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了半天,陳新就從手機裡調出宋輕雲傳給他的養殖資料認真讀起來。

本錢的事情且不說,先得把這養雞場是怎麼回事弄明白,先做好知識儲備。

這一看不覺得看入了迷,直夜裡兩點才睡著。

第二日五點半他就起了床,胡亂熱了點昨夜吃剩的米飯,啃了點鹹菜,就騎了摩托車趕進城去上班。

他騎的是一輛125摩托,是結婚的時候妻子買的,也是離婚後唯一帶走的物品。將來還得靠這個謀生,屬於生產資料。

陳新在城裡工業區一家小廠上班,以前住城裡的時候不覺得,這次回紅石村住,單邊就得騎兩個多小時,通勤五小時,挺累的。

沒有辦法呀,他的工資就三千多塊,遇到加班,也就四千多,根本沒辦法在城裡租房。再說,他又要存錢養雞,一毛錢要掰成兩毛花。

他去上班,父親陳志高則在家繼續編竹背篼,常常熬到半夜,產量比以往多了一倍。

可是這又有什麼用,現在買這玩意兒的人不多,一個月也賣不出去幾個。陳新不忍心告訴他這一點,老頭想幹活就幹唄,人總得有點盼頭。

而自己的盼頭呢?

陳心一有時間就看手機裡的資料,這一天中午他正在車間休息,給自己未來的養雞場算起了帳。算完,就狠狠地給了自己腦殼一巴掌:“咳,我倒是被這二十萬的本錢給嚇住了,其實根本就花不了這麼多。”

怎麼說呢,其實新建一個養雞場最大的投入是場地的硬體設施和飼料。

正常情況下,雞苗兩塊錢一隻。今年行情好,已經漲到二塊八。五千只就是一萬四千塊,自己手頭有兩萬塊,足夠了。

然後就是場地、雞籠,場地自己家的老房子就夠用了,如此就省下了一大筆開銷。那麼,最大的開銷就是雞籠了。

層疊式雞籠每個籠子能養成年雞四到五隻,五千只需要一千個籠子。

鐵籠子每個四十塊,總價格就是四萬。

至於飼料問題,先用家裡的餘糧和上糠和菜葉什麼的先對付著,反正自己每個月都有工資,可以用來對付著。

問題的關鍵是雞籠,這如何解決呢?

陳新算來算去,買了雞苗就不能買雞籠,買了雞籠就不能買雞苗,始終有兩萬塊左右的缺口。

真讓人頭疼啊!

靈感這種東西很奇妙,工廠正在建一棟廠房,施工隊正在用硬頭篁竹子搭腳手架。

陳新一看心中頓時大動,喃喃道:“誰說雞籠一定要用鐵籠子,木頭籠子和竹籠不可以嗎?”

是的,父親陳志高不就有一手好竹匠活,自己從小耳濡目染,又長期給他打下手,收益也不錯。

再發動母親,以每人每天做一個籠子計算。一千個籠子,三個月就能做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慢,但只要幹下去總有點能湊夠的。

陳新越想越興奮,再無心上班,就和車間主任請了假,興沖沖騎了摩托車朝家裡趕。

兩個小時之後他到了一個叫羅鍋坪的地方,這裡是一個集市。四十年前本是鄉治所,後來撤鄉並鎮,逐漸冷清下去。

但逢三六九日,附近的村民還會來這裡趕集,購買必要的生產生活物資。

今天人少,一條百米長的街道鬼影子都看不到一個。

陳新騎了這麼長路的車,加上心情激動,口渴得厲害,停了車在路邊小賣部買瓶水咕咚咕咚喝了一氣。

小賣部旁邊有一家賣飼料的店,他心中一動,就走了進去。

店老板見陳新打扮得還算洋氣,騎的又是大摩托,顯得很熱情,遞了一支煙過去,又招呼他坐下,問陳新養什麼的?

陳新說你別管我養什麼,我先問你這裡賣什麼飼料?

店老板姓林名路濤,長得黑黑胖胖,一看就是個豪爽之人,便道:“你要什麼我就有什麼,反正餓不著你。”

陳新被他氣笑了,道,你怎麼說話的,我又不是牲口,什麼餓不著我。我想養雞,蛋雞,想看看你這裡有什麼飼料,又有什麼講究。最重要的是想問問,如果這蛋雞不用飼料,純粹喂糧食會怎麼樣。

“會怎麼樣,會很好吃呀!”林路濤笑道:“如果你真有這種糧食雞,我倒是想買幾隻燉湯。”

“老闆,我不是太明白。”

林路濤:“光喂糧食的雞可是好東西啊,滋味鮮美。不過,卻有一點不好,這種雞光顧著好吃,卻不怎麼下蛋,一年能給你產幾十枚就算是勞模。而且成本高,養殖戶會虧本的。”

聽他這麼一說,陳新非常失望。

他原本打算的是,雞籠他和父母可以自己做。至於飼料,則用家裡的糧食對付著,糧食不夠了可以跟人借。

現在聽林路濤一說,這條路竟是走不通。

他又虛心地問:“老闆,這裡面有什麼講究?”

林路濤今天的生意稀撇,意思是非常的糟糕,正百無聊賴,巴不得有人和他說話。就解釋說,這雞跟人一樣,要想提高生育能力。你別笑,母雞下蛋就相當於生孩子,身體得調整到最佳狀態。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都要達到完美的平衡。

缺一樣就會見鬼。

年輕人,我看你骨骼精奇,應該是個養殖小行家。

也是咱們要緣,我這裡買的正是大廠雞飼料,裡面有骨粉魚粉玉米粉。不是我吹牛,用了我的混合飼料,一隻雞每年至少下一百六十顆,如果它敢消極怠工,你可以帶人來砸了我的招牌,咱全額賠償。

“真不用喂糧食?”

“喂個屁,這就是糧食做的,全程飼料才能保證品質完美。”

“開眼界了,學到新東西了。”陳新回憶了先前看的資料,上面也是這麼說的,就信了。

“對了,你養了多少只雞?”林路濤問:“又是什麼地方的人,看著眼熟。”

陳新回答說自己是紅石村的人,又道還沒開始養呢,初步打算養五千,明年再擴大到一萬。

他這麼一說,林路濤就來了精神,道,紅石村啊,我知道,你爸爸陳志高我見過的。他是個蔑匠,小時候我家裡的房子要垮了。你也知道的,老房子的牆壁都是用竹子編的,上面抹上黃泥和石灰。你爸爸在我家幹了兩天活兒,很老實的一個人。

陳新;“他是不太愛說話。”

林路濤故意一板臉:“既然大家這麼熟,以後你家的飼料得從我這裡拿,不然我可翻臉罵人了。”

說完,他又補充一句話:“都是自己人,價格絕對全市最低。”

陳新:“我這不是正打算養嗎,就是錢不夠,還在猶豫,成不成還兩說。”

“別猶豫了,今年行情絕對好。你在我這裡買飼料,咱也不虧待你。我認識好多做雞蛋生意的,到時候把電話號碼抄一份給你,也不愁銷路。”

陳新大喜:“這怎麼好意思。”

“誰叫咱們關係這麼好呢!”林路濤是個生意人,自來熟是他的本能。

看得出來,這個陳新是新手,對於養雞這個行業兩眼一抹黑,現在正是和他拉關系的時候。

其實,現在的行情真的好,只要你養了蛋雞,不用去找門路,販子自己就會找上門來,今天主動把這事攬了,平白得個人情何樂而不為?

陳新猶豫半天,說:“可我的錢不夠呀!”

“你有多少錢?”

陳新頹然道:“扣除各項開支只剩四千塊。”

“你開玩笑吧?”林路濤面上笑容漸漸消失。

陳新羞愧地低下了頭。

資料上說,一隻成雞每天要吃四毛錢飼料,五千只每天就是兩千塊。當然,雞苗吃不了這麼多,剛開始的時候一天一毛錢就夠了。

蛋雞要四個月才能下蛋,也就是說,前期飼料投入至少要十多萬塊。

等到下蛋了,用蛋錢來買飼料才能良性循環。

這真真是讓人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啊!

“林老闆,對不起,打攪了。”

悶坐了片刻,陳新起身告辭。

“再坐一會兒,聊聊。”林路濤又遞過去一支煙,笑道:“要不,我賒給你吧。”

“啊,賒給我,這怎麼好意思。”這才是柳暗花明,陳新露出喜色。

實際上,山民都窮,很多人別說十萬塊,幾千塊都拿不出來。林路濤在這裡做飼料生意,想不賒欠都不可能。

他主營豬飼料,通常會先把飼料賒給農民。等到豬出欄賣了錢,再去要帳。

不過,豬長得快,四個月就能出肥,又是散戶,短平快,風險小。

陳新一養就是五千只雞,大家的壓力都有點大。

林路濤想了想,說:“可以賒給你,但是,我有個條件。”

“什麼條件,您說。”陳新看到了希望,急問。

林路濤:“別人養一頭兩頭豬,賒欠的飼料也不多。但是你這裡量實在太大,我需要有擔保。”

“擔保,什麼擔保,我可沒有什麼可擔保的。”陳新為難。

林路濤:“也不用財產抵押,咱們山裡人不講究這個,全憑臉面。兄弟,我直說吧,你得找個有頭有臉的人來擔保。比如像你們村陳尚鼎那種人物,還有,公務員和教師、醫生這種吃財政飯的也可以,反正你不還錢我找他單位上去,也不怕人跑了。”

“再說吧,我想想。”

林路濤很熱情地把陳新送了出去,還叮囑道:“兄弟,養雞的事情你可得抓緊了。現在已經是九月,四個月後就是春節,你的單正好趕上一波旺季。如果再拖延一兩個月,得少收入多少呀。”

“我明白,我明白。”

從他那裡出來,陳新卻犯了愁。

陳尚鼎名義上是他的哥,其實大家隔得很遠,人家眼睛裡可沒有自己這個人,更何況幫他擔保。

至於公務員吃財政飯的,他更是一個也不認識。

再說了,現在這個年代誰肯幫人擔保呀?

“哎,理想豐滿,現實卻叫人抑鬱。”陳新心中嘆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