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暮警部認真調查毛利小五郎家暴事件的同時,林新一也開始著手調查這殺人現場。

而這殺人現場的狀況也並不複雜:

20歲的死者藍澤多惠,頭破血流地靠在停車場的牆上。

她身前停著一輛小轎車。

轎車後側車門洞開,後座上還放著一隻大大的商場購物袋。

購物袋有嚴重擠壓變形的痕跡,裡面裝的東西大半都散落了出來。

不難想象,這位藍澤多惠小姐是在商場買完東西,回到停車場取車,在開啟車門把東西放到後座上的時候,意外遭遇了持械行兇的兇手。

“兇手下手很利索。”

“因為血跡分佈的位置極其有限。”

“從襲擊開始位置的轎車後門到屍體最終所在的牆邊,不過只有短短2米的距離。”

“這意味著兇手在發動襲擊,將死者打成重傷之後,根本沒有停手。”

“死者連逃跑都做不到,就在這裡被兇手活活地打死了。”

林新一表情漸漸變得凝重:

“這傢伙這次下手這麼重,跟之前3次作案時的風格完全不同。”

兇手是連續暴力襲擊犯不假,作案手段也的確能稱得上兇殘暴虐。

但他之前3次作案,卻每每都有所留手。

據那3位倖存下來的受害者說,兇手在用金屬球棒將她們打倒在地之後,就沒再對失去抵抗能力的她們繼續下手。

可見兇手並不想置人於死地,只是單純地想要尋人施暴,發洩某種不為人知的情緒。

但這次情況卻完全不同。

“藍澤多惠小姐頭上的傷勢極其嚴重。”

“兇手曾經對她的頭部進行過連續多次的重復性鈍器打擊,而且每次下手的力度都極其恐怖,完全沒有留手。”

“這跟他從前‘一擊即走’的風格完全不同。”

“為什麼兇手的作案風格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

“是因為連續3次作案得手,讓他的殺戮慾望加速升級了嗎?”

連環殺手一般都有常人無法理解的,長期畸形且會不斷發展的殺戮幻想。

這種殺戮幻想往往會隨著作案次數的增多而不斷強化。

就跟那些抽菸上癮的老菸民一樣,剛開始抽上一根都覺得嗆口,漸漸地每天一包都覺得不夠。

所以連環殺人的作案手段往往會隨著作案次數的增多,變得愈發殘忍、暴虐、甚至於變態。

用這個思路來解釋兇手的作案風格變化,倒是也能解釋得通。

“不過...”

貝爾摩德試著提出了另一個思路。

她這時一邊悄悄欣賞著不遠處柯南社會性死亡的好戲,一邊還不忘陪在林新一身旁,幫著他查缺補漏:

“你確定這是同一個兇手做的嗎?”

“既然作案風格都有這麼大的變化,那會不會是兇手另有其人呢?”

“可能吧。”

林新一併不否認這種可能:

“但死者頭部的創口出血嚴重,界限明顯。”

“頭皮全層斷離,創腔內組織間橋較少,創口跺開明顯。”

“可以判斷致傷工具是金屬類棍棒,兇器與前3次襲擊案的兇器相同。”

“再加上受害者藍澤多惠小姐也是‘辣妹’打扮的時髦女性,與前3次襲擊案的受害者特徵相似。”

“所以,此案大機率還是同一兇手所做。”

他一邊這麼說著,一邊又往自己手上戴上隨身攜帶的手套,伸手去觸碰死者裸露在衣物外面的皮膚。

這稍稍一碰,就讓林新一的臉色有了變化:

“屍體表面還是溫熱的。”

“她才剛剛死去不久!”

和一般人的認知不同,人死後並不會立刻就涼。

在氣候相對和暖的春秋季節,人在死後1~2小時,屍表未被衣服遮擋的裸露肌膚才會冷卻下來,讓人摸著有“涼”的感覺。

而如果是氣候炎熱的夏天,屍體表面甚至可能根本不會冷卻,摸上去一直都是溫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靠屍表的觸感溫度去判斷死亡時間,往往是不準確的。

但現在情況不同。

現在是冬天。

儘管林新一前兩天還在輕井澤度假避暑...但今天的確是冬天。

總之,今天天氣很冷,溫度很低。

商場裡有暖氣,但地下車庫可沒有。

“死者體表到現在都能讓人感到溫熱。”

“這說明她是剛剛才遇害的,死亡時間最長不超過30分鐘。”

林新一給出了一個大致的推斷。

而貝爾摩德也很快領會了他的意思:

“你是說,兇手才剛剛逃離現場不久。”

“他現在還可能留在這商場裡,沒來得及逃走?”

“沒錯。”林新一點了點頭:“目暮警部本來就帶人在這附近設陷阱埋伏。”

“而他們在聽到柯南的呼救聲後,更是在第一時間封鎖了商場的出口。”

“這封鎖到現在都還沒解除。”

“這意味著兇手可能作案後都沒來得及逃走,就因為毛利大叔和柯南鬧出的事情,被警察堵在了這商場裡面。”

兇手可能沒能從現場逃走,這訊息實在是再好不過。

商場裡人多眼雜,而且條件有限。

他如果真被意外地堵在了這商場裡,猝不及防之下,恐怕根本沒辦法妥善處理掉自己身上的兇器和血跡。

而這些都是警方最想找到的證據。

“但你也別高興得太早了。”

貝爾摩德聳了聳肩,給林新一潑了盆冷水:

“這裡畢竟有一商場的人在,他們可不會因為警視廳要查案,就老老實實地一直等在這裡。”

“封鎖持續不了多久就得解除。”

“如果你不儘快把那個嫌疑人找出來,即使他真的被堵在了這商場裡,他也照樣能在封鎖解除後安全離開。”

“是啊...”林新一深深一嘆。

柯南和毛利大叔製造出的意外,或許真在不經意間阻止了兇手的逃遁,讓他失去了第一時間毀滅物證的機會。

但他畢竟還混在這商場熙熙攘攘的人流當中。

而要在短時間內找出那個兇手,就更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畢竟,警方最怕的就是這種隨機挑選目標下手,本身不在受害者社會關系中的流竄犯。

對付這種犯人,最好的武器還是監控。

但這商場裡沒有監控。

“對了...”

林新一悄然想到了什麼:

“兇手敢在這地下車庫持械行兇,肯定是因為他心裡清楚,這商場裡沒有監控。”

“他不僅知道這裡沒有監控,而且知道這地下車庫足夠僻靜,可以讓他行兇後從容逃走。”

“這意味兇手對這商場的情況很熟悉。”

“不然的話,他恐怕也不敢在白天營業時間,在這商場裡還有那麼多客人的時候,在地下車庫殺人行兇。”

“所以...”貝爾摩德再度領會到了林新一的意思:“你覺得,兇手可能是商場的工作人員?”

“或許吧...”林新一也不敢下肯定的結論。

兇手也有可能是商場的熟客,所以對商場的情況比較熟悉——這種可能還沒辦法被排除。

總之,他還沒辦法靠著這單薄的推理來縮小調查範圍。

而且這調查範圍即使是成功地被縮小到“商場工作人員”,那這些潛在嫌疑人加在一起,也依舊不是一個小數。

一一排查需要時間。

而林新一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在那些電視保證把他的科學破案手段搬上頭條大肆宣傳科普之後,那些兇手,尤其是東京都範圍內的兇手,就一個個的都學聰明了。

如果林新一不能儘快把兇手找出來,給他逃出警方封鎖、回去處理物證的機會的話。

那即便之後找到了真兇,警方手裡沒有證據,也沒辦法證明他們找到的就是兇手。

而這一切,還都得建立在“兇手被意外地堵在商場內部”的假設前提之下。

要是他趕在柯南鬧出動靜之前就已經成功逃離現場,那林新一面臨的情況只會更加棘手。

“真是麻煩。”

“乾脆私下裡找到兇手,把他做掉算了。”

貝爾摩德也想不到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只能嘟囔著發起牢騷。

她到底還是適應不了警察辦案時,那種被條條框框約束著的彆扭感受。

找到兇手還得想辦法找到物證,找到物證還得保證證據鏈完整,這實在太麻煩了。

“還不如一刀把問題解決了。”

“有我出手,保證做得乾淨又利落。”

她在無奈中跟林新一開起了玩笑。

而林新一卻是微微一愣。

貝爾摩德的無心之語就像是灌進大腦的開塞露,讓他瞬間開啟了思路。

林新一驟然想到了什麼:

“對...‘一刀’就能解決的問題,兇手為什麼要動那麼多‘刀’呢?”

林新一的目光,牢牢地鎖定在了死者的頭部創口:

她頭上的創口實在太重、也太多了。

那些重複打擊造成的創口連成一體,自顏面部蔓延著顳頂部,使死者的腦袋看著一片血肉模糊,幾乎沒有一塊好肉。

可以想象,當時兇手對著死者施加了怎樣持續不斷的暴力打擊。

這些攻擊都夠把人來來回回打死好幾躺了。

就跟超級大國的核武庫一樣,輸出嚴重溢位。

可兇手還是沒停手。

“就好像...害怕她死不掉一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