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芳錄》的搶購風潮持續半月有餘, 總算開始回落, 書坊上下有空輪休,王項禎也迫不及待地踏進了崔府大門。=

彼時崔燮正在西廂新建的書房擷章摘句,總結四書裡的對句。王大公子推開了書房門直入西廂, 他才從坐上驚起, 起身招呼道:“王兄怎麼來了?”

王項禎說:“自然是憐惜四位佳人,怕她們被人窺看羞澀難捱,想早些找崔兄弟要回去金屋藏嬌。”

這是幽默還是真成了二次元宅?崔燮沉默地思考了一會兒, 便答應下來:“既然王兄急要,這就拿走好了。你再檢視一下紙上有什麼破損褪色之處, 是要修補也好, 重畫也好,我都盡力為之。”

王項禎笑道:“不用了, 我借你那幾個家丁一直盯著呢。若有磕破、汙壞的地方,我早就找你重畫了。”他露出一口白牙,得意地說:“其實我爹年下才要這四幅畫作節禮, 不過我提前要過來,也能多玩賞些日子,還能找人勾描下來長長久久地欣賞。”

崔燮看了他一眼, 奇怪地問:“你還找人做什麼, 我再給你畫一幅不就得了?”

王公子朝他案上那張紙努了努嘴:“你讀書是正經事, 我哪兒能隨便用你, 找個好畫匠勾描就是了。這四幅畫要多少銀子?”

崔燮笑了笑:“王兄與我的交情, 還用得著計較這幾兩銀子?何況你之前買了我家那麼多箋紙和書, 我搭上這幾幅畫當添頭也不算多的。”

他親自抱了那四幅巨形掛畫交到王項禎的從人手裡,叮囑了一聲:“這幾幅畫裝裱的不好,就只在底下襯了段白綾,你回去叫匠人添些金玉重裱一回吧。誰叫你選了我這麼個毫無名氣的畫師,畫出來的東西只勉強有臉能看,別的都拿不出手呢?”

王公子展開一點畫面,欣賞著畫上活色生香的美人圖,笑道:“不要緊。我爹是要給後軍都督府的陳同知送禮,又不是給文官,講究什麼‘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你這美人圖豔態勃勃如生……”

呵呵。果然就拿我這圖當春·宮圖往上獻吧?

真不愧是出了在奏摺裡夾小黃文的首輔和給首輔獻x藥的“洗鳥御史”的成化朝,大夥兒的節操都這麼低啊。崔燮臉上微笑,心裡卻決定誓死不把真名往畫上寫——就讓王大公子說是請的名畫師好了,反正這年頭也沒有人肉搜尋。

王公子欣然同意,叫下人抱了畫,說要去找個名家題款抬抬身價。臨走之際還問他:“你過年要不要送禮回京?有要送的,叫我家的車一道捎了,也省得你那老僕冰天雪地地來回跑。”

崔府……那對父母的禮物還罷了,祖父祖母的禮備是該備的。而且他一路來到遷安,得過許多人幫助,也該給這些人送些年禮。王公子是三品指揮使的兒子,在京裡的五官都督府有人脈,找起人來比他方便得多。

他凝神思索了一陣,不好意思地說:“我在京中有個想送禮的人,但不知住處,只知是北鎮撫司的千戶,還想請王兄幫忙打聽一下他住在哪,這般會不會太麻煩了?”

王項禎驚訝得差點站起來,叫道:“你還認得北鎮撫司的人?是那五所千戶裡的哪一位?哥哥往常是眼拙了,這樣的人尋常結交都結交不著……”他忽然一拍大腿,有點受寵若驚地問:“你是特地叫哥哥送這趟的?好兄弟,哥哥不會忘了你這厚意的!”

崔燮苦笑道:“哪有什麼結交,只是他對我施過幾次援手,我這邊想要回報一二。人家怕是連我送的禮都看不上眼呢。”

王公子方才想拉著他上廟裡結拜去,這麼一聽就冷靜了許多,不打算去關帝廟了,但送禮還是要送,便說:“這有什麼,伸手不打送禮人麼。我爹年年給京裡送冰炭敬,那些人也不是個個都認得我們,收禮還不一樣收得痛快。對了,你要送什麼來著,幾份...崔箋,送幾盒《聯芳錄》?”

他家年底才要送禮進京,崔燮也還沒定好要送什麼,便說了謝瑛的名字,請他幫自己打探。王項禎睜大眼,捂著胸口說:“錦衣衛前所謝千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崔燮便把當初通州蒙他相救,後來又得他幫忙請了旌表的事說了。王項禎聽得半晌沒透氣,許久才說:“崔兄弟,你還真是命中有貴人相濟。那謝千戶可是在宮裡也有臉面的人,辦了好幾樁大案。我爹前頭那位傅指揮被人誣告的案子就是他查的,那時候他才十幾歲,就跟著趙同知出門辦事……不行,哥哥我心跳得有點快,得回去喝口酒壓壓。你先寬坐,年前把節禮給我就行。”

他轉身走了幾步,回頭又說了一句:“備不齊楚也不要緊,哥哥給你添上,保證辦得體體面面地。”

王大公子躊躇滿志、一步三搖地走了,崔燮送他回來,也開始考慮該送什麼。原先他只當自己沒機會找那位謝千戶,只能等著他的人過來,既然王公子肯幫忙,那他就能趕在年前送上一份禮物了。

可謝千戶是不會要他的東西的,只會催著他好好學習而已。

他滿腹思緒地坐回桌前,看見那幾頁寫得滿滿的四書對句,心裡忽然一動——這不就是他這些日子學習的成果嗎?現在外面還沒幾本正經的對句蒙書,他若把四書裡的對句集結成冊,起碼也能算個著名教輔書作家,當代王后雄吧?

寫這個比抄鄭板橋的詩強,將來進京見了謝千戶,任他怎麼考他都能答出來。總比現在抄出一首驚豔給人看,之後再寫出來的都是拼湊字數的爛詩強。

他沉下心,循著記憶翻找了一陣,提筆在最新寫下的一句“敏於事而慎於言”後落下了“持其志無暴其氣”,思慮許久後,又以“持其志無暴其氣”為上句,在後面對了一句“居之安則資之深”。

他淡定地寫著對句,正在後院幫忙的計夥計聽說畫被王公子拿走,可淡定不起來了,到前院問他:“少東家能不能再畫兩張畫撐一下?現在買《聯芳錄》的人雖少了,可每天也還賣得出十來本,也有不少人為了看畫才進店買書買箋。驀然撤了掛畫,小的恐怕那些客人們要鬧起來啊。”

這可也沒辦法。借了王公子的人,借了指揮使的勢,還能不付點兒代價嗎?

崔燮安慰地朝他笑了笑:“不要緊,明天跟客人們說,咱們店做新活動,美人圖先不擺了,請顧客們選出《尋芳錄》第一美人,活動結束後換新海……新的畫。”

計夥計張口結舌地問:“怎麼個選法?這四個美人再好也是畫,又不是真美人,不會吹啦彈唱,也選不成名角、花魁什麼的啊。難道找幾個戲班子共演《聯芳錄》故事嗎?”

他們這夥計很有前途啊,這麼快就有翻拍大ip劇的意識了!

崔燮暗暗誇了他一句,決定以後有機會就把這事交給他辦。但眼下還談不到那麼遠,得先把撤展架這事糊弄過去。

他便說:“你去備四個廟裡功德箱那樣的大箱子,上面分別貼上‘神品’‘仙品’‘逸品’‘幽品’四個大字,叫黃工照著咱們那書裡面小篇目上印的那框子描在箱子上,擺在店外。明兒要是有客人問怎麼不擺掛軸了,就告訴他們店裡要選第一美人,凡買了書的顧客都能往箱子裡投一票,得票最多的佳人咱們就在牆上貼一幅肖像永留紀念。”

那怎麼分是誰買過書誰沒買過書,怎麼分誰投了幾票呢?計夥計苦著臉說:“這些日子買書的太多,小的也記不全。萬一還有人叫家裡奴婢拿著書來投……”

粉絲刷票影不是再正常不過的嗎,不讓讀者鬧起來就行。崔燮微微一笑:“你不記得內文篇名頁反面頁角里印的那朵花了?叫他們剪了花投進箱裡投票就是。沒人投也不要緊,橫豎只是為了找件事拖拖時間,讓他們不計較撤了掛圖之事,我恐怕得過...年之後才有空畫新圖了。”

計夥計誠惶誠恐地安排此事去了。他原以為這麼幹定有不少人不滿,卻不想撤了展畫改成投票之後,鬧是有人鬧,可也有不少顧客回頭買書,就為了多給心愛的女主角投一票,好讓她中選為第一美人,新畫能永久掛在書坊裡。

這撥銷售回春來得猝不及防,計掌櫃的腰板兒又挺直幾分,抖著鬍子忙裡忙外,縱然累得老胳膊老腿發僵,到晚間數著銀子,也覺得心滿意足。

過了臘八就是年,各家開始籌備年禮的日子,崔燮那本《四書對句》也編到了頭。

他拿店裡印的上好粉臘箋作紙,用臺閣體認認真真抄了一遍,叫將人裝訂成冊,題上自己的名字。書裡從二字對編到八字對,共五百餘對,滿篇聖賢之語,莊重絕俗。隨著書一道送去的還有一卷畫——不是連環畫風格,而是真正工筆重彩手法細細繪成,用一層層顏料鋪出光影,立體而逼真的謝千戶騎馬圖,題了他自己的款,鈐了新刻的私章。

他也不知怎地,記憶裡對那位千戶最深刻的就是他騎馬的模樣,以至於後來自己對騎馬也頗感興趣,彷彿騎上了就能跟錦衣衛那麼帥氣似的。

畫這副圖之前,他還擔心自己已經想不起謝千戶長什麼樣子,還想著畫到畫不出來的時候就問問崔源父子,甚至問問縣衙裡那些接待過欽差的人。可是真正動筆時,他心裡就清清楚楚地憶起了他雙眼下的臥蠶,天生含笑的雙唇,還有說話時那種輕緩得近乎溫柔的神氣。

崔燮忽然想到,原來他不是騎馬帥,而是本身長得就帥。自己騎著小馬時的模樣跟人家的風姿……可能得差個幾十公分。

他一向不太會畫馬,為畫這圖還花了幾天在王家馬場上畫別人騎馬時的姿態速寫,還蹲在馬旁觀察肌肉、骨骼走勢,倒耽誤了不少鍛鍊時間。但最終能畫出這張圖,他就覺得這些日子花的工夫都是值得的,這才是他該拿出手送人的東西!

崔源幫他找工匠裱好圖畫,又看著那本薄薄的《四書對句》,忍不住勸道:“這兩樣禮還是太薄了點,少爺要不要再添幾十套書,還有美人箋什麼的?”

崔燮回憶了一下兩人來往的情形,笑道:“謝千戶是清正之人,那種俗人愛看的遇仙小說就不要給他了。箋紙倒是可以拿幾盒,但不要美人箋,要後來咱們印的那些花果清供的小箋,拿出手才有面子。”

如此才顯得我是個正經文化人兒,跟那些畫小黃圖的不是一路。

他把書、畫、箋封在一個小小的箱子裡,送往王指揮使家,請他幫自己帶到。王項禎掂了掂分量,便笑道:“你們讀書人送禮物可真不實惠,行了,哥哥回頭給你添些金銀珠玉,保證不讓你的禮比別人的寒磣。”

崔燮苦笑道:“謝千戶一向知道我窮,不會計較這些的。王兄只管這麼送去,我一個讀書人也只能送這樣的禮,再多的反而不好了。”

王公子眯著眼看了看他,笑道:“也是,他那時願意幫你,如今肯定也不會計較你的禮薄不薄,有份兒心意還不夠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