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玉成為甘城軍閥的訊息登報後, 謝謙也得到了訊息。

當晚他去出席酒會。

十里洋場燈紅酒綠, 靡靡之音不斷。外面也許有諸多悽風苦雨,可在這十里洋場只見紙醉金迷。

來往的男人西裝革履, 精明幹練, 女人風情萬種, 嫵媚多姿。謝謙端著酒杯靜靜站在角落裡飲酒, 沒有主動走出去應酬,但已經來了不下十波人試圖和他攀談,其中不乏政客名流。

又送走一個和他攀談的政客後, 謝謙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紅酒。

到這個時候, 他才算是真正清楚背靠權勢的重要性,也懂得了一地軍閥的威懾力。

在以前,謝謙生意做得大,自然是要有靠山的, 但內行人都知道這個所謂的靠山是用利益去維護的,關係疏遠得很。所以在他行事的時候, 有些人不見得就願意給他面子。但現在, 他的靠山不再是那些靠利益維護的政客將領,而是他的女兒。

所以不過一夜之間,他在宴會上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

什麼是軍閥。

手握權勢, 執掌殺伐, 割據一方,這就是軍閥。

權勢是非常好用的東西,他的女兒手中有權勢, 所以沒人願意得罪他,甚至還有些人試圖討好他,透過他搭上衡玉這條線。

謝謙從宴會上脫身時,只喝了一些酒,並不多飲,但沒有人認為他這樣是失禮。

當一個人身份地位不同了,不是每個人過來給他敬酒他都要賠笑著飲下的。

謝謙回到謝宅時,顧世哲的書房還亮著燈,他正在書房裡備著明天的課。

顧世哲離開外交館後,在衡玉的提議下,他去找了他的老師,在他老師的推薦下進了平大執教,試圖為國家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外交官。

“玉兒成功了。”謝謙尋了他珍藏很久的葡萄酒出來,打算與顧世哲一起在書房對飲。

“你我都不如玉兒。”顧世哲輕嘆出聲。

謝謙給兩個杯子都倒了酒,將一個酒杯推到顧世哲面前,“你準備可以回去了。”

顧世哲與謝謙碰杯。

“是的,我也該回到我的戰場了。”

國際談判桌,是他的舞臺,也是他的戰場。

甘城的形勢逐漸趨於穩定後,衡玉終於能夠暫時抽身。她離開甘城,回了她生活多年的平城。隨著她一起回來的,還有邵於洋。

衡玉先回了一趟謝宅去看謝謙和顧世哲。

等她到家換了身輕便的衣服後,謝謙把她喊去了書房。書房裡,顧世哲和謝謙兩個人都在等她。

她推門進去,視線立馬被桌子上攤開的那兩大箱金條吸引了。

“這是爹給我的資助嗎?”衡玉走上前,把手搭在裝金條的箱子邊,一點也不掩飾自己對金條的覬覦。

想要發展經濟,想要裝備軍隊,錢必不可少。雖然她抄了薛平梁的老底,從他的私庫那裡搜刮了一堆好東西,這半年也有好好經商,但她做的事情沒有一樣是花費小的,再多的錢也經不住她那樣的流水花法。

所以這段時間,衡玉著實缺錢缺得厲害。

謝謙望著衡玉這難得急切的模樣覺得有些好笑,也不吊著她,很乾脆地點了頭。

衡玉眼珠子一轉,卻又不僅僅只滿足於金條,她沉吟道:“兩箱金條不算什麼,其實我更想爹辭掉商會會長的職位,把平城這裡一些產業轉移到甘城,去甘城幫我。在甘城爹你想要什麼資源都好說,並且在甘城絕對沒人敢惹你,我老大你老二那種。”

金條有用完的一天,比起這兩箱金條,她更缺能夠創造財富的人才。

謝謙端起茶慢悠悠品著,聽到衡玉最後一句話硬生生被嗆住了,“你老大我老二?那我肯定不能去了。”

衡玉訕笑。

當然也就是這麼一說,於情於理,甘城都是謝謙做生意最好的選擇。

把謝謙搞定了,衡玉目光放到了顧世哲身上。

她的小舅已一如當年那般意氣風發。

顧世哲正巧也在打量著衡玉。

兩人相視而笑。

第二天一大早衡玉就出門了,車子先轉道去接了邵於洋,然後才開向這次要去的目的地。

他們這一次回平城,主要是想要找一個人。

昔日邵於洋加入的政黨領袖,領導武裝起義推翻帝制的那個人——他姓孫。

雖然這個人現在已經離開了政府,但他的人脈之廣根本不是衡玉能夠企及的。衡玉這一次來見他,是想拉攏他、與他合作。

衡玉與邵於洋溝通過,知道這位孫先生對權勢並不看重,當年他建立政黨,選擇從政,主要是想透過這樣來改變國家局勢,他謀求的是國泰民安。

而他想要做的這些,也是她想做的。所以他們可以合作。

誰也不知道衡玉與孫先生碰面之後兩人談了什麼,但在邵於洋晚年所寫的回憶錄裡,他以一種極為驚歎誇張的筆調,稱這一次談話對於華夏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一九二零年的華夏,有很多人在為救國而奔走,也有很多進步年輕人在考慮赴外國留學。

在這個時候,甘城即將創辦兩所大學的訊息開始在全國各地傳遍。

一所軍校,專門用來培養軍事將領以及軍工類武器研發人才。一所綜合性大學,培養綜合性人才。

創辦大學的提議是衡玉提出來的,她還邀請了孫先生擔任綜合性大學的第一任校長,並且請他親自賜名。

除此之外,她還非常大手筆開出極高的待遇去聘請教授。極高的待遇加上孫先生在國內的聲望,接到邀請的教授大都應承下來,一些實在分身乏術的也都在學校裡掛了名當個榮譽教授,以後有時間可以去學校上上公開課。

衡玉不惜財力,直接在全國各地的時報上都刊登了這則新聞,為這兩所學校打廣告刷存在感。

在這個時代,很多學子都願意自費出國留學,學成之後義無反顧回國,為這個山河動盪不復昔日榮光的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可如果這個國家就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很好的就學環境,那他們是不是就不一定要奔赴海外了。

池顏寧原本已經與國外一所非常知名的大學聯絡好了,得到了那邊的入學資格,最近他正在籌備出國的事情。

他想要為這個國家做很多事情,他嘗試過做報刊,嘗試過舉辦遊.行活動,但全都不見成效。他認真總結之後發現,其實他還是沒有找準這個國家真正缺乏的東西。深思熟慮過後池顏寧決定遠赴海外去學習,去尋找這個國家缺乏的東西。而國家所缺乏的,就是他今後為之努力的方向。

這一天他按照往常的習慣買了早報,不過因為他昨晚寫的一篇文章還沒有寫完,他先將早報放在桌子上,自己先把昨晚那篇文章的結尾寫完。寫完之後他又認認真真勘正了幾遍,直到覺得滿意了才停筆。

這篇文章是他有感而發,一字一句飽含真情實感。池顏寧認真看了幾遍,頗為滿意地點頭,這是他近段時間以來寫得最好的文章了。

池顏寧這時候才想起來自己還沒看早報,就要拿起來看,突然有人敲響小公寓的門。

這個點還早,也不知道是誰過來了,池顏寧走過去把門開啟,門後面站著的人並不陌生,是要和他一起出國留學的好友萬登。

萬登手裡緊拽著一張報紙,看到門後站著的池顏寧那張俊秀的面容時神色一下子激動起來,“顏寧,你看今早的報紙了嗎?”

池顏寧把人引進來,原本還想給萬登倒杯水,但萬登太激動了,一直緊緊拽著他的手。池顏寧有些無奈,乾脆就站在原地等他把話說完了,反正看萬登現在這個樣子,也不記得喝水這件事。

“還沒來得及看,是有什麼好消息嗎?”池顏寧順著萬登的話問道。

他一看萬登這表現就知道肯定是有什麼好消息,如果不是好消息的話萬登也不會這麼激動。

萬登張嘴,原本想要直接把訊息告訴池顏寧,但想了想還是讓他自己看報紙,“你自己看,你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激動了,哦對了,就是報紙的頭版新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池顏寧在萬登身邊坐下來,翻開報紙一點點看下去,一開始還神色自若,但當他繼續往下看時,呼吸猛地就屏住了,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一下子加快了許多。

但他沒有說話,而是繼續閱讀下面的內容。剛剛還一臉激動的萬登這時候也沒有說話,而是很善解人意地坐在一旁,安安靜靜等著池顏寧把報紙看完。

“甘城軍閥謝衡玉,這所學校是她提議創辦的嗎?”池顏寧問道。

報紙並沒有提到衡玉的名字,但這所學校選擇在甘城定址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孫先生的大本營在平城,他擔任了校長,所以如果是他倡議創辦這所學校,學校更大可能是設在平城。

“你看報紙上提到軍校的校長是謝衡玉,我覺得應該八九不離十了。”萬登回他。

池顏寧手裡握著報紙,認真思考。

他一直關注著國內的局勢,在各地軍閥勢力中,謝衡玉的政治理念是最接近他的想法的。而且在其他軍閥侷限於一城一地之時,只有謝衡玉的行事,事事在以國家為先,她的目光,始終放在整個國家上。

在此之前,如果不是池顏寧還想繼續深造,他早就去投奔謝衡玉了。

可如果現在甘城那邊也能提供深造的機會,那他還要不要出國了。

答案已經很明確了。

池顏寧望著萬登,笑著問道:“要不要一起放棄出國的機會,前往甘城讀書,順便近距離考察考察這位女軍閥。”

此時此刻,全國各地,無數進步人士將他們的目光投放到這所學校,投放到甘城,投放到衡玉身上。

而她,則在甘城中靜靜等著。

等著這些人才盡入她彀中。

作者有話要說:  這是一個架空的時代,大家不要代入現在的史實

推翻帝制的人是孫中山,這裡就稱呼為“孫先生”了,不過此孫先生和歷史那位孫先生還是有些區別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