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往更深處想一下,所謂仙人體內的金丹,其實就是某種‘朊病毒’相互糾纏而構建的蛋白質多聚體(‘朊病毒’會主動和同類勾連在一起,減少被宿主免疫細胞吞噬的機率,這是朊病毒獨有的特徵)。

腦洞到了這一步就很難再停下來。

要知道,分子生物學上,有一個里程碑式的實驗:米勒實驗。

1952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S.L.米勒,在其導師H.C.尤里指導下,往一個裝滿無機混合物(CH4、HO2、H2和少量NH3)的燒瓶兩端施加高壓交流電,以此模擬地球誕生之初,電閃雷鳴永不間歇的原始大氣。

米勒最後從那個燒瓶中‘無中生有’的得到了20種有機化合物,其中有11種氨基酸以及9種結構最簡單的原初蛋白質。

雖然米勒實驗得到的原初蛋白質中沒有‘朊病毒’,但照這個機率發展下去,產生‘原初朊病毒’也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以青袍客徐敘徵為代表的‘雷劈派’,才會採取被雷劈一下的極端方式,在自己體內主動產生大量這種‘原初朊病毒’。

然而對人體免疫系統來說,‘原初朊病毒’雖然可以短時間內給身體提供大量氨基酸,但它們也是會傷及人體細胞的‘異己’,必須徹底根除。

為了保護這些得來不易的‘原初朊病毒’,那些‘雷劈派’的修煉者會在被‘雷劈’前,主動進食或在體表塗抹大量油脂,而後在‘原初朊病毒’產生之後,搶在自身免疫細胞下手之前,用脂肪將‘原初朊病毒’形成的多聚體厚厚地裹住!

免疫細胞沒有‘透視’的能力,當發覺‘自己’面前只是一堆脂肪後,就會主動離去;而‘原初朊病毒’也沒有‘啃’動脂肪包裹層的能力,就這樣乖乖地被人體俘虜了。

這,不就是那顆玄之又玄的金丹麼?

只要在脂肪包裹上開幾個‘小口’,讓血液運載著大量蛋白質分子進入金丹,以供‘原初朊病毒’分解成人體急需的各類氨基酸,同時利用‘小口’的直徑限制已經絡合成一團的‘原初朊病毒’離開金丹。

如此一來,原初朊病毒’就成了修士體內的奴隸,只能乖乖地為人服務。

對了,你知道人肚臍正上方兩寸的穴位叫‘丹田’麼?

在解剖學上,這裡有大量小腸繫膜,是整個身體最容易堆積脂肪的地方……無論身材多麼魔鬼的美女,這個地方總是肉肉的。

要是將‘金丹’安放在這裡,那就可以每時每刻補充金丹外覆脂肪層,促進金丹慢慢長大,容納更多的‘原初朊病毒’,進一步提高分解合成蛋白質的速度。

這不就和撒種子種田一樣麼?難怪會叫丹田。

現在問題來了,除了像徐敘徵羆處士一般挨雷劈,有沒有別的產生‘朊病毒’的方法呢?

有!

想必各位都對上世紀末爆發於英倫三島的‘瘋牛病’有所耳聞吧?沒錯,這就是一種朊病毒!

說起來事情的起因真得挺讓人無語。

因為嗜食牛肉的英國人沒有食用牛腦腸胃等下水的習慣,所以經營屠宰場的商人一拍腦袋:乾脆把這些沒人願吃的牛羊腸胃下水都攪成肉泥,然後烘乾成蛋白粉,當成飼料補充劑賣給飼養牛群的牧場主。

這樣一不用填埋處理這些動物垃圾,二來可以賺進一大筆收入,何樂而不為?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牧場主開始給牛羊飼餵這種用下水粉末做成的‘蛋白補充劑’……自誕生以來,數百萬年都素食的牛羊,終於也過上了吃肉的生活,這腦洞夠大吧?

然而卻沒人想到,數百萬年都以素食維生的牛羊體內嚴重缺乏那種可以迅速滅殺動物性外來異常蛋白的免疫細胞……人家本來就是吃素的,幹嗎要點這種根本用不著的天賦?

於是乎,全英國境內的數百萬頭牛就這樣成了培育朊病毒的煉蠱皿!

從1985年這種蛋白補充劑投放市場,到1995年‘瘋牛病’在英國全面爆發,這種名為‘牛海綿體腦病’的朊病毒,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從虛空之中誕生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大錯特錯!

就在‘瘋牛病’全面爆發後不到兩年,一種可以感染人類的‘克-雅二氏’朊病毒就接踵而至……只要病人食用過感染‘克-雅二氏’朊病毒的牛肉,就會感染這種朊病毒,進而因大腦當中的神經細胞大量死亡而死去!

在‘克-雅二氏’朊病毒面前,人類的一切消毒手段完全都是笑話:這種朊病毒可以在300攝氏度的沸油中,連續呆一個小時而不失活性……肉都炸老了,人家還活得好好的!

只有1000度以上的烈焰,才能在短時間內將這種朊病毒化為焦炭!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被朊病毒絆了一個大跟頭的人類終於學會夾起尾巴做人,不惜花費巨大財力,以上百億美元的代價,將數十萬頭可能感染‘克-雅二氏’朊病毒的牛羊全部丟入高溫焚化爐,這才得以斬斷死神手中的鐮刀。

在電子顯微鏡下,朊病毒如同一個個渾身覆蓋無數尖刺的海膽……這些尖刺其實是一條條伸向其它蛋白質分子,隨時準備從對方身上‘撕扯’碎片的‘觸手’。

有科學家這樣形容‘朊病毒’:“就像光與影總是相伴而生一樣,如果我們這些由長鏈蛋白質分子構成的生物代表‘生’,那麼這些像海膽一般的蛋白質分子(朊病毒)就是‘死’。這場生與死之間的大戰,從天地初闢時的混沌一直綿延至今。萬幸的是,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是勝利的那一方……”

我覺得吧,上面這位科學家顯然還是有些樂觀了。

為什麼徐敘徵再三警告羆處士今後不得‘茹葷’?

會不會就是擔心羆處士從動物屍體上攝入‘克-雅二氏’之類生命力極其頑強的朊病毒?

要知道,體內結出金丹之後的羆處士,其血液內一定含有大量被金丹之內‘原初朊病毒’分解出來的蛋白質碎片。

雖然‘原初朊病毒’被厚厚的脂肪層包裹住,無法展露自己猙獰的一面;可那些新攝入體內的朊病毒卻沒有被脂肪及時包裹,一旦免疫細胞沒有及時吞噬這些朊病毒,羆處士就要被瘋狂複製增殖的朊病毒吃成一副熊皮空殼了!

這點也很好地解釋了楊從循為何僅憑一把青璘小刀,就幹掉了刀槍不入的黑狼精。

四處吞屍煉妖的黑狼顯然要比英倫三島上的牛羊更容易感染朊病毒。

不過和只吃素食的牛羊不同,一生只吃肉食的黑狼體內擁有大量可以吞噬朊病毒的免疫細胞,這是食肉動物的種族天賦。

正是依靠體內強大的免疫系統,黑狼將侵入體內的朊病毒數量限制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範圍。

如此一來,這些朊病毒既不會嚴重危害黑狼身體組織的正常運轉,同時還能給黑狼大量提供合成新蛋白質所需的氨基酸。

然而,這只是一個十分脆弱的動態平衡罷了。

楊從循手中的青璘是煞器,是一件收割了一百多條人命的大兇器!

在青璘刀刃上,有一道因飽飲受害者鮮血而形成的暗色血沁,同時這也是培養朊病毒的練蠱皿!

正是青璘刀刃上自帶的朊病毒,打破了黑狼體內脆弱的免疫平衡,所以刀槍不入的黑狼精瞬間變成了一灘被狼皮包裹著的膿血。

(一旦被感染者合成生產新蛋白質的速度跟不上‘朊病毒’的轉化速度,整個身體崩潰那就是一瞬間的事情……畢竟這是‘一變二,二變四’的指數型暴增!)

往更深處想一下,那些成功渡過雷劫的修煉者往往要經歷一場從體內經絡當中燃起,逐一燒遍每處穴位陰火的火劫。

你說,這所謂的‘陰火’,會不會就是從金丹當中脫困而出的‘原初朊病毒’呢?

正是因為人類不像牛羊那樣,可以在體內共生大量可以分解植物纖維素的細菌。

所以人類不能充分攝取植物當中的熱量,相當一部分植物因為不能被人體消化,只能隨著糞便排出體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問題是,人的胃就那麼大,不先將胃中殘餘的食物消化乾淨,就塞不進更多的食物。

吃東西不消化,又吃不了更多的食物,其下場只能是緩慢消耗身體內儲存的脂肪來補充虧損的能量,所以常吃素食,特別是那種沒有一點油脂的純素食,能幫助人減肥。

然而對修煉者而言,隨便減肥可不是件好消息,那顆被厚厚脂肪包裹住的金丹裡面可全是要命的玩意兒!

‘朊病毒’這玩意兒除了容易纏成多聚體之外,人體內哪裡線粒體最活躍,它們就第一時間湧向那裡,而後藉助線粒體呼吸作用釋放出的能量,快速複製增殖。

提問,人體內什麼組織器官呼吸作用最活躍?

大腦,以及受大腦控制的各級神經系統。

就算沒有氧氣,人的心臟也可以堅持跳動五到六個小時,但大腦就只能撐三四分鍾……無論是瘋牛病還是可以感染人的‘克-雅二氏’朊病毒,病患受創最深的就是大腦與各級神經組織,以及與神經組織糾纏在一起的淋巴組織。

這不就是逐個燃燒每個穴位的‘陰火’麼?

難怪菩提祖師告誡孫悟空,在渡火劫之時,要調運全身力量與陰火反覆爭奪每一處經絡穴道。

這其實就是調運免疫系統,逐漸殺滅那些因為外覆脂肪層被消化而脫困的朊病毒過程。

然而這種滅殺只是一時權宜之計,修煉者體液內含的大量氨基酸給朊病毒提供了快速增殖的最好溫床。

就算成功壓制住體內陰火,也不過是像黑狼精那樣,依靠自身強大的免疫系統,與朊病毒保持一種脆弱的平衡罷了。

無非就是經歷過雷劫與火劫的修煉者早就把體表每一寸肌膚都練得如同鋼鐵,單純依靠凡鐵打製的煞器已經捅不動這些皮厚塞城牆的傢伙,而不直接接觸血液就無法釋放煞器上寄生的朊病毒。

要不然楊從循就能拿著青璘逐個收割這些經驗寶寶了……著傢伙吧你!耶,掉了一件強化加10,鋒利加15的玄武金剛劍呢!

對了,有沒有可能修仙過程中令所有仙人都聞之色變的走火入魔,就是修煉者一時疏忽,放鬆了免疫系統壓制,而使‘朊病毒’突破了攻守平衡,導致身體受損甚至崩潰呢?

還有,仙人修煉的最後一步都是蛻下原本肉體而登仙……既然這具肉體已經被金丹淬鍊到水火不侵雷電不傷的地步,這麼好的東西乾脆就帶上天去唄,幹嘛要扔下啊?

如果用‘朊病毒’來解釋這一切,看上去就合理許多……雖然修煉者始終在控制‘朊病毒’的增殖速度,但即便速度再慢,也不過是拼命往後拖延達到極限的時間而已。

從踏上修煉的第一步開始,這便是條不歸路!

雖然從外部看來,仙人的肉體還是水火不侵雷電不傷,但其體內的‘朊病毒’數量已經逼近系統崩潰的極限了。

想想吧,為啥仙人登仙之後遺下的凡蛻會像撒氣的氣球一樣迅速乾癟破敗,甚至化為一灘膿血……哎,你不是都修成金身不怕天雷擊打麼?

說白了,這就是失去壓制的超巨量‘朊病毒’,從內部一瞬間吞噬了整個身體!

哇,看來我要在毀傳說的路上一去不回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