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天雞鳴時分,天早早地就亮了,微紅陽光透過半透明的窗紙曬到床上,正照到崔燮的眼皮上。

他睜開眼睛,定定地看了一會兒天花板上的黑窟窿,掀開被子坐了起來。從今天起他就要好好學習,等把原身掌握的知識複習熟了就可以去上學了。

上輩子上了十六年學,上學的時間經這副身體的年紀都大,這輩子居然還要從頭學起。

崔燮嘆著氣翻身下床,換上昨晚放在熏籠上的玉色直身,在水缸裡舀涼水洗漱。明朝也有丸狀肥皂、豬鬃牙刷、香料和藥材配成的擦牙粉,只是不大起泡沫,感覺不如起泡沫的清潔感好。但他也不是很在意細微感覺的人,用了幾天也就適應了。

輕手輕腳地洗漱好,把殘水潑到院邊的雜草叢裡,對著水缸束起頭髮,罩上網巾,頓時就成了個標準的明朝小書生。

他摸了摸髮髻,滿意地走到書箱那裡,先拿出原身抄寫的那摞《四書》看了一遍,刻成pdf存進硬碟裡,然後在炕桌上擺好文房四寶,跪坐桌邊,照著眼前浮動的pdf一筆一畫地臨寫。

寫著寫著,外面忽然響起清脆的敲鐘聲,另一側房間裡很快響起急促的腳步。卻是崔源穿著短衣跑出去,在門口說了些什麼,引進一輛送水車來,兩人就在院子裡譁啦譁啦地倒水,盛滿了廚下那口大缸。

現代有送水工扛著水上樓,明朝也有人駕著大車送水進院,古代生活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麻煩哪。

那輛水車走後,院子外面漸漸就響起了各種聲音。有賣豆漿、豆腐腦的,有賣果餡、肉餡酥餅的、有賣蒸餃兒、燒賣的、炊餅、肉饅頭的,有賣湯麵的,有賣雜碎湯的,有賣桂花粥的……

崔源順便各捎了幾樣進來。雖然比不上在崔家的精緻,花樣卻多,各家又都有秘方,聞著香氣撲鼻。進門時見到崔燮已經站在床邊寫字了,便一疊聲地叫捧硯起床,一面端著早點進去,讓他趁熱吃。

在崔家時都是主人先吃,僕人吃剩的。崔燮一時半會兒改不了他們的習慣,便撿出幾個燒賣、蟹肉包子,盛了一碗甜粥吃,其他的都整整齊齊的沒動。等他吃完了,崔源便撤下去,跟兒子去廚下吃了。

過不多久淘井的匠人便敲開了大門,在井緣樹起支架,準備幹活。崔源把剩的早點熱了熱,分給他們吃了,又倒了幾碗酒讓他們喝著暖身,免得下井時凍著。

淘井是一家的大事。鄰居們昨日就都知道這座進士第的小主人搬回來了,趙員外家的人也幫忙傳撥了一下他家要淘水的訊息,自然都要來跟著看看。

趙員外家跟他們離得最近,認識得最早,關係也最親近,自然是要幫忙的。趙員外親自帶了兩個男僕過來,讓僕人們拎著繩子木棍幫忙,他自己則拉住崔燮,以這邊太亂,影響他讀書為由,請他到自己家裡做客。

崔源也勸道:“家裡又髒又亂,待會兒淘澄出井底陳泥來,滿院子都是味道,對身子不好。少爺先去趙老員外家坐坐,別叫我們幹活時還得分心看顧你。”

趙員外滿面笑容地說:“阿崔放心,我們老兩口兒定將你家小主人照顧得妥妥帖帖。把他要讀的書帶上,等我那孫兒下學回來,還能跟他談談聖人文章。”

崔源激動得連聲道謝,恨不能立刻把少爺扔過牆,請趙高鄰那位正在讀書的令孫回來給他講解聖賢書。

來幫忙的鄰居和家人們也說:“小公子只管安心過去吧,不用操心這邊幹活。俺們這麼多人盯著,拾掇個水井不廢什麼事。”

捧硯進去收拾他的書跟文房四寶,恨不能把裝書的箱子都給他帶到趙家。崔燮還是比較理智的,知道自己這筆字還不能見人,不想在那邊動筆,就只讓他拿了兩本《四書章句集註》跟自己過去,好趁這段時間看看,跟抄寫版對照一下。

到了趙...家,捧硯被下人引到門房喝茶,崔燮卻被趙員外帶進了後宅裡。趙老夫人帶著兒媳婦在上房等著他,一進門就叫人端上四色拼成菱花狀的點心,又給他沏了盞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熱水。

他以為還是茉莉湯,端起來嘗了一口,卻不是上回的香味,而是涼絲絲、甜絲絲的,口感像薄荷茶,香氣卻更特殊而濃烈。

老夫人略帶得意地說:“這是我這兒媳婦親手點的無塵湯,小燮哥初到遷安,喝口無塵湯,就當是接風洗塵。”

崔燮不禁讚歎道:“我在家裡也沒吃過這樣清香醒神的湯,伯母真是心思靈慧。難怪兩位世兄年紀輕輕就能讀書進學,遺傳……一見幾位長輩便知,世兄將來前途必定無可限量。”

趙員外得意地笑笑,揮揮手說:“我家大孫兒應世還有幾分聰明,應麟卻不成,他還也就在縣城念念書,將來還不知能不能有出息。”

趙夫人也謙虛道:“我只求他們平平安安的就好,可不敢想那麼遠的。小燮哥若嘗著這湯好便多吃一些,改日你家辦席時,我們婆媳再做些真正的拿手湯菜送過去。”

老夫人點點頭說:“我兒子去問東關的德久樓、東街的久合順、京味樓找廚子去了。這幾家都是擅做京城菜的,一兩天內就能有訊息,小燮哥看著拈排日子吧。”

崔燮笑道:“那就趕早不趕晚,等我們這邊淘完井,用水方便了,就要請諸位高鄰來家裡做客了。不過我年紀小,沒經過事,不知道要請客要不要下帖子,也不知那帖子該怎麼寫。”

要是非寫不可,他就只能再重傷無力兩天,讓崔源父子代筆了。

趙員外拍著桌子替孫兒做了主:“就讓應麟請!要什麼帖子,咱們家門口這些書生應麟都認得,去學裡一叫就都來了。”

趙夫人也與有榮焉,沒口子地誇自己兒子在學裡人緣好,林先生也喜歡他。誇著誇著不知怎麼就拐到了兒子大了,該相媳婦了,京裡人家結婚風俗有什麼不同……七拐八拐之後,就拐到了崔燮身上,問他家裡給沒給他訂過親,喜歡什麼樣的姑娘。

喜歡上過大學的,現代人,跟我說得來的。

崔燮低下頭,假裝羞澀地說:“這種事自有父母安排,何況我現在還沒有功名,想這些做什麼。”

趙夫人就露出一點遺憾又不死心的神色,老太太瞥見了,輕輕拍拍媳婦的手說:“小燮哥是來咱們家清靜讀書的,咱們卻拿這些內宅婦人的事煩了他這麼長時間,也夠啦。小春香,你帶崔公子去東書房。”

說著朝崔燮笑了笑:“小燮哥莫怪,我人老啦,就有些絮叨,看耽擱你讀書了吧?我家東院有個清靜書房,你去那邊唸書,別叫那幫幹活的聲音打擾到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夫人也只好起身相送,趙員外說:“你們婦人家家的就別送了,我帶小公子去應世的書房。”

崔燮訝然道:“可是那位在府城讀書的大世兄?我怎麼好借他的書房。那淘井的聲音也不大,我進這院子之後就沒聽見什麼了。趙爺隨便給我安排個客房就行,我自己帶書來著。”

趙員外連聲道:“那叫什麼待客之道。小燮哥只管跟我來,遠親不如近鄰,白說是他個書房,就是他那臥房,給你睡兩天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話說出口來,他忽然覺得主意不錯,笑呵呵地說:“就這麼著吧。應世平常在府學,就中秋能回來兩天,你家裡又還沒修好,不如先在這兒湊合兩天……叫你家阿崔晚上也過來睡,我家院子大些,住得開,你們等房子修好了再回去。”

他也不管崔燮答不答應,笑呵呵地拉著他進了東跨院的書房,指著書架和下面幾個箱子說:“那些都是你應世哥從前用的書,你隨便看。我叫你家小捧硯過來服侍,你就當這是自己家,千萬別拘束。”

他怕打擾崔燮唸書,沒...說幾句就出去了,又叫人找了捧硯過來服侍。崔家的養娘小春香端來之前吃的四色點心,飲料卻換成了沁涼的桂花漿,據說讀書讀膩了喝一杯能祛煩躁,他們家小公子就愛喝這個。

主人家這麼熱情,崔燮也慢慢習慣了明代這種鄰里氛圍,客隨主便,安穩地坐在客房的書桌前讀起書來。不過他還沒碰趙家大少爺的書櫃,而是翻開自家帶來的《四書章句》,一頁頁清楚地刻進硬碟裡。

四書畢竟只有薄薄兩冊,看得再怎麼精細也花不了一上午。看完之後,他就把書扔給捧硯,讓他看著解悶,自己閉上眼,照著pdf一字一句地低聲念了下去。

《大學章句》。大,舊音泰……

這些註疏太長,插的也太頻繁了,搞得整片文章支離破碎的,看到下句原文時都忘了上句是什麼了。回家還是得抄一份原文、一份翻譯對比著看,起碼先把原文順下來,不然這麼一句一斷地,效率也太低了。

正在他艱難地熟悉書本時,書房門忽然被人敲響,小春香在外面焦急地叫道:“崔公子,你家……你家出了點事,有個京裡來的人跟你家崔源吵起來了。”

捧硯手裡的書“啪”地掉到地上,臉色慘白地說:“不會是老爺……”

“要是老爺在,你爹也跟他們吵不起來。既然老爺不在……”崔燮握了握他的手,沉穩地站起身來:“別擔心,有我在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