趙天賜指揮裡面的人朝前搭建。

盜墓倒鬥就是這樣,很多時候雖然比較費時費事,但總比把命丟在裡面強。

這麼一來,前進的速度就慢了很多。

一群人輪流土工作業,又往前進了幾百米之後,輪到最前面的易雲說道:“好辣眼睛。”

接著就是跟在他身後的黃杏手裡的蠟燭“撲”地一聲滅了。

“退!”趙天賜叫了起來。

其實不待他叫出來,易雲和黃杏就已經朝後退了。

換他們在前面時,趙天賜就再三交代過:在下面絕對不能逞勇鬥狠,別說發現什麼異常現象,就算是心裡突然覺得不對勁,都必須先退回到安全地帶再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何況現在又是刺眼睛又是滅蠟燭的,自然不會猶疑了。

“前輩,得開風口吧。”燃龍湊到趙天賜身邊說道。

根據易雲他們的情況來看,前面的空氣肯定有問題。這種情況通常的解決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等待,一種是從另外一處開一個洞口,將裡面通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