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這段時間的生意真的很好。

他的豆腐裹涼拌蘿卜絲在XX點評上得分很高,幾乎所有來村裡旅遊的人都會來吃上兩串,算是打個卡。

不過,一串蘿卜絲也值不了幾個錢,營業額也上不去。那麼,該怎麼辦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二就把主意打到肉食上面。

前頭不是說過,陳二小時候他父親經常帶他們兩兄弟進城去,每次都會弄涼拌鴨腸,在涼拌菜上陳二和他父親有天分。

紅石村旱得很,也沒有人養鴨子,但養雞的卻不少,弄缽缽雞倒是不錯。

所謂缽缽雞就是本地一種名小吃,就是把雞肉煮熟了,和上調料醃上兩小時後,用竹籤穿上,說穿了就是白宰雞。

商家在外的時候把串好的雞肉放一個大洗臉盆兒裡聽憑食客自取,吃完之後就按簽收錢,一根竹籤五毛錢。

這裡又有一個問題,比如一個雞翅膀多大呀,賣五毛錢那不是虧了嗎?

也簡單,雞翅膀可以切成幾塊分別買。每一個塊根據大小串竹籤,小的肉塊串三根,大的串四到五根,算起來也有得賺。

陳二的蘿卜絲之所以滋味那麼好,全憑一鍋土雞湯吊味,土雞的用量也大。每次熬湯之後剩下的雞肉都是自己吃。

農村最不稀罕的就是雞鴨肉,陳二朝也吃晚也吃,直吃到反胃。他現在一看到雞就想嘔,聞什麼都是雞毛味。

相反,卻讒豬肉得要命,做夢都在吃回鍋肉,吃青椒炒肉絲。

看到吃膩了的雞肉,陳二就決定做缽缽雞生意。

以前熬湯的時候他都將一整只土雞扔鍋裡煮得稀爛,現在只煮熟就撈起來,放進冷水裡一激。雞肉遇冷收縮,頓時變得脆了,口感極好。

他便把翅膀砍下來,切成塊,又把胸脯肉和大腿肉剔下來,將雞架扔進鍋裡繼續熬湯。

且下的來的肉還有內臟都用刀切成小條,穿在串兒上,碼得整整齊齊,這樣就可以出攤了。

按說,土雞用來涼拌也沒有什麼好講究的。土雞都是散養,平時都是在山上自找自吃,吃的是野草子和蟲子,又因為養的時間長,體內的芳香物資得到積累,即便蘸點醬油鹽巴也異常爽口。

可這樣用來賣給客人未免有點粗陋,買相也差。

陳二家的涼拌菜有特殊的配方,其中有草果、桂皮什麼的草藥,再放上油潑辣子、芝麻,紅豔豔一盆,還沒吃就讓人腦袋冒汗,當真是有火爆又誘人。

到把雞肉串做好,又煮了點海白菜、土豆片、西蘭花什麼的做配菜,葷素搭配,吃著不累。

一個上午過去了,簡單在家裡扒拉兩碗米飯,陳二就挑著擔子出去練攤兒。

本來,他的攤子擺在燒紙塔一帶的,後來因為吃客把油湯撒得便地都是,以至在石板路上留下洗不乾淨的汙跡,村裡覺得你這麼破壞環境也不是事兒,飲食行業也需要規範啊!

劉永華想了想,就讓他把攤兒擺在村口,放在自家茶館前面。這地方在老梅的規劃圖上本是夜市區,將來肯定是要整治出來的,不如先讓陳二和陳一地先到這裡試水,拉拉人氣。

剛開始的時候,竹花還不願意,覺得這是村裡的事,跟自己也沒有什麼關係,憑什麼要把攤兒放咱家門口。農村人就是這樣,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那是絕對不行的。

不過,永華是村長,一口唾沫一口釘,她也不好說什麼。

攤子這麼一擺,龔竹突然發現自家小賣部生意突然好起來。

原來,遊客吃涼拌蘿卜絲的時候大多拿上兩串就走。可吃缽缽雞卻不同,那是要坐下慢慢享用的,這已經脫離了小吃範疇,而變成了消夜。

既然是消夜,酒得吃,飲料也得喝吧?

酒水從哪裡來呢,旁邊就是小買部,吼一聲,漂亮而熱情的老闆娘就送過來。

有喝高了的酒客索性端了杯子去敬竹花,並一屁股坐在門市裡,說:“我喝的就是櫃檯酒,老闆娘,加個微信唄!”

竹花高興的時候搭理他們幾句,不高興了,直接動手趕人。

幾天一過,龔竹愕然發現自家的酒和飲料賣光了。那些遊客實在太能喝了,買酒的時候直接吼:“老闆娘,拿啤酒過來,一人一箱。”

再算算利潤,幾天功夫竟相當於以往一月。

龔竹大喜,對丈夫說,想不到生意會好成這樣,酒水加上茶水,咱們幹上幾年,娃將來念大學,然後在大城上班落戶的錢就有了。當初你說要弄鄉村旅遊,我還在想這窮山旮旯又有什麼好玩的,現在看來,你是做對了。我萬萬沒當到,搞旅遊會這麼賺。

是啊,旅遊帶動一方經濟那可是立竿見影的。

劉永華說,你別往我臉上貼金,鄉村旅遊是宋書記搞的,我們只是協助,宋書記了不起。

說起宋輕雲,龔竹就不高興,哼了一聲。

劉永華問,你現在還攆人陳二走嗎?

竹花回答,不攆了,不攆了。

話說回陳二。

陳二每天中午把攤子擺到竹花家門口之後,剛開始的時候看起來生意很差的樣子,幾乎沒有幾個月。但隨著時間一點一點推移,人開始多起來。

先是來買蘿卜絲的,接著就是吃缽缽雞的。

到了晚上時,生意達到高峰。

他本準備了一張小桌子和五把塑膠椅子,這不夠。後來又添置了一套,依舊坐得滿滿的,後面還有人排隊等候。

紅石村除了農家樂的飯菜,就沒有什麼可吃的,特別是這種消夜類,消夜也是旅行中的一種娛樂方式啊!

陳二的蘿卜絲在XX點評上得分本就高,現在加上缽缽雞,更是出名。

依舊有做自媒體的UP主過來專門做了一期,播出量很大。

到現在,陳二每天能賣兩隻到三隻雞的量。

他這人心中不怎麼想事,反正每天出攤收攤,成本收益什麼的一概不考慮,就當找個事殺時間。

這一日,他算了算帳。這一算,嚇了一條,賣出了三隻雞的量,加上蘿卜絲,營業額達到竟然的一千六。算了算,三隻土雞也就三百來塊本錢,至於蘿蔔和其他配菜,成本也就一百多點。一天下來,純利潤竟達到驚人的一千一,又上了一個臺階。

他的生意好,帶動了竹花的小買部不說,也間接拉動了陳一地的涼粉生意。

陳一地的的攤兒本半死不活的,剛開始的時候是烤紅薯,下來又改涼粉,錢沒賺幾個,倒因為兒子把錢都收走了搞得一家人紅了臉。

現在因為靠在陳二旁邊,食客排隊排煩了,就會隨手從他那裡買一碗涼粉吃吃。

“陳二,我現在的生意總算有起色了,你知道我昨天賺了多少嗎?”陳一地問。

陳二:“多少?”

陳一地看了看旁邊另外一個同行,用兩人才能聽到聲音道:“昨天我算了一下,賺了三百塊。這是什麼概念,一個月就上萬了,咱們也是年入十萬的富翁了。晚上回家,我們兩口子一晚上沒睡好。”

陳二:“一晚上沒睡好,你們在幹什麼呀?”

陳一地:“我們在商量將來有錢了該怎麼用,首先得買臺大電視,再賣個大冰箱,咱們也得享受一下生活。另外,有空了,再全國各地轉轉,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陳二:“你生意這麼好,走得開嗎?”

“也是,走不開啊!”陳一地感慨:“歇業一天損失兩百,還真捨不得。對了,陳二,你一天賺多少?”

陳二支吾半天:“跟你差不多。”

“哄鬼呢,你生意好成那批樣怎麼可能和我差不多,少踩假水。”陳一地又看了看旁邊那個擺攤的,面上全是警惕:“對的,不能叫別人曉得了。”

旁邊是一個賣熱狗腸的,這人是龔家的人,和陳一地不帶對盤,大家都不說話的。

據說,未來還有好幾戶人家摩拳擦掌準備做小吃,特別是涼粉、熱狗腸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生意都在村民重點考察的範圍中。

陳一地有點犯愁,將來競爭一激烈,自己的生意怕是要受到影響。不像是陳二,人家可是掌握了核心競爭力的,就算讓你從頭到尾看他怎麼做涼拌菜,你也學不會,勉強做出來味道他也不對。

正聊著,突然一個腦袋從二人中間伸出來,並叫道:“哈,陳一地,你一天賺兩百多塊,那是要發大財了,請客,請客!”

這人正是毛根。

陳一地嚇得額頭滲出汗來:“毛根你這狗東西驚咋砸叫什麼,我這是在吹牛呢,別信。”

毛根呵呵笑,從陳二盆裡拿了一串雞肉啃起來:“味道不錯。”

陳二:“這串一塊錢,你是現金還是掃碼。”

毛根扔掉竹籤,又拿了一串雞肝,一邊吃一邊道:“我在城裡下館子都不給錢,吃你兩串雞肉又怎麼了?我說陳二,你無兒無女,賺那麼多錢做什麼,將來又帶不走。”

陳二:“你管得寬。”

陳一地有點怵毛根這個潑皮,說聲我先做生意了,就回到自己攤子上。

毛根:“陳二,你不但不能收我錢,還得倒找補我一些。”

陳二奇怪了:“你這話我不太明白。”

毛根:“你有麻煩了,大麻煩,想不想請我幫你平事兒?如果想,給我兩千,分分鐘搞定。”

陳二:“兩千,你去搶吧?我陳二一不偷而不搶三不參加KMT,老實本分一個人,能出什麼事需要你來平?”

毛根:“陳二,你哥要殺你,如果不想死你說話,我幫你把陳大給打服。”

陳二:“陳大要殺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