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了!”

“嘚了!”

伴隨著漫天黃沙,一支隊伍在快速的朝著西邊而去。

“將軍,我們還有一萬來人,只要在招募一批人手,我們其實還可以跟唐軍好好的鬥一斗。

他們離開西州之後,為了統治整個西域,兵力肯定會越來越分散。

到時候我們肯定是可以找到機會來偷襲他們的。”

艾力紳很是不甘心的跟在阿里的馬匹身後,不斷的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從西州城外逃出來之後,他們就沒日沒夜的朝西跑了三天,幾乎沒有任何訊息。

然後才敢停下來稍微收攏一下留在各地的人馬。

“沒用的,唐軍有熱氣球這個東西,我們想要偷襲他們,完全是不可能的。

甚至他們可以接著熱氣球來偵查我們的動靜,及時的調集兵馬圍攻我們。

所以在沒有找到更好的對付他們的方法之前,我們留在西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阿里雖然對大唐充滿了怨恨,但是越是這個時候,他反倒是顯得越冷靜。

一味地想著報復的話,,很可能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所以他這一次很是乾脆的帶著收集起來的殘餘部隊,快速的朝西而去。

西域那麼大,他們要是稍微動作慢一點,指不定到時候人家唐人就可以走捷徑把他們給攔下來了。

那麼一來,他們想要活著離開西域,還真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我們在許多城池裡頭都還有不少的金銀財寶和牛羊馬匹沒有帶走,就這麼留給了唐人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奧德賽在旁邊也滿臉惋惜。

當初為了收刮這些財寶,他也是出了不少力氣的。

但是現在都做了無用功了。

“沒有時間了,這一次只能便宜唐人了。

早知道會有今天,我們就不應該把龜茲國那些國家的王公貴族都屠殺的一乾二淨。

現在倒是便宜了大唐,讓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安排西域的事情了。”

阿里作為大食帝國裡頭負責開疆拓土的大將,對於如何才能更好的統治一個區域,自然也是很有經驗的。

之前他的做法,完全就是為了大食帝國能夠更好的統治西域而準備的。

但是現在西域落到了大唐手中,自己當初的那些努力,就全部變成給唐人做嫁衣裳了。

“將軍,這一次回到大食之後,我們應該要跟國內的人怎麼交代?

這些唐人如此的奸詐,把整個草原都燒了起來,我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損失慘重的。

您覺得這個說法怎麼樣呢?”

艾力紳想的還是比較多的。

雖然距離回到大食帝國至少還要一個月的時間。

但是很多事情已經需要提前考慮了。

要不然到時候阿里將軍的威名就保不住了。

作為阿里將軍的左臂右膀,老大的名聲不行了,下面的人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這顯然是艾力紳和奧德賽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艾力紳的這個提議不錯,唐人手段太過殘酷,不惜讓整個草原都背上大火災來對付我們。

這種手段實在是太殘忍了。

今後我們大食的將士碰到唐人,一定不能心慈手軟,要比他們更加狠厲才行。”

奧德賽也是臉不紅心不跳的贊同了艾力紳的提議。

這個時候,自然是要找一個讓人比較好接受的理由啊。

雖然熱氣球和連弩,還有重甲騎兵其實才是真正失敗的原因,但是這些東西要是拿出來說,大家就會認為是阿里帶兵不行,所以才敗在了唐人手中。

倒不如說是因為碰到了大火,所以損失慘重。

就像是水師打敗了,如果說對方的海船比自己的先進,對方的武器比自己的犀利,所以失敗了,自然是不好聽的。

但是如果說自己的船隊不小心碰到了颶風,大部分的海船都被颶風掀翻了,死傷慘重。

這個時候大家就不會覺得你的失敗恨不應該了。

而是會反過來幫你開脫一下。

這個道理,顯然艾力紳和奧德賽都是知道的。

“本來就是這個原因,你們有什麼好糾結的?

難道我們還要另外的再編造一個理由嗎?”

阿里分別看了一下跟在自己左右兩邊的奧德賽和艾力紳,面無表情的來了這麼一句。

這倒是把艾力紳和奧德賽都給愣了一下。

好吧,果然還是領導的水平比較高啊。

“之前聽說水師那邊穆阿維葉將軍曾經在西洋那邊吃過大唐水師的大虧,不過當時穆阿維葉將軍說的不明不白,大家也沒有特別在意。

現在看來,這個大唐還真是跟西域許多人說的那樣,是一個實力非常雄厚的國家。

我覺得今後有必要專門安排人去瞭解一下這個國家的情況。”

艾力紳很是及時的轉移了話題。

剛剛那個話題要是繼續討論下去的話,實在是有點尷尬。

好在大家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到時候統一口徑就行了。

“能夠製作熱氣球這麼神奇的東西,並且還能把火油彈這種東西用到戰場上。

這大唐果然跟我們之前想象的很不一樣。

將軍,我們國內其實就要一些商人是有去到大唐做生意的。

我覺得可以找到這些商家好好的打聽一下,他們對大唐的瞭解應該比西域那些人以訛傳訛的要準確一些。

畢竟如果沒有親自去過大唐,那麼這個人說的東西都是不值得相信的,很容易把我們給誤導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奧德賽也在旁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覺得不僅要打聽大唐的情況,更加要打聽這些東西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我們能不能也製作出類似的東西出來。

要想對付大唐的熱氣球,我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同樣的製作熱氣球出來。

到時候大家在空中都有熱氣球的存在,安排神射手在上面的話,就可以去對付唐人的熱氣球了。”

艾力紳這幾天雖然都是在逃跑之中,但是他還是專門找一些人瞭解了一下大唐的情況。

像是熱氣球這個東西,其實西域這邊並不是沒有人知道。

畢竟十幾年前大唐就已經使用這個玩意來對付胡人了。

相關的一些傳說,在很多地方都是有流傳的。

只不過這種故事流傳的久了,很多人就真的只是把它當成是一個故事來處理了。

誰知道現在才發現,這些故事原來都是來源於真實的案例啊。

果然,很多東西是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之後,才能領會到其中的痛啊。

“嗯,我們大食帝國這些年征伐了不說的國家,也有許多能工巧匠在為我們做事情。

只要搞清楚了大唐是怎麼製作出來的這些東西,我相信我們大食的匠人也是能夠製作出一樣的東西出來的。

下一次,我們就能把這次丟失的臉面全部都找回來。”

對於奧德賽和艾力紳的提議,阿里自然都是贊同的。

這個時候,除了需要考慮回國之後怎麼給大家一個交代,更是需要考慮以後怎麼去對付唐人。

要不然這輩子他們都不可能再來西域了。

一行人就這麼風塵僕僕的朝著西邊而去,算是將大食帝國伸到了西域的這隻手徹底的給縮回去了。

留下的只是少數沒有反應過來的大食人。

以及剛剛被摧毀了組織架構的各個番邦屬國。

不過這倒是方便了蘇定方他們。

……

“達飛,聽說這最近一週一口氣抓了一萬多的奴僕?”

西州城外的大火熄滅之後,大軍立馬就兵分多路,快速的去接受西域的各個城池。

至於城池外面的世界,則是完全交給了達飛和席君買去處理。

焉耆城,這是西州往西的有一個大城。

這裡曾經是焉耆國的國都,地理位置頗為重要。

席君買和達飛雖然離開西州的時候是兵分兩路,但是下一站的歇腳地點,都很統一的選擇了焉耆城。

“一個奴僕就是一萬唐元,這還是給的優惠價格。

大總管可是專門吩咐了,在西域抓捕的奴僕,都算是我立下來的軍功。

要是不趁著這段時間多立下一點戰功,以後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達飛也是知道一些訊息,朝廷以後在西域這邊可是為當成是自己的領地來確實管理的。

而不是那種過往實行的羈縻州政策。

名義上是屬於大唐,實際上還是該怎麼樣怎麼樣。

大唐只是獲得了一點面子上的好處,裡子是一點都沒有得到好處。

這顯然不是李寬的做事方法。

“你這是鑽到錢眼裡頭了啊。

不過你也不要完全亂來啊。

大總管的意思是拉一批、打一批的,你要是全部都把他們當成是敵人,以後就不好統治這塊土地了。”

席君買雖然也接到了類似的任務,不過更多的時候,他都是拉攏為主。

只有碰到那些不識抬舉的部落,他才會動手。

所以他們順風鏢局的人馬捕捉的奴僕數量是遠低於達飛的捕奴隊的。

當然了,這根順風鏢局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各個商隊也有很大的關係。

不像是達飛,只要忙著抓人就行了。

“沒辦法啊,大總管也說過了。

之前朝廷對西域用兵的時候,太子殿下就跟戶部說過了,這一場戰爭,不需要花費戶部的撥款。

到時候可以透過售賣戰利品的方式來彌補軍費的支出,甚至還能幫戶部掙一筆錢。

如今軍費的支出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但是要讓西域儘快的穩定下來,蘇州到伊州,伊州到西州,還有西州到焉耆城的水泥道路就要儘快的修建起來。

最好就是明年都能完工的完工,開始動工的開始動工。

這麼一來,需要的錢財自然就不少了。

並且對於人力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雖然我們俘虜了幾萬大食人,但是用來修建這麼多的水泥道路的話,還是完全不夠看的。”

達飛這麼一說,席君買倒是找不到任何再嘲諷他的理由了。

人家雖然是胡人出身,但是對於大唐的事業,確實是非常的上心。

甚至席君買自己都沒有做的比他更好。

“朝廷應該只是要求修建肅州到伊州的水泥道路,並沒有同意修建其他的道路吧?

大總管這麼擅自開始安排其他道路的修建,到時候戶部肯定是會有意見的吧?”

席君買想了想,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如果需要戶部撥款,他們自然是會有疑問的。

但是如果修建這些道路,並不需要戶部的撥款,隴右道行軍大總管自己就搞定了的話。

那麼戶部那些人還有什麼理由提出意見呢?”

達飛顯然一點也不擔心蘇定方他們會受到責怪。

先不說蘇定方這麼做,肯定是已經揣摩了李寬的意思。

單單不需要花費朝廷的錢財,但卻是能夠把事情做得漂亮,別人就沒有理由責罵。

“這就是大總管讓你多捕捉奴僕,甚至把捕捉奴僕的事情跟軍功掛鉤的原因嗎?”

席君買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能辦事,又不給戶部添麻煩。

這樣的人,自然是沒有理由受到責怪的。

“你說呢?席總鏢頭,你們順風鏢局為那麼多的商隊提供了護衛服務。

想必也知道這些商隊背後蘊含的能量。

只要我們在西域找到更多可以跟商隊交換的物資,我們在西域修建道路也好,修建城池也好,就不用擔心錢財不夠。”

達飛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採用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一些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會更高,各種損耗也會更低。

而對於商人來說,只要有足夠的利潤,那麼一切事情都好說。

西域這裡糧食不夠的話,他們就從肅州那邊運輸糧食過來。

西域這邊鐵器不夠,他們就從肅州那邊運輸鐵器過來。

至於長安城到涼州,涼州到肅州的貿易,自然會有其他的商隊介入其中。

或者會有各家商隊背後的商隊共同參與。

“大軍這段時間在西域處理了大量的牛羊馬匹,還有其他一些金銀珠寶,用來修建一部分水泥道路的話,確實也是夠了。”

席君買的訊息也是很靈通的。

所以對於達飛說的話,他都能很輕鬆的理解。

……

長安城內,長孫衝翻閱了一下今天的《大唐日報》,沒有看到西域那邊有什麼好消息傳來,心中松了一口氣。

前段時間,朝廷安排大軍出征西域,許多商家都跟著出動了。

為的就是趁著這個機會能夠好好的發一筆戰爭財。

但是長孫衝卻是沒有讓自家的商隊參與其中。

一方面,這個戰爭是李寬主導的,長孫黨肯定是不想支援的。

能夠不主動的去拖後腿,就已經算是非常有覺悟了。

所以長孫衝很不希望那些商家去到西域之後能夠佔到什麼便宜。

最後就是舟車勞頓之後,什麼好處也沒有撈到,甚至還損失慘重。

這就是長孫最想看到的場景了。

“大哥,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大量的貨物運往涼州,最終運到西域。

我們真的不安排商隊跟著去西域嗎?

長安城中,不僅程家和尉遲家安排了商隊跟著出發,就連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和清河崔氏他們也都是有商隊跟著出發呢。

我們跟誰過不去,都不要跟錢財過不去吧。”

長孫溫本來就是跟長孫渙還是一派的人物。

雖然因為長孫黨的勢力下降的很快,再加上長孫渙被安排去了泉州負責菸草的種植。

所以長孫家內部的爭鬥少了很多。

但是並不意味著長孫就會那麼百分百的支援長孫衝。

“你怎麼知道安排商隊跟著大軍出發去西域就是一個掙錢的事情呢?

有些商家對於大食人的實力可能不大瞭解,但是我們還能不瞭解嗎?

太子殿下把大食人當成我們大唐最主要的對手,這不是沒有理由的。

人家能夠在短短的幾十年內打敗了無數個國家,成為西邊最強大的國家,自然也是有著他們的道理的。

我們大唐的將士雖然很是勇猛,但是對上雙倍的敵人,要想那麼容易贏得戰爭,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長孫衝覺得自己做的決定並不是在意氣用事,而是認真分析之後做出的正確選擇。

至於其他人為什麼做出跟自己不一樣的選擇,那是因為這些人為了拍馬屁,選擇性的忽略了其中的風險。

“這一次朝廷可是安排了熱氣球營和重甲騎兵部隊跟著出征。

從過往的情況來看,但凡是他們出動的時候,都是可以取得以少勝多的勝利的。

我覺得這一次對付大食人,肯定也是勝利的。”

雖然長孫溫在家中的地位跟長孫衝完全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但是基本的認識還是有的。

“那可不好說,到底誰贏得戰爭,這需要等到明年戰爭進行到一定的階段之後才好進一步的判斷。

現在我們站在旁邊看熱鬧就行了。”

長孫衝說完這話,便不想跟長孫溫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了。

在他看來,這個問題完全沒有什麼討論的價值。

時間會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管家長孫寬卻是小跑著闖了進來。

“郎君,剛剛有八百裡加急快馬回京,大軍在西域取得了大勝,大食人的十萬大軍,如今已經所剩無幾了。”

長孫寬的這話,就像是一個晴天霹靂,在長孫衝頭上炸響。

“什麼?大軍這麼快就滅掉大食人的十萬大軍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蘇定方和薛仁貴這是在弄虛作假,這是要砍頭的啊。”

長孫衝顯然是有點不能接受這個情況。

按照他的推測,西域那麼大,眼下大軍雖然已經進入到西域了。

但是要想結束戰事,至少是需要等到明年,甚至還有等到後年也是一點都不奇怪的。

“大哥,八百裡加急這種事情,隴右道行軍大總管是絕對不敢亂來的。

否者到時候抄家問斬都是有可能的。

這一次我聽說將作監那邊給熱氣球營準備了大量的火油彈和炸藥包。

如果運用的好的話,單單這些炸藥包和火油彈就夠大食人吃一壺的了。

別看大食人在西域橫掃一切,那些部落和番邦屬國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碰到真正強大的對手。”

長孫溫雖然也是不希望自己聽到的這個訊息是真的,但是頭腦倒也還算清醒。

知道這個對於長孫家來說未必是好消息的訊息,十有八九應該是真的。

“郎君,我們《長安晚報》也是有安排專門的寫手跟著大軍出征的。

如今八百裡加急已經送到了,估計我們的報社也很快就會有訊息送到的。

這場戰爭的具體情況,很快就能知道的。

到時候我們也能知道這些訊息是真是假了。”

長孫寬這麼一說,長孫衝倒也沒有再說什麼。

哪怕是他很不爽,那又有什麼用呢?

……

“恭喜太子殿下,蘇定方和薛仁貴果然不負重託,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勝利。”

太子府中,李靖難得的親自過來給李寬賀喜。

蘇定方安排報喜的訊息很快就在長安城中傳開了。

李寬也沒有任何要隱瞞的意思。

這個時候,自然是有必要讓大家多瞭解一下西域的情況。

讓大家知道大唐這一次到底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功。

“蘇定方當年也是藥師手下的大將,這一次能夠為我大唐立下如此大的功勞,藥師也算是後繼有人了。”

秦瓊對李靖和蘇定方之間的關係,顯然也是比較清楚的。

“薛仁貴這一次的表現也是不凡,之前在遼東道生產建設兵團幹了幾年,行軍作戰的本事倒是一點也沒有落下啊。”

尉遲恭也在旁邊提了一下薛仁貴。

畢竟大家都知道薛仁貴是李寬當年的護衛,絕對是太子殿下的親信中的親信。

“這一次大軍能夠在西域取得那麼迅速的順利,熱氣球營、連弩和重甲騎兵功不可沒。

末將覺得未來大唐的十二衛,可以加強這方面的配備。”

牛進達的這個提議,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

戰爭已經順利了,在賀喜的同時,自然也是要思考一下這次作戰的利弊和收穫了。

“太子殿下,微臣覺得現在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處置西域。

那可是比整個關內道都還要大了好幾倍的一塊區域,雖然眼下取得了勝利,但是要怎麼維護這個勝利,顯然是需要好好考慮的。”

跟武將們想的不一樣,蕭瑀考慮的東西是戰爭之後的統治問題。

“蕭相說的沒有錯,朝廷現在最需要考慮的是今後如何處置西域。

是否設立安西都護府來管轄西域,還是跟著鎮北道一樣設立西域道,亦或是其他的辦法。”

岑文本也跟著在旁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戰爭已經勝利了,這個勝利經驗的總結,就交給武將們去做了。

但是今後如何統治西域,卻是需要文官們好好的考慮。

都說打江山容易,治理江山難。

很顯然,如何應該西域的局面,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大軍輕而易舉的滅掉了大食人的入侵部隊,但是面對西域的複雜局面,應該如何應對,卻是需要好好考慮。

甚至這種局面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立馬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

“西域地廣人稀,但凡是處在絲綢之路的關鍵路段上面。

朝廷如今大力發展對外貿易,除了推廣海上貿易之外,陸地上的貿易也是非常有必要進一步的擴大。

絲綢之路是從漢代的時候就已經興起,到了我們大唐更是變得繁忙。

從地球儀上,大家也能看到,在西域的西邊,還有廣袤的土地,那裡生活了不少的人。

特別是在極西之地,那裡更是有大量的國家存在。

我們的絲綢等物品運輸到了極西之地之後,可以兌換到大量的財富。

這對於發展我們大唐的經濟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

所以我覺得朝廷應該在西域設立西域道,將這片土地真正的管理起來。

以前的那些羈縻州,管理力度太弱了,朝廷只是名義上在統治這些區域。”

馬周作為太子黨的嫡系,自然對李寬的心思比較瞭解。

所以順著蕭瑀和岑文本的話題,他提出了在西域設立西域道的建議。

好在許多人對於朝廷將要在西域設立新的道,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

所以雖然這個提議的影響很大,眾人倒也沒有太過驚訝。

當然了,這種事情,肯定不會每個人都同意。

要不然西域道早就設立了,還能等到現在?

“西域實在是太大了,如果我們真的要去管理起來,需要向西域至少派遣數千名官員,並且還有大量的駐軍相配合。

每年耗費大量的錢財,才有可能將這片區域管理起來。

但是這些投入跟產出相比,卻是顯得很雞肋。

固然,西域是絲綢之路上的關鍵節點,朝廷加強西域的管理,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但是是不是一定要使用這樣的方式,是值得商榷的。

按照以往的方案,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然後在關鍵節點安排駐軍,其實就已經能夠保證我們大唐的利益了。

至於廣袤的草原,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去管理。”

岑文本的這個意見,應該是代表了許多人的看法。

畢竟這個年代,大家對於土地的需求,其實是比較現實的。

佔領這塊土地能夠給朝廷帶來好處,那麼這塊土地就有佔領的意義。

但是如果投入比產出還要多,那麼朝廷對於這片土地的興趣就會大大的減弱。

很顯然,西域這麼一大片土地,這些年一直都沒有被徹底的統治下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投入大於產出。

所以雖然西域的地理位置頗為重要,但是中原朝廷卻是一直都沒有真正的去佔領下來。

“此言差矣!

西域看起來非常的貧瘠,但是其實蘊含著非常巨大的發展潛力。

許多人應該都知道,棉花這個東西其實最早就是太子殿下從西域的胡人商家那邊購買回來的。

西域的不少地方,非常適合棉花的生長。

如今棉花已經成為大唐非常重要的一種經濟作物,棉布的銷量是一年比一年大。

到現在為止,棉布已經超越絲綢和瓷器,成為大唐對外貿易最主要的一種貨物。

伴隨著這種趨勢,大唐對棉花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的。

雖然朝廷在朔州北部開闢了大量的棉田,但是這些棉田的開闢,自然也是會佔用一些良田。

如果朝廷能夠在西域開闢一塊土地專門種植棉花,並且給予各種優惠政策,那麼西域的棉花產業很快就會發展起來。

從長安城運輸棉布到西域,運輸成本是非常高的。

但是如果直接在西域種植棉花,然後在當地紡織成棉布的話,這個運輸成本直接就下降了一大塊。

這就意味著棉布生意在西域將會變得大有可為。

大家都知道,西域那邊,氣候環境是比關內要惡劣的。

這其實就意味著大家對於棉衣、棉被等需求,是比關內要大很多的。

一旦這個棉布產業在西域發展起來,不僅可以給朝廷帶來大量的收入,也能讓朝廷在西域的投入得到豐厚的回報。

更加關鍵的是在西域實現經濟發展之後,可以吸引更多的百姓主動的移民西域。

這為西域的長治久安提供了可能。

假以時日,如果我們大唐百姓在西域的數量佔據到一定程度之後,西域就成為我們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許敬宗雖然只是一個教育部長,不過他對於李寬的瞭解,其實是比許多人都深的。

這個時候,他自然也是支援朝廷將西域管理起來的。

“許部長說的沒有錯,西域地廣人稀,土地的價值看起來很低。

但是正因為如此,在那裡種植棉花的話,成本更加低廉,甚至產量還會更高。

我覺得朝廷可以效仿遼東道,在西域設立生產建設兵團,專門負責種植棉花,並且適當的種植土豆和玉米,解決自身的糧食問題。

只要解決了糧食問題,西域的安定其實就不再是那麼大的難題。

除此之外,朝廷現在已經在修建肅州到伊州的水泥道路。

我覺得今後可以繼續修建伊州到西州的水泥道路,還有西州到庭州,西州到焉耆城的水泥道路。

一旦西域主要的城池都通上了水泥道路,那麼各個部落想要舉兵反對大唐,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最關鍵的是,透過發展西域的經濟,透過商業上控制西域各個部落,讓普通的牧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然後讓各個部落的首領來到長安城接受教育,讓他們成為心向大唐的人,西域的統治,將變得輕而易舉。”

岑文本跟許敬宗一唱一和,也讓大家明白了李寬的意思。

很顯然,這兩個人哪怕是沒有得到李寬的暗示,也是已經揣摩了李寬的意思。

要不然今天肯定不會這麼旗幟鮮明的表明自己的態度。

“太子殿下,這西域給大家的感覺就是氣候乾旱,黃沙漫天,還有非常巨大的沙漠。

甚至老臣聽說有些隔壁灘,千里之內都荒無人煙。

這種地方,真的適合種植棉花嗎?”

蕭瑀問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西域太大了,大家對西域的瞭解,其實都是一知半解。

西域到底是怎麼一個存在,說實在的,朝中能夠說出來的還真是不多。

“蕭相,你剛剛形容的西域的那些環境,其實都是西域客觀存在的。

就像是大家瞭解的一樣,西域太大了。

那裡不僅有荒無人煙的戈壁灘,還有人畜都害怕的大沙漠。

但是西域也有塞上江南,有著巨大的湖泊。

在天上腳下,那裡的氣候其實是非常適合種植棉花的。

那裡甚至有著天下最好的馬場,傳說中的汗血寶馬,就是在那附近的一片區域裡頭生長的。

如果朝廷真的可以在那裡開墾土地,那麼我們大唐的棉花需求,絕對是可以得到充分的滿足。

並且那裡土地非常廣闊,只要願意去的百姓,朝廷都可以直接發放一千塊的荒地給到大家開墾。

假以時日,那裡是完全有可能成為塞上江南,成為大唐新的一個繁華地段。”

李寬自然是支援許敬宗和馬周的想法的。

“西域能夠出產汗血寶馬,草場肯定是非常肥沃的。

草場很肥沃的地方,沒有理由種植莊稼就長得不好。

微臣提議設立西域生產建設兵團,地址就落在西域草場最肥沃的地方。

到時候可以安置一部分到了年齡的將士,也可以吸引一批百姓移民過去。

甚至我們還可以從朝鮮半島、倭國或者南洋等地移民過去。

總之這個地方就是不能繼續讓原本的遊牧部落發展壯大,我們要改變西域的人口結構構成。

只有這樣子,才有可能真正的實現長治久安,才能真正的成為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程咬金這個時候也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作為李寬的丈人,未來的國丈,程咬金的立場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他旗幟鮮明的表態,還是堅定了其他將領們的觀點。

“末將覺得知節的這個提議不錯,之前薛仁貴是遼東道生產建設兵團的都督,對於生產建設兵團的運作是很有經驗的。

我覺得可以在西域劃出一大片區域給到西域生產建設兵團,然後繼續委任薛仁貴為都督。

並且,考慮到西域的特殊性,生產建設兵團應該也需要有一支常備軍力,以備不時之需。”

李績作為大唐軍方舉足輕重的人物,也站出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論起李世民對各個將領的信任,程咬金和尉遲恭是不用提了。

但是其實他對李績也是非常信任的。

要不然也不會直接賜姓,把人家的徐世績都變成了李世績。

當然了,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最終李世績就成為了李績。

要是沒有李寬這只小蝴蝶的話,李績可是李世民託孤的重臣。

也是高宗朝軍方的領軍人物,地位非常高。

“又讓仁貴留在西域啊……”

李孝恭聽了這話,有點無語。

不過事關國家大事,他也不好多說什麼。

只是苦了李雪雁,以為可以在長安城好好的享享福,現在又要去遙遠的西域了。

“吏部儘快的著手準備相關官員的安排和各個州縣的設定。

這一次,也不用說什麼設立西域道了,直接在西域設立新的省。

作為新加入大唐的疆域,也是作為大唐廢道改省這個政策的第一個實施身份,它的名字就西域省吧。”

聽了文武官員的意見之後,李寬也沒有再囉嗦什麼,而是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西域納入到大唐的統治,這是肯定要做的事情。

之前自己丟擲廢道改省的事情也已經有段時間了。

各方都在議論紛紛,思考其中的利弊。

由於這個改革會新增不少的官員,御史臺那邊的反對意見其實還是挺大的。

因為在很多人的眼中,官員的數量越多,就意味著朝廷會向百姓徵收更多的賦稅。

所以李寬考慮了一下,倒不如乾脆分步走。

先在西域省搞一個試點出來,讓各個衙門也都積累一些經驗。

之後再慢慢的擴大試點範圍,最終推廣到全國。

這也是後世很多政策喜歡使用的方法,先在一些地方搞試點。

哪怕是試點出了問題,影響也是可控的。

“西域省?太子殿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需要向西域安排的官員數量就非常多了。”

蕭瑀糾結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他倒也不是不支援廢道改省,只是有點擔心這個投入和產出到底划算不划算。

“這個好辦,西域省地理位置特殊,很多人不一定願意去那裡任職。

那麼我們就從各個書院裡頭選拔學員去到西域,縣令一下的官員,全部都可以使用各個書院的學員來充當。

縣令和州府的相關人員,一部分從十八部裡頭的各個胥吏之中選拔,一部分抽調相關人員高升一級進行任命。

大唐這麼多人,總是有願意去西域的。”

在官� ��位時代,李寬根本就不擔心會沒有人願意去當官。

哪怕是這個官是在西域,也一樣有人搶著去。

只不過那些世家子弟可能看不上而已。

不過這樣子就最好了,各種改革壓根就不會有什麼掣肘了。

李寬這麼一說,其他人倒是不好再反駁什麼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