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衡玉招來昨晚宋夫人安排到她身邊伺候的貼身婢女,讓她領著自己去書房。

陽光灑下,書房被映襯得亮堂堂的。書房裡,宋翊已經跪坐在案桌前,低頭批改公文,直到察覺到門外的輕微交談聲方才從一堆竹簡中抬起頭來。

衡玉先向宋翊行禮問好,宋翊點頭,指著自己身旁的位置示意衡玉坐下。

衡玉上前兩步,學著宋翊跪坐於幾前。

她早在踏入書房時就已經發現書房內除了宋翊沒有其他人,於是出聲問道:“父親麾下沒有重用的文臣嗎?”

“並無。”

衡玉算是知道這青城明明是幷州最大的城池,為何城池內卻如此破敗荒涼了。

宋翊是典型的武將做派,讓他領兵打戰可以,治理民生可就難倒他了。

治下民生之事應該交由信任的文臣負責才對,宋翊本就不通其中精髓,勉強為之,幷州又地處西北荒地,再加上戰亂頻生,異族多次襲擾城池,民生能好才怪。

衡玉輕輕呼了口氣,“玉斗膽問父親這是為何?”

宋翊道:“我年前剛剛接手幷州,這一年時間只能將幷州軍隊掌控在手裡,至於政務……”

他苦笑了下,“讓為父上陣殺敵,為父一定第一個縱馬殺去,但這政務實在是惱人。宋家又是以軍功起家,族中弟子多不通文墨,現在也只有族中的沐三郎跟在為父身邊幫忙處理一些事務了。”

如此倒是她沒有瞭解清楚情況了。

既沒有肅清幷州政務,又難從家族找來助力,難怪會是現在這番局面。

衡玉倒也沒有好高騖遠,她理論上的東西有很多,但能不能用,要怎麼去用,還是要先把情況瞭解清楚。

於是衡玉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史書吏律找出來閱讀一番,完全瞭解清楚情況。

幸而宋家雖然以軍功起家,但也是世家,族內不缺乏各類書籍,倒是能滿足她現在的需求。

這段時間裡,衡玉每日早起與宋翊一同晨練,並由宋翊親自教導她習武。

這具身體先前孱弱只是因為營養攝入不足,如今在州牧府中養了幾日面色已經紅潤不好,力氣也漸漸凝實,倒是個極好的練武苗子。

雖然如今練武已經有些晚了,但衡玉在習武方面的天賦可以彌補很多東西。

而且她本就不打算把自己培養成武將,若是上戰場,她給自己的定位是帥而非將——運籌帷幄,統領全域性,不必自己親赴最前線上陣殺敵。

練武漸漸有了成效,她瘦削的身子也漸漸養出了些肉,抽條一般長高了起來,現在看著倒像是十二三歲的模樣了。

應她的要求,宋夫人命人給她裁剪的衣物大多都是行動方便的男子款式。

合身的衣著,再加上一身從容淡然氣度,挺拔站在那裡,明明就是個風采絕佳的少年郎君。

這段時間,宋翊書房裡的藏書衡玉也差不多翻閱完了,對這個時代的歷史背景也更加瞭解了。

這個時代的確如系統所言,與東漢末年的情況有些相似。

前朝苛政猛於虎,又多降天災,昔日魏太祖以微末之身起事,輾轉征戰近二十載,終於一統大半山河,立下國號為“魏”,並將國都設在了洛陽。

隨後的幾任帝王都能勵精圖治,也曾迎來開國盛治。武宗時期有護國寧將軍七徵匈奴,威震邊境戰功赫赫;仁宗時諸葛太后以及仁宗都注重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立下盛世根基。

但曾經再恢宏的帝國也終有走到末路的時候。它曾經朝氣蓬勃,執政者們對重重弊端大刀闊斧,但到了今日,它身上的暮氣已經越來越重了。

屹立了三百年的魏國逐漸老去,皇帝勢微,外戚掌權。當外戚威脅到了皇權時,皇上提拔身邊重用的宦官與外戚進行對抗。

但當宦官也開始尾大不掉欺上瞞下時,高居廟堂之上的帝王的眼睛徹底被矇蔽住,帝權開始了真正的旁落,帝國也走向了最後的末路。

衡玉倚著窗臺往外眺望,恰能看到夕陽西下,落日餘暉懶洋洋灑在她的身上,像是踱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她伸出纖細的右手,細白的手腕稍稍露出,捧起了直射入室內的餘暉。

如今這些光芒,就是這個帝國最後的光輝了。

衡玉將右手合攏,緊握成拳。

就像是握住了大魏最後的氣數。

另一邊,宋沐處理完政務後,與宋翊打了招呼過來書房拿一些有關兵法的書,卻沒想到會在這裡看到宋衡玉。

他沒有見過衡玉,先前宋翊將衡玉帶去祠堂寫入族譜時,只帶她拜見了宗族裡的宗老們。他們這些同輩的人還不曾見過她,但這並不妨礙他猜出衡玉的身份。

原本應該是要避開的,或者是提前與她打個招呼,但宋沐觸及到她的眼神時,突然就怔住了。

那樣銳利的,又帶著些志在必得的眼神……

衡玉察覺到不對瞥過去時,恰好對上宋沐的視線。她微微垂眼,斂去眼底的鋒芒,從榻上緩緩站起身來,與宋沐點了點頭,就握著手中的竹卷與他擦肩而過,直接離開了書房。

第二日一大清早,衡玉用過早膳後就去了宋翊辦公的地方找他。

“小姐,大人請您進去。”守在門口的侍衛為她進去通報,片刻後出來如此對她道。

衡玉緩緩推門走了進去,見到跪坐在宋翊身旁的宋沐時略微訝然,不過她掩飾得很好,一派波瀾無驚地走到宋翊面前,“父親。”

宋翊正在翻看附近縣城遞上來給他的信報,聽到衡玉的話抬起頭來,笑著對她道:“玉兒來了,快過來,為父給你介紹一下你沐三兄。他與你同輩,在族中行三,略長你五歲。”

衡玉順著宋翊的話對宋沐略一頷首,“沐三兄。”

宋沐回她一禮。

兩人見禮後,宋翊才問道:“吾兒所來為何事?”

衡玉在宋翊另一邊坐下,緩緩開口道:“聽聞父親近日以並州牧的名義釋出了招賢令?”

宋翊點了點頭,並不意外衡玉會知道這件事情,“為父不善政務,你沐三兄在這方面倒是頗有天賦,但只憑他一人之力也難以應付整個州府的政務。所以他提議為父頒發招賢令,以求幷州中有才能之士出仕做官。”

宋沐坐在旁邊聽到宋翊這般誇他,當下站了起來,束手道:“大人過譽了,沐尚未加冠,怎擔得起如此重任,不過是蒙大人看重罷了。”

宋沐只有十八,眉眼雅緻,氣質溫和淡然,一身平淡無奇的青衫硬是給他穿出了幾分秀雅氣度。

宋翊聽他這般自謙,顯然已經習以為常,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

衡玉靜坐在一旁看著,待宋沐重新坐下才出言道:“識人擅用,父親這般就很好。而沐三兄有才,父親缺賢良有才之人,故而用兄長,兄長不必如此自謙。”

不過三言兩語,就將有些疏遠的“沐三兄”換成了更顯得親近的“兄長”。

一直在暗暗觀察衡玉的宋沐眼底更添滿意。

這般氣度的人,即使她只是一個女子……

衡玉並不知道宋沐在心裡怎麼想她,她將自己手裡握著的竹簡擺到宋翊眼前,“父親求賢,問策。兒有三策,不知父親可願一觀?”

宋翊略有些訝然,“玉兒啊玉兒,為父還以為你會多沉澱幾日。”卻沒想到衡玉如此快就將策論呈到他面前了。

是過於自傲還是當真有所成算,宋翊看著那捲未被展開閱讀的竹簡,眼裡帶著幾分興味。

“時不我待。”她如此回道。

“況且我這篇策論寫得如何,父親一觀便知。”

宋翊將竹卷緩緩展開,從頭慢慢看下去。

他原本對此並沒有抱有很大的希望,只是為了全玉兒的面子才看下去的,誰知道越看越入迷,看了一遍後又從頭到尾再看了一遍,細細品味,越看越是覺得極具可能性。

“父親覺得可好?”

宋翊看得太過沉迷,辦公的時候宋沐為宋翊下屬,不便喚醒宋翊,衡玉便親自出聲打斷了宋翊的沉思。

宋翊這才回過神來,將手裡的竹簡放下,順手遞給了宋沐。

宋沐早已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但看手中的竹簡時卻是一點點細細品味,眼前籠罩的一團迷霧也隨著閱讀下去而逐漸撥雲見日。

若將青州比作一盤棋局,他如今已懂得該如何如臂指使,步步經營。

明明竹簡之上只有寥寥數語……

這般言簡意賅又直指中心,真是可怕,也真是……讓人心生折服。

宋沐看著衡玉,眼中盛滿讚歎。

宋翊身子向衡玉方向傾了傾,顯出幾分迫切來,“你方才言有三策,可這竹簡上只刻有一策,其餘兩策呢?”

說到後面,頗有些急迫起來,他雖然不擅政務,但身居高位也練就了眼力,衡玉這一策非常實用而且如果推行下去絕對可以刺激經濟增長發展民生。

這第一策已讓他感到驚豔,其餘兩策又是如何?

“女兒想以這第一策為敲門磚,讓父親信我才能。至於其它兩策,只希望父親能夠另外撥給我一些得用的人手,我會直接將成果擺在父親面前。”

宋翊摩挲著手中竹簡,雖有些遺憾不能立馬看到其餘兩策的內容,但也乾脆利落應許道:“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人手……”

“我心中已有人選。”衡玉打斷宋翊的沉吟,沉聲道:“我想要軍中修造兵器的工匠十名,其餘各類能工巧匠來者不拒。”

宋翊微微蹙起眉頭,開口的時候話語裡摻雜著幾分疑惑,“只要工匠?”

衡玉肯定點頭,“若是我拿不出成果,怕是父親也不會將最好的人手派給我,倒不如先一步一步來。”

一開口就想要他手上最好的人手。

宋翊朗聲笑起來,“那玉兒就憑本事來拿吧。”

“固所願爾。”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