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沈墨這三年之來以來一直沒去臨安,使得樞密使的位置空懸,這真的沒問題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實話在朝廷那邊,要是沈墨一輩子不去,大家是永遠都不會催他去走馬上任的。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沈墨絕不是那種坐上了位子,卻什麼都不管的官員。

所以沈墨一旦上任樞密使,就代表著他要做些事。

而這位沈郎君無論做什麼事,對那些朝臣而言都不會是什麼好消息。

況且他們還不敢說:“沈墨既然不來,那皇上您就再任命一個唄?”

因為那就相當於向著沈墨大喊:“哎!這個樞密使金印是你掉的嗎?

你要不要我可撿走了啊?”

要是那樣,保不齊沈墨原本沒打算來,在他們的逼迫下倒是非來不可了!不過這世上的事,往往是怕啥來啥。

如今這些朝臣們滿腔憤恨的得知……三年了,這位沈郎君終於還是來了!……在沈墨來到臨安之後,第一件事當然就是上朝拜見天子。

一晃闊別數年,當趙與芮見到沈墨的時候也難免心潮澎湃。

在三年前改制經濟的時候,他們打出的那次絕妙的配合,使得趙與芮和沈墨之間的合作越發默契。

而今天當沈墨在金殿上拜見這位天子時,他發現趙與芮這小子跟數年之前相比,又明顯的白胖了些……現在看上去也頗有些天子的威嚴。

在金殿上當然是要走一些程式,把應該盡到所有的禮數都做到位。

不過真正的談話還是在朝議結束後,在沈墨單獨受天子召見時進行的。

這次的談話一開始,沈墨就開誠佈公的向趙與芮提出,自己這次接任了樞密使之後,準備要著手改組天下的大宋軍隊!趙與芮聞言當然是嚇了一大跳。

這之後他細細想來,也是覺得理所當然。

據他對沈墨的瞭解,沈墨這個人向來是謀定而後動。

他三年前要了樞密使這個官職,還因為這個花了很大的代價,就一定想要在這個位置上有所作為。

趙與芮也知道自己的軍隊完全不行,經過了沈墨的改制肯定會迅速變強。

可是這大宋的軍兵要想全部改組,那又談何容易?

不過沈墨既然打算要做這件事,就說明他已經做好了準備,所以趙與芮也想聽聽沈墨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要說這時的大宋軍隊,到底有多少人?

實際上按照編制來講,大宋的北宋仁宗時期,全隊的數量是140萬。

這是整個南北兩宋時,軍隊人數最多的一朝。

而現在的南宋因為這幾年經濟上稍微顯得寬鬆了一點,並且還有抵禦侵略的需求。

所以大宋的軍隊數目是100萬多一點,也就是110萬上下。

不過大宋軍隊的數量,卻不能從編制上來看。

因為宋軍部隊在打仗的時候,經常是動輒幾萬幾十萬人被人消滅了,可是下一次作戰又冒出來不少。

這實際上是因為在作戰時,戰場上一邊在消耗,同時朝廷也在不斷的招募士兵,補上缺額的緣故。

而另一方面,有很多地方上的鄉兵土兵也是不記錄在冊的,而是掌握在各大宗族的手裡。

所以這些鄉軍並沒有被計算在這110萬里頭。

之所以數量很難說得清,就是因為大宋軍隊裡吃空額的情況是十分嚴重的。

所以一支編制為五萬人的部隊,這裡邊能不能有三萬還真是說不準。

至於多出來的那兩萬根本不存在的士兵,他們的軍餉在被朝廷撥付下來之後,這些錢自然是被帶兵的將領直接揣自己兜裡去了……這也是千古以來,每朝每代的軍隊都難以避免的弊端。

所以在數量上,大宋的軍人數目實在是一筆糊塗賬。

而另一方面,他們的戰鬥力又如何呢?

對不住,那就更難說了。

……在南宋一朝,所有的軍隊實際上分為三部分。

第一當然是禁軍,第二是廂軍,第三是鄉軍。

禁軍就是駐紮在臨安附近的軍隊,因為大宋在兵力佈置方面採用“強幹弱枝”的方式,所以禁軍理論上應該是數目最多、而且軍事實力最強的一支部隊。

在北宋初年的時候,趙匡胤還親自設立了“兵樣子”。

對於士兵的身高體重、能開多少石的強弓,一天一夜能跑多少裡都有嚴格的標準。

能符合這樣標準的男子才能進入禁軍服役,然後第二檔不合標準的人才會被廂軍招募。

可是實際上,這條標準顯然已經被糟蹋得不成樣子。

不然的話北宋也就不會被打過淮河,只剩下半壁江山了。

尤其是在童貫高俅的時代,基本上禁軍掌握在這些財迷的手裡,所謂的80萬禁軍,竟然全都成了他們斂財的工具!高俅不但在這裡邊吃空額,使得禁軍的人數遠遠沒有達到標準,而且還幹了一件觸目驚心的事……他讓所有的禁軍士兵可以不用進軍營或者操練點卯,但是必須給高俅本人交錢!他讓這些士兵出去做小販、賣苦力、當船伕、總而言之每個月都得把固定數額的錢給我交上來。

這就使得原本就名額不滿的禁軍,剩下的那些士兵也是幾個月難得操練一次。

當然經此一來,士兵們所有時間都是在走街串巷,賣菜賣酒……這樣的軍隊要是能打勝仗,那是不是活見鬼了?

這就是禁軍,“強幹弱枝”裡面的那個強幹!……接下來咱們就要說到樹枝,也就是廂軍了。

說實話廂軍的情況……還不如禁軍呢!因為大宋朝廷向來有一個傳統,一旦哪個盜賊打又打不過,追又追不上,就索性招安讓他們當官軍。

所以好多盜賊都把“殺人放火受招安”這樣的混蛋邏輯,當成了畢生追求的目標。

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六十七中的記載:“景德四年(也就是1007年)選殿前司龍騎卒材勇者隸龍猛。

先是,此軍十三指揮皆募強盜以充,時寇賊希少,故議並省。”

也就是說,宋朝的軍隊曾經創下過一個軍十三個指揮,所有官兵全是強盜的輝煌記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