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奇正走回屋子裡時,張有德已經停止了彈琴。

他背對門口坐在一張矮幾上,面前是一張繡花臺。

於奇正走到門口的時候,張有德的右手正好揚了起來。正好看到他拇食二指拈著一根繡花針翹著蘭花指的手。

這本來應該是一副很唯美的畫面,但於奇正卻覺得心裡發毛。

難不成我真的遇到東方不敗了?

“冬月十六夜,於其正夥同另外二人,計劃救出當時尚在牢中的何爾秋。”張有德的聲音非常平淡,似乎在說一件與己完全無關的事情。

於奇正大驚:“明府,此案不是早查清楚了嗎?”

張有德緩緩轉過身來:“於總都料的意思就是此事與你無關嘍?”

雖然不知道他發現了什麼,但這事於奇正肯定是只能硬撐下去:“是與我無關啊,當時您也看到了,人證什麼的俱全啊。”

張有德笑得人畜無害:“其實當時要查出柳如煙是否作偽證非常容易。只需檢視其手臂上守宮砂即可。”

於奇正冷汗直冒。

這看上去一直都是昏庸無能的張有德到底是什麼人?他發現了什麼?

但不管他怎麼說,即便拿到到鐵證,這事也只能死撐到底。反正現在如煙已經那樣了,至少在這件事上是死無對證的了。

於是開口說道:“明府有懷疑的話,當時完全可以查啊。”

張有德沒有回答,而是放下繡花針,走到書桌邊。

他不疾不徐地研好墨,然後提起筆在宣紙上寫了幾個字。

這才慢條斯理地問:“於總都料看看我這字寫得怎麼樣啊?”

雖然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但還是答道:“明府書法行雲流水,龍蛇飛動,深得鐘王真傳。”

張有德微微一笑:“於總都料這馬屁拍得好,不過太敷衍了一點。元常先生乃楷書鼻祖,東床書聖為行書之冠。我這字如何得二位前輩真傳?”

於奇正能聽出他這話中有話,於是把眼光再次落到紙上。

宣紙上這幾個字他並不認識,但是他認出了其字型——篆書!

由此不由得心中又是一凜,張有德為什麼故意寫篆書?

“於總都料臉色為何如此凝重?莫非本人這小篆寫得太差,讓於總都料見笑了?”張有德問道。

“哪裡哪裡?豈敢豈敢?”於奇正嘴上這麼說,心中的不安更強烈了。

“其實寫得好不好都不重要了。我只是想告訴於總都料,本人自幼習練各種字型,這篆書也練了有七、八年吧。”張有德仍是不緊不慢地說。

“明府學富五車,小民佩服。”於奇正打著哈哈。

見於奇正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張有德仍不介意:“其實我只是想告訴你,即便字非常小無法分辨它是什麼字。但我卻能肯定不是什麼字。於總布料。理解我說的意思了嗎?”

於奇正躬身答道:“小民愚鈍。”

張有德臉上依舊掛著人畜無害的笑容:“那我就再說明白點。何爾秋胸前那塊玉佩上的字我見過,絕不是後來朝廷所公佈出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奇正心中又是咯噔一下,當即說道:“這個小民便不知了。朝廷定論小民不敢置喙。”

張有德從鼻孔裡冷哼一聲,不悅地說道:“於總都料這是拿上面來壓本官啊。”

於奇正急忙回道:“小民不敢。”

張有德重又走回繡花臺邊,拈起繡花針朝繡布上插下去:“於總都料,我床下有一個箱子。你去開啟看看吧。”

已經是這麼一個情況了。再壞又能壞到什麼份上去?

於其震狐疑地看了張有德一眼後,走到床下拖出一個箱子。

箱子開啟後,立即感覺如五雷轟頂!!!

。。。。。。。。

倪大虎伸手去夾遠處的豬頭肉:“對於絕大部分庸碌的普通人來講,站在山腳下,就簡簡單單看到的山就是山。這是第一層境界。”

馬躍佬立即將那盤豬頭肉移了過去:“第二層呢?”

倪大虎嚼著肉:“這第二層嘛,就像我和你這種人。勉強算是爬到了半山腰,因為身處山中,看上去的山就不是山了。”

馬躍佬思索著他的話:“那第三層呢?”

倪大虎停住筷子:“只有極少數人,能站在山頂上俯瞰眾生。在他們眼裡,一覽眾山小。看到的山還是山。”

馬躍佬笑道:“那和第一層有什麼區別呢?”

倪大虎瞪著眼:“當然有區別了!而且是本質性的區別!算了,你聽不懂就算了。”

他這種鄙視智商的態度讓馬躍佬很不爽,老子怎麼說也是讀過幾天私塾的好不好?

馬躍佬低頭沉思良久才又重新抬起頭來,說道:“倪兄的意思,剛才說的民心也是如此。第一層,庸碌的百姓自以為包括自己在內的民心能左右戰局。而到了我們這個層次。就覺得民心是一個偽命題。其實在此之上還有一個層次。到了那個層次,民心就是最重要的東西,能左右戰局。”

倪大虎哈哈大笑:“哎,這就有點這個意思了。就拿楚漢相爭來講吧。普通兵卒百姓是第一個層次,他們個人就如同螻蟻一樣,就算知道民心這個道理,也沒有任何力量去改變。說句難聽的,還不如不懂呢。不懂的話至少心裡沒什麼想法。”

馬躍佬點頭答道:“確實如此。我也這麼認為。”

倪大虎繼續說道:“韓信他們這些將帥是第二個層次。項羽的思維也就停留在這個層次。儘管力拔山兮氣蓋世,但在他的內心深處,根本瞧不起螻蟻一般的普通小民。認為戰爭的勝敗與之無關。因此對民心沒那麼在意。”

馬躍佬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劉邦就是第三個層次,覺得民心才是根本?”

倪大虎點頭答道:“劉邦約法三章,秋毫無犯。他的轄區內百姓都擁護他。因為相比較之下,他上位,自己的日子會過得更好一點。”

馬躍佬搶答道:“而項羽就不同了。他治下的百姓,對於他是否上位,最多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相反,如果換劉邦來統治的話,興許日子還好過一點。”

倪大虎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點點頭。

馬躍佬不解地問道:“可是我還是不明白,這是怎麼直接聯絡起來的。”

倪大虎答道:“這個就實在是太簡單不過了。我問你,如果你沒法給下面的兄弟錢糧,甚至連未來都不能給他們,有人跟著你混嗎?”

“不能。”馬躍佬搖頭答道。

“這不就對了?”倪大虎說道:“不管咱們混江湖也好,做別的也好。別看表面上把個義字頂到天上去,實際上說穿了就是,我跟著誰有好日子過就會跟誰。”

馬躍佬如同醍醐灌頂:“倪兄這話說的實在是精闢!小弟佩服。”

倪大虎道:“他們打仗也是一樣。沒錢,沒糧,打個屁啊?錢糧從哪裡來?還不是從百姓手裡來?你把百姓盤剝乾淨了,誰還跟你玩?”

馬躍佬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