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上人提及往事,不禁悲從心生,大有不吐不快之意,我心生好奇,聽其娓娓道來。

“師傅本是那妙手門的得道高僧,江湖人稱妙手和尚,醫術高超,妙手回春,專治疑難雜症。

在這南島地界很有名氣,應診人群絡繹不絕,大多慕名而來,絕望失落前來,喜笑顏開而歸。

幾乎藥到病除,似神仙在世,普渡眾生。

方圓幾公裡人們親切地稱其為活神仙。

一傳十十傳百,南島以外地區人們也紛紛過來求醫問藥。

這使得問診的人越來越多。

一日,一個身著綾羅錦緞的年輕人,看年紀也就二十幾歲光景,架著雙輪華貴馬車,木質光滑,紋理細膩,巨大輪轂,十八條寬寬輻條,四周精美絲綢所裹挾,鑲金嵌玉窗牖,淡色縐紗遮擋,一望便知車內之人絕非等閒之輩。

馬車停在師傅診病堂前,駕車之人待車停穩,趕忙一撩麒麟錦簾,從輿內走下一公子。

表情十分嚴肅,面似冠玉,目若朗星,周身錦綢結束通話,玉佩香囊懸至腰間,望其穿著面相,似官宦人家公子,此人姓陸,名閒,為當朝一品大元,宰相陸博言之子。

這陸博言,出身名門望族,現為朝廷命官,在官場影響力極大,宦海浮沉,呼風喚雨。

然近日卻因身患重疾,一病不起,家人焦急萬分,紛紛投名醫求良藥,皇帝宣御醫赴其府上診治,藥沒少用,卻不見好轉。

於是派下人分頭找尋,走遍名山大川,不遠千里,盡訪仙人、道士、僧侶、神醫。經多處探訪,病情仍無半點起色。

家中焦急萬分,直到一家丁不遠千里探訪南島地區有個神醫名為妙手和尚。

經打探與活神仙無異,經他之手,即使病入膏肓之人,都可起死回生。

家丁心下大喜,忙飛鴿傳書而回。陸府的家丁接到遠在千里的書信後,馬不停蹄交給夫人與公子展閱。

眾人不禁大喜過望,忙收拾行李,備車備馬,次日,帶上病入膏肓的老爺,備下川資路費,奇珍異寶,匆忙趕路。

家人知老爺病情日趨惡化,絲毫不敢怠慢,快馬加鞭,日夜兼程,朝這南島方向而來。

一路之上經歷了千辛萬苦,單單這馬就跑死二十幾匹。

也不知行了多久,終於來到那書信中所載的妙手堂。

陸閒示意讓家丁將車內的父親背入妙手堂中,遠遠便望見那長長的隊伍。

這些百姓們都是到此找師傅瞧病的,陸閒雖為當朝宰相之子,然卻十分通情達理,從不做那仗勢欺人的惡事。

他不會做出那加塞之事,然父親病得太重,若從此排隊,這麼多人,得排到何年何月。

靈機一動,便計上心來,他將隨身帶著的一大包碎銀子,一把一把朝遠處拋去。

排隊百姓見到有人一把把扔那白花花的銀子,大為震驚。

百姓們哪見過那麼多銀子,紛紛跑過去撿那銀兩。

起初很多人以為是戲耍眾人,沒曾想看著那些撿回碎銀兩的人們,將碎銀子在嘴裡咬得咯咯作響,方才相信,也摞胳膊挽袖子,投入到銀兩搶奪大戰中。

眼看這長長的隊伍瞬時解散,瘋狂跑動到那銀倆灑落的地方,陸閒目睹此情此景,似乎感覺正在釣魚之前的打窩兒,魚食一撒,魚便成群結隊的聚集過來。

計策得逞後,他心中暗自好笑,邊扔邊向下人遞眼色。示意趕緊背父親進去瞧病。

下人心領神會,忙將老爺背到妙手師傅近前,只見宰相博言早已是人事不省,嘴唇被憋得青紫,面紅耳赤。

這時其子陸閒也走到近前,彬彬有禮地說道:“神醫!我們不遠千里,跋山涉水而來。

只為將我父親這怪病醫好,我們已找很多郎中瞧過,均連連搖頭,無能為力。

更有甚者,還令我們早早準備後事。

我父親乃國之重臣,一生為國事操心,為社稷勞神。

如今卻莫名染此重症,您一定給好好診治一番,銀子絕對不是問題,只要您能將我父親的病醫好,多少錢我們都不在乎。”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老衲畢竟能力有限,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還要看老爺的造化了,我會盡力為之!老爺有何症狀否?”妙手和尚心平氣和地安慰著。

“神醫!父親原本身體康好,不曾染過重疾,然近日只覺胸悶乏力,乾咳不止,一咳便面色緋紅,唇若絳紫,竟背過氣去。便是此時這般情狀。” 妙手望了望博言,一皺眉,這病情便了然於胸,“此症因痰所致,肺貯痰,脾生痰,腎主水,故痰為三髒失調所致,此症診療難度極大,應調氣血,順則痰消,調肺健脾養胃。

配合針灸理任督,膏藥貼肺俞、心俞、膈俞三穴,三髒經穴罐療方可奏效。

這樣!老衲擬個藥方,你們要做的就是照方抓藥。”

“神醫!您看我父親的病還有救麼?”陸閒焦急地問。

“老衲雖可依病瞧診,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老衲實能力有限,豈可預言生死?望公子見諒。”

妙手推心置腹之言,卻令陸閒踏實而欣慰,先前所遇神醫多大包大攬,拍胸脯,揚言包治百病,然輕諾必寡信。

然妙手神醫言語間卻極有分寸,踏實靠譜。

妙手用軟筆洋洋灑灑寫了小楷藥方,蜜麻黃、杏仁、生石膏、細辛、炙甘草、茶葉、生薑、大棗、組分炙麻黃、射干、五味子、炙甘草、法半夏。 妙手將右手食指與中指伸直並齊,迅速刺激合谷、曲池雙穴,宰相博言長出一口大氣,方甦醒過來。

並將一枚深褐色藥丸壓入其舌下。

未過多時,博言竟已坐起,言談話語,似重病痊癒,與常人無異,這不得不使眾人大為吃驚。

宰相博言聽聞其子完完整整言這事之前因後果,忙緊握和尚雙手,激動不已。

“大師乃華佗、仲景在世也!吾受政事牽絆,國事煩擾,不得欣賞這南島風光,然今日領略神醫風采,實為不虛此行,神醫乃老朽之再生父母也。

兒呀!還不和為父一起給神醫叩首,聊表這救命大恩!”說著與陸閒雙膝跪倒,就要叩頭。

妙手趕忙雙手將二人扶起,“使不得!使不得呀!大人,老衲本一介草民,豈有讓大人行此大禮!可折煞賤民乎!”

博言對下人一遞眼色,下人會意,便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個巨大方形托盤端來。

上面蓋著一塊巨大的紅布,陸閒知趣地接過托盤,接下紅布,一個個金閃閃的大號元寶整齊排布。個個足斤足兩,雙手奉上。

“區區薄禮,不成敬意,望神醫務必收下!”博言進言道。

妙手哈哈大笑,“阿

彌陀佛!善哉善哉!大人!老衲為出家之人,六根清淨,無欲無求,望您速速收回,老衲定感激不盡!”

怎盡博言一行人等再三勸阻,妙手就是不從。

自知佛理有度,不可強求,便命人拿下去了。

“神醫!我回去奏鳴聖上,下旨宣你為御醫,不知意下如何?”

博言希望將妙手和尚放在自己身邊,想必聖上也會極為開心。

有此人物在,如食用長生不老之鮮丹靈藥。再不用為那疾病而煩擾。

卻不知妙手又委婉地回絕,“多謝大人盛情相邀,我在這山野叢林中甚是自由,哪裡受得了那皇家理法之約束,老衲只希望在此地終老一生,頤養天年!”

博言不禁皺皺眉頭,心下極不落忍,真不想這僻靜山野間竟還有如此無欲無求之老者,真是可敬之至。

然其平生最怕無欲無求之人,畢竟他不喜欠其人情。

左思右想間,便靈機一動,他恍然想起那寶貝,便從衣兜中掏出那圓圓地刻著一個蒼勁有力的毒字的那枚五毒玉墜。

此墜為聖上親賜,儘管有些不捨,然為報這救命大恩,舍了便罷!

“神醫!您看這是什麼?”博言將玉墜遞將過去。

“恕老衲眼拙,如此奇珍異寶,實不得猜出。”

“此乃上古時期法寶,是當時著名工匠所制,也是異族首領拼命廝殺的見證,此物價值連城,至珍奇寶。

最奇的便是此物帶上便可百毒不侵,對研習毒物草藥極有價值,此物最配神醫妙手,也許會對您有所幫助。請您務必收下!”博言話語十分中肯,透著誠意滿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本以為如此寶貝,妙手定會欣然接受,孰不知妙手心無旁騖,一心向佛,慈悲為懷,普度眾生。

拒絕的理由卻讓他沉思良久。儼然是活佛在世,料事如神。

“大人,老衲雖未見過此物,也深知此寶價值不菲,然觀其外貌卻晦暗無比,色澤黯淡無光,此非吉兆。

特別是正中那毒字,蒼勁有力,倜儻灑脫,此為大兇,此物若戴在身上,雖百毒不侵,然晦氣十足,易惹來殺身之禍。

唯正義之人,且年輕力壯,佩戴此物,方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妙手整段話語,未曾提出半個拒絕字眼,然卻令博言深深感之這推辭之意。

他便並未繼續禮讓,對妙手更是敬佩有加。

令博言意外的事情出現了,三人剛剛回到客棧,便有一周身緊陳利落一身綠。

半裸的手臂上刺著一條靈蛇,頭禿禿小小,十分瘦弱。博言一看認得,正是妙手和尚頂門大弟子靈蛇子。

“大人!您明日便要離開了!今日特來替我師傅給您送行!

區區薄禮不成敬意,您務必收下!”靈蛇子將師傅親手配置的蛇膽山參酒雙手奉上。

博言但見此人十分高興,欣然接過,令下人賜坐,便與其攀談起來。“多謝!多謝!神醫可曾提起什麼?”

“大人!家師思前想後,覺得甚是無禮,您盛情難卻,家師愣是拒絕三次!

特令我過來向您道歉!特意提到那五毒玉墜,他老人家十分感興趣,當日人多嘴雜,不敢笑納,如今令我過來討要此寶,不知大人還生氣否?若不吝其寶,家師定感激不盡!”

博言聞聽此言不禁冷笑一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