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奇正想到這一點,二俅也想到了。真正的兄弟,有些話沒必要掛在嘴上。

二俅依然是咧開嘴一笑:“正哥,整啥呢?快點,我肚子餓了,想早點回去吃飯,采薇她們肯定都等急了。”

於奇正給了二俅一拳,低聲說了句“該死的雞脖朝天翹”,再沒做任何猶豫,上前開始滑動石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隨著一陣令人牙酸的聲音,內部機關開啟,石門緩緩開啟。

可能由於小說的影響,開門之前兩人腦海中冒出的就是石棺、骷髏、秘籍之類的畫面。

但現在石門開啟後,兩人完全傻眼了。

眼前出現的情形,和他們想象中的任何一種情況都不同。

玩偶世界。

石門後是一個低矮的山洞,但面積卻很大。

山洞裡面佈滿密密麻麻的泥俑玩偶,一時之間根本數不清數量。

雖說二人沒有密集恐懼症,但一下子看到數以萬計的玩偶,還是覺得頭皮發麻。

“兵馬俑!”二俅脫口而出。

不錯,裡面和他們在後世看到考古發掘出來的一樣,全部都是初皇帝兵馬俑。

與皇陵裡面1:1真人比例不同的是,這裡的兵馬俑縮小了大約20倍。

不僅是比例縮小,其做工和上色也是差了許多。

“古會玩。”二俅不由得咂舌說道。

“你說什麼?”於奇正沒太聽清楚。

“古會玩你都不懂啊?城會玩你總該知道吧!”二俅給了他一個白眼。

於奇正不禁啞然失笑。不錯,這古代人還真的會玩。

只不過他們那些古人好玩了,於奇正他們兩人就覺得不好玩了。

按照武俠小說的套路,現在不應該是得到一個什麼逍遙子啊、或者什麼什麼祖師之類傳下來的什麼什麼秘籍,外加一個什麼什麼神兵利器,然後又是一個什麼通道,嘭地一下就逃出去了嗎?

來自現代的兩人,還是很具備文物保護意識的,也不忍心破壞這些兵馬俑。

好在兵馬俑的最中間,留了一條可供行走的通道。

兩人一前一後地在“地宮”中向前行走,二俅說道:“這玩意雖然比真的兵馬俑小,數量可是真多,怕是幾萬都有。真的兵馬俑哪有這麼多?”

於奇正撇了撇嘴:“誰知道呢?秦陵也只是挖掘了一小部分。”

走了差不多一百步,面前出現了一堵用木板製成的“牆”。

兩人挪開木板,一下子就眼花了。

木板的後面是一間石室,裡面的情形一覽無餘。

石室的四周壁上點著長明燈。

進口處的空地上,是一個縮放的“閱兵場”。

裡面整整齊齊排列的一個方陣的兵將。

與外面山洞不同的是,裡面的這些兵將大了一倍。大概是真人的10分之一大小。

每間隔數十人,就有一個兵俑手中舉著長明火把。與四壁上的長明燈一起,將石室照得燈火通明。

這些兵將身上的武器鎧甲,全部都是金屬鑄造而成。

閱兵場的前面,是一條灌滿水銀的人工河,與石室頂上鑲嵌著的各種寶石一起,在燈火照耀下熠熠生輝。

河流上漂浮著各種用碧玉雕琢而成的蓮花之類的水生植物和各種水鳥。

河上架著三座玄石雕成的橋,欄杆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各種異獸。

過了這條河之後,地勢便升高了一個臺階。

這裡是一個縮小版的“廣場”,廣場的最中間是一條白玉鋪成的走道。文武官員俑分列走道兩側。

廣場的盡頭,地勢繼續升高,並有許多階的漢白玉石頭階梯。按照比例來看,真人版應該高大三丈以上。

石階的頂部是一個小的平臺。

平臺對著外面這邊拉著紗帳,裡面的情形影影綽綽看得不太分明。

於奇正喃喃說道:“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難道史記中的記載是真的?”

二俅不屑地笑了一聲:“真啥真啊?吹牛誰不會?再說了,就算是真的,現在這個也是贗品好不好?”

說完之後,跨步上前一把拉開了紗帳。

再一次出乎意料之外。

原以為紗帳之後應該是妃嬪俑龍椅之類,要不就是停放著棺槨什麼的。

這次的情景倒是滿足了他們之前的想象。

平臺上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人。

哦不對,不是一個人,是一具屍體。

說是屍體其實也不對。準確的說,是一具完整的骨骸。

這具早已風化的屍骨,背靠著牆盤膝而坐,手裡拿著一份竹簡。

“秘籍!”二俅興奮地叫了起來。

於奇正雖然面不改色,心裡還是很有那麼點小激動。

誰還沒個武俠夢呢?

武穆遺書獨孤九劍乾坤大挪移降龍十八掌什麼的都行,俺不挑。

就是千萬別是那啥坑爹的葵花寶典。

不對啊,練了葵花寶典,也不可能生出兒子來坑我這個爹啊。

一邊胡思亂想著一邊湊了過去,和二俅一起去看“秘籍”。

還沒等他湊過去,二俅就已經苦著臉問了:“正哥,你看得懂嗎?”

於奇正接過來一看,笑了。

竹簡上的字型是篆書。別說二俅了,就算這個時代的人也沒幾個認識的。

不過恰巧,奇門遁甲裡面也是篆書。上次救二俅出獄後專門跟虞弘新學了一陣子。

“嘿嘿,連這個都看不懂,你叫我正哥我好意思答應嗎?”於奇正得意地說。

二俅肚子裡暗罵一句“不就認識幾個鬼畫符嗎,看把你給臭屁的”,臉上卻露出掐媚的表情:“正哥,快看看,這是啥好東西。”

於奇正接過竹簡,臉上的表情越來越失望。此時的他只想說一句:理想很豐滿。

竹簡上不是什麼秘籍,連葵花寶典都不是。

準確的說,只是一份記載。

記錄著就是盤膝坐在那裡的那個傢伙。

和於奇正他們一樣,那個傢伙也是個工匠——一個當時很有名的工匠。

雖然不是秘籍,卻也解開了於奇正心裡一直以來的一個疑惑。

《史記》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什麼意思呢?

始皇帝剛剛即位,就開始挖驪山,並徵調來七十萬人修陵墓。

於奇正一直覺得這記載挺不靠譜的。

秦始皇十三歲就登基,這麼小就想到給自己修墳了?

況且,他可是二十二歲才親理朝政。當時的朝政把控在丞相呂不韋手上,手裡根本就沒權好不好?不說別的,調動七十萬工匠,手裡沒權能做到嗎?

除此之外,還有個更加無法解釋的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