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見三位輔臣都反對,就問道:“陳昱就這麼逃離昭獄,事情總得解決吧。如果不聞不問,大明的臉面何在?諸位大人的臉面何在?”

楊士奇建議道:“陳昱與御史杜洪順的爭鬥,是杜洪順冷嘲熱諷陳昱在先。陳昱本就在朝堂上被這幫御史和大臣輪番彈劾,又降了爵位,心情不好,杜洪順還往槍口上撞,以陳昱的性格,自然是氣急敗壞,最後選擇了動手。接下來錦衣衛的出面,將此事徹底升級。陳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臣說句實話。錦衣衛與陳昱勢同水火,也不排除錦衣衛公報私仇的嫌疑。臣可聽說了,錦衣衛在昭獄中可是對陳昱動了刑,打得遍體鱗傷,慘不忍睹。太皇太后只是讓錦衣衛將陳昱押入昭獄,可沒有讓他們進行審訊呀。”

太皇太后聽了,疑惑地問道:“真有此事?”

楊士奇回道:“太皇太后,千真萬確。”

對於錦衣衛與陳昱之間的恩怨,太皇太后自然是知道的。所以聽了楊士奇的稟報,太皇太后對於錦衣衛也是有了看法。

錦衣衛就是皇家的一條狗,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現在倒好,竟然敢夾帶私貨,公報私仇。

想到陳昱被錦衣衛嚴刑拷打,太皇太后的心情好了許多。她問道:“楊大人。您有什麼解決辦法。”

楊士奇回道:“臣以為將陳昱的爵位徹底拿掉。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雲南麓川不是有些不穩嘛。如果他們膽敢反叛,不妨讓陳昱率兵前往平叛。這不是兩全其美,一舉兩得嗎?”

不得不說,楊士奇這一招十分高明。無論是雲南麓川的思任發,還是思明府的陳昱,都是當地的土皇帝,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讓他們狗咬狗,的確是個好主意。

太皇太后也知道對陳昱不能趕盡殺絕。他所表現出來的實力,那是非常可怕的。據錦衣衛的密報,陳昱好像與呂宋現在的女國王搭上了關係。兩個人還有些不清不白的關係。

再加上先後娶了大越皇室的大郡主,水西安家的長孫女,陳昱的勢力是越來越大。

眼下陳昱既然已經逃走,那只能是按照楊士奇的建議來辦。這是最穩妥的。

於是太皇太后就採納了楊士奇的建議,向陳昱下旨,銷了陳昱的爵位。並讓他今後戴罪立功。

此時的陳昱並沒有如大明朝廷所認為的,坐船出海返回大越。

他此時,並沒有折返往南回思明府,而是繼續向京師的西北方向,準備經玉泉山,過居庸關,前往懷來附近的土木堡。

土木堡可是影響大明運勢的一個地方。當今皇帝多年後,就是在此被瓦剌俘虜。京城三大營幾乎全軍覆沒,隨行的一眾文臣武將悉數被殺。尤其是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等武勳的犧牲,直接導致大明文武雙方徹底打破了平衡。從此文官集團的力量越來越大,而武官集團則是越來越弱。

其實自朱棣之後,大明漸漸趨於和平時期,在這樣的條件下,武將基本就是無用武之地,再加上大明主動從交趾撤兵,武官集團的地位就在走下坡道。否則英國公張輔也不會極力建言攻打陳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昱從京城出來後,就突發奇想,想要到居庸關外看一看。

這令誠陽子等人都頗感意外。誠陽子建議道:“侯爺。咱們還是儘快返回思明府吧。雖然卓不凡他們成功吸引了明軍的注意。但是他們也堅持不了多久。如果錦衣衛查出咱們有一隊北上了,定然會派人前來追擊的。居庸關一帶明軍衛所林立,咱們如果被發現了,那就慘了。”

陳昱自然不能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來,他笑著說道:“咱們長年在南邊生活。對於北方邊塞的風光沒有見過,難得來一次,就去看看嘛。這輩子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來了。咱們裝扮成商隊,少帶些人,其他人在玉泉山裡等咱們。”

陳昱既然發話了,誠陽子,白殿斌等就按照他的意思,從沿途的商隊買了一批貨物和馬匹,組成商隊向居庸關進發。

此時,瓦剌的首領還是脫歡。他的兒子就是後來在土木堡生擒朱祁鎮的也先。

大明時時防備著北方的瓦剌、韃靼等蒙古部落,在北方建立了九邊。

居庸關屬於內長城。在它的外邊就是宣府鎮。不僅衛所眾多,還有很多的防守堡壘。土木堡就是眾多堡壘之一。

大明與蒙古各部落的民間貿易還是在正常進行。這個時候,雙方的關係還沒有那麼緊張。

暗衛當中有製造路引的高手,完全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所以陳昱的商隊十分順利地就出了居庸關。

土木堡距離居庸關也就一百二十餘裡。這裡駐守著大約一個千戶的兵力。

對於陳昱這支商隊,土木堡的士兵還是十分警覺的。他們攔住了陳昱等人。

陳昱命人遞上了路引。對方看了之後,說道:“你們這個商隊是不是走錯路了。你們出了居庸關,應該一路北上走延慶那邊,怎麼跑到我這裡了。”

陳昱笑著回道:“這位軍爺。我是第一次到咱們這邊來,除了做生意,就是想四處轉一轉。我這裡有些東西,軍爺如果不介意,就收下吧。”

說完,陳昱命人將商隊裡的一些糧食、茶葉等拿了過來。

這位軍官笑著說道:“這多不好意思。不知大哥怎麼稱呼?”

陳昱說道:“在下陳偉。不知軍爺怎麼稱呼?”

軍官回道:“我是咱們土木堡的一個總旗官,名叫熊弼。你們在這裡閒逛還是太危險了。我勸你們還是快點賣完貨物,趕緊回京,不能在這裡久留呀。”

陳昱裝作不解地問道:“熊總旗。這是為何。兄弟實在是不知呀。咱們這裡內外長城,衛所林立。山賊、土匪是不可能有的。長城外邊的蒙古各部也算是消停。”

熊弼說道:“陳大哥,我和你說,你可不要出去亂傳呀。”

陳昱忙說道:“熊總旗放心。我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嘴嚴。你說就是了。”

熊弼這才低聲告訴陳昱。原來在這邊關,有些將領與長城外邊的蒙古部落私自來往。不僅走私鐵器等違禁品,而且還內外勾結搶劫百姓、商隊。物品歸人家蒙古部落,而這些將領則用這些無辜人的頭顱謊報軍功。

陳昱聽了,頗為氣憤,沒想到在戰鬥力最強的邊關衛所,竟然還有如此惡劣行徑。

雖然現在距離土木堡事變有些年頭,但是陳昱深深感受到,明軍的衰敗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這時距離朱棣最後一次遠征蒙古沒過多少年,明軍就變成了這樣。

細細一想,明軍從交趾被迫撤軍時,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大明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並為之進行有意改變的話,軍隊頹廢之勢將無法挽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