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無可戀的感覺湧上於奇正心頭。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散會吧。

聽到說散會,有個人急了。

“哎哎哎,於總都料。我們教育分局的工作還沒彙報呢。”常歡不滿地叫了起來。

實事求是地說,於奇正應該感到安慰。

因為在場的人中,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不知道桃源計劃。

被矇在鼓裡的,還有常歡。

也就是說,至少現在可憐的於總都料還是有個伴的。

和其他局長不同,常歡加入得最晚,和大家之間的關係還沒有到那個份上。

大夥多少對他還是有一點點戒備之心,不然也不會有上次二俅他們決定用各個局長當職校的校長,架空他這個教育局長的計劃。

因此,他也是唯一一個不知道桃源計劃的高層幹部。

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高層會議,收到通知後心裡便忐忑不安。中午連飯也沒吃午覺也沒睡,專程趕出了一份發言稿。萬一等下開會時問到我答不上來,那可就丟臉丟大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於總都料問過其他局的工作之後就宣佈散會,於是就急了。

常歡這麼一叫,於奇正才反應過來。

之前成立教育分局的時候,兄弟我是真沒錢。

現在這些逆賊揹著我賺了這麼多,就算你教育分局再能虧,又能給我虧多少錢呢?

不過也無所謂了,你想說就說吧。

得到於奇正點頭之後,常歡從懷中掏出了一疊寫滿字的紙,清了清喉嚨就準備開講。

眾人看著他手中那厚厚的一疊紙,臉都白了。

這要等他講完,恐怕都得到半夜去了。

同為文人的萬茛苟急忙跳了出來:“常局長,你是第一次參加會議,有件事我先提醒一下。於總都料的時間很寶貴,因此每個人在會上的發言時間不能超過一盞茶。”

常歡乍聞噩耗,整個人都萎了。敢情我這一中午白乾了啊?

一盞茶的時間,看來只能講一下幾個大標題,具體內容沒辦法講了。

罷了罷了,既然是這麼個規矩,那也得遵守啊。以後再另外找時間向於總都料詳細彙報吧。

常歡遺憾地看了一眼稿子,跳過所有文才斐然的部分,抽出其中的骨幹部分念了起來:

首先是學堂方面。目前已招收兩個班的學生,年齡在五至十歲之間。統一教材已基本完善,先生們已開始授課。

目前有兩個困難的地方。

第一個是報名的人實在太多,現在找進來的不到十分之一。我們正在想辦法儘快能擴招,滿足員工子弟的需求。

第二個就是議價生這一塊的學費問題。由於人數太多,找關係的也多。我們不得已只能採取公開競價的方式,誰出的錢多就收誰。可現在那些家長們已經把價格炒到五十兩銀子之巨,我們自己覺得好像不太好。所以想請示一下於總都料該怎麼辦?

“什麼?!”於奇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麼?學費炒到了五十兩銀子?”

常歡點點頭:“嗯。根據目前的情況,下一期的名額保守估計,應該也在一百兩銀子以上了。”

於奇正完全不能相信這是真的。

請一個專職教師一對一的教自己的孩子才多少錢?這些家長有病嗎?

常歡也看出了他的疑惑,於是開始解釋了起來。

曌建教育分局的先生,不同於一般的私塾先生,都是荊州城的名士。

表面上來看,當“名士”的唯一標準就是文才好,但實際上並沒那麼簡單。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一天到晚餓著肚子,哪有條件一天到晚和其他名士在一起吟詩作對?

根本就沒機會參加這些社會活動,又怎麼能有“名”?沒有名,又怎麼能成為“名士”?

寒門學子有真才實學的,基本上都是全力去備考。首先你得去中個什麼,能讓自己活下去,才能談名士的事吧?

但是能考到舉人那個級別的,就可以去當官了。哪有閒心來做這種沒有錢的名士呢?

因此大多數的名士,家裡要就是有錢、要就是有權的。

這些人既然沒有生活之憂,怎麼可能和那些落魄秀才一樣,靠教書來養家餬口呢?

但是這種情況,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反正能在本地文壇拋頭露面的,也就是這幫人。

在一般人眼裡,他們就是特別有文化的人,和那些不舉的秀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憐天下父母心。世上當父母的,無不是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挖出來給孩子。這一點和貧富無關。

而且還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越有錢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越是重視。

現在有機會讓自己的孩子接受這一群名師的教導,那可是什麼代價都捨得出的。

這些富家原本來說心裡還有那麼一點顧忌。不是懷疑先生的水平,而是自己的孩子和那幫窮人的孩子一起,會不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結果第一批的議價生來了才不到七天,家人們便紛紛提著禮物前來感謝。

從成立初始,常歡就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學堂要想以後越辦越興旺,那就必須出教學成績。

檢驗教學成績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你的學生中出了多少秀才、舉人、進士。

常規私塾一個學生或者幾個學生,出了先生的水平之外,就和個人資質以及努力程度有關。

但是曌學堂可是大批學生一起,教學所佔的比重就更大了。

這個問題他們教師團隊內部討論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來曌建之後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曌建不管哪個部門,都在提倡一種叫規範化的東西。據說這是當初於總都料親自定下的規矩。可以說,曌建集團能在短時間內發展得這麼大,和這個東西的關係非常大。那麼,咱們是不是也能夠把這種方法用到學堂裡面呢?

這個話一提出之後,就得到了所有教師的認同。

於是大家就開始編制統一的教材。這樣的話,即使有某個教師哪天沒來,其他人也能無障礙的替代。

在這個過程中,就又有人提出了一個想法。

既然咱們以應試為目標,如果我們能分析出下次科考大致的方向,按照這個目標去教學的話,一定能事半功倍。

這話立即又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所有的科考,都是秉承上意的。你文采再好,如果與目前的上意不符,一切都是白搭。

這就是很多有學問的人就是屢試不第的原因。方向錯了,再努力也只是往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這一點上,他們是有先天的優勢的。

全國的就不說了,但這些本地名士至少在本州範圍內可是名聲在外。

文人圈子也就那麼大。只要在本州內,不管出題的人是誰,他們中總有和他交情好的人。

直接透題誰都不敢,但是多閒聊的話,不難分析出最近的大方向。

只要有了大方向,那成功率可就大大增加了。

這時就又有人提出建議了。

既然如此,那咱們不如專門成立一個負責教學研究的部門。

平時就研究怎麼樣能夠教得更好,逢到要考試的時候就去摸題猜題。

這麼一系列的商討下來,每個人對於把學堂辦好都是信心十足。

這時候又有人提出了新的見解。

這個先生,是萬茛苟的狂熱粉絲。他認為,做人就應該像萬史官那樣。

他提出的意見是,曌建集團有一個局叫技統局。

據他瞭解,曌建的其它分局遇到困難經常去找技統局請求協助。而技統局的局長,正是萬茛苟。

雖說是學堂,但教研也是一種研究。這事是不是去請教一下萬局長,說不定他能有更好的辦法呢?

對於進士出身的萬茛苟,這群讀書人是相當佩服的,於是這個提議馬上得到了全體的認可。

常歡不敢怠慢,立即去找到了萬茛苟。

萬茛苟還真沒讓他們失望,對學堂提出很多意義非凡的建議。

首先萬局長認為,一定要改變“文弱書生”這個固有的理念。試想,一個人若是手無縛雞之力,一天到晚無精打采的,又能有多大的學習效果?

其次,不管他們課程設定得多麼優秀,也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中進士。

再者,曌學堂的學生大多數都是曌建集團的子弟。

因此他們的教育方向和普通私塾一定要有所不同。

萬局長的第一個建議是:文化知識作為基礎知識,提高子弟的學識和涵養。如果能在這條路上走通,當然是最好。即便將來不能靠這個去做官,咱們也應該讓他們將來具備自食其力的能力。

因此,必須開設一個強化身體素質的課程。其實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體育課”。

萬茛苟提出的第二個方向性的觀點,是關於學生人生方向的。

以他做史官的經歷來看,歷史上凡是大奸大惡之徒,見識學識都比常人強的多。

咱們如果只是叫學生讀書,而不教他們做人的話。將來就有可能出現學識越高,做得壞事越大的情況。

對這一點,常歡深以為然。

萬茛苟也提出了解決的方法。

他告訴常歡,技統局下面有個叫做政工科的部門。

這個部門並不能產生直接的效益,但是他們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整個集團的效益。

為什麼呢?因為人的精神信仰和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因此,可以考慮開設一個稱之為“政工課”的課程。也就相當於後世的“政治課”。

聽完萬茛苟的話,常歡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決定完全採納這兩個方案,但同時提出了一個困擾:教師和教材的問題怎麼辦?

萬茛苟哈哈大笑,說這個我倒可以幫你解決。

體育課方面,就從現在曌建工地上做的事情中,選擇一些適合於孩子的。

政治課方面,可以以現在政工科的培訓資料為藍本,主要是學習於總都料的各種精神。

這兩個方面的教師,都可以從技統局裡面抽出人來。

常歡大喜,連番道謝之後,馬上回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了學堂的其它先生。

他自己也想不到,新開設的這兩個課程對學堂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儘管常歡自認為已經說的很精簡了,但於奇正現在最關心的還是“錢”的事。於是打斷他的話問道:“常局長,可這和議價生的學費炒到天上去有什麼關係呢?”

常歡點點頭,繼續介紹起來。

曌學堂的教育模式,對議價生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一件事情就是吃。

這些議價生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吃,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天長日久就養成了挑食的習慣,接著就是胃口不好了。

可到了曌學堂之後,由於學堂嚴格禁止帶任何食物來學校。

最開始家長們還很有意見,憑什麼讓我的孩子捱餓啊?

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了巨大的變化。

由於切斷了零食的來源,加上每天高強度的體育課,出汗出力之後,到了飯點就餓得飢腸轆轆。

回到家裡,以前需要求著哄著吃點的米飯,現在抱起來就是兩大碗。

而且不光是吃飯,連同睡覺的事情也一併解決了。

以前要花著哄著睡覺的,現在到了晚上一倒頭就鼾是鼾屁是屁了。

僅僅才幾天時間,小家夥們的精神氣可就旺多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學習態度方面簡直是天翻地覆。

以前讀私塾的時候,就是“幫父母學的”。而現在回到家,不用任何人說,自己就去做先生佈置下來的練習。

要說這個變化啊,主要還是和環境有關。

在家裡念私塾的時候,都是本家的一些子弟,再就是一些伴讀。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沒有任何比較性。

就算你學習比我強得多又怎樣?還不是一個庶出的,見到我這嫡長子不照樣得像個孫子一樣?更加不用說那些奴僕性質的伴讀了。

可在曌學堂就完全不一樣了。

由於大家的父母之間,沒有太多的利益關係,因此相對而言就比較平等。

在同學中社會地位的高低,主要就以學習成績來衡量了。

加上在私塾讀書時,只要你在幾個孩子中最厲害,你就是最厲害的了。

而在曌學堂這裡,這麼多孩子,而且這兩個班的同學都是經過選拔了才進來的,競爭的難度就變大了很多倍。

這樣一來,學習的動力就解決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